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战略方向与内设机构调整

2.健康风险对个人产生的经济影响

3.气候变化可能会对洪水灾害产生怎样的影响?

4.自然灾害能提前预知和规避财产损失吗?

气候变化风险指数_气候变化风险识别

安全风险评价是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机器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的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安全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查找、识别和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小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CO2地质储存项目作为一项环保型工程,在上述CO2地质储存环境影响研究基础上,借鉴国际风险评价经验,以及我国核废料、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填埋等类似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工作方法,可以将我国CO2地质储存安全风险评价的程序分为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控制三部分。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从能引起CO2地质储存安全风险的各种开始到失事的各种后果,逐一地鉴别每一个。起始可分为工程外部的和内部(本身)的。外部包括地震、活动断裂、构造成因地裂缝、盖层扩散裂隙和地震引起的断层和裂缝等地质因素,以及灌注场地周边废弃的深部钻井等;内部包括工程灌注项目实施本身造成的CO2泄漏。

风险识别包括生产设施、物质风险以及风险类别识别。CO2地质储存工程安全风险主要包括CO2泄漏、地面形变、诱发地震三个方面的风险;风险危害包括健康、安全、环境三个方面的危害。

(二)风险评估

1.评价指标体系

在CO,地质储存安全风险识别基础上,综合可能的CO2泄漏、地面形变与诱发地震三个风险,构建出层次分析(AHP)基础上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1-16所示。

表11-16 CO2地质储存泄漏安全风险层次分析指标体系

2.风险评估方法

(1)风险概率计算

充分结合示范工程场地地质选址调查、工程灌注、监测与数值模拟等资料与数据,依据表11-17定性描述和发生概率的转换关系,对各项风险因子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行定性描述。

(2)风险因子危害程度等级划分

评价集是对评判对象可能作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在此对CO2地质储存示范工程项目风险危害程度分为“小”、“较小”、“中等”、“较大”、“大”5级,各等级依次赋分1、3、5、7、9。

表11-17 定性描述和发生概率的转换关系

(3)风险评估

在CO2地质储存示范工程风险因子权重计算基础上,结合表11-17所示各风险因子概率与危害等级赋值,依据风险计算公式(11-15)开展安全风险进行计算。

(4)风险分析

在CO2地质储存各类风险产生的环境、健康和安全危害不确定的基础上,可以用公式开展安全风险定性评价,从而能够分析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与最大安全风险,为风险规避和应急措施制定提供基础。

(三)风险标准

虽然CO2地质储存的目的是将CO2永久储存于地下,但是复杂的地质结构及工程因素不保证CO2丝毫不泄漏。一般认为,CO2地质储存可允许的年泄漏速率控制在注入总量的0.01%~0.001%(Bow den,2005;Shuler,2005),该标准主要是考虑CO2地质储存对处置温室气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度。Walton(2005)使用基于概率论的数学模型对CO2运移和对生物圈可能的泄漏进行了模拟和估算。Walton研究表明,5000年以后,少于总储存量的1%的CO2发生泄漏的概率是95%。Zhou利用一个确定性的模型进行模拟,发现在5000年以内不会有CO2发生泄漏;然而使用概率论CO2运移的模型对废弃井进行模拟,表明平均会有总量的0.001%发生泄漏,最大量为0.14%(IPCC,2005)。

IEA Weyburn CO2监测和储存项目第一期结论表明:CO2超临界流体在地下储存库中沿孔隙自然扩散而无泄漏通道时,储存库能够储存CO2至少5000年;如果是废弃井等的泄漏,预测5000年少量的泄漏,最大泄漏量的平均值是4×10-4kg/d,模拟得出的95%的情况下泄漏量小于1.6×10-3kg/d。

即使CO2泄漏速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CO2的泄漏量或泄漏浓度不能到达人类及动物健康、农业、水等可接受的标准。Rice(2003)认为,在CO2浓度≤1%范围内不会对健康的人类个体造成影响,但可能会对婴幼儿、人群造成健康影响;加拿大卫生部建议室内CO2浓度应该≤0.35%。

美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战略方向与内设机构调整

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了一场全球人道主义危机。不断增长的人口、不稳定的政治结构和对稀缺的竞争正在产生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恐怖组织利用这些复杂的情况,把环境作为战争的武器,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和不满来增加支持,帮助招募,并煽动暴力。

在当代分析中,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对左翼恐怖组织的潜在影响常常被忽视。因此,本文提出的研究取了跨学科的方法,将恐怖主义研究与灾害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存在于气候变化和左翼冲突之间这种重叠关系中的特定类型的安全危机。本文详细研究了三个地区的恐怖组织和活动案例哥伦比亚的革命武装力量、秘鲁的光辉道路和印度的纳萨尔派。文章揭示了气候灾害背后的复杂问题,重点是森林砍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冰川退缩、干旱、饥荒、缺水和移民等危害对左翼恐怖分子招募和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对我们目前生活方式的最大和最紧迫的威胁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它的影响正变得更加严重、不可预测和频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恐怖组织的崛起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给国家、地区和国际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全球变暖带来的复杂风险促进了非国家武装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施瓦茨Schwartz将其概念化为“环境恐怖主义”,当在武装冲突中既作为目标又作为武器时,就会出现气候冲突现象。这导致了不稳定状况的循环,加剧了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了进一步的不稳定。即使在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情况下,更广泛的挑战,如贫困、不平等、边缘化和软弱的,也会为非国家武装团体的发展和挑战国家权威提供肥沃的土壤。

气候模型显示,人类活动(由人类驱动)的气候变化的影响预计将更加频繁和严重,全球气象趋势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端。飓风和风暴系统的强度和数量都打破了记录,对岛屿社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同样,破纪录的地震、地震灾害和火山爆发也震撼了全球人民。诸如干旱和饥荒等长期危害继续影响着社区和那些因贫困和战争等社会和环境因素而被迫生活在更高风险地区的人们。这些组织利用不确定性的机会仍然普遍存在,必须加以解决以避免未来的人道主义状况。

大气层和生物圈的数值模型表明,森林砍伐和土地使用的变化导致了地表温度的大幅上升,并对降雨模式造成了潜在的毁灭性破坏。气候变暖也助长了世界各地的冰川退缩,实地、卫星和气象记录证实,10-2000年,喜马拉雅山脉9%的冰层消失了。令人震惊的是,气候模型、水预算和社会经济数据的结合表明,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已经在经历缺水。在当代对人为气候变化的分析中,以及在更广泛的恐怖主义文献中,经常被忽视的是左翼恐怖组织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

对这些组织的评估仍然很重要,因为对自然界某些方面的破坏和/或开发,加上复杂的气候、政治和社会问题,如果没有有意义的干预,将导致更大和更持久的动荡。为此,我们迫切需要了解恐怖组织如何利用这些情况并从中获益。因此,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和评估由于气候变化和左翼冲突之间的互动而存在的新出现的人道主义危机类型。

因此,本文将考虑气候变化加剧的不满如何成为左翼恐怖组织的“拉动因素”,从而帮助招募。为了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与左翼恐怖主义之间的联系,本文用了跨学科的方法,将恐怖主义研究与灾害管理相结合,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在崛起时利用自然界来增加支持和招募。我们选择了三个地区的恐怖组织和活动的案例研究哥伦比亚的革命武装力量、秘鲁的光辉道路和印度的纳萨尔派,以证明每个组织是如何通过破坏环境的手段获得吸引力的。

这些研究揭示了与气候灾害有关的复杂问题,特别强调了森林砍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冰川退缩、干旱、饥荒和水匮乏对人类居住区、经济活动和社区士气的影响。每个案例研究都将围绕恐怖组织崛起的政治、社会和环境因素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它们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我们希望通过跨学科的分析,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理解左翼恐怖组织在经历气候变化的世界中的活动方式。

然而,一旦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在2016年的和平协议后撤出,新的武装叛乱团体开始从事非法伐木,每周清除一百多公顷的森林,导致这些以前相对未触及的地区迅速被砍伐,并大大加剧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此外,叛乱团体开始无管制的黄金开活动,进一步破坏了森林,并使周围的土壤和水受到汞的毒害。因此,土地无法维持农业生产,水也无法饮用,迫使社区迁离该地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经济压力。有点矛盾的是,和平带来的更稳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使环境面临更大的风险。

面地了解气候和冲突之间关系的产物:如果要了解未来左翼恐怖主义环境行为的原因和后果,并成功地尝试减轻和防止它们,这种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健康风险对个人产生的经济影响

为响应国家需求和全球发展前沿的变化,USGS于2007年发布了《直面明日挑战——美国地质调查局2007~2017年科学战略》。在报告中,USGS提出了今后10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科学研究的6大战略方向:提高对生态系统的认知水平,预测生态系统变化,保障国家经济和环境的未来;气候易变性与气候变化,摸清过去,评估后果;美国未来的能源和矿产,为安全、环境健康、经济活力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全国灾害、风险和复原评估,保障国家长期生命和财产安全;环境和野生生物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建立影响公众健康的风险识别体系;美国水调查,定量研究、预测并保障未来的淡水安全[47]。

2009年10月,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玛西娅·麦克纳特(McNutt)被任命为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成为USGS成立130年以来的首位女掌门。McNutt上任后对USGS的科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其现有的管理结构不利于科学家进行跨学科的科研工作,呼吁改革和调整USGS内设管理机构。McNutt的呼吁和游说得到了众议院和内政部的支持。2010年10月,内政部部长Salazar签署3307号令,批准对USGS内设管理机构和预算结构进行调整。McNutt认为,美国面临的自然灾害、空气与水安全、能源需求、疾病控制、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相互关联、相互交错,需要多学科、跨领域联合攻关;USGS必须适应这一形势,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按照重大战略问题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基于这一思想,McNutt对USGS内设机构做了如下调整:

(1)撤销按照传统学科设置的业务管理机构,面向重大战略问题,按照战略方向设立新的业务管理机构。即撤销原来的地质学部、生物学部、地理学部、地理空间信息部,保留水部,新设立生态系统部、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部、能源、矿产与环境健康部、自然灾害部、核心科学体系部等5个业务管理机构(图2–4)。

(2)撤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3个区域中心,原有的8个大区中心撤减为阿拉斯加、西北、太平洋、中西、西南、东北、东南等7个大区中心,推进业务扁平化管理。

(3)新设立科学质量监督办公室,保障USGS科学研究健康发展。

(4)以《直面明日挑战——美国地质调查局2007~2017年科学战略》为基础,按照战略方向编制科学战略规划(图2–4)。

图2-4 美国地质调查局内设业务机构调整与战略规划示意图

从USGS的科学战略和机构调整可以看出,服务与支撑生态系统管理是其地质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工业化时期相比,USGS极大地拓展了其传统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水文地质领域,形成了包含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自然灾害、环境健康、水、生态(生物)系统等在内的广义的环境地质领域,成为美国联邦最主要的自然研究科学机构。这是USGS在度过20世纪90年代中期危机之后,根据国家需求变化主动做出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气候变化可能会对洪水灾害产生怎样的影响?

健康风险对个人产生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收人损失和医疗费用风险两个方面。

收入损失风险是指疾病或残疾使个人失去收入能力,即丧失生命的经济价值;医疗费用风险是指个人遭遇疾病或身体伤害可能给家庭带来巨额医疗费用以及其他附加费用,如长期护理费用的可能性。

在人类所面临的各种人身风险中,疾病风险是一种直接危及个人生存利益、可能给家庭造成严重危害的特殊风险。

首先,疾病会给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造成损失,甚至让人失去生命;其次,疾病对个人或家庭而言都是无法回避的;第三,疾病的种类繁多,引起疾病的原因复杂多变,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环境污染、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引起诸多难以认识和消除的疾病。

健康风险的应对

科学研究是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前提,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相关科研单位应该有规划地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科学研究,评估当前和未来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识别气候敏感疾病和脆弱人群。

卫生健康部门需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密切合作,做到相关数据的实时共享,并建立健康气象在线数据库系统,开展对传染病、慢和精神心理疾病等的监测预测。

此外,部门和科研机构还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教,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认知水平,提供高温天气健康指南,以及遭遇极端天气如何正确应对和自救方面的科学知识。

自然灾害能提前预知和规避财产损失吗?

中英合作项目“气候变化对水影响”完成专家评议

作者:王卉 来源:科学时报

“现行水工程和水规划管理,比较少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正是缺少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估工具。此次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加强适应性管理,趋利避害,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加强适应性管理是唯一选择

“此次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这一点,我们课题组总结认为,气候变化的潜在负面影响包括:直接威胁,如极端天气和气候导致基础设施的破坏等;间接威胁,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等;功能表现下降,如降水减少使农业工程项目不能发挥作用等;适应性管理措施不当,如政策的疏忽导致脆弱性增加,如有些不当政策鼓励人口向高风险地区移动等。对此,加强适应性管理,趋利避害,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研究中心主任夏军对《科学时报》记者这样表示。

由国家发改委气候办与英国国际合作发展署(DFID)联合支持,由夏军与英国Sus(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Thomas Tanner博士共同负责,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清华大学等单位专家联合承担的“气候变化对水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框架:中国实例研究”项目,历时一年,于日前完成并接受了专家评议。

谈及此项研究启动的原因,英方项目负责人Thomas Tanner博士表示:“中国正经历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给投资效率带来风险,开发气候变化适应性综合评估工具,有助于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适应性管理、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需要总结国际经验。”

Tanner指出,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的关键问题是明确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选择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性管理措施,比较各种可能的管理措施的成本效益,通过多准则分析,选择合适的适应性管理措施。

“现行的水工程和水规划管理,较少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是缺少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估工具。”夏军表示,此次与英方的合作,旨在开发一种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评估框架,识别和管理气候变化对开发投资的影响。通过多个案例研究,总结提出有价值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工具。

根据不同气候区域面临不同的水问题,项目选择了4个典型案例区域,并设定不同的分析目标进行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的综合研究。比如,选择淮河流域分析洪水灾害问题;选择海河流域分析农业水与政策;选择密云水库分析流域径流变化与城市供水;选择石羊河流域分析流域水综合恢复规划。

水利部规计司专家张祥伟介绍,水利部于1998年开始进行海河、淮河、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的防洪规划,最近又开展了七大流域的综合规划。可以看出,当前气候变化对整个国家的防洪形势和水状况已经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在我国太湖流域,极端暴雨发生频率和防汛水位都比以前高出许多。从水状况来看,水利部进行水评价的结果是,中国水总量变化不大,但是中国水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河川径流和水总量有所增加,增幅接近5%,而北方地区水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总量减少了12%。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气候变化。

“中国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而这一项目成果对今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在启动的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中,气候变化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气候模型很多,但关键问题是分析气候变化的方法,不在于简单的单个模型。项目最大的成果是提出了一套方法,发展了一个分析评估框架。该框架不只局限于提供单一的模型、方法或者工具,而是系统的分步骤的过程,以此来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取适应性对策,从而使该框架可以在很多项目和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几项案例研究对于我们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张祥伟表示。

未来方向

对于下一步工作,张祥伟建议:要关注气候变化对流域和防洪的影响,现在很多情况下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相辅相成,多大的变化会对防洪和水产生影响?这一问题的解答,对制定决策很重要,因为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水状况变化是必然的,需要计算出在多大程度上应取措施来应对;需要关注气候变化对流域生态和人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这个项目做得较好的一点在于,选择了典型的流域分析政策响应。”国家气象局科技发展司气候变化处处长高云表示。他认为,气候系统模式模拟问题研究中,由于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背景,但对于区域和地方研究,要用一些更好的措施,需要更为详细和准确的区域系统模式及不确定性更小的情景。

水利部水文局专家刘春蓁建议,气候变化仅仅是我国所面对的众多压力中的一个,我国处于亚洲季风气候区,气候系统的自然变异很大。而项目所选择的案例区,无论密云水库、淮河还是海河,人类活动的强度都非常大,要解答具体问题,必须进行区分。从已发生的事实中,根据现有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给出一个评价。另外,现在的适应性对策不是建立在准确、肯定的气候预报基础上,因此难度加大。进一步研究中应考虑如何对付不确定性的变化;未来在取措施时,要面对如何去适应风险以及如何评估的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会取得更有意义的和可供管理者使用的研究结果。

夏军把专家们提出的建议归结为五方面:第一,中国正在开展一系列流域综合规划,建议针对各个流域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研究,把本研究的成果纳入到规划决策过程中;第二,水问题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优先领域,与交通、能源、工业、农业、旅游、卫生部门和生态系统有着广泛的交叉性关系,建议以此研究为范式,总结经验,进一步拓展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的研究领域;第三,关注气候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共同探讨影响的关键阈值问题;第四,中国流域众多,且特点各异,建议加强重点区域和综合性研究,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各流域水影响的历史过程,探讨其中的规律,以减少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第五,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无法避免,必须取适应性管理措施,减少这些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

从2007年来看,两件事情有着重要意义:2007年6月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温总理亲自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发改委;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一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这两大标志着气候变化问题在宏观决策中,已正式进入国家议事日程,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是一个好消息,也意味着我们今后的工作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国家发改委气候办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李丽艳处长表示,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多不同利益相关方参与合作,包括、专家,以及工商企业界等。“从气候变化影响这个领域,我们目前关注水,今后我们还会扩大到各个领域,包括能源、交通、工业等。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合作机制,提高机构能力建设,提高管理者和决策者的意识。”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曹京华表示,这次中英在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评估和适应性管理对策的实例研究成果和报告,将会推动国家多部门和多国家在水领域环境变化与影响中的合作与交流,中科院水中心将发挥联系和桥梁作用。

该项目被认为通过中国不同气候区域不同水问题的实例研究,提出了甄别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性管理新的思路、框架与方法论。该项目研究成果现实意义在于,除了为水利部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持,为其他部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也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管理政策和参加国际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原文载于2008年2月27日《科学时报》,原文标题为《从气候变化看中国水的适应性管理》)

从单灾种监测预警向多灾种联合监测预警发展既是现实需求,也是目前国际的发展趋势。”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在接受记者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多灾种统一预警条件已成熟,建议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督促各级地方配合推动,加快建立多灾种联合监测预警体系。

多灾种防治须引起重视

许强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发生频率提高,气象及其相关灾害,如强降雨、低温、干旱、洪涝以及山洪泥石流、滑坡、山火等不断增多,自然灾害防控压力增大。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口集中度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链效应往往会使灾害风险和损失不断放大。

“发生在高山峡谷区的强震不仅会引发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还可能使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坝、化工装置,甚至军事设施遭受破坏,进一步引发流域性的洪涝灾害、有害物质泄漏和水污染,不仅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且会严重阻碍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放大灾害损失。”许强说。

联合预警已具备技术条件

许强认为,目前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各种地面和地下传感装置,以及物联网、无线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自然灾害风险源的早期识别、提前发现,以及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与处置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并使提前主动防范灾害成为可能。

“我国在相关领域已开展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气象预警、地震预警、地质灾害预警等方面,都已建立相关监测预警系统,并逐渐业务化运行,在相关领域单一灾种的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强说。

许强指出,我国目前的地震、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气象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重叠性,相关部门和单位在相关区域已布设了不少监测预警仪器设备,但这些仪器设备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各自散落在不同单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备、人力的浪费。

“事实上,很多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不仅前端传感器(如雨量、气象、液位等)可以通用,其传输和通信系统、预警系统更是可以共用的,用多套系统也人为增加了基层管理人员和受益百姓的负担和压力,大家不知道究竟该看哪个系统。”许强说。

构建体系需多方联手

许强认为,目前常规的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气象灾害,如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的预警基本上已经能够构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技术上已经成熟了,但相关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

为此,他建议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统一规划布局,并汇聚和整合相关力量,形成创新合力,开展多灾种综合防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应用。同时,将多灾种联合监测与预警纳入我国“十四五”防灾抗灾救灾规划,设立相关专项项目,组织优势力量,开展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

许强认为,今后应重点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多源立体观测体系,逐步实现从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源的自动识别和提前发现,到长期持续监测和掌握发展动态,及灾害发生前的实时自动预警和信息发送,再到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和处置等整个流程的信息化和科学化,同时加强相关仪器设备研发和软件系统研发。

此外,许强还提出,在建立多灾种联合监测预警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发动群众,将群防和技防有机结合,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利用现有的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减轻基层灾害信息员的工作强度。他们不用一下雨就冒着生命危险守在那里,因为可以通过设备清晰监测到地面情况。同时,在日常巡查中,如果发现有什么隐患问题,他们可以拍照上传到地质灾害实时预警手机App中,有效弥补了卫星遥感等技术设备的缺陷。”许强说。

许强建议,国家应大力开展科普教育,提升全社会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水平,重点解决“如何主动防范自然灾害”“收到预警之后怎么办”等问题,使公众进一步了解灾害预警相关常识以及关键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对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人员加强针对性的灾害避险科普教育和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