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拉善右旗旅游景点有哪些

2.信丰脐橙的脐橙种植气候区划

3.有关于我国各个温度带的地理界线问题

4.山西2023年2a分数线

5.关于气候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

6.(六)沉积型和风化淋积型银矿床

2类气候区_气候区属2A是什么意思

10.2.1.1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8a大周期分析来看

地球历史上发生过4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奥陶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它们之间相隔2.3×108a左右,前3次大冰期的时间尺度均在n×108a,第四纪冰期目前仅2.6×106a,因此按着自然规律,完全有理由推断包括河南平原在内的全球气候环境未来的几千万年仍将属于这次大冰期。

10.2.1.2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5a周期分析来看

105a即米兰科维奇0.10Ma冰期与间冰期地球轨道驱动周期。

第四纪冰期由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组成,它们之中每一期的时间尺度均为105a左右,就是最短的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也有数万年的历史,而冰后期,即现代间冰期至今仅104a。因此,也有理由认为包括河南平原在内的全球气候环境所处的现代间冰期尚未结束,冰后期仅仅是这一间冰期的一部分,它可能还要继续下去。

10.2.1.3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4a周期分析来看

104a即米兰科维奇20~40ka冰期与间冰期地球轨道驱动周期。

迄今,末次间冰期历时5×104a左右,由3个暖期组成,每个暖期历时104a左右。冰后期的时间长短与它们相似,据前面所述冰芯分析,这次间冰期的气候状况与冰后期也十分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包括河南平原在内的北半球气候环境所处的目前的冰后期可能与末次间冰期中的一个暖期即间冰阶相当。换言之,它可能是现代间冰期中的一个间冰阶。由于这个间冰阶已历时104a左右,而且最温暖的大西洋期已经过去,则进一步可以认为这个间冰阶已近尾声,在未来的104a中,一个新的冰阶即将来临。

10.2.1.4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3a周期分析来看

冰后期已历时104a,期间气候发生过多次波动,每次的波动都在2500a左右。目前我们处于其中的亚大西洋期是一个相对凉湿的时期,这个时期已经历了近2700a,按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此阶段应该结束了,气候将向暖的方向发展。

10.2.1.5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2a周期分析来看

102a即太阳活动80~90a的世纪周期。

就北半球而言,全新世晚期,第1,2,3次小冰期(表8.2)历时1ka,3次小冰期活动,每次持续200a左右。而从1620年开始的小冰期,持续了200a左右后,于18世纪初基本结束了。至20世纪,一个温暖的时期已持续200a左右了,那么未来200a,气候可能向相对冷凉的方向发展。

从河南平原及其周边区域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及周期分析来看,近5ka气候变化中存在着上述102a尺度的波动:

公元前3000~前1000年(距今5000~3000a),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时代,气温较高。

公元前1000~前770年,即周朝初年,江汉曾2次结冰(公元前903年和8年),而后大旱。

公元前770~前480年,春秋时期,鲁国冰房无冰,竹海繁茂,气候温暖。

公元前481~前222年,战国时代,气候更加温暖,比现在气温偏高。

公元前221至公元23年,秦汉时期,天气继续变暖。

24~289年,东汉、三国时代、温度比现在低1~2℃,以公元280~289年为最冷。

420~589年,南北朝时期,气温比现在约低2℃。

589~907年,隋唐时代,气候温暖。650年、669年、678年冬天,长安无冬雪。

907~960年,五代十国时期,物候不详。

960~1276年,宋代,气候转冷,特别是12世纪初,江浙荔枝曾2次全部冻死(1110年和1178年)。

1268~1292年,元初,气候短期变暖。

1309~1353年,太湖结冰,厚数尺。

1368~1644年,物候不详。

1470~1520年,气候寒冷,1493年我国东部沿海出现特大雪暴和强烈寒潮,降雪达5个多月,苏北沿海结冰,1513年洞庭湖封冻。

1550~1600年,气候温暖。

1620~1720年,气候严寒,特别是1650~1700年最冷,是最近600a来最寒冷时期。1653年淮河封冻,1655年北京冬季均温比现在低2℃,1670年东部沿海大雪20d,海水拥冰至岸,形成冰堤。

1720~1830年,气候温暖。

1840~1890年,气候极寒,1845年黄河、淮河结冰,长达40余日。

1890~1945年,气候温暖。

1945年至今,气候寒冷,1969年渤海海面出现几十年罕见的封冻现象。

上述气候变化和格陵兰冰心18O同位素曲线比较后发现,距今1700年以来两者的变化趋势几乎是平行的,102a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明显,只是在时间上稍有些差异,详见图7.4。

特别是在近600a的气候振荡中,有4次变冷和3次回暖(其中气候变冷段有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和1945年至今),102a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更是突出,详见图7.6。同时,由图7.6也可以清晰地看出,1945年后的未来102a时间周期内气候将向相对冷凉的方向发展。

华北平原北部地区历史时期气候演化与上述全新世晚期的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张春山等(1999)综合各方面的前人资料,归纳如下(图10.4):

距今5000~3000a,气候显著转暖,北京转入大西洋型气候,属仰韶-殷墟文化时代。

距今3000~2850a,周初,寒冷时期。

距今2000~1400a,东汉、三国、六朝,寒冷时期。

距今1400~1040a,隋唐,温暖时期。

距今1040~720a,五代、北宋、南宋,寒冷时期。

距今720~700a,元初,温暖时期。

距今700年至1999年,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寒冷时期。但该期中温度仍有明显的波动,有4个暖期和4次冷期。1300~1470年、1550~1600年、1720~1830年、1900~1950年系暖期;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1950~1999年系冷期。

图10.4 5000年来区域冷暖变化周期图

(据张春山等,1999)

上述冷暖气候的变化,张春山等分析发现具有如下的周期规律:

1)暖期越来越短,气温越来越低;相反,寒冷期越来越长,寒冷程度越来越强。在冷暖交替演化序列中存在着400~800a周期,每个周期中又可进一步划分出几个50a和100a的小周期,温度波动为1~2℃。例如,距今5000~3000a间,黄河流域有大象;距今2850~2000a间,象群北界向南迁移,移至淮河以南;距今1400a至现在,只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在距今2000~1400a的寒冷期时,淮河结冰封冻(225年),距今1000~800a间的寒冷期时,太湖出现封冻(1111年),在最后一个寒冷期的1670年,长江几乎封冻。这些都表明气候向着寒冷的方向发展。

2)上述冷暖气候波动与西欧进行对比后看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1300年的2300a中,可以识别的周期是350~600a。1300年至现在的700a中,比较规则地分布着100a和200a左右的两种周期,以14世纪到15世纪上半叶为200a周期,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末为100a周期,17世纪初到19世纪上半叶为200a周期,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为100a周期。按照这一规律预测下去,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应进入200a周期。

张春山等依据海河流域近500a特旱、特涝年的次数,计算出每个世纪出现特旱、特涝年次数各占该世纪总次数的百分率(图10.5)。由图得出,从16世纪开始出现特旱、特涝年的百分率大小有持续2个世纪一转换的规律。也就是说,21世纪可能出现特旱年的百分率大于出现特涝年的百分率,表明气候向着干旱的方向发展。

图10.5 近500年各世纪特旱特涝年次数百分率分布图

(据张春山等,1999)

实线、虚线分别表示特涝、特旱年百分率

上述102a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规律表明,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变冷及其干旱状况将持续到21世纪,包括河南平原区域气候将处于相对寒冷、干旱的阶段。

10.2.1.6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a周期分析来看

10a周期即太阳活动11~22a的海尔周期。

从格陵兰冰心资料分析(见图7.5)来看,1900~1940年的温暖期之后,全球的气温在下降,这个结果也从冰岛和英国的气温记录中得到了证实,北半球年均气温的变化表明,从1939年以来,气温下降了大约6.6℃。这种下降的趋势目前并没有停止,未来的数十年内,包括河南平原在内的北半球气温还可能继续有所下降。

张春山等根据海河流域近500a(1470~1987年)旱涝等级史料作功率谱分析,超过95%置信限谱峰值对应的周期有2~3a,5~6a,10~11a,20~30a。这与大气环流的准2a周期,太阳黑子的11a周期及11a周期的2,3倍周期很相似。他们按照不同的周期分别预测了该地区未来气候的变化。从15个不重复的独立的外延温度序列,对未来50a各时段变冷的可能性比例及其所占百分比数进行了预测(表10.1)。由表看出,在未来50a内,该区气候变化的主导趋势是向着冷的方向发展。

表10.1 1990~2040年华北平原北部变冷可能性比例表

(据张春山等,1999)

阿拉善右旗旅游景点有哪些

5A(2个) 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又名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

4A(10个) 分界洲岛 三亚蜈支洲岛

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 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区

天崖海角风景区 陵水南湾猴岛生态景区

兴隆热带植物园 火山口公园

热带海洋世界 日海滩

3A(12个) 农垦万嘉果农庄 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

海南椰子大观园 五指山热带雨林风景区

儋州松涛天然湖风景区 海南日月湾海门游览区

亚龙湾海底世界 鹿回头公园

兴隆亚洲风情园 东山岭旅游风景区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五公祠

2A(6个) 三亚美天涯热带海洋世界 博鳌海洋馆

万泉湖旅游度区 海南热带飞禽世界

琼海椰寨农家乐 海瑞墓

1A (2个)三亚龙虎园 万泉湖旅游度区

无评级(77个) 临高县高山岭 鱼鳞洲风景区

海南坡鹿景区 澄迈县金山寺

千年古盐田 五指山峡谷漂流

万泉河漂流 西沙群岛

木色旅游度风景区 百花岭风景名胜旅游区

黎母山森林公园 七仙岭温泉旅游区

太平山瀑布 翡翠山城黎苗情

莺歌海盐场 毛公山

坝王岭森林自然保护区 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

七星燕窝岭 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第十一届亚运会南端点火台 南田温泉(神州第一泉)

落笔洞旅游风景区 礼纪青皮林自然保护区

六连岭 兴隆温泉旅游区

亚龙湾贝壳馆 亚龙湾蝴蝶谷

白水岭热带森林自然保护区 万泉河出海口

洋浦经济开发区 官塘温泉度区

文昌后港湾 溪北书院

棋子湾 南丽湖风景区

海口人民公园 高隆湾

七仙岭温泉森林公园 陵水县椰田黎苗风情村

三亚西岛海上世界 琼海博鳌旅游度区

文昌铜鼓岭旅游区 琼山桂林洋旅游区

临高角旅游区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海南热带植物园

澄迈县热带水果示范场 南泰鳄鱼湖动物园

枫木鹿场兴隆观鹿园 东坡书院

保亭南国槟榔园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三亚水世界潜水公司 三亚鹿回头风情游乐园

三亚天涯黎苗欢乐谷 南海潜水俱乐部

天涯海洋动物园 大东海旅游区

海南新澳东方鸵鸟观赏园 居丁动物园

枫木鹿场观鹿园 东南亚风情村

兴隆热带花园 白石岭旅游风景区

文昌孔庙 宋氏祖居

东郊椰林风景区 海南省鹿场

东寨港红树林 琼台书院

金牛岭公园 西秀海滩

秀英炮台 海口滨海公园

日海滩水世界

信丰脐橙的脐橙种植气候区划

稍微知道阿拉善右旗的人都会知道,那里的风景最是以大漠边境的美景而出名。就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着像回族,蒙古族,藏族在内的11个民族。这是一片拥有辉煌历史,独特民族风情的地方,这里还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

巴丹吉林沙漠

等级:4a级景区

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二的沙漠。

沙漠的最高峰必鲁图峰,海拔高度达到了1611.009米,一度被称作是世界沙漠的珠峰。

尽管是这样的一个大沙漠,在这里还拥有一百来个湖泊,淡水湖的数量也有12个。

联系电话:0483-6026999

曼德拉山岩画

曼德拉山岩画景区现拥有岩画4234幅,专门研究岩画的文献无数,现在那里都还是一个未解之谜的地方。

曼德拉山就是这样一个集结科考、观光、旅游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据考证,那的岩画绘画时间横跨唐、宗、元、明、清各朝代,那都是距离现在差不多有六百年历史的老文物。那里的岩画年代非常的久远,内容丰富,密集度也非常的高。算得上是世界岩画宝库中的稀世珍宝啦!

联系电话:13634735080

额日布盖峡谷景区

等级:2A

额日布盖峡谷景区拥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大峡谷的总长度达到了5公里,峡谷南北走向,两侧是橙红色岩崖高耸。崖壁层层叠叠,里面布满奇窟异洞。有的洞穴成为了鸟类的巢穴,有的则是成为了野草的落脚点。

峡谷纵横交错,绵延达到数十公里,风蚀的岩石是红色,也是红褐色。

这景区也被叫做“红墩子峡谷”,据考察是形成于距今约65-137万年前的白垩纪。

大漠变换莫测的气候,在峡谷之中,岩石,光跟影相互交错在一起。峡谷更像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峡谷之中拥有不少奇异的岩石,悬崖峭壁到处都是,漫步峡谷,你可看见兀立的山峰,上百米的岩石显现出各种奇异的形态。

海森楚鲁怪石林

等级:2A

海森楚鲁怪石景区

景区方园20平方公里,北临巴丹吉林沙漠,景区之内,你满满可以看见的是风蚀的花岗岩,大小不一,最大的有几十立方米的,小的就有拳头那么大,细细纠察,形象也非常的逼真。

在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蘑菇云”、“卧驼”、“猪八戒”、“呐喊”、“乌龟出海”“象群”等,若是你在景区内慢慢的寻找,还可以找到12生肖的惊喜。

据专家考证,此处的怪石质为花岗岩,在数千年前,此处为海底,岩石经过海水长期冲刷,形成了圆形、椭圆形或雏形;后来由于地质结构的不断变迁,海底上升为陆地,原石经过风力剥蚀,逐渐形成了如此怪异的形状。在清朝年间,甘肃高台县府发现了这个别致的怪石区,并把它命名为“石城”;景区内有数股泉水,最大的一股又被称为“石城泉”,又因为泉水所在的巨大原石形同一尊卧佛,所以又被称为“卧佛泉”。上面刻有“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十五日高台县府李亲来到此石城泉”的字样,据传为清朝年间高台县府在此开金矿所遗留,具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

阿拉腾特布希庙

等级:2A

阿拉腾特布希庙旅游区位于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格苏木,距旗府所在地约70公里。特布希庙座落在阿拉腾特布希山顶上,蒙语意为“有金盘子的庙”,始建于1938年,是阿右旗著名的宗教朝拜的场所之一,香火旺盛。此处四季凉爽,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尤其在夏季,林木苍翠,百花盛开,宛如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一处集礼佛、避暑、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旅游胜地。海拔2995米的特布希山脉主峰乌利雅斯图终年积雪覆盖,尤为壮观,与古代军事要塞阿拉格乌拉遥相呼应,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征战唐古特国(西夏)途中,在阿拉腾特布希山安营扎寨,消暑休憩,一举征服西夏北部领地。

九棵树沙漠景区

等级:2A

九棵树沙漠景区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这两个沙漠的边缘带。过渡带的这个沙漠拥有着两个沙漠的特征。

这里的沙漠景观美丽绝伦,鬼斧神工,如诗如画,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婚纱写真,沙漠自驾发烧友的乐园。景区目前开展沙漠越野车冲浪、徒步、骑驼、滑沙、沙漠自驾、蒙古人家生活体验等项目。

联系电话:13804736888

敖包山旅游区

旅游等级:2A

敖包山旅游区距离镇区3K,在景区之内拥有巴丹吉林沙漠演艺中心、汽车营地、标准化赛驼场等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区还是巴丹吉林镇旅游跟文创产品的集散地,在旅游季节里,那里还会开展那达慕、民族歌舞演出、沙漠冲浪体验等丰富而精彩的活动。

阿右旗博物馆

阿右旗博物馆设置在巴丹吉林镇文广楼,那里的交通非常的便利,设施设备也非常的齐全。博物馆建于2008年,并且已经在2015年就升级改造完成。在博物馆之中,场馆之中馆藏的文物就有那么三千多件,其中二级文物89件,文物26件。

阿右旗博物馆整体建筑融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于一体,建筑也充满着满满的蒙古包式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

博物馆共设四个基本展览和一个临时展览,即骆驼文化展览、社会成就展、石刻岩画展、历史民族文化展。

博物馆算得上是阿拉善右旗向外展示的窗口,担任着展示阿右旗,宣扬阿右旗的责任。

联系电话:13948066394

有关于我国各个温度带的地理界线问题

1赣南脐橙生产概况及物候进程

赣南现有脐橙面积26.7千hm2,2005年将发展到66.7千hm2。目前赣南脐橙主要分布在信丰、安远、寻乌、大余、瑞金、于都、兴国和崇义。其中信丰、安远和寻乌3个县种植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0%以上。

赣南脐橙一般于2月上、中旬萌芽,2月下旬~3月上旬现蕾,4月上、中旬开花,4月下旬进入第一次生理落果,5月上、中旬开始第二次生理落果,7~9月为果实膨大期,10月中旬开始转黄,11月上旬~12月上旬果实成熟。从春芽萌发至果实收,年生育期为280~300d。

2脐橙生长发育适宜的气候条件

2.1对温度的要求

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8℃以上时,脐橙开始萌发;日平均气温在23~29℃时,其生长发育最适宜;1a中要求≥10℃的活动积温在5500℃以上。其中冬季冻害是影响赣南脐橙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脐橙能忍耐短期-6.5℃的低温,但冬季极端最低气温最好在-3℃以上。赣南极端最低气温为-8.0℃,出现在崇义。极端最低气温在-6.0℃以上的县(市、区)有于都、上犹、南康、信丰、寻乌、龙南、定南和章贡区。分析赣南各县极端最低气温的出现频率可以发现,极端最低气温≤-3℃出现的频率大部分为2a一遇。其中信丰和章贡区为最少,平均6a一遇;崇义最多,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极端最低气温≤-5℃出现的频率则较低,平均为11.6%,即10a一遇。其中章贡区自1961年以来还没有出现过极端最低气温≤-5℃的低温天气,信丰、于都和南康自有记录以来也只出现过1次;频率最高的是崇义,平均4a一遇。而极端最低气温≤-7℃出现的频率则更低,平均为1.6%,即60a一遇。其中兴国、于都、瑞金、章贡区、上犹、南康、信丰、寻乌、龙南和定南等10个县(市、区)自有资料以来还从未出现过-7℃以下的低温天气。

2.2对降水的要求

脐橙要求年降雨量1000mm以上。赣南年平均降水量为1450~1750mm,完全能满足要求。但因季节分配不均,春夏季洪涝、伏秋期干旱等会影响脐橙的生长发育。

2.3对日照的要求

脐橙属耐阴性较强的果树,但日照与脐橙优质高产关系密切。日照不足,脐橙生长结果和果实着色都较差。赣南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40~1840h,大多数县(市)在1550h左右,能满足脐橙的要求。

2.4与国内外脐橙区比较

2.4.1年平均气温高于国内外产区且冻害机率较低

赣南年平均气温为18.8℃,比湖北秭归高0.8℃,比美国加州高1.6~2.9℃;全市以崇义17.9℃最低,于都19.6℃最高,其余县(市)为18.3~19.4℃。极端最低气温比湖北秭归高2.5℃,同时也明显高于重庆奉节、湖南新宁等脐橙产区。

2.4.2降水多于国内外脐橙产区

赣南年降水量比湖北秭归多400~500mm,比美国加州多1100mm左右。

3脐橙种植气候区划

3.1脐橙种植气候区划指标的确定

赣南种植脐橙的气候条件优越,光、温、水等丰富,均适宜脐橙生长发育。经普查赣州市历年柑桔产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发现,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10℃积温、4~11月日照时数、4月份平均气温等4个因子对赣南脐橙生产影响最明显,因而选其作为赣南脐橙种植气候区划的指标(所有因子取值均为全市平均值)。

3.2资料来源与区划方法

利用赣州市17个县站1961~2000年共40a的基本气候资料作为区划的基础?熏用1:25万地形数据和居民点分布数据作为全市基础数据?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区划的手段,结合传统的气候区划方法对赣南脐橙种植进行区划。

3.3脐橙种植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模型

气候主要受海拔高度、纬度、地形、下垫面性质等因素影响,并随这些因素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根据赣南各县40a的气候资料以及4个山区考察站的订正资料,用脐橙种植的关键气象因子与海拔高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赣南各气候要素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1)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Tmin)随海拔高度(H)的变化规律:Tmin=?鄄1.31-0.0083H;

(2)≥10℃积温(?鄱T)随海拔高度(H)的变化规律:?鄱T=6573.48-2.8716H;

(3)4~11月日照时数(?鄱s)随海拔高度(H)的变化规律:?鄱s=1335.27-0.1749H;

(4)4月份平均气温(T4)随海拔高度(H)的变化规律:T4=20.84-0.0052H。以上因子与海拔高度均为极显著相关。

3.4脐橙种植气候区划图的制作

我们选取≥10℃的年活动积温和极端最低气温作为区划的主导指标,取4~11月日照时数和4月份平均气温作为2级指标,按表1的标准用GIS等手段对赣南脐橙种植最优区、适宜区、一般区和不宜区4个区进行区划。

4各气候区气候条件简述

4.1最优区

本区主要包括信丰、南康、章贡区、于都、赣县的大部以及大余、兴国、会昌、宁都、上犹、瑞金等的部分地区。此区海拔在200m以下,面积约7000km2(包括水域和道路面积),约占赣南总面积的18%。区内≥10℃的年积温在614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为-4.2~-7.2℃;4~11月日照≥1339h,4月平均气温≥19.5℃,极端最低气温为-4.2~-7.2℃,无霜期达281~298d。本区低温冻害危害较轻,虽有个别台站极端最低气温在-7℃以下,但出现的机率很低,约60a一遇;区内积温高、无霜期长,为我市生产色质兼优的脐橙奠定了基础,是赣南种植脐橙气候条件最优越的区域。但由于此区海拔较低,大部分属水稻及其它经济作物用地,因此该区发展脐橙种植时要综合考虑农业结构的整体布局,合理利用土地,做到优质高效。同时还应注意防止4月份脐橙开花座果期间,因高温高湿产生的严重落花落果。

4.2适宜区

此区遍布赣南各县(市),主要包括安远、龙南、寻乌、全南、会昌、兴国、定南、瑞金、石城、大余、宁都的大部以及崇义、上犹、于都、赣县、信丰和章贡区的部分地区。此区海拔在200~300m,面积约为2万km2(包括水域和道路面积),占总面积的53%左右。本区≥10℃的积温为5800~6050℃,极端最低气温为-5.3~-7.5℃,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为-2.9~-3.6℃,无霜期达280~296d,4~11月日照为1200~1430h,4月份平均气温为18.5~19.6℃,区内年降水量为1500~1700mm。本区气候条件仅次于最优区,是脐橙发展的主要区域。但该区极端最低气温比最优区偏低,因此在发展脐橙种植时应考虑低温冻害给脐橙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作物的总体布局,尽量做到不与稻田、良田争地,鼓励在高排田、缺水田发展脐橙种植,这样既可趋利避害,又能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

4.3一般区

主要包括崇义、全南、定南、石城、会昌等的部分地区以及其它县市的小部分地区。该区海拔多在300~400m,面积约为8000km2(包括水域和道路面积),占总面积的21%左右。本区≥10℃的积温为5600~5800℃,极端最低气温为-6.0~-8.0℃,无霜期达270~285d,4~11月日照为1100~1250h,4月平均气温为18.6~19.5℃,年降水量在1550~1700mm。由于此区极端最低气温较低,脐橙容易遭受低温冻害,因此建园时应充分利用小地形优势,并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等因素,要避免在低洼的冷空气下沉地带和迎风口处种植,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切忌盲目发展。

4.4不宜区

此区主要分布在赣州市海拔400m以上的丘陵山区,面积约为2800km2(包括水域和道路面积),占总面积的8%左右。该区≥10℃的积温不足5500℃,极端最低气温低于-7℃,无霜期在270d以下。由于该区多属丘陵山地,极端最低气温较低,且出现频率较高,因此不宜种植脐橙。

5几点建议

(1)因地制宜选择脐橙品种。“最优区”因其冻害机率低,积温高,应选择晚、中熟品种,以种植鲜食果为宜;“适宜区”是我市发展脐橙的主要区域,气候条件仅次于最优区,应选择中熟品种,其中小气候条件好的可考虑种植晚熟品种,以种植脐汁加工果为主,鲜食为辅;“一般区”因其冻害机率较高,应选择小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带适当发展,并以早熟品种为宜。

(2)充分利用地形小气候发展赣南脐橙生产。脐橙冻害多发生在强寒潮侵入后天气晴朗的夜晚,由于辐射降温,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在地势低洼封闭的地方堆积而成“冷湖”,而山坡上则出现明显的逆温(暖区)。因此,山区橙园要避免建在低洼和风口地带,且坡度以<30°为宜。

(3)赣南年降水量虽然比其它脐橙产地偏多,但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汛期降水集中,伏秋易旱。因此,各地在建园时还应慎重考虑水源和排水防渍问题。

山西2023年2a分数线

一、基础知识要点

气温和温度带:

天气和气候。气温。等温线。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概况。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概况。无霜期和生长期。积温和温度带。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降水和干湿地区:

降水。等水量线。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干湿状况。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位置的影响。地形的影响。季风的影响。冬季风和夏季风。季风活动和各地雨季。锋面移动和雨带推移。

气候特征: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二、基本训练要求

1.学会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一月气温、七月气温分布图,以及各月气温变化和降水量各月分配示意图。

2.学会用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说明当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特征。

3.学会根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的特点。

4.初步学会评价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读图、填图、绘图、分析图训练

1.读图2-4-1

①景观图2-4-1a反映了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山区冬季气候__;

②景观图2-4-1b反映了我国海南岛冬季气候__;

③上述两幅景观图反映了我国冬季气候的特点是__。

图2-4-1

2.读图2-4-2

试比较图2-4-2a和图2-4-2b房屋的屋顶有何不同,反映两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差异。

图2-4-2

3.读图2-4-3

(1)读图填空:

图2-4-3

①1月等温线延伸的方向大致与__平行,这说明我国冬季气候受__影响显著。

②1月等温线分布__,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__。

③东部地区相邻两条等温线相差__,图中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__、__,这两地的温差为__,这说明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____。

④0℃等温线大致沿__一线。这条等温线自西向东经过的省区是__该线以北气温__,该线以南气温____。

⑤东北地区-12℃,-18℃,-24℃和-30℃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说明该地区气温比同纬度__。0℃、6℃、-6℃等温线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低纬度弯曲,说明该地区气温比同纬度__。

(2)读图回答:

①1月等温线在沿海地区都向北弯曲,这说明了什么?原因是什么?

②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一月平均气温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③塔里木盆地和祁连山地附近的等温线都呈闭合状,它们的气温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4.读图2-4-4

(1)读图填空:

①我国东部地区七月等温线大致与__平行,它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气温明显受到__影响。

②西部地区七月等温线大致与__平行,它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的气温深受____的影响。

图2-4-4

③七月等温线分布较稀疏,这说明了夏季我国各地温差__。

④图中东部沿海两条等温线相差的温度是__,东北北部与南海诸岛气温相差__,这说明夏季我国南北温差__。

⑤七月份,除了__、天山和兴安山地以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在__℃以上,南方有许多地方超过__℃。

⑥24℃等温线从__开始弯曲斜向西南,经过沈阳、北京、山西南部、陕西西部,绕过__,进入__西部边缘,又经贵州中部,止于滇桂交界处。

⑦七月等温线在塔里木盆地周围排列得很密集,其原因是____。

⑧四川盆地东部有一条28℃封闭等温线,该线以内的气温应____。

⑨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其原因是____;__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其原因是____。

(2)读图分析: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5.读图2-4-5

图2-4-5

(1)读图填空:

①一月0℃、8℃等温线延伸方向大致同__平行,说明它们经过地区的气温随__变化而变化。

②图中0℃等温线大致经过__。

(2)读图分析:一月4℃等温线在A、B、C三处各出现一个大转弯,试说明三个大转弯处气温状况同附近地方相比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6.读图2-4-6

图2-4-6

(1)一个地点气温的逐月变化,常用__图表示。

(2)上述四幅图图形的共同特征是__,它反映了四城市气温变化的共同点是__。

(3)①七月份,这四个城市的气温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七月份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相差__℃,这说明我国夏季具有南北温差__的气候特点。

②一月份,这四个城市的气温从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__,一月份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相差__℃,这说明我国冬季具有南北温差__的气候特点。

(4)据图分析四城市气温的季节变化有何不同?

7.据下表某地各月平均气温资料,绘制该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并回答问题:

试根据所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判断它反映了下列四个地区中哪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 )

①东北山区②华北平原③四川盆地④江南丘陵

8.读图2-4-7

图2-4-7

(1)读图选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头一年秋季初霜到第二年春季终霜的这一段时期,称为无霜期。

b、从头一年秋季初霜到第二年春季终霜,这一段时期称为霜期。除掉霜期,一年其他时期就是无霜期。

c、农作物能够生长的这一段时期,称为无霜期,它比当地的生长期长10~20天。

d、从无霜期和生长期的长短,可以比较各地热量的多少。

(2)从图2-4-7看看无霜期在300天以上的地区分布在哪里?

(3)读图填表:

9.读图2-4-8

图2-4-8

(1)据图示内容,填充下面表格:

(2)Ⅰ.指图说出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各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

Ⅱ.亚热带和暖温带之间的界线与一月哪条等温线基本上是一致的。

(3)Ⅰ.图上⑤所在的地区属于什么温度带?它与其它温度带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业生产是否相同?为什么?

Ⅱ.图中⑥所在的地区属于什么温度带?为什么?

(4)读图选择:

Ⅰ.我国温度带划分的指标是( )。

a.无霜期 b.生长期 c.≥10℃的积温 d.≥10℃的天数

Ⅱ.我国跨温度带最多的省、区有( )

a.陕 b.内蒙古 c.豫 d.陇

*(5)分析说明地球上的五带与我国五个不同温度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0.读图2-4-9

图2-4-9

(1)读图填空:

①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__,东南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了__;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__;2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__,西北内陆的年降水量一般都在__。

②我国各地年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从__向__方向延伸,大致与__平行,尤其是在__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其形成这种降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的影响。

③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在__和__,其年降水量都在__以上;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在__、__、__和__,其年降水量都在__以下。

(2)据图分析说明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11.读图2-4-10

图2-4-10

(1)为了反映某地降水量在各月或各个季节分配的情况,常用__图表示。

(2)将四个城市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月份及其降水量值,填入下表:

(3)读图填空:

①四个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次序是__,

②一般地,将月降水量100mm以上的时期称为雨季,四个城市雨季由长到短的排列次序是__。

(4)读图分析:

①从图上看,各地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②我国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是什么?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容易引起什么现象?

12.读图2-4-11

(1)图上北京降水量最多、最少的年份各是哪一年?它们的降水量各约是多少毫米?

(2)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干旱地区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小怎样?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点是什么?

(3)北京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可以反映出夏季风活动正常与否的情况吗?

图2-4-11

13.根据下表某地各月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各月分配柱状图。

14.读图2-4-12

图2-4-12

(1)读图填表:

①据图示内容,填充下列表格:

②据图填表说明表中所列六个地区主要各属哪一类或两类干湿地区:

(2)读图填空:

①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__。

②从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看,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

(3)读图简答:

①我国东南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哪条山脉和哪条河流为界?

②东北地区的北部降水量不多,为什么属于湿润地区?

③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同处西北内陆,为什么其干湿状况不同?

④北纬30°线和北纬40°线所经过的干湿地区有何不同?

⑤我国干旱面积较大的省、区有哪些?这里农牧业的发展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⑥我国兼有四类干湿地区的省、区有哪些?

我国兼跨有三类干湿地区的地形区有哪些?

15.读图2-4-13

图2-4-13

(1)该岛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是__。

(2)该岛属于什么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16.读图2-4-14

图2-4-14

将图中城市的数字代号①~⑤填入下表,并在表中填出该城市所在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17.读图2-4-15

图2-4-15

(1)据图分析位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2)夏季全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3)由图2-4-15c可以看出我国许多山区的降水比邻近地区丰富,其原因是什么?

18.读图2-4-16

(1)说出山顶气温比海平面气温降低大约多少度(℃)?其根据是什么?

(2)解释图内降雨区的成因。

图2-4-16

19.读图2-4-17

图2-4-17

(1)读图填空:

图中,__图所示的是夏季风,判断的理由是①__,②__。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__洋的__季风和来自__洋的__季风。__图所示的是冬季风,判断的理由是①__,②__。

(2)读图简答:

①什么是季风?季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②为什么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显著的国家?

(3)读图分析:

①分析说明我国冬、夏季风形成的过程。

②分析说明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20.读图2-4-18

(1)读图填图:在图上填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读图选择:

①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额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

d.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一线

②习惯上,季风区是指( )。

a.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b.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c.受冬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d.四季分明,风速变化较大的地区

(3)读图分析: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气候上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图2-4-18

21.读图2-4-19

图2-4-19

(1)在正常情况下,各雨带出现的月份:

A__B__C__

(2)在正常情况下,各雨带退出的月份:

A__B__C__

(3)在各雨季范围线内,注出各雨季大约时间,并说明雨带的产生及移动原因。

(4)在什么情况下,黄河中下游地区容易出现水灾,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严重?

22.读图2-4-20

图2-4-20

读图分析:

(1)四城市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它反映出我国冬夏气温各有什么特点?

(2)通过对四城市降水量的分析,结合四城市的位置说明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与季节分配有何特点?

(3)通过这些数据说明锋面雨带在我国东部的移动规律。

23.读图2-4-21

图2-4-21

(1)图a锋面名称是__暖空气运动的特点是__。

(2)图b锋面名称是__暖空气运动的特点是__。

24.读图2-4-22

图2-4-22

图中画斜线部分代表青藏高原地区

当我国大陆为某一气压系统所控制,其中心气压是990毫巴,我国大陆东南的北太平洋海域被另一气压系统所控制,其中心气压是1015毫巴,此时:

①我国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②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吹什么方向的风,为什么?

③这个季节我国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25.读图2-4-23

图2--23

当我国大陆内部为强大的高气压所控制,东南部的北太平洋海域为一低气压所控制,此时:

①我国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②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吹什么方向的风,为什么?

③这个季节我国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26.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北京和武汉一月、七月平均气温与

同纬度平均气温的比较(℃)

①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气温相比,我国的冬、夏气温有何特点?

②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该表的数据对比说明了什么特征?

③我国气候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

27.读图2-4-24

图2-4-24

(1)填图:在图中填注秦岭、淮河。

(2)分析:综合所学的气候知识,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气候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题指导

1.①严寒②温暖③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2.①a图房屋的屋顶坡度大,以利于泄水,它反映了当地的年降水量大。

②b图房屋的屋顶坡度很小,几乎是平顶,它反映了当地年降水量很小,气候干旱。

3.(1)①纬线纬度

②密集很大

③6℃。18℃,-30℃。48℃。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南气温越高,越往北气温越低。

④秦岭—淮河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陕西河南 安徽(北部)江苏0℃以下0℃以上

⑤偏高偏低

(2)①说明了冬季沿海地区的气温要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偏高些。这主要是受海洋影响显著的缘故。

②a.一月等温线在四川盆地的成都附近向北弯曲。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武汉附近向南弯曲。

b.由此可知冬季四川盆地的气温比我国同纬度地区要高,冬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气温比我国同纬度地区要低。

c.原因:前者主要是受盆地地形的影响。四川盆地北面有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秦岭,它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气温较高;后者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连为一体,深受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低。

③塔里木盆地“内圈”气温比“外圈”气温高,这主要是因为“内圈”深居“盆底”,地形的屏障作用强,气流下沉增温等;祁连山地附近等温线“内圈”比“外圈”低,这主要是因为“内圈”所在地区比“外圈”所在地区地势高,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

4.(1)①海岸线海洋

②等高线地形

③小

④4℃ 8℃ 不大

⑤青藏高原 20℃ 28℃

⑥辽东半岛秦岭 四川盆地

⑦该盆地周围有高山环绕,气温垂直变化大

⑧不低于28℃

⑨受盆地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 地势高

(2)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这是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5.(1)①纬线纬度 ②秦岭—淮河

(2)①A处在长江中游平原地区, 1月4℃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该地气温低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其原因是由于长江中游地区地势较开阔低平,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连为一体,成为冷空气的通道,冬季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再加上江南丘陵湘赣边界处地势高的影响所致。

②B处是处在四川盆地地区,1月4℃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当地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是因为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地,成为阻挡冷空气入侵的屏障,所以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

③C处是云贵高原,一月4℃等温线向东绕其边缘,这说明当地气温较周围低,其原因是因为高原上有大娄山等高山,地势高,所以一月4℃等温线向东凸出绕其边缘。

由上述分析可知,一月4℃等温线之所以有上述三大转弯,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

6.(1).气温曲线图。

(2)气温曲线形状都成“波峰型”。气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七月份的气温相差不大;四城市最高气温都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都出现在一月,表现了我国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

(3)① d c b a; 8℃ 不大。

② a b c d; 35℃ 很大。

(4)①四城市中哈尔滨一月和七月气温相差最大,北京、武汉次之,广州的最小。

②气温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是:越往北,气温随季节的变化愈显著,年较差越大。

③四城市一月气温相差较大,哈尔滨、北京的在0℃以下,武汉,广州的在0℃以上。

7.(1)绘图(略)(2)②

8.(1)b d(2)(略)

(3)

9.(1)(略)

(2)Ⅰ.(略)Ⅱ.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3)(略)

(4)Ⅰ.c d Ⅱ.a

(5)①联系:a.都以热量为划分的原则。这两个五带都是以热量为依据划分的。前者是以一年中地表应当获得阳光总热量的多少为依据的,后者是以生长期中多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总和——积温为依据的。

b.我国五带的绝大部分属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北温带,在我国五个不同的温度带和特殊的青藏高寒地区中,除热带外,都在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范围内。

②区别:

a.划分的依据有别。地球上的五带主要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来划分的,我国五个不同的温度带是根据生长期内积温的多少来划分的。

b.确定界线的原则不同。地球上的五带由于只是从有无阳光直射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发生为依据而划分的,所以划分五带所考虑的只是天文因素,即以纬度作为五带的界线。我国五个不同的温度带是从积温和无霜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故分界线不是纬线,而是等积温线。

c.划分的着眼点不同。前者是以太阳辐射的纬度分配来划分的,不考虑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具体影响,各带之间以纬线为界。后者是从地面积温的实际情况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而加以划分的,因而各带之间的界线较弯曲,无特的走向。

10.(1)①自秦岭—淮河一线至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1600mm;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部;通过内蒙古高原中部至祁连山西段再斜贯青藏高原中部,止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段,200mm以下。

②东北西南 海岸线 东部 海陆位置 夏季风

③台湾山脉东侧、喜马拉雅山南坡 3000mm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北部 内蒙古高原西部 50mm

(2)①我国各地区的年降水量差别很大。

②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11.(1)柱状图(2)

(3)①广州 武汉 北京 哈尔滨

②广州武汉 北京 哈尔滨

(4)①共同点:a.四城市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量最少月份都在12月至次年的1~2月份。

b.四城市春季降水逐月递增,秋季降水逐月递减。

差异:

a.降水总量的差异:由北向南依次增多,哈尔滨,北京的较少,武汉较多,广州最多。

b.降水量分配的差异:降水集中的程度不同,城市纬度位置越高,集中程度越强,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雨季长短不同,南方雨季长(广州为4~9月,武汉为5~7月),北方雨季短(北京、哈尔滨都为7~8月)。

二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程度的不同,南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而北方降水季节分配则极不均匀。

c.降水量的高峰月差异:广州、武汉都为6月,北京为8月,哈尔滨为7月。

②我国各地年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多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降水量的80%。七、八两个月更是我国降水最多的时期。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容易引起春旱、夏涝现象。

12.(1)北京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59年,降水量1406mm。北京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是1965年,降水量262mm。

(2)①各地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小不等,大致说来,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②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3)北京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可以反映出夏季风活动正常与否的情况。在夏季风活动正常或比较正常的年份,特别在夏季风北进、南退正常的情况下,北京的年降水量及各月份降水分配也就比较正常。反之,年降水量偏大、偏小,雨季失常,暴雨如注等情况都会出现。

13.(略)

14.(1)(略)

(2)①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②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①秦岭、淮河

②和③(略)

④a.北纬30°线大部分通过湿润地区,向西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b.北纬40°线大部分通过干旱地区,向东是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

⑤(略)

⑥(略)

15.(1)东部向西部减少。

(2)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

16.如右表:

17.见课本59~61页。

18.见课本60~61页。

19.(1)b图①亚洲大陆是低气

压;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太平洋东南,印度洋 西南季风

a图①亚洲大陆是高气压;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2)和(3)见课本61~63页。

〔解题指导〕

①海陆受热性质的差异:海水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对于太阳辐射能量的吸收情况是不一样的,因而影响到海陆表面增温和降温的差异,以致造成海洋上和陆地上气温变化和分布的不同。

②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在对上述两幅图进行分析时,一定要抓住气温—气压—风三者关系这一基本线索,(见下图),并弄清两个有机联系的环节:

第一个环节:利用地图弄清我国的海陆位置:面对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这种特殊的海陆位置,造成了极为显著的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环节:分析上述热力差异造成的大陆与海洋之间冬夏气温的显著变化,进而影响气压的季节变化。这种气压的变化就导致海陆间气流运行方向的季节变化。这种随季节变化方向的水平运动气流就是季风。

20.(1)(略)

(2)①b ②b

(3)距海远近的不同。(季风区距海近,受海洋影响较显著;非季风区受海洋影响小或不受其影响)

21.(1)A:5月 B:6月C:7月

(2) A:10月 B:9月 C:9月

(3)见课本第64~65页。

(4)夏季风到来早、势力强,锋面雨带迅速北移。

22.(1)(略)

(2)见课本第56~57页。

(3)见课本第64~65页。

23.见课本64页。

24.见课本62~63页。

25.见课本61~62页。

〔解题指导〕本题和上题的答题要求较高,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在一般的热力作用条件下,高气压常出现在寒冷的地方,低气压常出现高温地区。因此,当我国大陆内部为一强大高气压,而东南部的北太平洋海域为一低气压时,即表明此时大陆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出现这种气温分布的状况通常是冬季。那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吹偏北风。因为风就是空气的水平流动,空气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由于我国冬季盛行从较高纬度的大陆内部吹向较低纬度洋面的偏北风,使受其影响的地区不仅气温低而且降水少,因此我国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北方更为突出。

26.见课本66~68页。

27.(1)(略)

(2)①从气温来看: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

②从温度带分布来看:该线是暖湿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③从降水的分布来看: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

④从干湿地区分布来看:该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读图要览和专题辅导

一、读图要览

1.图2-4-25 日平均气温≥10℃积温分布图

图2-4-25

试将该图与“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对照,看看各温度带的界线与日均温≥10℃等积温线的哪几条线相一致?

2.图2-4-26地理位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图2-4-26

说明:①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纬度高低决定了太阳高度的大小,从而决定了地面获得太阳热能的多少。因此,一般说来,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我国南部的气温比北部高,纬度位置是主要原因。

②海面和陆面的接受太阳光热性能各不相同,陆面增温快,降温也快;海面则相反。因此,一般地,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降水多,降水季节分配较匀,多形成海洋性气候。与此相反,内陆地区多属大陆性气候。在温带大陆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海陆分布这一因素起主要作用,往往形成季风气候。

3.图2-4-27 地形与气候

图2-4-27

说明:如图2-4-27所示,A、B、C、D、E五地,它们的绝对高度相同,而地形形态却相异。A地为高空,B地为高原,C地为高山,D为深谷,E为盆地,各地的气候大不一样。A点位于空中,昼夜温度的变化甚小,所以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B点位于高原中心,白天吸热快,晚上放热也快,气温变化急剧,所以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的特征;C点位于山顶,与陆面接触少,而与空气接触较多,所以气候也显示为海洋性;D点居于深谷,E点位于盆地之中,两地温度都多变,气温差较大,大陆性气候特征就较为突出。所以,无论从大范围来看也好,从局部地区来看也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明显的。

4.图2-4-28 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一)

地势高低对气温的影响甚为明显。地势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青藏高原是全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地势高是主要原因。

图2-4-28

5.图2-4-29 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二)

图2-4-29

青藏高原面积广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对我国气候有极大影响。

6.图2-4-30 地形对我国气候影响(三)

图2-4-30

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寒潮的南上。秦岭南、北的冬季气温相差很大,就是山脉屏障作用的影响。

7.图2-4-31 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四)

图2-4-31

夏季,暖湿气流途经山地时,使迎风坡成为多雨中心,背风坡则降水少,温度高。

8.图2-4-32 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五)

关于气候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

第一批:体育(文)392分;体育(理)384分。 第二批:体育(文)334分;体育(理)317分。

文史类一本线:490;二本线:418;理工类一本线:480;二本线:396;体育类文科一本线:392;理科一本线:384;文科二本线:334;理科二本线:317;艺术类文科一本线:368;理科一本线:360;文科二本线:314;理科二本线:2。

山西简介:

山西省,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省为邻,西与陕西省相望,南与河南省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

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填报志愿的重要性:

1、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考志愿填报决定了考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方向,对考生的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决定考生的高校录取。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被高校录取的关键,填报合适的志愿可以提高考生被高校录取的概率。

3、对考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填报志愿是考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如果填报不当,可能会给考生带来心理压力和困扰。

4、反映考生的职业规划和人生价值观。填报志愿是考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和人生价值观的体现,填报合适的志愿可以帮助考生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价值观。

因此,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应该认真思考,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职业规划和人生价值观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六)沉积型和风化淋积型银矿床

热带雨林气候很难说 东南亚和拉丁的就不一样

1.咖啡 玉米 橡胶 棉花 花生

2 亚麻 小麦 水稻

3 小麦 水稻

4 谷类的吧

5 小麦 燕麦 豌豆 葡萄

不说了 很乱 但这有个资料 你看下!

地球上约有 39 万种植物,其中被人类所利用的植物大致在 2500 ~ 3000 种以上,为人类所栽培的作物约有 2300 余种,其中食用作物约 900 余种,经济作物约 1000 余种,饲料绿肥作物约 4 00 余种。人类所栽培的作物是人类从野生植物中经过长期选择培育而来,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和成果。

关于栽培作物起源的地理中心,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学者恩·依·瓦维洛夫等对世界六大洲的60多个国家的大量作物和野生植物进行了分类、杂交、细胞学、免疫学、考古学、史学和语言学的比较研究,在1935年发表的《育种的植物地理学基础》一书中,提出了作物的八大起源中心说,这一学说比较经典和被公认,它对农作物的起源作出了科学论证。现简介农作物的起源中心如下:

1 .中国起源中心 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山区及其毗邻的低地,是世界农业和栽培植物最早和最大的起源地,起源于中国的栽培植物有 136 种,居各起源中心之首,其中主要农作物有黍、稷、粟、稗、大麦、荞麦、大豆、红小豆、山药、苎麻、、茼麻、紫云英等。

2 .印度起源中心 指印度东部的阿萨姆地区和缅甸,主要农作物有稻、龙爪稷、绿豆、甘蔗、黄麻、芋、芝麻等。

2a .印度一马来亚起源中心 这一中心是作为印度发源地的补充,包括印度和马来群岛,主要农作物有甘蔗、薏苡、马尼刺麻等。

3 .中亚起源中心 包括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尔、阿富汗、塔吉克、乌兹别克及天山西部,起源于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豌豆、蚕豆、亚麻等。

4 .近东起源中心 包括小亚细亚中心部分,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高原。起源于这一地区的农作物有硬粒小麦、普通小麦、圆锥小麦、波斯小麦、二棱大麦、黑麦、燕麦、紫花苜蓿等。

5 .地中海起源中心 原产这一地区的农作物有二粒小麦、波兰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地中海燕麦、大粒豌豆、大粒蚕豆、羽扇豆、甜莱、三叶草等。

6 .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 主要农作物有高粱、豌豆、亚麻、芝麻、蓖麻,大麦有多种类型,小麦有硬粒、圆锥、二粒、波斯小麦等。

7 .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起源中心 起源于这一中心的农作物有玉米、甘薯、陆地棉等。

8 .南美起源中心包括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

8a .智利起源中心 本区是马铃薯的起源地。

8b .巴西一巴拉圭起源中心 花生、烟草、木薯、海岛棉等作物起源于此。

从以上 8个起源中心可以看出,有些作物只起源于地理上某些地区,而另一些作物却同时起源于地理上相距很远的地区,如硬粒小麦、豌豆、亚麻等。

在瓦维洛夫的八个起源中心里,主要栽培植物的初生形成地区的总面积仅占地球面积的1/40。在他所研究的640种栽培植物中,有500多种起源于旧世界,占世界植物的5/6,而在这500多种里又有400多种起源于亚洲南部,主要是中国和印度。他把中国列为第一个起源中心,但他对中国的调查却最不充分,否则,起源于中国的作物种类所占比重会更大。瓦维洛夫是作物起源中心和基因中心的提出者,也是作物杂交育种地理理论的奠基者。以他的理论作指导,各国育种家经常能在设想的起源中心收集到预期的原始材料,达到理想的有种目标。如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以从我国收集的原始材料为亲本,育成一系列的矮秆水稻品种和优质米稻种;美国以我国抗性和优质的大豆原始材料,育成高抗性和优质大豆品种。许多事实都证实了瓦维洛夫的功绩。但他的学说也有局限性,例如,由于他不了解我国水稻栽培史和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野生稻种,而误以为水稻发源于印度。

1.沉积型银矿床

按矿石建造可分成产于震旦系顶部黑色页岩中的银-钒矿床,赋存于红盆中的伴共生砂岩铜矿和赋存于同生断陷盆地中细碎屑岩灰岩中的含银铅锌矿床。

沉积型银钒矿床 主要分布在湖北宜昌、湖南安化等地,已查明了六个矿床,大型者1个(B),中型者3个(1B2C),小型者2个(1B1C)。含矿地层为震旦系上部陡山沱组的炭硅泥岩建造,矿体呈层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厚0.5~1.35m,极少数呈切层脉状(张家仑)。银钒矿床多位于碳酸盐台地与浅海陆棚交接带的半开阔陆棚湖处,成矿物质来源于台缘海槽热卤水盆地,由上升洋流从海槽带到半开阔湖中沉积和沉积改造成矿,并可能有灾变因素参与成矿(陈开旭等,19)。震旦寒武系的这种黑色页岩还见于黔东隆起的南部、江南古陆东缘,那里的黑色页岩中有钒银异常。

沉积型铜银矿 即通称的似层状红色砂岩型铜矿,在我国以康滇地区产出较多,规模多中小型:中型者4个(2A2B),小型者7个(1B1C5D),其中会理大铜厂和大姚六苴两矿区的部分矿段银品位达A级,规模中等。矿床赋存在中生代上叠式断陷盆地中白垩系砂砾岩层中,其下为含煤岩系,其上为含石膏岩系,基底为元古宙变质岩。含矿岩系古地理环境由河流-三角洲-滨湖相组成,盆地附近古陆提供了铜源,初始沉积形成低品级银矿层,后期构造活化改造形成富银矿段。中新生代的含银砂岩铜矿还见于湖南车江、湘西麻源。古砂岩铜矿见于江西彭泽县震旦系中,有小型共生银矿,滇中地区也有古砂岩铜矿的报道。

沉积型铅锌(银)矿床 本书仅指那些矿层与地层基本同生的矿床,在我国其主要分布区有三片:一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段的狼山-渣尔泰山地区和燕山地区,成岩成矿为元古宇,矿石工业类型为含银的铅锌铜硫矿床,即霍各乞、炭窑口、甲生番、高板河等;二是雪峰古陆区震旦系(董家河)和寒武系(渔塘、松桃、牛角塘)内的层状含银铅锌矿床;三是南秦岭地区泥盆系含银铅锌矿床和共生银的银洞子铜铅锌矿床。上述三区以秦岭地区铅锌矿质佳量大,研究较详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①均产于地台边缘;②均位于受大断裂影响形成的断陷盆地中;③均呈带状分布,带长达250~500km;④矿带中展布的同类矿床的矿层和岩层特征基本相似,成岩成矿时代相同或略晚,但都属同一构造期。研究最详的秦岭地区,地学界都公认属海相喷气-沉积矿床,如厂坝、李家沟等,属大型超大型优质铅锌矿床,但含银低,一般只10~30g/t。秦岭地区只有银洞子矿床是一个受构造活动和火山活动影响较强的铜铅锌共生银的大型矿床(周圣华等,1991)。

2.风化淋积型银矿床

铁锰帽型银矿床是矿体含有易风化的铁锰矿物(黄铁矿、菱铁矿、磁铁矿、菱锰矿、蔷薇辉石等)和富银硫化物经风化淋积,在原生矿体顶部形成高银铁锰帽。原生矿成因类型以火山岩型、夕卡岩型及产于碳酸盐岩中的热液型为多。铁锰帽矿石的银品位,一般比原生矿石提高1~3倍,有些原生矿石属伴生品位的,其风化壳矿石品位可提升为独立矿品级,如新桥、七宝山等矿床。铁锰帽厚度变化大,一般厚5~30m,个别可达100m。铁帽型银矿床,如新桥等,银矿物有金银矿、银金矿、自然银。新桥铁帽矿石银的回收率为90%。铁锰帽型的浏阳七宝山金银矿床,银矿物有自然银、辉银矿、角银矿等,它们只占银分配率的17.60%,而褐(赤)铁矿物中占有34.2%,锰矿物中占有20%,粘土中占有23%,属难选矿石。平山头也类似,银矿物主要为银铁矾类,也属难选矿石。锡铁山铁(锰)帽矿石,银矿物以角银矿为主,银的占有率为77.30%,自然银中占3.78%,锰矿物中占14.41%。额仁陶勒盖的锰银矿石中银矿物以角银矿、碘银矿为主,占有银12.52%,硫化银次之占3.8%,各类锰矿物中占有银为83.60%,属难选矿石。

湿热气候区与北方干寒气候区比较,次生银矿物明显不同,江南区以自然银、银金矿、银铁矾为主,辉银矿次之;北方区以角银矿、碘银矿居多,辉银矿少。要形成铁锰帽型银矿床,除需具备物质基础、气候环境外,还要有合适的地形地貌条件,如以低山丘陵区为最好。近来在澜沧老厂矿区研究的学者,提出该区存在由灰岩风化形成的红土型银矿床,但所列银品位只达C级,尚难称已形成红土型银矿床。最近报道广东新榕锰矿属大型共生银矿床,赋存于泥盆系岩溶空洞中,矿床成因属迁积-岩溶堆积型锰银矿床(黄圭成等,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