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是谁_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
1.经过的都过来帮帮忙好不好?急啊!
2.风云气象卫星的国际先进水平
3.李良序的人物履历
副省部级干部。
中国气象局是中国国家级别的气象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院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
省部级副职:
1、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2、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局局长)。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吉林省副、重庆市)、省委常委、政协副、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4、各副省级市正职干部(如南京市)。
5、各直辖市下属副省级新区正职干部(如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区长)。
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气象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决策,组织指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组织编制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承担国家重大突发公共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负责重大活动、突发公共气象保障工作;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联防和重大气象保障;组织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对国家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的气象服务;管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三)对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实施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观测、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订气象信息集、传输、加工的质量评价方法并监督实施;组织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和质量监督、气象计量监督,审核全国大中型气象项目的立项和方案。
(四)管理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情报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空间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论证并审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五)组织气候变化科学相关工作;组织气候的综合调查、区划,指导气候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象条件论证。
(六)组织指导气象部门的科技体制改革、组织气象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协调气象科技开发、技术合作和技术推广;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意识。
(七)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八)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门的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九)协助地方人民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承办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法律依据: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三十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统一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及时向有关灾害防御、救助部门通报;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级别,由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
经过的都过来帮帮忙好不好?急啊!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全球升温可致下世纪食品匮乏
据新华社电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期警告说,全球气候升温将致全球农业减产,或许在下个世纪出现食品匮乏的局面。研究人员在分析联合国和美国国立科学院发布的信息以及世界稻米市场趋势后得出了这一看法。
世界观察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升温和地下水水位下降将成为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直接诱因,全球稻米价格上涨趋势体现了这一点。
美国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即使是在去年全球粮食大丰收、小麦和玉米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稻米价格依然上涨了30%,达到每吨260美元。
美国国立科学院去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水稻生长季节气温异常上升将使收成减少。另外,全球许多地区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井枯竭问题,也将对粮食产量构成影响。
专家释疑全球持续变暖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
“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早期农业就已引起全球变暖
美国科学家发现史前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
据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
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CO 2等温室气
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拉迪曼承认,研究结果非常容易引起争议。
科学家预测本世纪全球变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7日说,科学家通过两项最新研究预测,即使现在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他们的成果将由联合国下属的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收录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
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
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摄氏度。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
他在论文中说,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现在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
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0.5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
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
地球变暖与太阳活动有关 不能全赖温室气体
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说。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
未来全球气温可能高于科学家以前的预测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全球气温可能会远远高于一些科学家此前所做的预测,如果新的计算机模型关于气候变化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话。
据路透社报道,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各国气象专家组成,研究全球气候趋势)此前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气温将升高1.5至4.5摄氏度。但德国美因兹马普化学研究所的迈因拉特·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组的最新测算方法却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高幅度可达到6摄氏度。
安德烈埃教授表示,这种新的方法是将悬浮微粒、温室气体和生物圈效应统一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即使之从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发展到更迅速变化的危险境地。
安德烈埃教授将温室气体比作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加速器,悬浮微粒的存在则可以减缓气温的上升。悬浮微粒是空气中产生于燃烧、化学制品和烟尘之中的细小微粒。随着新的空气净化调节装置的使用,悬浮微粒的数量将会减少,因而其冷却功效也就随之变小。相反,全球气温却会随之上升。
悬浮微粒只能在大气中停留一周的时间,而温室气体则能停留大约50多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悬浮微粒的冷却作用减少得快,而温室气体减少得慢。这样,在长期的竞赛中,温室气体最终必将战胜悬浮微粒,随之而来的就是灼热的高温天气。
然而,安德烈埃教授也同时承认,这种情况具有高度的科学不确定性,气候的变化也远远超出了经验和科学理解所能达到的范畴。如果他的计算是正确的,21世纪气候的变化就会超过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
风云气象卫星的国际先进水平
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的表现
杨学祥 刊发时间:2008-02-02 10:17:18 光明网-光明观察
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的表现,这句气象界的名言说明当前气象科学理论的混乱和无奈。气候问题的政治化并没有给世界气象科学带来繁荣和发展,相反,全球变暖变成了紧箍咒,限制了气象工作者的思维和理念,妨碍他们通过理性思维对现实的自然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还原气候变化的自然过程,鉴别人为干预的程度,是当前气象
界的重要任务:自然力的调节作用不能忽视[1]。
一、暴雪与全球变暖有关的观点
据新华社电 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为何今年冬天特别寒冷?气象专家解释,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恰恰说明全球变暖的趋势仍然不变。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高安宁说,全球变暖是一个大的趋势,会使得气象极端增加,这次全国范围内出现的极端寒冷天气过程,仍是全球变暖趋势的一种表现[2]。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预计:南方大范围、高强度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将一直持续到2月初。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极端性天气是全球变暖造成的。”科学家有一个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使得极端天气增多。像这次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冻雨天气过程,就是一个极端天气。按照上述观点解释,全球增暖可能是造成因素之一。具体来说,从全球大气平均状况来看是在升温,但不是平均升温。由于全球大气能量基本守恒,而大气在不断流动,有些地方温度特别高,那么另一些地方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温度非常低,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极端性天气是全球变暖造成的[3]。
1月27日下午六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红色警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应急响应。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梅燕说:“中央气象台自设立国家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后,第一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这是一次50年来最强的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的天气。”在肆虐的雪灾面前,许多人充满了困惑,不是说气候变暖了吗?“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在是风和日丽、风调雨顺的日子减少了,极端冷和极端热的天气都增加了。总的变暖趋势并没有改变。”广东省气象部门首席专家、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吴兑解释说。据气象专家说,大雪也是气候变暖的一种表现形式[4]。
二、暴雪与全球变暖无关的观点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极地气象研究室主任陆龙骅对本报记者解释说:“就气候本身来讲,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也会出现气候异常和极端天气。正如前些年北京等地出现暖冬一样,气候变化与整个大气环流有关。从气候上讲,总有一段时间偏旱,一段时间偏涝,或偏冷,或偏热。”陆龙骅称,尽管从目前来看,很难将南方雨雪冰冻天气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联系起来,但全球变暖后,极端天气有可能增加。“导致极端天气发生的人为因素究竟有多少,这很难说。”陆龙骅称,“但对人类来说,我们就一个地球,在没有完全弄清真相之前,还是应该加强自我约束,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自然,善待地球[5]。”
本报华盛顿1月31日专电 对于近期中国南方地区连日来罕见的暴风雪灾害天气,一些国际专家认为这种极端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全世界最大科学实体之一、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资深气象学家尤金·伯尔利认为,中国的特大雨雪与全球气候变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可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整体来说,全球的气候已经失衡,天气异常的情况很难用单一的理论解释。”他说。世界气象组织一位权威人士30日也表示,此次中国出现的极端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世界气象组织在2007年11月公布报告说,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有可能持续至2008年第一季度。在本轮拉尼娜现象中,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尼西亚西部海域的海水温度比通常要低,而在典型的拉尼娜现象中,这一区域的海水温度会比通常情况下高一些。因此,气象组织预计,一些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可能会出现异常波动。据报道,本轮拉尼娜现象已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多起异常。日本专家认为去年8月日本国内破纪录的最高气温与拉尼娜现象有关;秘鲁海滩去年发现大量死鸟,专家认为是由于海水因拉尼娜现象而变冷,鱼类离开了通常所处的位置,导致鸟类失去食物而死亡;非洲媒体则报道说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了去年的西非洪灾[6]。
路透悉尼1月31日电 科学家们称,在中国导致60余人丧生的暴雪天气和全球气候变暖没有直接联系,而只是冬日严寒气候和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极端天气。澳大利亚气候学家、联合国间气候变化协议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撰写人之一PennyWhetton表示,中国对于此次暴雪气候的解释是正确的,中国面临的恶劣天气和全球变暖没有直接联系。“此次暴雪天气是自然结果。每隔数年或者数十年,导致极端天气现象的条件就会出现,”Whetton对路透说。“由于全球正在变暖,这种极端寒冷天气可能不会以更高频率或强度出现。”不过,随着中国天气变暖,中国寒冷的北部地区可能将面临更多的暴雪天气,因为大气层湿度上升将创造出与导致目前中国南方降雪类似的天气条件。“降雪的滞留时间可能会变少,但冬天可能会遭遇更多的严重降雪,”澳大利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分析部门负责人DidJones说。他同意中国暴雪天气和全球气候变暖并无直接联系的说法,指出洪水、热浪和火灾才是上升的全球温度和降水增加的直接表现[7]。
三、科学争论的必要性
全球变暖会使得极端天气增多,但是,极端可划分为极端冷和极端热。如果全球变暖使极端冷增多,全球变暖的总趋势还能够继续存在吗?
“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的表现”,如果不是出
自气象专家之口,人们一定会误以为是一句哲学家关于地狱与天堂转换之门的名言:谬误构成了科学的阶梯。当中国人遇到难解的问题时,中庸之道或思辨哲学就会应运而生——千方百计寻找对立事物的沟通渠道,为流行的权威理论修修补补。黑是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冷是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白马非马;白狗黑,如此等等。小学教员一定会把“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的表现”当成病句,批上零分。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全球变暖的错误理解导致人们对寒冷肆虐毫无准备,猝不及防,甚至失去了基本的理性思维。
全球变暖是一条千古不变的定律吗?如果不是,就可以根据实践的变化加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曲解和诡辩都是多余的。如果是,请给出相应的历史证据:用百年的气候史来推翻上亿年的气候冷暖变化规律,全球变暖理论不仅需要重写历史,而且面临愈来愈多的自然变化的严峻考验。
气候的自然过程是有明确的冷热标准的,低于标准的就是冷,高于标准的就是热。如果“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的表现”,那么,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防寒和防高温都不可偏废。这不是一句废话吗?根据这一推理,雪山冰川是全球变暖的最高境界,因为那里是寒冷肆虐的地方。
事实胜于雄辩。曾乘坐"雪龙号"前往北极考察的我国科学家称,根据最新综合研究结果,全球环境正在发生大的变化,目前处于一个大转型期,在转型期内,以年计到10年计的短周期气候变化幅度增大,灾害性气候可能有所增加。据介绍,对冰川、黄土和深海沉积记录的研究表明,地球上气候变化规律是以10万年为一个周期,其中一万年为温暖期,九万年为寒冷期。现在地球正处于一万年的温暖期将结束,逐渐向寒冷期过渡的阶段。从速度上看,地球由冷期转暖期的变化较快,而由暖期到冷期的变化比较慢。科学家们认为,全球近期仍有变暖之势,这主要与生物圈中人为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有关。数据表明,地球上近150年来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已超过了地球以往近10万年的变化。这主要是工业革命后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在气候转型期内,如果地球自然因素使气温向寒冷转变,就会与人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等因素相抵;气温不会明显下降,甚至还继续小幅上升。70年代就有专家预言地球的寒冷期到了,结果气温不降反升。专家介绍说,在气候的转型期,地球以10年为周期的气候变化幅度会加倍,因此不排除在几年的高温后低温期突然降临的可能性。所以转型期内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预防各种变数气候的产生[8]。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资深气象学家尤金·伯尔利认为,中国的特大雨雪与全球气候变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可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整体来说,全球的气候已经失衡,天气异常的情况很难用单一的理论解释。”显然,温室效应不是控制全球变化的唯一因素。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梅燕介绍说:“2007年11月和12月,我国呈现出明显的暖冬迹象,不过进入今年1月之后,大部分地区温度就突然下降,这跟2006年12月到2007年1月,欧洲、加拿大、美国都遭到了暴风雪袭击惊人地相似。这两起例子,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之后,暖的大气层跟海洋的地表作用以后,将产生出一种异常现象,也就是极端气候现象大量增加,某一个地方在某个时段,会突然变得非常冷[4]。”
全球气温变化是一场长期的争论,波动变化是周期规律[9]。“2007年11月和12月,我国呈现出明显的暖冬迹象,不过进入今年1月之后,大部分地区温度就突然下降,这跟2006年12月到2007年1月,欧洲、加拿大、美国都遭到了暴风雪袭击惊人地相似。”这两起气候突然变冷的例子,需要相应的变冷机制来理解,季林的“潮汐调温说”和郭增建的“深海巨震调温说”值得世界关注[10]。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1日接受专访时表示,欧亚地区出现罕见、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以及当前的拉尼娜,是中国此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入冬以来,中国出现的降水异常分布特征和历史上较强拉尼娜发生后的冬季气候特征非常相似。这表明,当前的拉尼娜是影响此次灾害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入拉尼娜状态后迅速发展,至2008年1月已连续6个月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0.5摄氏度以上。分析表明,这次拉尼娜是1951年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次,也是前6个月累计强度最强的一次。“预计这次拉尼娜将至少持续至春末,并可能成为一次较强的拉尼娜。”此外,欧亚地区出现罕见、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是此次灾害天气的直接原因。“总体上看,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属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等特点[11]。”
我们需要对全球冷的理智分析和资料对比,全球变暖不是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12],具体的问题还要具体分析。不同观点的存在是必然的,科学的争论有助于相互沟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相得益彰。
李良序的人物履历
2007年1月12日,当中国气象局成功获取了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的第一套图像后,专家评价,中国风云气象卫星研制能力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至此,中国已成功发射8颗气象卫星。D星与目前正处于业务运行的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共同实现在轨备份,从而使中国具备了双星组网观测能力。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表示,将进一步提高气象卫星的应用和服务水平,积极拓展卫星的应用和服务领域,努力做好卫星数据的共享。
双星观测范围西扩近20个经度,可为奥运气象服务提供保障
在距地球约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D星与C星俯瞰神州大地。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D星投入业务运行后,将与C星一起,形成对中国范围最高达15分钟一次的连续观测,观测范围向西扩展了近20个经度。双星组网观测不仅进一步扩大观测区域和实现重大灾害天气的短时间高频次监测,还将实现重点区域的立体成像,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损失。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D星将达到最佳状态,可为奥运气象服务提供坚实的保障。
填补气象资料空白 更早发现灾害天气
中国处于中纬度西风带,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和从印度洋北上的暖湿气流都对我国天气有显著影响。专家说,D星观测资料将填补印度洋西部的资料空白区,极大地改进夏季季风的预报。在风云二号未形成业务状态前,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没有稳定的静止气象资料源。
D星投入业务运行后,对未来天气系统的监视范围将扩大至非洲东部至红海一带,可以更早地发现灾害性天气系统,提高预报时效。而双星对我国范围高频次的连续观测,可以有效地监视预警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强度变化。
风云家族日益壮大 还将发射多颗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于2006年12月8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观测范围涵盖了整个亚洲大陆、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气象局负责建设,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1988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随着D星的成功发射,我国已将8颗气象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其中包括4颗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风云二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杨军透露,未来几年内,我国还将陆续发射“风云二号”E星、F星、G星、H星。2008年前,将发射第一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系列气象卫星也将在“十一五”期间进入型号工程立项。
卫星资料和产品共享 造福周边国家及世界
中国气象局正在积极做好卫星资料和产品的共享工作,建立了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广播系统,并和国家航天局共同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约国赠送了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广播系统接收站,使得风云气象卫星数据造福区域各国。
目前,中国气象卫星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大量国际用户直接接收或利用我国的风云气象卫星资料。世界气象组织齐尔曼博士曾对中国风云卫星在周边国家和全世界的重要贡献以及数据公开的政策给予高度评价。
1981.09-1985.08武汉空军雷达学院学习;
1985.08-1988.10空军雷达五十一团技师、助工;
1988.10-1989.06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助工;
1989.06-1991.06新疆气象局业务处科员;
1991.06-1992.10新疆气象局业务中心遥感科副科长;
1992.10-1996.09新疆气象局遥感中心副主任、党委书记;
1996.09-2000.04新疆气象业务中心主任;
2000.04-2001.09新疆气象局国资办主任、党委书记、局长助理;
2001.09-2003.02新疆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3.02-2004.04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挂职副司长;
2004.04-2005.06新疆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5.06-2015.06陕西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其中2008年3月任陕西省人大环境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
2015.06-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