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近几年亚洲会出现这么多自然灾害

2.高中地理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3.如果全球气候变暖,那么对野生动物会有什么影响?

4.目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下哪个大陆的农业生产受到的影响最大?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影响_气候变暖对宁夏农业灌溉的影响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在一些地区是正效应,但在另一些地区却是负效应。气候变暖后,灌溉和雨养的影响,春小麦的产量将分别减少17.7%和31.4%。不考虑水分的影响,早稻、晚稻、单季稻均呈现出不同幅度的减产,其中早稻减产幅度较小,晚稻和单季稻减产幅度较大。我国玉米总产量平均减产3%~6%;灌溉玉米减产2%~6%,无灌溉玉米减产7%左右。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产5%~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

气候变暖后,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将发生变化。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强冬性),因冬季无法经历足够的寒冷期而不能满足春化作用对低温的要求,将不得不被其他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所取代。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而且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

气候变暖后,蒸发相应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将会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千米左右,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千米左右,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线将南移20千米左右。农牧过渡带的南移虽然可增加草原的面积,但由于农牧过渡带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新的过渡带地区如不加以保护,也有可能变成沙漠化地区。气候变暖使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加快,造成地力下降。在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环境下,虽然光合作用的增强能够促进根生物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土壤有机质的减少,但土壤一旦受旱,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解都将受到限制。于是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的需要。

被温室效应影响的人类生活多熟制北移,农牧交错带南移随着全球变暖,那些因热量不足而致分布区受限的作物的分布北界(北半球)会大幅北移,山地分布上界会上移,结果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作物布局将会发生较大变化。例如欧洲玉米分布的北界,将由英格兰南部移至莫斯科南部甚至更北的地区。

随着一些作物分布北界向北扩展,相伴的必然是草原、森林的开垦,林产品和畜产品可能减少,结果这些作物增加的产量能否弥补林产品和畜产品的减少还是个未知数。另一个潜在的限制因素是在新的气候带,土壤类型可能不支持目前在主要农产国现行的集约化农业。例如,在加拿大靠近北极地区即使具有类似于现有南部稻米种植区的气候条件,但其贫瘠的土地也不能供养作物生长。

我国作物种植区也将北移,如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一线。我国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分布的种植制度结构和类型不一致,总体上是南方为一年三熟制或一年两熟制,北方为一年一熟制或两年三熟制。气候变暖将使我国作物种植制度发生较大变化。据估算,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种植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千米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像河北省可能改变几百年来的“两年三熟”的种植制度结构,将会出现“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0%以上。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

农牧业的分布格局必将随着温度、水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气候变暖,水分蒸发量加大,加上降水量不明显增加甚至有所减少,这必将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千米左右,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千米左右,西北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20千米左右。农牧交错带的南移,将使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生产力呈现下降态势。

为什么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近几年亚洲会出现这么多自然灾害

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在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普遍反映近些年冬季气温越来越高了,好像冬天不像以前那样冷得难熬了。其实不仅是我国这样,全球的气温都在升高;也不是这几年,自80年代以来气温连续升高。由于全球变暖,使得冬季降水量增加,夏季出现异常高温和严重干旱,某些地区暴雨次数增加,世界各地冰川减少,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缩小,而且海平面平均每年大约上升2.5毫米。1995年夏季,美国出现了百年未遇的酷热,不但使许多人在热浪中丧生,还造成两起因铁轨受热变形而导致火车出轨的事故。欧洲大部分地区也出现酷夏,不少地方最高气温达40℃。

全球气温的升高,将会给人类带来直接的破坏性影响:海平面升高将会淹没许多城市和土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将导致农业减产,昆虫和其他传染病症的动物的迁移更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呢?科学家们多年来已经做了大量观测和研究。不少科学家认为,是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大量二氧化碳及甲烷、氧化氮等气体,使得大气层像温室一样吸收更多的热,使温度升高。不过也有的科学家提出不同观点,他们指出,地球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冷时变化,现在的升温也不过是地球气温自然变化罢了。到底是人类影响还是自然变化,一时还难以定论

最新《自然》:关注全球气温升高

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发表研究报告称,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动植物在未来50年内灭绝。也就是说,100多万个物种将在半个世纪后从地球上消失。

来自8个国家的科学家对欧洲、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6地的1103个物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他们以联合国估计的全球气温到2050年可能比现在升高0.5至3摄氏度的标准为依据,利用电脑模型计算气温升高对每一物种的影响。这是迄今最大规模的类似研究。

全球气温升高迫使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和高山地区迁徙,但许多动植物无法实现这一点。据科学家保守估计,这6个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失15%至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温升高、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

补充:另外,全球变暖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速度加大、范围扩大,最终还是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全球气温升高对人类利少弊多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挑战,是正在北京召开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的主题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教授指出,气候变化让我们又多了一个立即取紧急行动的理由。

当前最急迫的是我们对于全球变暖还缺少基本的认知,气温升高到底会改变些什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气候变暖将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如:温度升高使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对某些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但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是以负面影响为主。

———种植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气候变暖使蒸发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将会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公里左右,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公里左右,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线将南移20公里左右,草原的面积将因此增加。但农牧过渡带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沙化威胁巨大。

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中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气候变暖同样对昆虫、杂草有利,这使得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增大。

———农业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年平均温度增加1°C,大于10°C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就延长15天,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也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一线。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公里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

———水将变得更少更脏。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使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我国七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较少;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变幅最大,以辽河流域增幅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全球变暖还使得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

在干旱年份,气候变暖引起的缺水量将大大加剧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形势,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的地区。预计2010——2030年西部地区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2050年将缺水100亿立方米。全球变暖将使降水变率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

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可能会加重,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同时,河水温度的上升,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进而使水质下降。

———个人生活质量将会下降。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将更加明显,高温使得、细菌、、敏感原更活跃,同时它也会损害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高温热浪的增加将使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增加。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对贫穷地区的人口将是最大的。

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居住在河边和海岸带的居民受气候变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因高温、多雨而加剧。人口居住密度很高的低海拔海岸区的城市,更是经常处于海岸气候极端的威胁之中。在我国,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产业,气候变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将更严重。

科学家质疑

现有遏制全球变暖的方法

科学家对近 20 年来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与吸收情况进行研究之后认为,所谓的"碳沉降"效应可能只是暂时的,不能依靠它来长期遏制全球变暖。

"碳沉降"是指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它们释放的二氧化碳,这有助于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

来自欧洲和美国等多个地区的 30 名科学家在将于 8 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说,地球植被的碳沉降效果并不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数据证实,陆地生物圈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期间吸收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基本相当,没有出现碳沉降,20 世纪 90 年代则有一定的沉降效果。

数据表明,20 世纪 90 年代的碳沉降效应主要出现在北半球的非热带地区,包括北美、中国、欧洲等。科学家认为,出现碳沉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上述地区的退耕还林。此外,森林和草场火灾减少,使植被释放的碳减少,对碳沉降也有帮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虫灾等其他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树叶、枯死植物和土壤微生物释放的碳减少。

科学家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提高植物生长速度,从而吸收更多的碳,暂时增强碳沉降效果,但这一效应终将达到饱和。影响碳沉降的不稳定因素很多,长期来看,全球陆地生物圈并不一定能够持续起到碳沉降的作用,特别是在温暖而干燥的年份。

森林救不了地球变暖

《环球时报》 (2001年06月08日第十六版)

进入夏季,在人们苦恼于气温"一年更比一年高"时,美国一群科学家又给了人们当头一棒,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要想阻止气温逐年升高的趋势、化解温室效应的威胁,人类还得另想办法,而不能像从前那样寄厚望于森林。因为森林吸收的大量二氧化碳,最终几乎会如数奉还给地球。 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它除了让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外,还给全球的湿地沼泽、沿海低地、珊瑚礁、温带寒带大量物种带来毁灭性打击。 追根溯源,温室效应是过量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聚集而产生的一种天气现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这已是人们长期以来的共识,因而一直以来,森林被认为是解决温室效应的利器。 5月2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美国著名杜克大学的几位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的一份最新实验报告。7年前,这几位科学家在杜克大学校区附近选择了两片森林,开始了评估树木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实验。据推算,到2050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将比现在增加35%-50%。于是,他们就在第一组森林中不断施放二氧化碳浓度为56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的气体,以模拟50年后的浓度水平;第二组森林则保持目前正常的二氧化碳水平,即浓度在365ppm左右。 在实验开始的前两年里,第一组森林的树木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下生长明显加快,生长速度比第二组森林的树木大约快25%。但两年后,生长速度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下降,最终和第二组森林的树木的生长速度基本持平。分析原因,主要是土壤中的养分,特别是氮养分随着树木的迅速生长而消耗殆尽。 实验结果显示,树木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养分等多种因素,缺一不可,森林可以在短期内加速吸收二氧化碳,但因为土壤中的养分无法配套供应,所以从长期来看,无法指望森林会消化掉50年后增加的50%的二氧化碳。另外,科学家们在跟踪观察二氧化碳在树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后发现,树木吸收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对树叶的生长起作用,对树干的作用则不明显。这样带来的最要命的后果是,树叶脱落以后会慢慢腐烂,它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在3年内将几乎全部回到大气中,而并非像以前人们所说的那样,会留在土壤里。 主持这项实验的杜克大学生物学教授戴维·埃斯沃斯对这一结果评价说:"如果这一结果在全球植被生态中被普遍证实,人们就不得不对环境问题进行再思考了。"目前,已经有实验表明,热带树木与其他地区的树木相比,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相对更低一些。 外界对这份报告给予了极大关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位植物学家说,这一结果的"潜在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它彻底推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尽管森林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大量消化二氧化碳的能力上,人们不能太乐观。参与这项实验的另一位生态学教授拉姆·奥林认为,这一实验结果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他说,也许人们只能从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入手来解决温室效应问题了,这将使全球的环保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利益冲突更为尖锐。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直是国际间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去年的海牙国际环保会议不欢而散,美欧之间争执的关键问题就是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美国坚持认为,对发达国家排放量的限制应当考虑到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因素。如果考虑这一因素,对50年后的前景就不必过于悲观,对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要求就不必过于苛刻。现在,这项最新的实验成果可以说正击中了美国的要害。果真如此,美国将不能以森林为借口来逃避自己的责任,而全球只能进一步严格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又将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微生物能"吃掉"温室气体 地球变暖有物相克

《江南时报》 (2002年08月12日第十五版)

本报综合消息 几位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宣称他们在黑海中发现了一种以甲烷为食的生命体,并称这种生命体可以用来抑制全球变暖问题的继续恶化。 这些科学家称他们这次发现的生命体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已经有40亿年的历史。他们是在黑海中没有光线、没有氧气的深度中发现这种微生物的,并发现这些微生物是以甲烷为食的。 在此之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甲烷只能够通过与氧气进行反应而消耗掉。这些德国科学家希望这些微生物可以用来"吃掉"目前还储存在地球表面以下的温室气体,许多甲烷目前还冻结在两极地带的冰层以下,但是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加剧,它们很有可能被释放出来,使污染问题变得更为严重。这次研究活动的发起人之一的AntjeBoetius教授说:"这些在黑海中发现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我们可能要依靠他们来阻止气候灾难的发生。"

减缓全球变暖新招

--往海水中撒铁

《中国环境报》 2001年1月13日

新西兰科学家最近提出了解决全球变暖的新途径:提高南太平洋海水的铁含量。海水的铁含量升高,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就会快速生长。新西兰水和大气研究所(NIWA)把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很久以前,科学家就曾想用增加铁含量的办法使南太平洋水生植物快速生长,如同陆地上的森林和草原,这些植物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方面起重要作用。于是,科学家把2吨分解铁撒在南太平洋5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把水中的铁含量提高了10倍。两周之内,浮游生物比播撒区外的增加了10倍之多。 南太平洋面积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5%,对全球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的铁含量偏低。 NIWA撒铁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隔6个星期拍摄的画面表明,浮游植物的扩散面积已达1100平方公里。浮游植物持续生长时间之长超乎人们的预料,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浮游植物具有把特殊物质释放到海水中的能力,以便于吸收铁。卫星图像生动地展示了南太平洋生态圈对铁含量些许增加的敏感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高中地理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拉尼娜现象引起的

是西班牙语"La Nin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拉尼娜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则较弱。有的科学家认为,由於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最近一次拉尼娜现象出现在1998年,持续到2000年春季趋于结束。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对气候的影响大致相反,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大气环流而影响气候的变化。从近50年的监测资料看,厄尔尼诺出现频率多于拉尼娜,强度也大于拉尼娜。

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

中国海洋学家认为,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中国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注意到,去年在热带太平洋上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海洋变暖)已在一个月内转变为一次拉尼娜现象(海水变冷)。这种从未有过的情况是长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这次厄尔尼诺使中国的气候也十分异常,1998年6月至7月,江南、华南降雨频繁,长江流域、两湖盆地均出现严重洪涝,一些江河的水位长时间超过警戒水位,两广及云南部分地区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华北和东北局部地区也出现涝情。拉尼娜也会造成气候异常。中科院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巢纪平说,现在的形势是:厄尔尼诺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而拉尼娜的影响又开始了,这使中国的气候状态变得异常复杂。一般来说,由厄尔尼诺造成的大范围暖湿空气移动到北半球较高纬度后,遭遇北方冷空气,冷暖交换,形成降雨量增多。但到六月后,夏季到来,雨带北移,长江流域汛期应该结束。但这时拉尼娜出现了,南方空气变冷下沉,已经北移的暖湿流就退回填补真空。事实上,副热带高压在7月10日已到北纬30度,又突然南退到北纬18度,这种现象历史上从未见过。

拉尼娜”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枉过正现象。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科学家认为:“拉尼娜”这种水文现象对世界气候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将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拉尼娜远离热带

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在过去的3年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引起天气异常。

它们将不再影响热带地区,但其它地区还将受其影响。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地区的气

温和水位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太平洋中部的海水水位比正常值高14~32厘米,而白令

海和阿拉斯加湾的水位却低于正常值5~13厘米。该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海洋学家威廉·

帕策尔特说,目前这种平静状况始于3个月前的拉尼娜的消逝。他认为全球气候系统已恢

复到3年前的状态。

“拉尼娜”真的老了

法美两国“海神”卫星发回的最新海洋观测数据表明,过去两年里影响太平洋的

“拉尼娜”现象已经明显减弱,世界第一大洋将恢复往日的“宁静”。

“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女孩”,它指的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

现象。“拉尼娜”是由“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庞大冷水区域在东太平洋浮出水面后形

成的,因其特征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

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

常。

据法国专家介绍,“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之后,通常情况下,两种现

象各持续一年左右。然而1998年开始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却持续了两年,直到今

年6月才开始逐渐减弱。他们表示,目前的研究还无法解释此次“拉尼娜”现象和在其

之前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为什么会异常强烈,也不能解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拉

尼娜”现象持续时间比以往延长了一年。

研究人员曾于去年1月和6月两次观测到“拉尼娜”现象出现减弱征兆,但后来的

结果证明,这些不过是象。在稍稍喘息后,“拉尼娜”再次卷土重来。法国专家强调

说,此次卫星发回的最新数据显示,“拉尼娜”现象确实已明显减弱,“女孩”这回是

真的老了。

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气候

上半年代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气候专家经过研究分析,初步认为拉尼娜现象

是影响我国上半年气候的主要原因。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圣女”的意思,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

现象,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恰好与赫赫有名的“厄尔尼诺”相反,并同厄尔尼诺书成

为当前预报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最强信号。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今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东太平洋水温

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造成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

相对较弱。于是,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下。

据统计,今春北方地区风沙天气频繁,3到4月一共出现了12次大范围扬沙和沙尘暴

天气,影响范围包括西北、华北、东北西部、黄淮地区,甚至波及到了江淮地区,5月份

西北地区又出现了3次区域或局部地区沙尘暴天气,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为近50年同

期所罕见。气候专家陈峪说,西北地区近50年来沙尘频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陆均天说,从公元300年以来,我国一共出现过5个沙尘频

发期,每个周期持续90年左右,近10年来沙尘又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

谈到沙尘暴出现的原因,陈峪认为,沙尘暴的形成及其规模取决于环境、气候两大

冈素,从环境上讲,日益严重的荒漠化问题不容忽视。但“无风不起浪”,从气候上

讲,今年北方地区自2月份开始,气温回升较快,偏高幅度达2至3摄氏度,造成土壤解冻

时间提前,干土层大量出现。这时,雨季尚未来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北方地区连

续出现大风天气,土借风势,沙尘暴随即形成。

北方的高温少雨,也是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今年3到5月,全国平均气温创下1961

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特别是北方地区气温持续偏高。从2月开始,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

持续偏少,连续4个月总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华北、西北地区不足50毫米,较常年同期

偏少5成以上,特别是2到4月,北方地区平均降水量仅23毫米,为建国以来最少。高温再

加上少雨,使北方地区土壤墒情快速下降,形成了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春旱。

赵振国说,1992年以来,除1998年外,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

值以下,特别是去年6月至今,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土壤底层墒情已经很差。这时,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再加上

冷暖空气配合不利,此消彼长,一直没能在北方地区形成理想的降雨条件,由此出现了

持续少雨干旱的天气。

在北方抗旱的时候,长江以南局部地区却是暴雨频繁。对此,陆均天指出,南方的

暴雨天气是局部强对流天气的结果,从大范围流域性来讲,降水量尚属正常。

陆均天在谈到我国整体气候特征和发展趋势时说,从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走势看,普

遍表现出多样化趋势,这主要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交

替作用的结果。在这种环境中,我国不可能成为风平浪静的“世外桃源”。他说,国家

气象部门正密切关注今后的大气气候变化,及时预报,尽可能减少灾害性气候带来的损

失。

拉尼娜——你从哪里来

去年,持续了一年多的“厄尔尼诺”现象迅速消失后,“拉尼娜”随即粉墨登场了。

那么什么是拉尼娜?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

正好相反)。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

”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

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

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

尼娜。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强度趋于变弱。特别是在90年

代,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那么,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

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

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信风,是指低气中从热带地区刮向赤道地区的行风,在北半球被称为“东北信风”,

南半球被称为“东南信风”,很久很久以前住在南美洲的西班牙人,利用这恒定的偏东

风航行到东南亚开展商务活动。因此,信风又名贸易风。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

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

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

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

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同样对气候有影响。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性格相反,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拉

尼娜的到来,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总体说来,拉尼娜并非性

情十分温和,它也将可能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

但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

如果全球气候变暖,那么对野生动物会有什么影响?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原因:

(1)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地表面河流少,河流水量少;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气候变暖,蒸发强烈,在加之渠道渗漏自然耗水量大。

(2)人为原因

人口数量增长,农业规模扩大,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加;发展工业耗水量及生活用水量增多;工农业生产对水资污染严重,使可用水减少;不合理灌溉导致水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耗水量大,加剧缺水。

解决措施: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农作物;改革灌溉方式,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利用率,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治理水污染,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产业;保护植被、营造防护林,增强其涵养水源的能力;控制人口增长,必要时考虑生态移民。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的缺水属于水质性缺水;季节性缺水。

解决措施:治理水污染,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修水库、退田还湖,在雨季大量拦蓄洪水,用于旱季灌溉;改革灌溉方式发展节水灌溉;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目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下哪个大陆的农业生产受到的影响最大?

全球变暖会改变物种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影响物种的多样性。例如,据参考消息网报道,一项利用蜥蜴进行的研究发现,蜥蜴体内的肠道菌群在温度比正常水平高2℃的环境中生存时,细菌种类将减少34%。

气候变化不但影响蜥蜴体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还会影响到蜥蜴的寿命,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蜥蜴,其寿命比那些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蜥蜴要短。

扩展资料

其他影响:全球变暖会影响农业产量。据光明网报道,气候变暖容易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而这些自然灾害会增加农业产量的不稳定性。

由于温度不断升高,使得不同作物(如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产生变化,农业布局和结构被改变。同时,全球变暖会增加农作物的蒸发量,也会大幅度增加农业的灌溉成本、杀虫剂用量、化肥用量等。

人民网-全球变暖不仅仅是温度上升 它的影响原来那么大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

气候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同时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发挥作用。气候变化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全球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主要农作物及畜牧业的生产、主要江河流域的水供需、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类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随其地理位置、时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而变化。

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产量波动增大、布局与结构调整、成本与投资增加等问题。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在一些地区是正效应,在另一些地区是负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可能主要来自于极端气候频率的变化,而不是平均气候状况的变化。

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但气候变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我国水稻、小麦以及玉米品种多,品种间差异也很大,因此要有意识地调整农业种植制

度、选育抗逆性强的品种和选择适当的生产措施等,使之适应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表明,年平均温度增加1°C时,大于10°C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一线。气候变暖还将使我国作物种植制度发生较大的变化。据计算,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千米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

气候变暖后,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也将发生变化。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强冬性),因冬季无法经历足够的寒冷期而不能满足对低温的要求,将不得不被其它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所取代。

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在高二氧化碳浓度下,虽然光合作用的增强能够促进根生物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土壤有机质的减少,但土壤一旦受旱,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解都将受到限制。这意味着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的需要,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投入的增加。

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温度高还为各种杂草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这将使农药的施用量增大,农业生产成本自然也要增加。

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水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问题,是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可能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使地表径流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地表径流将发生变化

对于全球变暖后地表径流的变化,现在比较一致的预测是:到2050年,全球年平均径流变化将表现为高纬和东南亚地区径流增加,中亚、地中海地区、南非、澳大利亚减少的趋势。对我国而言,七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全球变暖后,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将

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

水的供需状况将出现变化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大,全球变暖将加剧水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尽管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缺水量小于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引起的缺水量,但在干旱年份气候变化引起的缺水量将大大加剧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形势,并对这些地区的社

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全球变暖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的地区。预计,2010~2030年西部地区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2050年将缺水100亿立方米。而且西部地区由于缺乏供水工程等水利设施,水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较大。

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等将发生变化全球变暖可能增强全球水文循环,使全球平均降水量趋于增加,但降水变率可能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

一些地区的水质将出现变化全球变暖后,一些地区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可能会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同时,河水温度的上升,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进而使水质下降。当然,年平均流量明显增加的河流,水质可能会有所

好转。

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传播范围可能增加,危害人类健康

众所周知,许多通过昆虫、食物和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等,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全球变暖后,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将增加,这两种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殃及世界人口的40%~50%。而且,气候变化可通过各种渠道对发病产生影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包括对人体

的直接影响,对、细菌、、敏感原的影响,对各种传染媒介和宿主的影响,对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的影响,等等。

人们因气候变化而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也会助长某些疾病的蔓延,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据研究,气温变化与死亡率有密切关系,在美国、德国等国的城市,当有热浪袭击时总体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全球变暖后,高温热浪将随之增加,这将引起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增加。

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对贫穷地区的人口将是最大的。

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从下述三个方面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一是气候变化后,生产、商品及服务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变化,使支持居住的经济条件受到了影响;二是气候变化对能源输送系统、建筑物、城市设施以及工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特定产业的一些直接影响,转而对人居环境产生了影响;三是气候变化后,因极端天气增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得居住人口迁移。

人类居住目前正面临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可能因高温、多雨而加剧。

低海拔海岸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正在迅速地增加那里的人口居住密度,使得人为财富(城市)处于海岸气候极端的威胁之中。

面临气候变化时,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产业,如农业、林业和渔业的经济单一居住区,这些地区比经济多样化的居住区更脆弱。

尽管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只是初步的结论,但气候变化会对全球各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点是确定的。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如: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区和多数中纬度地区普遍存在作物减产的可能;对许多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说,水的有效利用率降低,特别是亚热带区;同时,受到传染性疾病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另外,大暴雨和海平面升高引起的洪涝,将危及许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区;由于夏季高温而导致用于降温的能源消耗增加。

气候变化也可能带来有利的影响。

温度升高使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对某些缺水地区(如南亚部分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