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行动青年联盟_全国青年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志愿行动答案
1.全球青年地球保护科普宣传是真的吗
2.2012年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试卷及答案
3.24届大冬会志愿者面试可能出的知识问答
4.我国有怎样的气候变暖应对政策,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因为要保护北极,保护北极熊,在北极熊面临的种种生存威胁中,气候变化是“头号大敌”。全球变暖不仅将导致北极熊日益丢失栖息地,而且也令其食物数量减少。其他威胁到北极熊生命安全的因素,还包括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石油开业的发展、过度捕猎。变暖的北极,对北极圈内的鱼类的分布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北极鳕鱼、磷鱼、鲐鱼、金枪鱼、凤尾鱼和沙丁鱼等纷纷北迁。污染物随着洋流源源不断而来,在占据着北极食物链顶端的北极熊体内发生了产生积聚效应。近年来,一种名为PCB的有机污染物,在北极熊体内被频频发现,而且浓度不低。通过雌熊的乳汁,这些污染物又传至幼熊体内。最终的结果是:北极熊对环境的适应性、免疫能力和繁育能力每况愈下。“我们一直想让北极保持干净,但事实上,北极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干净。”霍尔曼指出,多氯联苯(PCB)也导致贼鸥死亡率增加。另一种极地代表性动物——冰鸥,从1985年到2004年的20年间数量锐减,仅在加拿大的数量就由2400对减至500对。处于食物链低端的水蚤和鳕鱼,正成为北极生态变化的天然标尺。水蚤是一种桡足类动物,为了在冬季“断粮”后能够生存下来,水蚤会在体内存储脂肪,因此,纬度越高,栖居在那里的水蚤脂肪含量就越多,个头就越大。栖居于亚热带的水蚤体内脂肪含量只有14%,而北冰洋腹地的水蚤脂肪含量高达74%。据挪威极地环境中心主任萨尔韦_达勒介绍,对比不同年份,同一季节在同一纬度集到的水蚤样本,可直观了解该区域的气候变化情况,测算出气候变化的地域差异。北极鳕鱼体内则另有一套独特的封闭循环系统,使得它从食物中摄取的有害物质不能通过肾脏排出,而是积存于体内。所以,对鳕鱼的分析,能揭示北极地区污染物种类、分布和浓度。一幅北极某地区去年4月的照片出现了烟雾蒙蒙的景象,据查,烟雾源来自圣彼得堡。污染物流向图显示,流向北极的污染物主要来自欧洲——北极简直成了欧洲的“下水道”。当然,这主要得归结于欧洲距离北极最近。来自中国的污染物虽然很少,但并不等于零。研究人员也已从北极鳕鱼体内检测到了来自亚洲和南美洲的污染物。挪威极地研究所所长、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成员吉姆_霍尔曼提醒我们这些东方“来客”: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应该而且有充分的理由更关注北极。看似相距甚远的北极和亚洲,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对中国气候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季风为例,冬季由中国吹向北极;夏季由北极吹向中国。当北极冰的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时,季风相对比较干燥。但随着浮冰的融化,季风的水分含量将越来越高。霍尔曼说:“我们对此感兴趣的是:这会影响大气环流吗?会对亚洲的降水有什么影响?”这些都和中国息息相关。科学家们已开始行动为取得这场“气候战争”的最终胜利,科学家们在追踪气候变化轨迹的同时,已着手研究应对之策。朗伊尔宾是其中的重镇,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初见端倪,全球库则已顺利迎来第一批“住客”。来源:新民周刊
全球青年地球保护科普宣传是真的吗
全国青年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志愿行动是真的。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举办保卫地球——全国青年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志愿行动这一活动,旨在通过答题挑战和志愿服务让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取措施相关知识,共同传扬活动主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创造可持续的未来,需要青年更多地参与到可持续发展活动当中,一起创新智慧,传递青春能量,共话绿色未来。
2012年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试卷及答案
是真的。根据查询搜狐新闻网得知,全球青年地球保护科普宣传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志愿者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意识,并通过行动取措施减少碳排放和保护环境,该活动是发起,所以是真的。
24届大冬会志愿者面试可能出的知识问答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 理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图1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读图完成1—2题。
1.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受该天气系统影响,主要天气特点是
A高温晴朗 B低温晴朗
C阴雨连绵 D狂风暴雨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图2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 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A奥塞盖尔 B远望六号 C阿尔坎特拉 D凯尔盖朗
4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5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图有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7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9图5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6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甲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11甲处谷地成因是
A 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12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含沙量增大B结冰期缩短C年径流量增大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图7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甲处发育了冲积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
14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气候和河流C地形和河流D植被和土壤
15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开山取石,发展建材工业B围垦湿地,增加粮食产量C砍伐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图8为“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流经①②③海域的洋流类型依次是
A暖流、寒流、寒流B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D寒流、暖流、暖流
17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景观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B热量C地形D洋流
图9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我国
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C.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
D.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
19.目前,我国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
图10为“1980年以来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矿产 D地域文化
21为合理规划功能区,该城市工业区宜选址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表1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22——23题。
表1
城镇人数(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2010年 年增长率(%) 2000年 2010年 增长百分点
苏南地区 1467 2283 4.54 59.6 70.3 10.7
苏中地区 636 917 3.73 37.7 56.0 18.3
苏北地区 983 1533 4.54 31.2 51.5 20.3
22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23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热岛效应增强 D土壤肥力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24——25题。
24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25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6——28题。
26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7两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A台风活动频繁 B锋面活动频繁 C气温变化大 D季风的不稳定性
28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培育良种 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改良土壤
2011年11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如图12),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图13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大力开发风能,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13中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A.开垦沼泽 B.开发水能 C.保护雨林 D.退耕还湖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1.天体系统级别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32.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33.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都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
34.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35.世界著名渔场都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36.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37.在我国,并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
38.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39.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40.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综合题
41.图14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 。(2分)
(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 ,甲地此时风向为 。(2分)
(3)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变化是气温 ,气压 ,阴晴变化为 。(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材料一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材料二 图15为“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空间分布”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最主要分布在 地区(填东部或中部或西部)(2分)
(2)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江苏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3分)
(3)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江苏省多个城市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园集聚有利于企业 。(2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 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为适应市场需要,推广高产杂交玉米良种,改良奶牛品种,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产品。玉米除大量销售外,还用作饲料,牲畜粪便作为肥料归还到耕地中,节省了对化学肥料的支出。2006年农机数量高达8881台。
材料二 图16为“加拿大南安大略1956年和2006年农业生产类型”
(1)南安大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其主要特点是 。(6分)
(2)与1956年相比,2006年南安大略地区各类土地租用中,“水果/蔬菜”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2分)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本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被除数列入本部重点开发地区。本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
材料二 图17为“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本区矿产的特点有 、 。(2分)
(2)根据本区矿产优势,除发展掘工业、电力工业外,还发展 工业、 工业等。制约本地区矿产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3分)
(3)为促进煤炭的开发利用,当地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3分)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ADBCC ;BBDBA; ADBCD ;ABDBB ;DDCCB ;BDCAC
二、判断题
误正正正误; 误正正正误
三、综合题(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41.(7分)(1)甲>乙>丁>丙(2分)
(2)乙 西北风(2分)
(3)降低 升高 转晴(3分)
42.(7分)
(1)东部(2分)
(2)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1分)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环境良好(任答2点给2分)
(3)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1分),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任答1点给1分)
43.(8分)
(1)混合农业(2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市场适应性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恢复地力(任答4点给4分)
(2)扩大 市场(2分)
44.(8分)
(1)种类多 数量大
(2)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化学、机械制造(任答2点给2分) 水源(1分)
(3)将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 加大与生态环境的压力。(3分)
我国有怎样的气候变暖应对政策,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2、我国的环保方针是什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3、绿色学校的主要标志是:
学生切实掌握各种教材中有关环保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强;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整洁优美。
4、苏州市未来发展思路:
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产学研紧密联合的技术创新基地,外向度高、经济效益高的现代农业基地,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基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人间新“天堂”。(摘自《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
5、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在哪一天?
联合国于1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从此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有关环境的日期还有:2月21日世界森林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4月7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戒烟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沙漠化和干旱日
9月14日世界清洁日
9月17日世界保护臭氧层日
6、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造成危害的发展。
7、什么是生态平衡?
生物系统的能量和循环始终是在不断进行,虽然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经常给生态系统带来各种污染,但在一段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又能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
8、什么是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叫食物链。
例:微生物--浮游动植物--鱼--人,就是一条食物链。
9、地球缺水吗?深圳饮用水源有哪些?
全球有80%疾病与缺乏干净的饮水和起码的卫生条件有关,未来的水将象油一样宝贵。深圳70%供水来自东江水库,蓁还有西丽、铁岗、石岩水库等也是深圳重要水源。
10、什么叫赤潮?引起赤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赤潮的危害是什么?
赤潮是指海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短时间突发性繁殖,造成水中缺氧使鱼类死亡的现象。引起赤潮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中有机物特别是氮磷的含量过高。赤潮发生时,游游生物会出神经性毒素,严重时会使鱼类大量死亡,并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
11、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其来源有哪些?
污水、废气、垃圾、噪声、光污染等,为城市常见污染。
来源:
(1)污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油污及有毒物质和垃圾。
(2)空气:工业尾气、汽车尾气、家庭厨房油烟、杀虫剂、新塑料制品、冰箱的氟里昂和各种垃圾、水道的气体。
(3)噪声:家庭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噪声(叫卖、鞭炮、商店音响等)
(4)光:可见光、激光、红外光、紫外光等。
(5)食品:添加剂、人造色素及农药等。
12、环境保护有立法吗?
有,1989年12月6日我国颁布了环保法。
13当代环球十大环境问题?
(1)臭氧层破坏 (2)气候变暖
(3)酸雨蔓延 (4)生物多样形减少
(5)大气污染 (6)森林锐减
(7)土地荒漠化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14、中国环境十大问题?
(1)大气污染日益加重 (2)水域污染问题突出
(3)垃圾围城现象普遍 (4)噪声污染普遍超标
(5)水土流失难以遏止 (6)沙漠化不断扩展
(7)生物多样形减少 (8)水源短缺
(9)耕地减少 (10)森林供不应求
15、什么是温室效应?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可以吸收地面散失的热量,但一部分热能重新传回大地,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这种类似暖房温室的效应叫温室效应。
16、什么叫"白色污染"?
泡沫餐具、塑料袋等因其难降解分化,且燃烧时产生毒气,填埋时会破坏土壤结构。故称为"白色污染"。
17、什么叫"酸雨"?
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遇到水蒸气会形成含高腐蚀性的酸性沉降物。称为"酸雨"。
18、什么叫水的富营养化?
由于植物、特别是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的一种现象,叫富营养化。
19、臭氧层有什么作用?它是什么因素引起减少的?
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其害。人类活动导致臭氧层的减少,主要是冷冻剂、喷雾剂、除臭剂等会破坏大气中臭氧的浓度。
20、什么是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放出α、β、ν等射线的现象,叫放射性。其射线可杀死生物体内的有机体,引起癌变、白血病、骨髓病等。
21、什么是重金属污染?
比重在5以上的金属称重金属。环境污染指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铬及砷等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钴、镍、锡等。由其所造成的污染叫重金属污染。
22、二○○四年国内国际十大环境新闻
国内
一.中央人口环境工作座谈会召开,国家要求环保工作要加强环境监管;加快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地区按照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循环经济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循环经济”从前两年大力倡导走向逐步操作的阶段,中央将其确定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列入“十一五”规划编制内容。
三.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手攻关“绿色GDP?指标,并确定首批试点,环保工作被纳入地方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指标。
四.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大力推进,院召开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和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现场会,提出重点流域地区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污染防治工作,总结推广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责任,转换机制,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十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
五.沱江发生严重水污染,造成沿岸百万群众生活饮用水被迫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环保部门向川化集团开出100万元法定最高罚款单。
六.国家开展“打击不法排污行为”、“清查放射源”等专项行动,解决了一大批严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维护了群众身体健康,有效地打击了企业的违法行为,促进了环境执法。
七.武汉市洪山区环保局原助理调研员王华楚等一批官员因环保失职被追究刑事责任。
八.江苏铁本钢铁公司违法违规建设被查处,为配合宏观经济调控,国家加强了对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的环境管理审查。
九.中国环境文化节举行,这是由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央6部委首次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主题文化活动。
十.12月17日,江苏通过立法明确:因控制不力造成下游水质超标,由有关进行适当的地区间补偿,该立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地方应承担的环境责任。
国际
一.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使其得以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二.女环境活动家、肯尼亚环境和自然部副部长旺加里·马塔伊赢得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这是世界首次承认环境论是建设和平的一种方式。
三.气候变化谈判进展艰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12月6~17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大会在一些关键议程的谈判上进展艰难,在一些议题上的妥协使《京都议定书》效果大打折扣。此前,8个国家的250位科学家11月8日发布的《北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支持了科学界的普遍共识: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引起的。
四.《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5月17日正式生效。11月11日正式对中国生效。
五.物种面临第六次大灭绝。英国科学家4月公布的两项研究表明,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地球上物种消失速度不断加快,几乎达到了与前5次地球物种大灭绝时相当的程度。
六.欧盟“污染者付费”法令生效。3月,欧盟15国同欧盟议会经过长达15年艰难的讨价还价,就“污染者付费”法令达成妥协,使其得以正式生效。该法令迫使欧盟企业为清除其对土地和水所造成的污染而支付全部费用。
七.国际捕鲸委员会维持商业捕鲸禁令。7月19~22日,在意大利索伦托举行的第56届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大会不顾日本等国以退会相要挟,经过投票表决宣布该禁令依然有效。
八.濒危物种保护名单扩大。第十三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大会10月2~14日在泰国曼谷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关进一步保护白木、大白鲨、苏眉、鳄鱼、犀牛和伊洛瓦底江海豚等经济价值高且濒临灭绝的物种的提案。
九.世界首家濒危动物“基因银行”启动。由英国科学家建立的世界首家濒危动物“基因银行”8月启动。这一被命名为“冷冻方舟”的濒危动物基因库将储藏从世界各地收集的数千种濒危动物的DNA样本,但不包括任何活体动物,以便将来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些基因克隆出已经灭绝的珍稀动物。
十.海洋生物普查发现大批新物种。11月22日,由70个国家1000余名科学家参与完成的为期10年的海洋生物普查项目发现近300个海洋新物种。
23、环保纪念日
国际湿地日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 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 世界水日 1993年联合国大会能过决议,确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为地球水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水污染敲响警钟。
世界气象日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地球日 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
世界无烟日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世界环境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 1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世界动物日 意大利传教士圣· 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世界粮食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你背下来这个保你考好
我国有怎样的气候变暖应对政策,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影响?介绍如下:
气候变化对教育行业带来的挑战有哪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教育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气候变化对教育行业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1. 能源和限制
随着能源和的日益稀缺,学校也开始面临着能源和限制的问题。许多学校需要取节约能源和的措施,如更换节能灯具、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等。此外,学校还需要取更为可持续的方法来管理其日常活动,减少废物、回收利用等。
2. 健康和安全问题
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学生和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高温天气可能导致热衰竭、中暑等健康问题,并增加员工请率。此外,极端天气条件也可能导致学生无法上课或者延误上课时间,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
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学生需要了解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取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同时,教育者需要用更为创新的教学方法,使用数字技术、在线课程等。
面对这些挑战,学校可以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首先,学校可以制定可持续性和,以确保其日常运营符合可持续性原则。其次,学校可以加强健康和安全管理,并制定相关应急以保障员工和学生的健康与安全。最后,学校可以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并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应该如何调整教学,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气温、降水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取一些措施来调整教学,以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一、加强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并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
二、优化课程设置
针对当前气候变化的形势,学校可以考虑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优化。,在科学、地理等相关课程中增加相关内容;在体育课中增加有关防暑降温、防雨防风等方面的内容;在文艺类课程中增加有关环保主题的内容等等。
三、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让教师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新形势。,可以开展相关培训、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对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的认知水平;鼓励教师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环境污染和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翁,学生们应该从小就培养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那么,在学校中如何推广环保意识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一、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组织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来校园开展讲座,向学生们普及环境知识和相关法规,让他们了解自己身处的世界、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2.举办主题班会:利用班会时间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对于环境问题的认知和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打造绿色校园
1.建设环保设施: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建设垃圾分类桶、自来水机、太阳能光伏板等环保设施,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开展绿化行动: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种花等活动,让学生们亲手参与到绿化工作中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珍贵。
3.宣传环保理念:在校园内张贴环保宣传海报、播放环保主题等,让学生们时刻关注环境问题并积极取行动。
三、制定环保
1.制定学校环保:学校可以制定一份全面的环保,包括利用、能源消耗、垃圾处理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并向师生公开,让大家共同参与到实施过程中来。
2.推广节约文化:制定并推广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文化,鼓励师生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共同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以上是几点如何在学校中推广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我们相信,在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够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美好、清洁、绿色的家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