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是全球的热门话题_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哪些
1.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造成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气体是什么?
2.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最该做的是。。?
3.论文:谈谈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4.2021年气候变化议题将迎转机,BBC列出了哪五大原因?
5.急!!形势与政策课题:(1)关于气候方面(2)中非合作方面的内容!!
关于环境变化的作文如下:
环境变化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更要思考如何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首先,环境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变暖、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地退化等多方面因素。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大气污染加剧威胁人类健康,水质污染和土地退化严重影响着生态平衡。
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我们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费成为了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
其次,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候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的增多,如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环境污染加剧,空气不新鲜、水质不纯净,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这些问题不仅在某些地区尤为突出,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呼吁着全人类共同努力应对。
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倡低碳生活,尽量使用环保型产品,降低对环境的负担。比如,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过度依赖个人汽车;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环保袋、环保杯等可循环利用的物品。
其次,我们要关注并参与到环保活动中。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投身到环境保护组织中,参与植树、清理垃圾等公益活动,为改善环境状况出一份力。同时,通过关注环保信息、了解环保政策,增强环保意识,引导身边的人一同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再者,我们要推动环保理念在社会中的传播。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向更多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唤起大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特别是要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最后,我们要呼吁和参与到全球环保事业中。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各国应加强环保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支持环保组织、参与国际环保活动,为全球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环境变化是一个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通过共同的努力,为创造一个更加清洁、美丽、健康的环境而努力。只有每个人都能够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我们才能共同守护这个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家园。
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造成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气体是什么?
高温事件已经影响我们国家超9亿人群,覆盖国土面积多达502.1万平方公里。?高温?成为了六月份到现在,一个持续不退热议话题。在我个人看来,气候情况复杂多变,今年夏季的炎热,并不意味着,往后每一年都会这么炎热,而且有越来越热趋势。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气候环境会相互影响,也属于一条绳上的?蚂蚱?。全球气候变暖,受到影响人群,将是全人类,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对于往后的夏天,会不会越来越热,我个人持有反对意见,只因为下面这两个原因存在。
一、全球气候复杂多变,夏冬两季温度难以预料地球幅员辽阔,拥有3/4的水域面积。也正因为这样一个独特构造,使得地球气候复杂多变,气候炎热和寒冷情况,未必就会年年上演。
今年夏季炎热,主要受到了拉尼娜事件持续影响。这样情况并非每年都存在,过去的夏天中,有些年份天气炎热,有些年份天气凉爽。我们不能够因为一年天气炎热,就断定往后每年夏天,气温都会出现这样情况。
二、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气候环境会有所好转除了全球气候多变以外,全球所有国家,也在积极关注气候环境变化。对于地球母亲所发出预警,以及不平凡信号,已经引起了人们关注和重视,为了不让气候环境继续恶化,很多国家已经通力合作,开始保护气候环境。
我相信在全球人民共同努力之下,气候环境变差情况,必将得到缓解。虽然在短时间内,难以让气候恢复到几百年前情况,但却能够止住恶化,让气候环境一点点恢复。
应对高温天气,我们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同时注意防暑降温,将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排在首位。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最该做的是。。?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如C02、甲烷、各种氟氯烃、臭氧和水蒸气等,称为温室气。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明确指出,地球表面的温度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上升;海洋环境恶化:海平面变化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相关专家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可能会增加50厘米;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少。
温室效应,这是一个平常的话题,工业生产、汽车排气等二氧化碳排放,聚集在一定高度穿上“棉花套装”导致世界平均气温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海洋蒸发量的增加,大气环流的波动,高脊线和低压溪流的不断移动和变化,导致个别地区出现密集的降雨,就像当年我们长江流域的情况一样。科学家们将20世纪中叶以来观察到的全球变暖趋势归因于人类“温室效应”的扩大。“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使地球的热量远离辐射进入太空,从而导致全球变暖。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可以防止热量的传播.大气中的半永久性气体,没有对温度变化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被描述为“暴力”气候变化。气体,如水蒸气
科学家们认为,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人类扩张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当大气层吸收从地球到太空的热量时。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可以防止热量散失.在大气中,长寿命气体保持半永久性,对物理或化学温度变化都没有反应,被称为“强制”气候变化。气体,如水蒸气,在物理或化学上对温度变化有反应。关于无所作为和自满的悲观论调是错误的,因为它们不符合近百万年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以及我们至今所知的自然历史事实,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史。”
论文:谈谈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全球变暖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地球越来越热丝毫没有减缓趋势,地球气候一直在改变着,但是这种改变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些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1.20世纪90年代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
毫无疑问我们这个星球正在升温,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
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
2.本世纪末全球温度还将上升1.6到5.5摄氏度
由多国所做的北极气候影响评估(ACIA)报告最近宣称,在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和俄国东部,这些地区的平均温度在过去50年上升了3到4摄氏度,这种上升幅度几乎是全球平均上升幅度的两倍。而阿拉斯加(美国最北部的城市)的平均温度在这30年中上升了2.5到3摄氏度。
联合国的气候变化政府座谈小组(IPCC)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度还将上升1.6到5.5摄氏度。
3.每10万年是全球冷暖交替周期
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间地球一直在寒冷和温暖之间做周期性的交替变动,大概每10万年是一个周期,交替活动主要由日照控制,而地球的日照量是由它的轨道和天体的方位决定的。
从前这些变化发生的也很迅速,科学家希望从这些变动的分析中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当今气候变化的信息。在大约7万到1.15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后期,冰川覆盖了北美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但是在那个时期仍然发生了很突然的有时甚至是很猛烈的气候变化。格陵兰冰核表明,该地区的表面温度在10年时间内增加了9摄氏度。
科学家从哪儿可以找到有关过去气候变化的线索呢?传说从一些残留的材料比如流动冰、冰碛、富含花粉的泥土、石笋、珊瑚礁、珊瑚树和产生精微有机体壳的海洋沉淀物中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而且人类历史也提供了一些线索,比如一些古老文字和题字碑铭的记录,园艺和酿酒记录,以及一些著名航海事件的航海日志。
4.北极海冰区域大约每10年收缩9%
温度上升对于位于世界顶端充当“空气调节器”的北极冰有着剧烈的冲击,从1978年以来,北极区的海冰区域大约每10年收缩9%,而且还越来越薄了。
ACIA预测,本世纪末北极区夏天的海冰有一半将要融化,同时北极地区的温度将上升4到7摄氏度。
长期以来,格陵兰厚重的冰床蓄积着足够海平面上升大约7米的融解水。ACIA气候模型预示,重大的冰床融解事件将贯穿整个21 世纪。
大量的淡水被阻隔在世界许多溶解的冰川里。当蒙大纳的国家冰川公园在1910年建成时,它拥有150座冰川,而由于冰川的快速缩小现在残留下来的不足30座。热带冰川面临着更大的麻烦,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高的顶峰上的积雪自1912年以来已经融化了80%,在2020年将完全消失。
5.海平面上世纪平均上升了10到20厘米
在地球长期的地质史上海平面曾经上升和下落过许多次。根据IPCC的调查,全球平均海平面在上个世纪上升了10到20厘米。
IPCC的2001年度报告指出,海平面到世纪末可能上升10到89厘米。这种上升可能会对沿海居民造成重大影响。海平面上升50厘米会直接导致海岸线后退50米。
全世界大约1亿居民居住在平均海平面1米之内区域。海平面仅仅上升10厘米就可能淹没许多南太平洋海岛,美国的佛罗里达和路易斯安那都将处在危险之中。印度洋国家马尔代夫最高海拔仅仅为2.5米,围绕首都马累的一道防波堤建筑一直受到上涨潮汐的攻击。
一只北极熊行走在加拿大Wager海湾的岩石地面上。北极最吸引人的大动物群——北极熊正面临着来自全球变暖的严重威胁。
6.全球变暖将导致极端天气情况更加频繁
海洋循环系统,即大家熟知的海洋传送带主要通过移动热带热量到地球各地来调节全球气温。全球变暖可能通过融化冰川导致淡水的注入而改变这个系统的平衡。
气候模型表明,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情况。强烈的飓风和猛烈的风暴还会威胁到沿海社区,而热浪,火灾和天旱也可能变的更加普遍。
2021年气候变化议题将迎转机,BBC列出了哪五大原因?
最近这个话题很热,可能是受气候大会的影响。第一是地球污染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多数是环保者的明指方向,一口咬定以确定他们的说服力,不过.第二主要是地球气候的转变,它的岁月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事情摆明在发生,也是有人呈此轻舟作浪,也是人类在这转变火上浇油的后果!
PS..论文的一小截..没时间有空PS我.在聊
我最关心的还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真正原因。最近的《2012》和“气候门”后,很多人开始怀疑原来的解释,甚至提出地热、太阳辐射异常等导致气候变暖的猜测。我虽不赞同这些看法,但想就自己所了解的谈谈一些看法吧。
既然是变暖,那我们从热源谈起。目前,一般认为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有两个来源:太阳辐射(外)、放射性元素衰变(内)。
如楼主所描述,地球内部过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根据目前地球物理相关探测和研究,对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温度有以下估计:①在100千米的深度,温度接近该处岩石的熔点,约为1100~1200℃;②在400千米和650千米的深度,岩石发生相变,温度各约在1500℃和1900℃;③ 在核幔边界,温度在铁的熔点之上,但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之下,约为3700℃;④在外核与内核边界,深度为5100千米,温度约为4300℃,地球中心的温度,估计与此相近。(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500℃)
由此可见,地球内部一直都是热的,而且这是地球生命的重要表现形式。尽管如此,但是地球内部的热量主要来自于放射性元素的长期衰变,而非《2012》中描述的那样来源于太阳。现在的气候变暖与地热并没有关系(除非一时间全球火山大规模喷发)。日常我们生活环境的温度主要是由于太阳光辐射(短波辐射)引起的,而大气层又阻碍了地面反射的短波辐射逃逸,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暖的效果。至于类似热泉、火山这样的地热释放,那只是微乎其微的,毕竟哪只是局部现象。中科院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晴空条件下的中国地表温度与气温和地温的宏观变化规律是基本一致的。而且,我们目前并没发现地面温度比以往升高。另外,受太阳能和大地热流的综合作用,地球内热与上层变温带影响达到平衡,温度基本不变,该层地温与当地年平均气温大致相当,四季基本恒温(<25℃),即恒温层(常温层)。既然有恒温层的存在,说明地球内部热量对地表或者大气温度的影响,应该是很小的。所以,说是地壳内部过热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显然是不科学的。
目前都比较支持的观点是由于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引起的,即所谓的“温室效应”。甲烷的温室效应大概是二氧化碳的25倍,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却是相当巨大,所以通常考虑的是二氧化碳。太阳光穿过浓厚的大气层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绝大多数被地面吸收,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同时地面又把地面热量向外辐射(人们习惯称之为地面辐射,因其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又称其为长波辐射),在近地面低层大气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吸收能力非常强。根据观测,地面辐射大约75%—95%的能量几乎被近地面的大气所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说,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即抑制热量从地面散失的效果。
大家设想一个蔬菜大棚温室的模型。其实,在大棚内,由于作物繁多、茂盛,按理,其二氧化碳含量应该相对室外较小,但是为什么其温度却比外面高呢?可见,这里并不是二氧化碳的功劳,而是因为大棚顶上的塑料薄膜或玻璃可以有效的通过太阳辐射(短波)而阻碍地面辐射(长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塑料膜和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温室。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可能会下降到零下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
现在讨论的是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问题。二氧化碳的生成,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比如动植物的呼吸(植物的呼吸作用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有机能源的燃烧(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密度,有可能加剧了大气的温室效应。
至于其它环境污染什么的,应该是不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就算有,那也是相当小。不过,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个是我们必须做的。
我觉得,目前世界各国在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个问题的时候掺杂了更多的政治因素,这不利于有效的开展研究和制定解决方案。
其实,我还是挺乐观的。根据地质历史上地球环境的变迁,我觉得地球本身就具有一定冷暖交替规律或者说自我调节的能力。我相信,人类所能看到的地球,其气候应该不会有多大变化。当然,我并不是不支持采取措施去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控制人口。气候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低地被淹没,造成大量难民,陆地上冰川融化,近期导致地表水增加,洪涝危害加大,远期导致淡水资源减少,人类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危机
气候变暖,会导致世界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的变化,中纬度地区的耕地会退化成草原,粮食产量减少,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降水量会增加,适合于温带作物的生长,有利于粮食的增产
急!!形势与政策课题:(1)关于气候方面(2)中非合作方面的内容!!
2021年将在全世界的欢呼和期待中到来。在新的一年里,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话题将成为热门话题。U、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BBC首席环境记者罗拉特(Justin rorat)说,他认为气候变化长期斗争的转折点是今年。就此,英国广播公司杂志列出了2021年气候变化可能好转的五个原因。世界各国***将齐聚苏格兰格拉斯哥,参加第二届全球气候峰会。在巴黎联合国峰会之前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持久协议,对各国***来说是一个里程碑。
因此,格拉斯哥峰会为加大碳减排提供了一个讨论平台,带来了一种希望。许多国家承诺加大碳减排力度和幅度。在工业发达国家中,英国率先宣布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目标是实现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欧洲联盟也遵循并作出了类似的承诺。
可再生能源的价格空前低廉,随着世界大部分地区新建电站,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往往低于化石能源发电成本。如果世界各国在未来几年加大对风能、太阳能和电池的投资,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将继续下降。而可再生能源的更新换代过程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被各国政府所期待,那么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也就成为一个低成本的目标。
新的皇冠流行病改变了一切。新的王冠流行病提醒人们,世界可能被颠覆的方式超出了人类的控制。同时,疫情也带来了强烈的经济冲击。各国政府都出台了刺激计划来拯救和振兴经济。好消息是,全球利率在零左右浮动,甚至进入负区间。因此,政府刺激计划的成本从未降低过,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商业部门正在向绿色迈进。在可再生能源价格下跌和公众压力的情况下,企业界也开始改变经营态度。这背后还有强大的资金动力。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气候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本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气候公约》第四条第7款规定:“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承诺,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中国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积极开展有效务实的合作,努力实施本方案。
第一部分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一是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预测到203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二是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三是未来100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四是中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中国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7亿吨,甲烷为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5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7亿吨,甲烷约为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
中国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00万吨,仅占当时世界总排放量的1.31%;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4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3%。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1990年中国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2000年价),2004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90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26.9:41.3:31.8,2005年为12.6:47.5:39.9,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尽管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1991-2005年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以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工业部门中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也有了明显的下降:2004年与1990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每千瓦时427克标准煤下降到376克标准煤,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由99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702千克标准煤,大中型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由每吨20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57千克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1991~2005年的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如按照中国1994年每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77吨计算,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5年的68.9%,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2005年的21.0%、2.9%和7.2%。
到2005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401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2%;户用沼气池已达到17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6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处,年产沼气约15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约102万吨;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多个,总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0万台、总容量约4万千瓦的小型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7万千瓦,主要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8500万平方米。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0‰,自然增长率为5.89‰,分别比1990年低了8.66和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计划生育,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政府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2001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近年来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2005年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中国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政府网站《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