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及其实践?

2.建筑节能的多角度思考?

3.建筑气候分区是怎么划分的,辽宁盘锦市属于哪个分区?

4.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昌宁县属于什么区

5.找一下在地理方面有成就的名人的简介。谢谢

6.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的区别在哪里?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_中国建筑气候区划标准7个区

对于每一个在北京学习工作的人来说,酷热难耐的夏季总是一年之中最让人难受的季节。也许你会感到奇怪,纬度并不低的北京在夏季总是高温不断,专家多年研究后发现,“热岛效应”是引发京城持续高温的元凶之一。

“热岛效应”到底是怎样一种物理现象?它又是如何深刻改变着北京的环境与气温?曾对“热岛效应”和北京气候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刘树华教授向记者讲述了“热岛效应”的奥秘。

现代都市的地表构成让能量吸收多散发慢,整个城市就像一个“热岛“。

原来,在我们所生活的这座现代化大都市里,地表是由水泥、混凝土和柏油马路所组成,而郊区的地表是由植被和土壤组成的,两者的热量平衡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别。

城市特殊的地表使它吸收的阳光的热量要大于土壤,而且日益普及的空调等电器设备、数以百万的汽车以及各种人为的热量,也因此而被超量吸收。

所以城市地表对热的储存要远远大于市郊地区。加之城市的上空大气比较混浊,温室气体含量较高,明显影响地面长波辐射的散失,由此导致温室效应。于是在建筑密集的城市里其气温要明显高于周边的郊区,使城市就像一个“热岛”一般。

刘教授告诉记者,由于地表的特征导致地表温度升高,空气受热后会形成热气流上升,在大气平衡作用的影响下,近郊等城市边缘地区的空气就下沉补充到空气上升的区域中,如此有上升有下沉,就形成一个动力学的热岛环流。

热岛环流对城市降水有很大的影响,通常空气在温度不断上升时形成上升气流,很容易形成对流型天气,从而导致市区降水强度增加。在北京这种天气的代表就是午后经常发生雷阵雨。

北京热岛环流引发大气污染进一步恶化,就连西郊地区也没能幸免。

值得关注的是热岛环流在增加降水的同时,还使大气污染进一步恶化,在城市产生的污染通过环流进一步影响城市。刘教授以北京三面环山的特殊地形下,介绍了热岛效应的表现形式。在白天,同等高度市郊西北的山区接受的能量比平原区的多,温度升高快,在其上空会形成一个上升气流,继而带动平原气流形成南风,然后再影响到山区。到了夜间,同高度的山区热量损失要比平原快,再加上人为热岛效应,到晚上9点以后就转成北风,先从山区生成,逐渐影响到城市。

所以北京一年四季都是晚上北风,白天日出以后逐渐转成南风,晚上再逐渐转成北风,如此造成了一个区域气候形成的问题,这些污染物在深秋及冬季的时候,白天送到山区存起来,在没有大的天气系统入境时,污染物到了晚上10点会再被环流送回。深秋和冬天季节如此连续五天后,北京的污染指数就达到五级了。

刘教授指出,如果在城市周围全是平原的理想状态下,城市的发展一定会导致热岛环流增强。由于北京地形的特殊可能情况又会略有不同,北京市区和郊区的温差和压力差造成了热岛环流的形成。根据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硕士胡晓明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城市的中心和郊区地面温度差6℃,长期温度相差1-2℃。北京不同城区温度差别和区域内经济发展程度及人口有关系,总体来看西部比东部的温度要高,七月14点的气温平均值海淀的温度要比朝阳高1℃左右。

减轻热岛效应必须减少大热容量的地面面积,增加绿化更是不能缺少。

问及导致北京高温灾害各种因素中,是热岛效应是否起到关键作用。刘教授表示,从全球变暖的增温幅度来看,十年才增加0.4℃左右,所以就北京而言,全球气温变化的影响还是微乎其微的。北京高温灾害,主要是高低温自然变化周期中,高温年和北京热岛效应迭加在一起的结果。所以取有效的办法治理热岛效应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刘教授强调,城市要减缓城市热岛效应,首先必须减少城市大热容量的地面面积。目前北京一般建筑是水泥结构,路面是柏油马路,它们吸收热量很大。其中柏油马路的黑颜色反射率非常低,所以在同样区域,其吸收的热量要大大高于颜色浅的地方。

如果城区楼顶都绿化,或者建成休息场所,比如游泳池等,就既减少了热量增加,又增加了设施。在日本东京,很多楼顶用作网球场,游泳池,或者建成花园式楼顶,以有效地减少热岛效应发生,楼顶不利用的极少。研究表明如果北京市植被面积增加30%,温度要降低2-3℃,目前在北京楼房占据地面的面积30%还要多,大多数老式楼顶都可以实现有效绿化,所以植被增加30%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对于路面,应该有意识地多普及蜂窝状的结构,因为使用蜂窝状的地面,可以有效地改变地表的热量平衡,自然打通地面上下的水分和热量的流通,在地面水分蒸发中,使地表温度减低3-4℃。拆去围墙、改变楼群方向以提高地面通风效果是降低热岛效应的有效手段。

刘教授曾经对城市小区进行研究,发现这里几万人住在50多栋楼中,楼群排列密集,加上绿地面积减少,由于楼房是吸收热量非常大的水泥体,热岛效应非常明显,增加高度减少建筑面积,如果盖成十栋大楼,将原来建楼的大部分面积变成绿地,增大了地面通风量,优化了地表热量平衡和动力学效应,热岛效应迅速降低。

他告诉记者,通风量对城市热岛效应也有很大的相关性。在沿海城市,街道与海岸线垂直,就可以充分利用海风通风量,城市无论是利于清洁还是降低热岛效应都会大大改善,如果城市建筑都和海岸线平行,对城市散热有很大影响。

针对北京单位实体围墙过度的情况,他建议将一些单位的高院墙拆掉,建成栅栏式,增加空气流通,而且为适应北京北南风向的特点,在以后修建建筑时要注意调整走向,全部是东西板楼是不可取的。如果建筑结构能够保证,冬季光好,夏天一定要有通风量,就可以减少在取暖和制冷中产生的热量。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及其实践?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用地与建筑;

5.配套设施;

6.道路;

7.居住环境。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适用范围从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扩展至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2.调整居住区分级控制方式与规模,统筹、整合、细化了居住区用地与建筑相关控制指标;

优化了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的控制指标和设置规定。3.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标准进行对接与协调;

删除了工程管线综合及竖向设计的有关技术内容;

简化了术语概念。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5号,邮政编码:100044)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朱子瑜 鹿勤 蒋朝晖 付冬楠 魏维 刘燕辉 陈振羽 谢颖 于一凡 薛峰 陈一峰 顾宗培 魏钢 刘超 王英 詹柏楠 张全 任希岩 薛忠燕 王力 赵希 袁璐 郭韬 张帆 李茜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王静霞 毛其智 戴月 顾均 石楠 刘奇志 袁锦富 彭瑶玲 周劲 李清 张播

1总 则

1.0.1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宜居适度,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营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美丽、和谐以及多样化的居住生活环境。

1.0.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 语

2.0.1 城市居住区 urban residential area

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布局的地区,简称居住区。

2.0.2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15-min pedestrian-scale neighborhood

以居民步行十五分钟可满足其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

一般由城市干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0人~100000人(约17000套~32000套住宅),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

2.0.3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10-min pedestrian-scale neighborhood

以居民步行十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

一般由城市干路、支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人~25000人(约5000套~8000套住宅),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

2.0.4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5-min pedestrian-scale neighborhood

以居民步行五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

一般由支路及以上级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2000人(约1500套~4000套住宅),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的地区。

2.0.5 居住街坊 neighborhood block

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

居住人口规模在1000人~3000人(约300套~1000套住宅,用地面积2h㎡~4h㎡),并配建有便民服务设施。

2.0.6 居住区用地 residential area landuse

城市居住区的住宅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公共绿地以及城市道路用地的总称。

2.0.7 公共绿地 public green landuse

为居住区配套建设、可供居民游憩或开展体育活动的公园绿地。

2.0.8 住宅建筑平均层数 erage storey number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一定用地范围内,住宅建筑总面积与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的比值所得的层数。

2.0.9 配套设施 neighborhood facility

对应居住区分级配套规划建设,并与居住人口规模或住宅建筑面积规模相匹配的生活服务设施;

主要包括基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及社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

2.0.10 社区服务设施 5-min neighborhood facility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对应居住人口规模配套建设的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托幼、社区服务及文体活动、卫生服务、养老助残、商业服务等设施。

2.0.11 便民服务设施 neighborhood block facility

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配套建设的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物业管理、便利店、活动场地、生活垃圾收集点、停车场(库)等设施。

3 基本规定

3.0.1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2 应符合所在地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

3 应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原则;

4 应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场所;

5 应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与传统风貌协调;

6 应用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方式,并应取有效措施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与自然净化;

7 应符合城市设计对公共空间、建筑群体、园林景观、市政等环境设施的有关控制要求。

3.0.2居住区应选择在安全、适宜居住的地段进行建设,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不得在有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段进行建设;

2 与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等危险源的距离,必须满足有关安全规定;

3 存在噪声污染、光污染的地段,应取相应的降低噪声和光污染的防护措施;

4 土壤存在污染的地段,必须取有效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应达到居住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

3.0.3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统筹考虑居民的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并应符合国家有关应急防灾的安全管控要求。

3.0.4 居住区按照居民在合理的步行距离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可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四级,其分级控制规模应符合表3.0.4的规定。

表3.0.4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3.0.5 居住区应根据其分级控制规模,对应规划建设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新建居住区,应满足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同期投入使用的要求;

2 旧区可遵循规划匹配、建设补缺、综合达标、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改造。

3.0.6 涉及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的居住区规划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划的保护与建设控制规定。

3.0.7 居住区应有效组织雨水的收集与排放,并应满足地表径流控制、内涝灾害防治、面源污染治理及雨水化利用的要求。

3.0.8 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适度,应合理控制用地的不透水面积并留足雨水自然渗透、净化所需的土壤生态空间。

3.0.9 居住区的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的有关规定;

居住区的竖向规划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的有关规定。

3.0.10 居住区所属的建筑气候区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的规定;

其综合技术指标及用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4用地与建筑

4.0.1 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应合理配置、适度开发,其控制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1-1的规定;

2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1-2的规定;

3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1-3的规定;

表4.0.1-1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生活圈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表4.0.1-2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生活圈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表4.0.1-3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生活圈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4.0.2 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2的规定。

表4.0.2 居住街坊的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

注:1 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2 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3 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4.0.3 当住宅建筑用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布局形式时,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3的规定。

表4.0.3 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

注:1 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2 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3 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4.0.4 新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设公共绿地,并应集中设置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居住区公园;

公共绿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4的规定。

表4.0.4 公共绿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公园中应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

4.0.5 当旧区改建确实无法满足表4.0.4的规定时,可取多点分布以及立体绿化等方式改善居住环境,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应低于相应控制指标的70%。

4.0.6 居住街坊内的绿地应结合住宅建筑布局设置集中绿地和宅旁绿地;

绿地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0.2条的规定。

4.0.7居住街坊内集中绿地的规划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新区建设不应低于0.5m2/人,旧区改建不应低于0.35m2/人;

2 宽度不应小于8m;

3 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绿地面积不应少于1/3,其中应设置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

4.0.8 住宅建筑与相邻建、构筑物的间距应在综合考虑日照、光、通风、管线埋设、视觉卫生、防灾等要求的基础上统筹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0.9住宅建筑的间距应符合表4.0.9的规定;

对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老年人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时数2h;

2 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无障碍改造加装电梯除外;

3 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1h;

表4.0.9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注: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4.0.10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汇总重要的技术指标,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0.3条的规定。

5 配套设施

5.0.1 配套设施应遵循配套建设、方便使用,统筹开放、兼顾发展的原则进行配置,其布局应遵循集中和分散兼顾、独立和混合使用并重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应依照其服务半径相对居中布局。

2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街道办事处等服务设施宜联合建设并形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其用地面积不宜小于1hm2。

3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商业网点等服务设施,宜集中布局、联合建设,并形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用地面积不宜小于0.3hm2。

4 旧区改建项目应根据所在居住区各级配套设施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居住人口规模与住宅建筑容量;

当不匹配时,应增补相应的配套设施或对应控制住宅建筑增量。

5.0.2 居住区配套设施分级设置规定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要求。

5.0.3 配套设施用地及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按照居住区分级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进行控制,并应符合表5.0.3的规定。

表5.0.3配套设施控制指标(㎡/千人)

注:1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居住街坊指标。

2 配套设施用地应含与居住区分级对应的居民室外活动场所用地;

未含高中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应根据专业规划确定。

5.0.4 各级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

5.0.5 居住区相对集中设置且人流较多的配套设施应配建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控制指标,不宜低于表5.0.5的规定;

2 商场、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机动车停车场(库)宜用地下停车、停车楼或机械式停车设施;

3 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场(库)应具备公共充电设施安装条件。

表5.0.5配建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控制指标(车位/100㎡建筑面积)

5.0.6 居住区应配套设置居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动车停车应根据当地机动化发展水平、居住区所处区位、用地及公共交通条件综合确定,并应符合所在地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

2 地上停车位应优先考虑设置多层停车库或机械式停车设施,地面停车位数量不宜超过住宅总套数的10%;

3 机动车停车场(库)应设置无障碍机动车位,并应为老年人、残疾人专用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和工具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4 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应设置在方便居民使用的位置;

5 居住街坊应配置临时停车位;

6 新建居住区配建机动车停车位应具备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

6 道路

6.0.1 居住区内道路的规划设计应遵循安全便捷、尺度适宜、公交优先、步行友好的基本原则,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的有关规定。

6.0.2 居住区的路网系统应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有机衔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居住区应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8km/km2;

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300m,宜为150m~250m,并应与居住街坊的布局相结合;

2 居住区内的步行系统应连续、安全、符合无障碍要求,并应便捷连接公共交通站点;

3 在适宜自行车骑行的地区,应构建连续的非机动车道;

4 旧区改建,应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延续原有的城市肌理。

6.0.3 居住区内各级城市道路应突出居住使用功能特征与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两侧集中布局了配套设施的道路,应形成尺度宜人的生活性街道;

道路两侧建筑退线距离,应与街道尺度相协调;

2 支路的红线宽度,宜为14m~20m;

3 道路断面形式应满足适宜步行及自行车骑行的要求,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2.5m;

4 支路应取交通稳静化措施,适当控制机动车行驶速度。

6.0.4 居住街坊内附属道路的规划设计应满足消防、救护、搬家等车辆的通达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要附属道路至少应有两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其路面宽度不应小于4.0m;

其他附属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m;

2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200m;

3 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最大纵坡应符合表6.0.4的规定;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照或分段按照非机动车道要求进行设计。

表6.0.4 附属道路最大纵坡控制指标(%)

6.0.5 居住区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6.0.5的规定。

表6.0.5 居住区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最小距离(m)

注:道路边缘对于城市道路是指道路红线;

附属道路分两种情况:道路断面设有人行道时,指人行道的外边线;

道路断面未设人行道行,指路面边线。

7 居住环境

7.0.1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尊重气候及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并应塑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7.0.2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统筹庭院、街道、公园及小广场等公共空间形成连续、完整的公共空间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通过建筑布局形成适度围合、尺度适宜的庭院空间;

2 应结合配套设施的布局塑造连续、宜人、有活力的街道空间;

3 应构建动静分区合理、边界清晰连续的小游园、小广场;

4 宜设置景观小品美化生活环境。

7.0.3 居住区建筑的肌理、界面、高度、体量、风格、材质、色彩应与城市整体风貌、居住区周边环境及住宅建筑的使用功能相协调,并应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7.0.4 居住区内绿地的建设及其绿化应遵循适用、美观、经济、安全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保留并利用已有树木和水体;

2 应种植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对居民无害的植物;

3 应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方式;

4 应充分考虑场地及住宅建筑冬季日照和夏季遮阴的需求;

5 适宜绿化的用地均应进行绿化,并可用立体绿化的方式丰富景观层次、增加环境绿量;

6 有活动设施的绿地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并与居住区的无障碍系统相衔接;

7 绿地应结合场地雨水排放进行设计,并宜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景观水体、干塘、树池、植草沟等具备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化方式。

7.0.5 居住区公共绿地活动场地、居住街坊附属道路及附属绿地的活动场地的铺装,在符合有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应满足透水性要求。

7.0.6 居住街坊内附属道路、老年人及儿童活动场地、住宅建筑出入口等公共区域应设置夜间照明;

照明设计不应对居民产生光污染。

7.0.7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结合当地主导风向、周边环境、温度湿度等微气候条件,取有效措施降低不利因素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统筹建筑空间组合、绿地设置及绿化设计,优化居住区的风环境;

2 应充分利用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坡地绿化或隔声设施等方法,降低周边环境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3 应合理布局餐饮店、生活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等容易产生异味的设施,避免气味、油烟等对居民产生影响。

7.0.8 既有居住区对生活环境进行的改造与更新,应包括无障碍设施建设、绿色节能改造、配套设施完善、市政管网更新、机动车停车优化、居住环境品质提升等。

附录A 技术指标与用地面积计算方法

附录A 技术指标与用地面积计算方法

A.0.1 居住区用地面积应包括住宅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用地,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居住区范围内与居住功能不相关的其他用地以及本居住区配套设施以外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应计入居住区用地;

2 当周界为自然分界线时,居住区用地范围应算至用地边界;

3 当周界为城市快速或高速路时,居住区用地边界应算至道路红线或其防护绿地边界。快速路或高速路及其防护绿地不应计入居住区用地;

4 当周界为城市干路或支路时,各级生活圈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应算至道路中心线;

5 居住街坊用地范围应算至周界道路红线,且不含城市道路;

6 当与其他用地相邻时,居住区用地范围应算至用地边界;

7 当住宅用地与配套设施(不含便民服务设施)用地混合时,其用地面积应按住宅和配套设施的地上建筑面积占该幢建筑总建筑面积的比率分摊计算,并应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配套设施用地。

A.0.2 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的屋顶绿地可计入绿地。绿地面积计算方法应符合所在城市绿地管理的有关规定。

2 当绿地边界与城市道路临接时,应算至道路红线;

当与居住街坊附属道路临接时,应算至路面边缘;

当与建筑物临接时,应算至距房屋墙脚1.0m处;

当与围墙、院墙临接时,应算至墙脚。

3 当集中绿地与城市道路临接时,应算至道路红线;

当与居住街坊附属道路临接时,应算至距路面边缘1.0m处;

当与建筑物临接时,应算至距房屋墙脚1.5m处。

A.0.3 居住区综合技术指标应符合表A.0.3的要求。

表A.0.3居住区综合技术指标

附录B 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B.0.1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应符合表B.0.1的设置规定。

表B.0.1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注:1 ▲为应配建的项目;

△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

2 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

B.0.2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应符合表B.0.2的设置规定。

表B.0.2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注:1 ▲为应配建的项目;

△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

2 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

B.0.3 居住街坊配套设施应符合表B.0.3的设置规定。

表B.0.3 居住街坊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注:1 ▲为应配建的项目;

△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

2 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

附录C 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

C.0.1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应符合表C.0.1的规定

表C.0.1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控制要求

注:1 加*的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及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2 小学和初中可合并设置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和高中可合并设置完全中学;

3 承担应急避难功能的配套设施,应满足国家有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定。

C.0.2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应符合表C.0.2的规定

表C.0.2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配套设施规划建设要求

注:1 加*的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和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

2 承担应急避难功能的配套设施,应满足国家有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定。

C.0.3 居住街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应符合表C.0.3的规定

表C.0.3 居住街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用“必须”,反面词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用“应”,反面词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用“宜”,反面词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

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

4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

5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

建筑节能的多角度思考?

1背景

1.1解析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误会

比起人们通常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还能看到绿建更多的内涵:涉及整个建筑的全部生命周期,不仅是减少污染也包括对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的节省。可以认为,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代绿颜色的建筑,它代表的是一种设计的态度和未来趋势,它不仅是人们创造友好环境的意愿表达,更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未来的生活也能保持舒适度的强烈渴望。

1.2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传统的发展模式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但是也给地球带来了生态危机的大难题,人们不得不调整已有的生产方式来应对这一危机,于是出现了产业技术生态化的趋势,而作为能源消耗巨大的建筑产业自然也要顺应这一趋势。我国是能源大国,也是能耗大国,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暖能耗与处在相似气候条件的发达国家相比高出其3倍,而这其中,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占到了50%。所以说,重新审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是建筑从业者不得不正视的课题。

1.3我国绿色建筑现状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水平良莠不齐,有部分项目已经处在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大部分只能接近西欧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而且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严重偏离,导致大部分人对绿色建筑产生很多误会,绿色建筑也成了“高技术、高成本、不实用”的代名词。

1.4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绿色建筑,新能源利用等等方面都要有严格的、与之相对应的方针政策和文件。近几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比如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等等表明了我国进行绿色建筑发展的决心,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巨大。

2深圳地区气候分析

2.1基于典型年气象数据下的深圳气候分析

深圳位于祖国的南疆,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本文研究的气象数据来自于广州气象台提供的典型气象(设计典型)年逐时参数报表。分析出深圳地区春秋气温适中;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一般为10℃~13℃;夏长冬暖。常年平均气温22.5℃,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0.2℃。无霜期为355d,平均年降雨量1924.3mm,日照2120.5h。建筑的主要能耗是夏季空调的使用。

2.2基于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下的深圳气候分析

深圳处于《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的ⅣB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夏热冬暖地区。ⅣB区气候对建筑的基本要求是:1)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冬季可不考虑保温。2)开敞通透,自然通风,被动降温。3)避免西晒,宜设遮阳。4)防暴雨、防洪、防潮、防雷击。此外,夏热冬暖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南部,夏季时间较长,气候炎热潮湿,冬季时间短。除此之外深圳地区还处在沿海地带,夏季多有台风和暴雨天气。再由典型年气象数据及其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下的深圳地区气候分析可以看出,深圳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主要是夏季的降温。

3深圳地区绿色设计策略研究

要达到降温,在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中,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3.1规划设计

3.1.1通风廊道的应用

通风廊道类似一狭长的通风管道,利用风的流体特性,将新鲜洁净的空气导入小区,从而使小区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达到降温的目标。通风廊道的布局应该与当地主要风型相对应,深圳地区规划设计通风廊道应该呈东南—西北或者东西走向。

3.1.2绿化和水体的应用

绿化主要起到降低空气温度、遮蔽空间、导风的作用;水体蒸发冷却也可起到降温作用。森林、湖泊、草坪等自然形成的空间与城市道路、广场等人工空间形成了强烈温差,而这便是绿化和水体降温作用的良好表现。绿化以及水体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规划设计中。在建筑平面设计中也可以适当引入中庭形成微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

3.2建筑单体设计

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设计的主要运用表现为建筑被动式设计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

3.2.1朝向和体型

根据《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建筑主立面应与夏季主导风向形成夹角。方向夹角为大于0°而小于90°时候,方向夹角越大,通风效果越好;方向夹角为大于90°而小于180°时候,方向夹角越小通风效果越好。方向夹角为0°和180°时,通风效果最差,90°时,通风效果最好。”南向建筑墙面冬季最有利,东、西向墙面夏季最不利,建筑外表面中最大表面应朝南,最小表面应朝东、西方向。

3.2.2护结构

1)屋顶。屋顶用架空屋面、浅色屋面、种植屋面等节能措施,隔离太阳辐射热,减少阳光直射,以此达到降温的效果。2)墙体。遮阳、浅色涂料、外墙增厚、提高通风散热等手段是深圳地区常用的提高墙体热阻性能的方法。其中,东西面以实墙为主,减少开窗洞。在必需开窗开洞的部位如卫生间,设置遮阳构件。在最近几年中,木格栅和金属穿孔板因其能同时满足遮阳和美观的需求,在深圳地区广受欢迎。3)门窗。门窗在护结构中占据最大比例的传热量,达到70%以上,外窗可以说是热工性能最弱的环节。这是因为玻璃本身传热温差小,热量大部分能到达玻璃内部,所以遮阳系数小的玻璃,比如隔热节能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等能很好地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

3.2.3建筑平面设计

深圳地区夏季,以平屋顶的太阳辐射强度峰值为最高,而不同朝向墙面的辐射强度根据西、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南、北依次降低。因而从节能角度出发,在平面布局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房间适合布置在南面,次要房间可以布置在西向或者东向。合理的平面布局能极大地减少能耗。

3.2.4体型系数

体型系数反映的是建筑外形的复杂程度,而根据建筑外表面越大散热面积越大能耗越多的原理,体型系数也反映了建筑能耗的高低。体型系数越大能耗越高,反之则越低。在建筑常用的几何图形中,正方形、长方形或者这两者组合的体型系数相对较低,在设计初期考虑使用这样的设计方向有利于控制建筑能耗。

3.3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对实现绿色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圳地区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深圳地区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大,分布较集中,是进行太阳能应用的最好时段。深圳地区风能丰富,设计中宜充分考虑风能的应用。再者,生物质能的应用在深圳地区也已经略有成效。同时,建议强化自然通风方式缩短空调期,延长过渡期。

4深圳地区绿色建筑实践

4.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区蛇口片区,现为某酒店,南临蛇口工业一路,依傍蛇口海湾,毗邻蛇口港澳客运码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占地面积1513.63m2,总建筑面积为5984.06m2,酒店为80年代现代建筑风格,框架结构,建筑柱网结构为7.2m×7.2m,从5层开始,层层退台。护材料为单层深蓝色的玻璃幕墙(单玻),分体空调,机位外露。酒店入口紧邻道路,空间局促;设备房为后期增补,布局凌乱;竖向交通为两部电梯加疏散通道;外临商业街,车流量大,噪声大,灰尘大。本项目决定在保留建筑主体的基础上,用绿色设计策略,改造成为绿色养老公寓。

4.2绿色建筑实践简析

深圳地区日照强烈,项目南面临街、噪声污染大,结合深圳地区建筑绿色设计策略以及项目具体情况,因此遮阳和隔声成为本设计主要面对的问题。项目为改造设计,考虑上色建筑设计策略得出本次改造设计具体设计手段。传统遮阳板位置固定,且不可调节,不能较好的满足夏季与冬季的遮阳需求。一般建筑隔声处理都没有很好的结合遮阳等外部构建。利用参数化和生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多功能外墙表皮———结合了“追踪式太阳能光电遮阳板”和“分级式降噪吸声板”的综合表皮。

5结语

工业时代的旧发展模式在现在已经逐渐被注重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所取代,而作为消耗巨头的建筑行业走上绿色生态发展的道路也是大势所趋。经过前辈们的努力,现如今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然而目前国内许多绿色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只注重技术的应用,导致了绿色建筑实际上并不低能耗的局面。而在单体设计方面,为了造型而忽略窗墙比、体型系数等导致不得不运用大量昂贵的材料和技术保障建筑达到节能要求,导致绿色建筑造价过高,民众无法承受,推广受阻。

因此,有必要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认真研究真正的绿色建筑应该如何进行设计才是合理的、可以被大众接受的,对于设计师来说十分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人们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上发现更贴合实际的操作点,减少技术的堆砌。绿色建筑将势必会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与常态,文章结合深圳地区的实践案例来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旨在为绿色建筑在其他地区的建设与推广提供更多参考。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s://bid.lcyff/#/?source=bdzd

建筑气候分区是怎么划分的,辽宁盘锦市属于哪个分区?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建筑节能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国家不断增加的建筑,使建筑用能数量愈益增大,2000年中国建筑用商品能源消耗已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27.8%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建筑耗能总量及其所占比例还将继续增长,国家的能源负担将更加沉重,经济高速增长对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正在增加,形势日趋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节能工作必须尽快扭转当前严重落后,而且长期以来总体进展缓慢的状况,按照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纲要,跨越式地向前发展,使高能效、高环保的建筑日益成为时尚,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经济社会得以长期持续发展,而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下面结合中外当前状况,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谈谈建筑节能问题。

1、政策法规

1.1制订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完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都结合着本国的特点,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对建筑节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制,作为推行这些政策的保证。加拿大早在12年就颁布了新建筑物节能法;西德于16年颁布了建筑物节能法;瑞典实行了强制的节能法规;法国先后颁布了有关住宅建筑节能的法规;东欧国家也在近10年颁布并执行了相应的法律,使得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日本则是建立节能管理体制最为完善的国家,它从到地方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能源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专门研究节能问题。此外,又普遍建立了民间节能中心组织,彼此交流经验。日本这种自上而下的全国性建筑节能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2结合实际制定建筑节能标准,确保实施节能建筑认证和标识制度

a)因我国疆域辽阔,气候各异。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1994》2,中国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分为5个区,分别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建筑节能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不同气候条件应有不同的建筑保温隔热要求。不同地区对空调暖的要求如下:严寒地区,以暖为主,要求较高时应考虑空调;寒冷地区,暖及空调;夏热冬冷地区,空调及暖;夏热冬暖地区,以空调为主,要求较高时应考虑暖;温和地区,部分地区需要暖或暖/空调。因此在所制定建筑节能标准中,对于房屋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或热阻)也各不相同。

b)因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要求也不同,所以制定建筑节能标准也不同。同一地区用途不同的建筑物,由于使用条件不同,不应该千篇一律地全部按照同一模式提出保温隔热要求。并且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的要求各异,对非居住建筑中不同类型的建筑其要求也不一样。

c)因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东西差异、沿海与内陆差异较大,则要求制定的标准不同或实施的时间不同。

d)实施节能建筑的认证和标识制度节能建筑的标识和认证是实施建筑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建筑节能的评估、标识,可以使公众更容易了解建筑物的能耗或对环境的影响,促使建设商将建筑物是否节能作为一种市场营销的指标。在外国,节能产品评定和标识的方案很多,它们的发起机构往往是中央和地方、行业协会以及第三方(如环境组织、消费者协会等)。目前,全世界有37个国家实施了“标志”制定,34个国家在使用能效标准“。实践证明,通过认证和能效标识,可以取得以下效果:节约能源:制约能源增长但不限制经济增长;较容易量化受益情况;改变厂商的行为和指导消费者;平等对待厂商、经销商和零售商;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既然许多发达国家有丰富的节能经验,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实际地取其精华.

1.3取经济激励措施对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从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如果缺乏对建筑节能实质性的经济鼓励政策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单纯依靠用户和开发商的自发行为,以及建设工程质量标准的强制执行,对新建建筑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已建建筑的节能改造却丝毫没有作用.必须充分运用财政税收手段,取一系列经济鼓励措施来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技术措施

2.1总体规划的节能思想大量住宅建筑的规划总体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环境为先”的原则,在满足住宅的适用性、耐久性的同时,着重强调“均好性”,注重环境、节能、环保三大主题.提高居住空间的品位,提升城市的品牌.

2.2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现代建筑在设计时除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舒适度、智能化和生态环境因素外,还应注重能源的有效使用和节约。

2.3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是指通过用墙体保温(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夹芯保温等技术)、门窗及屋面节能等措施,减少建筑的使用能耗。如住宅节能就是通过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达到比传统住宅节约能耗25%的目标,在结合设备节能设计上,达到住宅总体使用能耗降低50%的目标,到2010年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

2.3.1墙体保温外墙外保温是在主体墙结构外侧用粘接材料固定一层保温材料,并在保温材料外侧抹砂浆或作其它保护装饰,在外墙根部,女儿墙、阳台、变形缝等易产生“热桥”的部位,用外保温技术,可显著消除“热桥”造成的热损失。目前主要用的方式有:聚苯板保温砂浆外墙保温、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聚苯颗粒浆料外墙保温等.外墙内保温是在墙体结构内侧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通过胶粘剂固定在墙体结构内,并在保温材料外侧作保护层和饰面.墙体自保温是指通过对墙体自身取一系列新型技术,使其导热系数极低,甚至达到了绝热的程度。如德国的TEUBERTMU2ICF体系的房屋,由既是保温层又是一次性永久环保模板的EPS全绝热建筑模块,用积木式插接后用混凝土浇注而成.其墙体是由内外2块约4.5cm厚EPS全绝热建筑模块,用连接桥(专利产品)连接,中间填充混凝土作为护承重墙及分户墙,属于绝热混凝土复合保温剪力墙体系,整个建筑全部由混凝土浇注而成,性能满足德国建筑节能标准要求.TEUBERTMU2ICF属于绝热混凝土复合保温剪力墙体系,整体性强,自重轻(比砖混结构轻50%左右),抗震性好,使用寿命长:其传热系数低,仅为0.117~0.133W/(m2.K),且不产生“热桥”,其隔音、防潮性、透气性均好,有良好的居住舒适性;该体系的材料完全用水泥、砂、石、钢筋等而不用粘土砖,保护了土地,充分满足环保要求;且为全混凝土结构,能适应复杂的体型及造型要求,可利用不同的建筑模块建造出各种风格的建筑.

2.3.2门窗节能建筑门窗的主要功能是在获得足够光的条件下,需要控制门窗在有太阳光照射时合理得到热量,而在没有太阳照射时减少热量流失.

2.3.2.1影响门窗获得能量的因素影响门窗获得太阳热能力的因素包括:

a)窗户的位置和方向;

b)窗户产品的设计(窗户孔道的数量);

c)使用的玻璃种类;

d)内部和外部阴影的数量.

2.3.2.2影响门窗热损失的因素热能往往是从暖的一面流向冷的一面。门窗是构成热能损失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减少门窗热能损失.在窗户上能量传递方式主要有:辐射传递、对流传递、传导传递,另外空气渗漏也是窗户能量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理和光学原理可将玻璃表面的发射率降低,可减少玻璃的辐射传热,即使用Low2E玻璃可减少辐射传热.窗户上的传导损失主要是通过中空玻璃边部和窗框发生的,通过改进边部材料,使用更绝热的边部密封材料,如用Smiggle暖边密封系统和隔热窗框材料(如塑钢门窗、断桥铝合金门窗等),以及改进门窗型材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损失.对流热损失主要在通过中空玻璃间隔内气体运动产生的,如果间隔层太小通过空气的传热是很多的.如果空气间隔层太大,那么在室内侧暖玻璃表面的暖空气就会上升而室外侧冷玻璃表面的冷空气就会下降,形成对流,将室内的热量流失。能够达到最小对流损失的最好中空玻璃间隔层厚度应该在12~16mm之间,通常充入特殊气体如氩气、氨气以减少对流损失,这些气体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间隔层厚度.

2.3.3屋面保温节能屋面是建筑物上部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重点部位,其保温与隔热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为达到节能目的,屋面可设置隔汽层和封闭的空气间层,可选择有憎水性膨胀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聚苯板等多种保温材料.屋面外表面用柔性防水时,应使用反阳光辐射的材料.覆土和植草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很明显,用“建筑夹层防排组合”消除水压力。在一般的防水层上加塑料凹凸板、盖土工布,起到防水、排水、挡土、滤水的作用,既是绿化的基层,又是屋面的防排基层,解决了屋面渗漏和种植中排水透气问题.用轻质合成土,草坪厚20~30cm,荷载约100kgPm2,增加热阻,达到建设部节能标准.据报道,美国芝加哥市政厅屋顶1840m2屋顶花园示范工程,每年可节省4000美元的降温费,屋顶花园比传统屋面结构寿命长,此隔热层能使室内温度下降2~3℃,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隔热层。

2.3.4太阳能建筑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能源。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开始太阳房的试验研究,并先后建成一批实验太阳房.上世纪末期,世界上又兴起“太阳屋顶”热。近几年来,发达国家已有相当水平的“零能房屋”,即完全由太阳能光电转换装置提供建筑物所需的全部能源消耗,真正做到清洁无污染.太阳能建筑基本上有3种形式:一是被动式,一般构造简单,不需任何能源的建筑,通过建筑方位合理布置和建筑构件的恰当处理,以自然热交换方式获得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美国建筑专家发明太阳能墙,在建筑物的墙体外侧加一层薄薄的黑色打孔铝板,它能吸收照射到墙体上的80%的太阳能量,被吸入铝板的空气经预热后,通过墙体内的泵抽到建筑物内,从而节约中央空调的能耗。据估计,铺设铝板的成本,可在3年后从节能成本中收回,这是被动式太阳房的一种类型.二是主动式,构造复杂,造价高,需用电作为能源的建筑。有一种主动式太阳房,在屋面上朝南布置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被加热的空气通过碎石储热层后由风机送入房间.热源为煤气热风炉,并设置控制调节装置,根据送风温度确定热源的投入比例。沈阳华新国际开发的“锦绣山庄”生态别墅区用的分体式热管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系统,即使在冬天、阴雨天也能保证24h热水供应,太阳能利用的预期节能率可达6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三是“零能建筑”,这种建筑由太阳屋顶提供全部建筑所需的能量,在屋顶安装2~3kW太阳电池,且与电网并网,但由于太阳能电池价格较高,普遍推广还有困难。

2.3.5应用新型材料节能引进新型建材生产技术、开发生产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是建材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住宅建设而言,建设部已明令淘汰一些不符合节能、计量、环保等要求的产品及质量低劣的产品,以保证住宅产业向节约型方向发展,如实心粘土砖、空腹钢窗、原木门窗、镀锌管、铸铁水龙头等,墙材革新方面成绩显著。

2.3.6暖通空调制冷节能暖能空调制冷在建筑物中具有主动性,对建筑物节能会大影响,因此我们应慎重地对待.空调建筑物及空调房间的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a)建筑平面与体型应尽量简单方整,减少保温墙长度;

b)空调房间应尽量与一般房间分开而集中布置;

c)室内温湿度参数要求相同、使用性质和消声要求较一致的空调房间尽量相邻或上下层相对布置;

d)为了避免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布置和布置在顶层;

e)应尽量避免紧邻高温或高湿房间;

f)建筑物转角处的空调房间不宜在两面外墙上都设置窗户,以减少传热和渗透;空气调节房间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取密封(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Ⅱ级)和遮阳措施;外窗应尽量南、北向,避免东西向.

空气调节系统应根据空气调节房间的使用特点,并考虑系统运行及调节的灵活性和经济性,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以达到经济节能的目的.空气调节房间的瞬时负荷变化差异较大时,应分设系统;同一时间内分别需要供热和供冷的房间,宜分设系统;空气调节房间所需新风量占送风量的比例相差悬殊时,可按比例相近者分设系统;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很大时,应按内区和外区分设系统;高层民用建筑在其层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分层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一栋建筑物或一个空气调节区域用哪种空气调节系统,应经认真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全空气定风量单风道系统可用于需要恒温、恒湿、无尘、无噪音等的高级环境的场合;全空气定风量双风道系统可用于需要对空调区域内的单个房间进行温湿度控制,或由于建筑物的形状、用途等原因,使得其冷热负荷分布复杂的场所;全空气变风量系统可用于空调区域内的各房间需要分别调节室温,但温度和湿度控制精度不高的场所;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调节系统能够实现居住者的独立调节要求,它适用旅馆客房、公寓、医院病房、大型办公楼等;诱导机式系统可用于多房间需要单独调节控制的建筑,也可用于大型建筑物的外区;窗式空调机式系统和分体空调机式系统的独立性强,适应于建筑物内空调房间布置分散、面积较小、要求运行时间不同的场合;柜式空调机式系统可用于独立小型建筑物;各种热泵式系统独立性强,可用于全年需要空气调节,冷热负荷接近的场所.

3、建筑节能的检测分析

建筑节能的检测包括十分广泛的内容:

a)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内外表温度、热流;外墙热桥部位(圈梁、过梁、构造柱、芯柱)内外表面温度、热流;门窗内外表面温度、热流,门窗气密性指标;屋面内外表面温度、热流;地面表面温度、热流;建筑室内各房间温度,阳台温度;

b)建筑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c)水平、东、南、西、北向太阳辐射强度;

d)室内热舒适度(PMV、PPD);

e)自然通风状态下的室内风速;

f)空调状态下耗电量等。

测试应以3~5d为1个周期,测试室用连续观测、连续记录。

我们可以通过对某栋建筑物或某个区域的建筑进行节能测试,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以便指导并推动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4、结束语

以上我们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标准、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以及建筑节能的检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和多角度的思考,认为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建筑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苦的任务,值得全社会重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s://bid.lcyff/#/?source=bdzd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昌宁县属于什么区

建筑气候区划--参见《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附录A,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八。

2者的作用类似,为不同地区的热工、日照、节能等提供了划分依据,便于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关的设计。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划分了5个区,最初主要是为了明确那些地区应该设置暖--为暖通工程师的热工计算提供依据;建筑气候区划分了7个区,最初主要是为了制定不同区域的日照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录A.0.1)--为建筑师的日照计算提供分类标准。

关于建筑气候区划7个区和建筑热工设计分区5个区的对应关系,参见《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表3.3.1。

随着节能设计的大力提倡和推广,新出的规范中,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划分越来越细--公建中严寒地区划为A、B2个区;居住建筑中,严寒A、B、C区,寒冷A、B区,夏热冬暖分为北区、南区,温和地区A、B两个区。

找一下在地理方面有成就的名人的简介。谢谢

昌宁县位于云南省西部,于1933年由保山永昌、顺宁凤庆析置设县,取两地名后一字为县名,属保山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由高渐低,形成山坝南北纵列高山坝谷相间的地貌状态,最高海拔2875.9米,最低海拔608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低热、温热、温凉、高寒4个气候带。境内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6℃。年平均降雨1259毫米,无霜期253天,有右甸河、枯柯河、勐统河、更戛河、大田坝河、漭水河等八大水系。保山市隆阳区东南。[1]

云南省昌宁县是一个年轻的多民族山区农业县,地处滇西大理、临沧、保山三地结合部,属保山地区,山区面积.05%。昌宁县绝大部分地区适宜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生长。东部及中部约70%的温凉山区、半山区适宜种植茶叶、嫁接核桃。南部及西部20%的低热、温热河谷区适宜发展甘蔗、种植西瓜、香蕉、芒果等亚热带水果。全县林地面积为总面积的71.4%。森林覆盖率为39.42%。境内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

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的区别在哪里?

地理名人黄秉维简介

[日期:2007/03/30来源: 作者:]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黄秉维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还是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理学会会员、英国地理学会名誉通讯会员、国际山地学会顾问。曾获得1996年国际地理联合会特别荣誉奖、19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纪念黄先生在我国地理学上的卓越贡献,特请黄先生第一位研究生牛文元教授撰写此文。

少时,粗读《五柳先生传》,对于那种“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乃至“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者,常心向往之,并默默地奉为人生之楷模。及长,有幸忝列黄秉维教授门下,历经30余载,先生之学识、风范、道德、文章,耳濡目染,遂使脑海中一直膜拜的影子,逐渐活化,逐渐清晰,并越来越凸显出来。

黄秉维先生诞生于1913年2月1日的广东惠州。20世纪的20年代,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一个屈辱的年代。军阀混战,列强侵凌,民生日益凋敝,山河危如累卵。一个面世不久的少年,聪颖早慧,正义满怀,稚嫩的心灵过早地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为其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广东,是清末民初的革命发祥地,各种思想汇聚于此。惠州毗邻香港,民族精英廖仲凯、邓演达、叶挺等生于兹、长于兹,与广大民众一道,奏出了那个时代的强音。年方8岁的他,虽不深谙世事,却也领受到“责任感”这个沉甸甸的字眼。在学堂中他听老师朗读“皇皇华夏,即将于奴;戚戚江山,日变其色”,不禁潸然泪下,不能自己。稍长,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壮举,“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浩歌,都曾使他十分激奋,至今虽然已经过了近70年的时光,每当忆起,仍能历述往事,一一道其仿佛。

黄秉维先生12岁之前就进了私塾,汲取了不少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尤其是在他舅父家所接受的熏陶,整个地影响了他的一辈子。他舅父早年追随康有为,鼓吹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于是隐居故里,寓情山水,老于林泉,独善其身。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他痛恨社会黑暗,不甘大地陆沉,常常教读他的外甥许多正气之作,借以抒发“不仕王侯,高尚其事”,“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的情怀。这些文化的混合体,不能不对黄秉维的世界观产生重大的影响。时隔半个多世纪了,黄先生对此作总结时,还深有感触地写道:“隐逸者的思想,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内容。对汲汲于名利者,是一剂良药;对为祖国为人类的功利主义者却可能起负面作用。为祖国,为人类,有时可能要效法伊尹,治亦进,乱亦进。……隐逸思想的浸染,对我60多年的地理工作也有不少影响。”

黄秉维先生自幼以孝悌见称于乡里。由于家境日衰,使他深切地感到那种衣餐不继的忧虑。在他即将面临挑选职业时,虽然深知在外国控制下的机构(如邮电局、海关等)作事,可以觅得一个薪资不菲的“铁饭碗”,但他决然舍去,粪土当年那种在洋人羽翼下的富贵。恰在那时,他从报刊上得悉各类外国人在华探险考察,深入到西北、西南腹地,而中国人自己能够参加这些考察者,却寥若晨星,这种反客为主的现象,在爱国主义充盈内心的他看来,实在是国人的耻辱。他在《自述》(1992)中说:“乃昕夕衔枚。疾足奔放,以两年时间,连跳五级,考入中山大学理科预科。”接着,在学习化学还是地理学这个终身学业的决定中,虽然他还不可能洞悉近代地理学的内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由于痛感中华民族的子孙不能对祖国秀丽山河作深入的研究,于是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地理学的大门。作为一个门门优秀的学生而言,他毅然与地理学结缘,其中既有献身者的情怀,也不乏勇士般的悲壮。只有当个人的不平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造就一种执着的人生。自从17岁致力于中山大学地理学的研习后,直到逝世前一天,他一直耕耘在这块园地之中。

中国近代的地理学,起步并不早。中山大学地理系,是系统传授西方地理思想的先锋基地之一。1929年,中大地理系从“近代地理学的故乡”——德国延聘威尔赫姆·克勒脱纳教授担任系主任,其后又聘请威尔弗冈·卞莎教授接任系主任,同时还邀集其他几位当时在国际地学界有声望的教授,整个地将西方地理学体系移植了过来。众所周知,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祥地,一大批星光灿烂的大师如洪堡、李特尔等,曾令众多的地理学史研究者们叹为观止,赞誉他们为“在科学的历史上有如巍巍高山”。黄秉维先生在这个体系中从事科学地理学的研习,一下子就进入了当代地理学的前沿,并将自己的根值于中华大地这个深厚沃土的基础之中。

展示于先生面前的科学地理学,既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高度艰深的学科,稍一不慎,不是陷于浮泛堆砌的泥坑,就是陷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惑境地,决非一般平庸之辈在一旁鄙视地理、轻视地理时来得那样的“潇洒”。因此,能真正清醒认识地理学的真谛者,为数并不太多。而且通常要花费一辈子甚至几代人的时间,经过“糊涂—清醒,再糊涂—再清醒”的多重波折,才能体会到它的内涵及外延,去领略凤凰涅槃般的惊喜:原来地理学竟是一个如此多彩的世界。

在中山大学地理系,他专心致志地听课,他如饥似渴地读书,他苦思冥索地探求,逐渐地领悟出:要了解地理学的规律,必须借助于地理事实的发现、地理内容的比较和地理实验的开展;就得积累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还要借鉴相邻学科的成功经验,舍此去认识地理学的综合,不啻于无米之炊。在校期间,他选修或旁听不少地质学与生物学的课程,对于矿物学、古生物学、动物学进行了多方涉猎;由于对德籍教授的某些观点产生疑问,他自修了简易的高等数学;从学习气候学中想到了地理定位实验研究的重要;他曾对地貌学有所偏爱,由此推及到掌握大地构造、内营力以及土壤学的知识;他学习了人文地理学中的“三纲六目”,对于聚落地理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进而对于人口统计和人为作用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为了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特别重视野外考察。那时中大地理系,每两周就有一次野外考察活动,黄秉维先生体力荏弱,第一次随德国教授克瑞勒脱纳去白云山,未及行远,就体力不支,脸色发青,休息许久,才能为继。但他遇难而进,以后对所有的野外实习,无役不齐,经过一年的锻炼,“已能履险如夷,从不后人”了。正是经过严格的智能训练和体能训练,在他的四年大学生活中,不仅广博了他的知识结构,也有了一个健壮的体魄,为此后从事地理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自己如是说:“四年学习中,我知道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有待建筑的大厦。草莱初辟,材料不全,齐云落星,尚须艰苦缔造。”

他的毕业论文“惠州西湖与铜湖之间地形”,由于考察详尽,说理透辟,分析精到,结论确当,卞莎教授给了分的高度评价,四年总成绩居全院第一名。获得校方授予金质优学奖章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

地理区域的综合识别,地理结构的客观排布,地理空间的分异规律,地理过程的振荡节律,历来成为地理学所追逐的基本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理大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东侧,也位于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侧,恰好被夹在地球上“两大活动带”之间,自然环境十分复杂,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地理特点及区域分异特征,殊非易事,需要有坚实的地理学理论基础,需要有翔实并带有条理性的资料,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缜密的思考,更需要有贯通许多研究领域的能力。黄秉维先生的先天秉赋与后天刻苦,便他具备了胜任这个艰巨任务的前提。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到社会上工作,他都一如既往地背负着这个繁难的“十字架”,不止息地前进着。

1934年,黄秉维先生在中山大学理学院以当届毕业生中成绩最优被何衍璇教授和卞莎教授推荐进入北平地质调查所。德国著名学者李希霍芬在考察中国后,曾认定中国南方海岸为下沉型,北方海岸为上升型,使得中外科学家一直信而不疑。年轻的黄秉维根据自己的考察与多方面的对比,对这位世界级的权威提出了挑战,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我国地学的开山鼻祖之一翁文灏先生,鼓励这位青年科学家到山东进行海岸地貌考察。于是他两赴山东,对荣成附近的贝眆、日照沿岸几道平行的沙洲、芝罘岛上小型的穿山峡等,都作了严密的观察记录,最后断定山东海岸不是上升而是沉溺型的。第一次考察报告问世,即在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季刊发表,洪思齐教授旋即在《大公报》刊出书评,语多嘉勉,深为中国学者在重大问题上的真知灼见而自豪。

黄秉维先生思路清晰,逻辑显明,如椽手笔,文字宏巨,自认不大善辞令,尝思“以笔代说”自许。大凡天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任你巧舌如簧,如无真才实学,也只能哗众取宠,博得个腹中空空的下场。尽管黄先生自认口才不济,但因他说的内容实在,道理朴拙,听者还是很有收获的。就在一次中国地质学会年会上,与葛利普讨论华北海岸时,他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引起了当时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先生的赞许。作为当时地学泰斗之一的丁先生,与翁文灏、曾世英合编的有划时代意义的申报馆《中国地图集》出版未久,他又在准备编著一本中国地理长编,并据以写简要本高中中国地理。在会上听到黄秉维的发言,第二天即约黄先生参与工作。这的确是一项有意义的文化工程。众所周知,在30年代中期,真正可资利用的地理资料不但很少,而且详略悬殊,在地域上和时间上的口径不一,很难予以对比。黄秉维深知任务艰巨,却毫无惧色,慨然允诺,并于1935年秋来到南京,开始投入又一个曲折的旅程,当时他的年纪只有22岁。

从事编纂中国地理的第一步,就是对南岭进行认真地考察。在我国,传统的观点是把南岭作为一条“明确的地理界线”对待,并有“一树梅花岭上开,南枝向暖北枝寒”等诗句作为佐证。而在国内外的各类地理著述中,也都因袭相传,习以为然。按照当时的认识,中国北半部的地理界线比较清楚,基本上没有多大争议;南半部则问题较多,丁文江先生指出南岭是其中最主要的疑难,他要求黄秉维去实地解决。一向做事认真的黄秉维,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遍历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进行了详尽的对析,发现仅仅从地貌一项去判断,不足以求得问题的答案,必须联系到气候、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才可以综合判定地理区域的性质。最后的结论是:南岭只是一条分水线,不是一条山脉,更不应作为一条自然地理界线。就这样,他从实际考察入手,步入了综合分析中国地理特点的道路。

《中国地理》专著(丁文江先生称之谓“长编”)只完成了三分之二,即值抗战军兴。图书装箱、机关迁移,野外作业更无法进行,“长编”撰写工作被迫中辍,仅只完成了高中本国地理一函。在保存的部分原稿中,蝇头小字,密密麻麻,虽屡遭兵火,在已经泛黄的纸上,字迹仍清晰可辨。在那部书稿中,旁征博引,内容极丰,理论、资料、结构、谋篇,乃至遣词造句,都极讲究。以1936年写于南京的《中国植物地理大纲》为例,共136页,凡三万五千余言,分别就中国的植物区系成分、人类活动与天然植物、中国的植物区域、国产植物之利用这四个基本部分展开论述。在充分参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把中国划为26个植物区,并一一加以说明,至今读起来,仍深深感到它的学术价值。本卷尤其论述了人类对于天然植被的干扰与破坏,书中写道:“每值干戈扰攘之时,官邸民居,不免毁废;乱平之后,流民渐归故里,生聚日趋繁庶,必建筑居室,以应需要;或大兴土木,以营奂轮之美,则需用木材为量更多矣,……致昔日森林成为秃岭。”由于该卷分析中肯,张其昀先生曾将其中的植物分区部分,发表于《史地杂志》上,受到学术界的推崇。

在编纂中国地理的同时,黄秉维先生一直把正确划分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域作为工作的目标之一,而这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早在学生时代,黄先生就养成了博览群书的习惯,并且具有极可宝贵的开拓型的学习精神。以此种进取精神为经,以学科间的有机联系作纬,编织成了他对地理学认识的基本网络,浸染着他那孜孜以求和奋发进取的特质。在他整个的研究工作中,综合的观点、比较的方法、因果的联系、实际的意义、应用的价值等一系列近代地理学的内涵,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黄先生喜爱的一句格言,这充分显示出他在学术道路上勤奋、刻苦、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大学的初期,他偏爱地貌学,平生所写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广东西湖与潼湖之间的地貌”;到了大学三年级,他又对气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后受到维斯曼的影响,系统地学习了植物地理。到了1936年,他有感于当时地理界不大熟悉土壤学的弱点,乃就教于土壤地理学家梭颇及其他中国同事,并参加了土壤调查和博外国所发表的新疆、内蒙古、东北的土壤资料,重新编制了全国土壤图,不仅弥补了前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编制的中国土壤图之空白(该图不包括上列各省区),在论述的内容和所用的方法上,亦具独到之处,尤其重视土壤与其他自然因素的联系。正是这种广泛的涉猎和深入的研讨,使他从中逐步发现了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形成和结构的真谛,奠定了他研究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基础。

黄秉维先生在年10月访问日本时,曾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讲:“地理学家都了解,不同规模的区划是认识‘地’的一种手段。按照认识的顺序来说,应当先作自然区划。”这就一语中的地道出了他特别重视地理区划研究的原因,也就会理解为什么这类研究会整整地贯穿于他半个多世纪的科学活动之中,在未完成的《中国地理》书稿中,他已经系统地对于各个自然要素作了全国性的区划,这对于客观认识中国的地理特征,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他先后完成了“中国河流区划”、“中国气候区划”、“中国地貌区划”、“中国土壤区划”、“中国植被区划”,以及“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在上述区划中,有的系他首次提出,有的虽有前人作过,但他依照综合的观点重新加以划定。以“中国气候区划”为例,竺可桢和涂长望二位先生原已作出,但考虑的因素较单一,尤其未及考虑地貌、植被、土壤等要素的交互作用,致令将云贵划成一个单元。针对此,黄秉维先生在其“中国之气候区划”一文中,作了某些重大变更,将原先的云贵一区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他的这种见解,不仅为时人所瞩目,尤为气候区划原作者所激赏,涂长望先生力主将他的这篇论文公诸于众,发表于浙江大学史地教育研究室的出版物上,作为一家之言,互为印证,以求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的求实精神和切磋学问的态度,一时传为佳话。

大约就在20世纪的30年代,黄秉维先生已经正确地划出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雏形,并且明白无误地将青藏高原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大区,这与1957—1959年间组织的大规模自然区划工程有异曲同工之效。1949年之后在竺可桢和黄秉维的领导下,聘请了多名苏联专家作顾问,开展了中国自然区划的整体研究。在华担任总顾问的萨莫依洛夫教授,在区划原则和方法诸方面,都介绍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思想,但他对于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远没有中国学者理解得那样深刻,以致所提具体建议不尽合理。黄秉维先生根据多年的实践,以充分的论据推翻了萨莫依洛夫教授坚持很久的意见。

由于黄秉维先生在中国自然区划研究中的巨大贡献,也由于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在国际上的重大影响,1964年罗马尼亚科学院授予他名誉通讯院士的称号,表彰他在中国地理事业中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这些成就包括了他对黄河中游土壤侵蚀的研究、他对我国第一部自然地图集的贡献、他对我国实验地理学的倡导、他对现代地理学研究新方向的探讨、他对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的追求、他对我国首次开展的热量水分平衡研究的设计与领导、他对中国地理事业发展的组织工作等。

1990年,正值《地理知识》创刊40周年,他以流利的草体写下了两句深切的话:“倚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胸中”,这位以书为友、以书为伴、以书为食的忠厚长者,几十年如一日在书的海洋中倘佯,乐之者、好之者,其中三昧,非亲历者不可道也。人们都说: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类。自幼及老,他一直将这种节操和思想融入在他所挚爱的事业中。

作为一名科学家,黄秉维先生一向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先生聘任他为地理研究所的领导,在此岗位上,他明确地提出了三大任务:1.黄河中游山陕之间峡谷土壤侵蚀的研究。他把黄河的中上游与下游联系在一起,他把水土保持与黄河治理联系在一起,他把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联系在一起,他把黄河安危与国计民生联系在一起,显示出高瞻远瞩的气魄。2.南方山地的利用。他知道中国人口的压力,他知道土地的宝贵,他知道山地利用的潜力,他当然更知道一个科学家的责任。3.厂址选择。这是地理工作者应用空间分异理论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良好用武之地,从更为一般的推论去分析,也是他“科学救国”的合理延续。上述三项任务,涉及到环境、农业、工业诸方面,经过40余年的检验,可以看出是十分富有远见的。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是地理学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劝君不用刻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黄秉维先生的事业和人格,凡是与他有所接触的人,无不明白如水。漫长的80余载岁月,他的生活近乎枯燥,但他的世界却异常多;他的索取少之又少,但他的贡献却无法用车载斗量为计;他说的远没有做的那样多,但他的形象却几乎用不着人们再去多说一点什么。他精神矍铄,健行不息,没有人会相信他已是80岁的老人。他没有直接对我说过他对未来地理学发展的意见,但我窃想,用他自己的一句话也许可以表达:“地理学向来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它研究自然,又不脱离自然基础去研究社会经济”,即继续应用地理学的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国计民生,也许会概括他的回答吧!

简历与生平

1913年2月1日生于广东惠阳(现惠州市)。

1928年秋考入中山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中山大学本科。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金质优学奖章。

1934年—1935年获洛克菲勒文教基金会奖学金,在北平地质调查所研究山东海岸,提出海岸下沉的证据,修正了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关于中国长江以北海岸属上升性质的论点。

1935年—1938年,应丁文江、翁文灏先生之邀,在地质调查所和地质研究所编撰《中国地理》(长篇)与《高中中国地理》。

1938年—1942年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讲师、副教授。

1942年—1949年在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先后任专员、专门委员、简任技正、研究委员。承担并主持中国自然利用与保护、水库调查、长江三峡和黄河下游多目标流域规划等任务。

1949年—1953年,任南京市生产建设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工业部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工矿普查组主任、基本建设处副处长。1950年夏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副主任。1953年调地理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代理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0年以来,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大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长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56—19年)、理事长(1980—1991年)和名誉理事长(1991—),并长期担任《地理学报》(1964—年)和《地理研究》(1982—1992年)主编。

1964年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通讯院士(后改为院士)。19年当选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1980年被授予英国学会名誉通讯会员,1980年被聘为国际山地学会顾问。

黄秉维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黄秉维按照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注视国际研究动向和趋势,提倡学科间交叉和渗透,强调综合研究,积极引入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为经济建设,尤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并身体力行。

自50年代以来,黄秉维不断开拓并指导了自然地理的许多综合性研究工作,如中国自然区划、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与保持、华北水利与农业、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他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

黄秉维对中国自然区划的研究始于30年代末,40年代发表的“中国之植物区域”及“中国之气候区域”,在中国早期部门区划中具有开拓意义。1959年主编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则为中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国内外迄今未见类似著作。中国自然环境异常复杂,在众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下,客观上存在着地带性规律难以辨识的困难。黄秉维这一专著揭露并肯定了地带性规律的普遍存在,这对于中国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突破。60年代和80年代,他对原有方案进行了简化和修订,更便于应用,强调将区域单元作为环境和自然的整体来认识,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此项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成果几十年来一直被农、林、水、牧、军事等部门广泛应用。

早在50年代后半期,黄秉维就提出综合研究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方向。这比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开展类似的研究约早20多年。其后又提出应当围绕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及其相互关系试验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农田自然生产潜力”的理论和方法。黄秉维为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影响了中国自然地理学界的几代学者。

黄秉维1953年首次完成黄河中游土壤侵蚀方式分类,编制出中国第一幅1:400万黄河中游土壤侵蚀分区图。这些工作至今仍是黄土高原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水利部门编制的有关规划中至今一直沿用黄秉维当年的分区方案和说明,为中国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治理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秉维重视中国东部坡地的利用和改造,指出既要防止土壤侵蚀及土壤物理性质变坏,又要使土壤养分供应不减少;坡地改良利用在战略上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最大限度提高一面坡或一小流域的持续生产力,最好的途径是凭借速生植物除害兴利,为坡地利用与改良指明了方向。

作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先驱者,黄秉维主张反复利用bottomup和topdown方法,按照自然区划来观察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危险地带开展研究,要研究中国在农、林、牧业和能源利用方面对于全球变暖问题所应取的积极对策和措施。他指出地理学有必要研究适合中国情况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以50年为主要目标时间,以此带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在地球系统中应以陆地系统及其与大气、海洋的外延叠合为工作重点,并冶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环境变化为一炉。这些意见均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和工作指南。

综上所述,黄秉维院士开拓并指导了我国自50年代以来的自然地理许多综合性研究,成就卓著,推动了我国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为农林牧水及军事等部门的重要参考资料,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黄秉维是我国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第1.0.3条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第1.0.5条 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

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二、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三、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第3.0.3条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多层,中高层,高层。另据第5.0.6条,住宅净密度的规定分解为住宅建筑净密度和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也是按多层,中高层,高层分别限制。本条参见《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

一方面,层数越高,单位面积的建筑成本就越高,另一方面,层数越高越有利于降低土地成本。因此低地价地区建筑成本占总体开发成本比重较高,通常选用低建筑成本的多层来降低总成本。高地价地区因地价成本占总体开发成本比重较高,通常选用高层来降低总成本。

4-6层的多层与7层-9层的中高层最大差别在于7层以上必须装电梯。而4-6层的多层仅有极少数的高端楼盘配置了电梯。依《住规GB 50096》第4.1.6条,入户门高于16米就必须装电梯。6+1类的入户门在第六层,计作六层。细节差别就太多了,多层阳台的栏杆高度不低于1.05米,中高层不低于1.10米(GB 50096 第3.7.2)。多层楼梯的宽度不低于1米,中高层楼梯宽度不低于1.1米(4.1.2)。

其他的差别包括多层的建筑容许使用砖混结构或底框结构。(还要看当地情况,9度设防区禁止底框结构,8度设防区容许底框结构建6层,6度设防区容许底框建7层)。而中高层结构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则要用框剪结构。传统上砖混结构的建筑成本较低,但近年来的趋势是多层建筑中使用框架结构的比例上升,砖混结构的使用圈梁,构造柱配筋率较高的约束砌体结构更加普遍。

7-9层的中高层和10-11层的高层最大的区别在于,7-9层的中高层适用的防火规范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根据《建规》8.4.1 条8层和8层以上应设消火栓。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 50045-95》第1.0.3条,中高层不适用该规定,而高层适用。依照《高规》3.0.1条规定,10-18层的高层耐火等级要求是二级,19层及以上的耐火等级要求是一级。

这里不单单是层数的问题。同样层数的塔式住宅的防火要求高于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比如对消防电梯的要求单元式高层12层及以上的必设,塔式的话10层及以上必设。《高规》6.2.3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6.2.3.1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光和自然通风。6.2.3.2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6.2.3.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只要满足1.1米宽度,台阶之类标准的就算疏散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的要求一路上行。

在各个规范中高度超过16米,高度超过32米,高度超过50米。大致就是6层以上,11层以上,18层以上。以上分类体系在现行建筑标准中普遍使用。现行国家标准中没有小高层的概念。小高层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有些标准用其他区分,比如考虑控制建筑体型系数时《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 标准分区用了≤3层,4~8层,9~13层,≥14层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