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农产品气候品质服务管理办法_农产品气候品质类国家气候标志
1.谁说气象只能预报风雨
2.求气候变化人类取的措施!急需!帮帮忙!
3.点赞漳州 | 漳州市气象局:发挥部门优势 实现为农服务提质增效
4.市场活动策划方案5篇
中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政策和措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实现到2030年的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行动目标,需要在已取行动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做出努力,在体制机制、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经济政策、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取强化政策和措施。
(一)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法制建设。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和路线图。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和省级专项规划。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格局,发挥碳排放指标的引导作用,分解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健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
(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战略。实施分类指导的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政策,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确定差别化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和实现途径。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要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要加强碳排放强度控制,老工业基地和型城市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农产品主产区要加强开发强度管制,限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加强中小城镇规划建设,鼓励人口适度集中,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划定生态红线,制定严格的产业发展目录,限制新上高碳项目,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实行退出机制,因地制宜发展低碳特色产业。
(三)构建低碳能源体系。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提高煤炭集中高效发电比例,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要降至每千瓦时300克标准煤左右。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到202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煤层气产量力争达到300亿立方米。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水电开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地热能利用规模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加强放空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四)形成节能低碳的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推进工业低碳发展,实施《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2-2020年)》,制定重点行业碳排放控制目标和行动方案,研究制定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通过节能提高能效,有效控制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排放,加强新建项目碳排放管理,积极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大再生回收利用,提高产出率。逐渐减少二氟一氯甲烷受控用途的生产和使用,到2020年在基准线水平(2010年产量)上产量减少35%、2025年减少67.5%,三氟甲烷排放到2020年得到有效控制。推进农业低碳发展,到2020年努力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控制稻田甲烷和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化利用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推进服务业低碳发展,积极发展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餐饮,大力推动服务业节能降碳。
(五)控制建筑和交通领域排放。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布局,将低碳发展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倡导产城融合的城市形态。强化城市低碳化建设,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和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建设节能低碳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强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收集利用。加快城乡低碳社区建设,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完善社区配套低碳生活设施,探索社区低碳化运营管理模式。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方式,合理配置城市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开发使用新能源车船等低碳环保交通运输工具,提升燃油品质,推广新型替代燃料。到2020年,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30%。推进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推动绿色货运发展。
(六)努力增加碳汇。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着力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增加森林碳汇。加大森林灾害防控,强化森林保护,减少毁林排放。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提高湿地储碳功能。继续实施退牧还草,推行草畜平衡,遏制草场退化,恢复草原植被,加强草原灾害防治和农田保育,提升土壤储碳能力。
(七)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强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全民教育,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理念。发挥公共机构率先垂范作用,开展节能低碳机关、校园、医院、场馆、军营等创建活动。引导适度消费,鼓励使用节能低碳产品,遏制各种铺张浪费现象。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八)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安全运营能力。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实行最严格的水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中水、淡化海水、雨洪等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培育耐高温和耐旱作物品种。加强海洋灾害防护能力建设和海岸带综合管理,提高沿海地区抵御气候灾害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跟踪监测与评估。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系统安全。研究制定气候变化影响人群健康应急预案,提升公共卫生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服务水平。加强气候变化综合评估和风险管理,完善国家气候变化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健全极端天气气候应急响应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九)创新低碳发展模式。深化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开展低碳城(镇)试点和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交通试点,探索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研究在不同类型区域和城市控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促进形成空间布局合理、集约利用、生产低碳高效、生活绿色宜居的低碳城市。研究建立碳排放认证制度和低碳荣誉制度,选择典型产品进行低碳产品认证试点并推广。
(十)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开展气候变化监测预测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影响、风险机理与评估方法研究。加强对节能降耗、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广利用二氧化碳驱油、驱煤层气技术。研发极端天气预报预警技术,开发生物固氮、病虫害绿色防控、设施农业技术,加强综合节水、海水淡化等技术研发。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体系,建立政产学研有效结合机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培养。
(十一)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探索和社会资本合作等低碳投融资新机制。落实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等定价、上网和购机制。完善包括低碳节能在内的绿色购政策体系。深化能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和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能效信贷业务,发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健全气候变化灾害保险政策。
(十二)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基础上,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建立碳排放报告核查核证制度,完善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维护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
(十三)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健全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核算工作,定期编制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积极开展相关能力建设,构建国家、地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
(十四)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强化企业低碳发展责任,鼓励企业探索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发展模式。强化低碳发展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继续利用“全国低碳日”等平台提高全社会低碳发展意识,鼓励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行动。发挥媒体监督和导向作用,加强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以及民间组织的作用。
(十五)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进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与国际社会共同促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与发展路径创新。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推动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大幅度率先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公约义务,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机会,争取更多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促进南北合作。同时,中国将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取不断强化的减缓和适应行动,并进一步加大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力度,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推进发展中国家互学互鉴、互帮互助、互利共赢。广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对话与交流,加强相关领域政策协调与务实合作,分享有益经验和做法,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与各方一道共同建设人类美好家园。
谁说气象只能预报风雨
如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权威解读《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
院日前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这一纲要有何看点?如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以高质量气象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进行了权威解读。 紧扣目标加快推动气象科技创新 此次发布的纲要,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相关重大战略部署对气象的要求落实到新阶段气象事业发展中。纲要明确,到202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到2035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总的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建成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其中,科技创新是基础、也是关键。”庄国泰说,“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预报、重大气象观测装备三大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据介绍,我国气象科技创新已发展到跟跑和并跑并存的新阶段。经过多年攻坚克难,我国数值预报业务体系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奠定了基础。同时,全球气候系统模式跻身国际前列,气象卫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庄国泰表示,当前新技术迅猛发展为气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而我国在数值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还存在差距,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不够等短板亟待补齐。 下一步,气象部门将按照纲要要求,从多方面发力,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如加强天气机理等基础研究、强化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等。另一方面,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包括做强做优灾害性天气相关全国重点实验室等。此外,还将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推动气象重点领域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等。 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广发、频发、重发、并发,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先进的地、空、天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系统,近7万个地面自动观测站、236部天气雷达、7颗风云气象卫星严密监测我国天气气候情况;并建成了覆盖领域广泛的气象服务体系,有效服务几十个部门上百个行业和亿万群众。 “纲要将‘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列入重点推动的七展任务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过加强多方面工作,调动各方力量凝聚气象防灾减灾合力,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好坚强保障。”庄国泰说。 具体来看,气象部门将通过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等,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通过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设施建设等,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 同时,气象部门还将在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等方面发力,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以“气象+”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纲要提出,气象要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庄国泰说:“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与气象影响的敏感性和关联性越来越强,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精细,生态文明建设对气象保障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据介绍,当前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融入农业,变“靠天吃饭”为“知天而作”;融入交通,结合道路实况提供预报预警,护航安全出行;融入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有了精细气象指引…… 庄国泰说,面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细化需求,智慧气象服务体制机制、内涵外延亟需完善和拓展,让“气象+”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后,气象部门将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海洋强国气象保障行动、交通强国气象保障行动等,为生产发展提供基础力量;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通过加强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和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为生活富裕做好基本民生服务;同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通过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气候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为生态良好提供坚实支撑。?
求气候变化人类取的措施!急需!帮帮忙!
其实,气象部门的服务远不止于日常发布的“风雨预报”,它能够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的效益。经济学中就有个著名的“德尔菲气象定律”,即: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也就是说,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每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
浙江气象部门已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服务,促使湖州、绍兴等多地农民直接增收。另外,气象信息和服务是可以作为商品销售的,浙江的公交公司、电力公司、服装企业都是气象部门的“客户”。
点赞漳州 | 漳州市气象局:发挥部门优势 实现为农服务提质增效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一)能源生产和转换。
1.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减缓由能源生产和转换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规。根据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能源供应与服务体系的要求,尽快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并根据该法的原则和精神,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应修订,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
—— 加强能源战略规划研究与制定。研究提出国家中长期能源战略,并尽快制定和完善中国能源的总体规划以及煤炭、电力、油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石油储备等专项规划,提高中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
—— 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制定国家和地方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考核指标,并通过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 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着力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依靠市场机制和推动,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逐步形成能够反映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性产品出口,形成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优质化和清洁化的进出口结构。
—— 进一步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按照引导、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投资、特许等措施,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国家电网和石油销售企业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收购可再生能源产品。
3.强化能源供应行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 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把发展水电作为促进中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水力,加快水电开发步伐,重点加快西部水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亿吨。
—— 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把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高核电在中国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加快经济发达、电力负荷集中的沿海地区的核电建设;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术、推进自主化的核电建设方针,统一技术路线,用先进技术,实现大型核电机组建设的自主化和本地化,提高核电产业的整体能力。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5亿吨。
—— 加快火力发电的技术进步。优化火电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适当发展以天然气、煤层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大力发展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大型联合循环机组等高效、洁净发电技术;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多联供技术;加强电网建设,用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降低输、变、配电损耗。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亿吨。
—— 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将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作为加快煤炭工业调整结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提高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主要鼓励政策包括:对地面抽项目实行探矿权、矿权使用费减免政策,对煤矿瓦斯抽利用及其他综合利用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煤矿瓦斯发电项目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鼓励政策,工业、民用瓦斯销售价格不低于等热值天然气价格,鼓励在煤矿瓦斯利用领域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等。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以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为重点,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粮食主产区等生物质能源较丰富地区,建设和改造以秸秆为燃料的发电厂和中小型锅炉。在经济发达、土地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等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提高农村地区生活用能的燃气比例,把生物质气化技术作为解决农村和工业生产废弃物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努力发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制定有利于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政策和激励措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生产和使用。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积极扶持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大规模的风电开发和建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风电设备国产化,大幅降低成本,尽快使风电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在偏远地区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在城市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建设太阳能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推广满足环境和水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和地源热泵技术,研究开发深层地热发电技术;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发展潮汐发电,研究利用波浪能等其他海洋能发电技术。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6亿吨。
4.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
大力提高常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 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煤炭高效开技术及配套装备、重型燃气轮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发电技术与装备,开发和应用液化及多联产技术,大力开发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及利用、封存技术等。
—— 油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重点开发复杂断块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低品位油气高效开发技术,提高收率技术,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深海油气藏勘探技术和稠油油藏提高收率综合技术。
—— 核电技术。研究并掌握快堆设计及核心技术,相关核燃料和结构材料技术,突破钠循环等关键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建设和研究。
—— 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研究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技术,开发大型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光伏电池及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开发利用技术。
—— 输配电和电网安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与装备,间歇式电源并网及输配技术,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大规模互联电网的安全保障技术,西电东送工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
(二)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
1.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 健全节能法规和标准。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完善各行为主体责任,强化政策激励,明确执法主体,加大惩戒力度;抓紧制定和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制定和完善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机动车等能效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制定建筑物制冷、暖温度控制标准等。
—— 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健全强制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依法淘汰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对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不准销售和使用;依法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及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公共设施用能情况的监督;加强对产品能效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完善节能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发布各类能耗信息,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强节能工作。
—— 推行综合规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将节约量作为纳入总体规划,引导合理配置,取有效措施,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节约电力。
—— 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
——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克服节能新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服务。
—— 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
—— 推行节能自愿协议,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节能积极性。
3.强化相关政策措施。
——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布局。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把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促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 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低能耗的信息产业,制定并实施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制定并完善国内紧缺及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政策。
—— 制定节能产品优惠政策。重点是终端用能设备,包括高效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家用电器、照明产品及建筑节能产品等,对生产或使用目录所列节能产品实行鼓励政策,并将节能产品纳入购目录,对一些重大节能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贴息支持,研究制定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
—— 研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制定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定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取消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引导公众树立节约型汽车消费理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比例,研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政策。
4.强化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
—— 钢铁工业。焦炉同步配套干熄焦装置,新建高炉同步配套余压发电装置,积极用精料入炉、富氧喷煤、铁水预处理、大型高炉、转炉和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连铸、连轧、控轧、控冷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
—— 有色金属工业。矿山重点用大型、高效节能设备,铜熔炼用先进的富氧闪速及富氧熔池熔炼工艺,电解铝用大型预焙电解槽,铅熔炼用氧气底吹炼铅新工艺及其他氧气直接炼铅技术,锌冶炼发展新型湿法工艺。
—— 石油化工工业。油气开应用油系统优化配置、稠油热配套节能、注水系统优化运行、二氧化碳回注、油气密闭集输综合节能和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等技术,优化乙烯生产原料结构,用先进技术改造乙烯裂解炉,大型合成氨装置用先进节能工艺、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节能设备,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推广一段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加快以天然气替代原料油的改造,中小型合成氨用节能设备和变压吸附回收技术,用水煤浆或先进粉煤气化技术替代传统的固定床造气技术,逐步淘汰烧碱生产石墨阳极隔膜法烧碱,提高离子膜法烧碱比重等措施。
—— 建材工业。水泥行业发展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积极推广节能粉磨设备和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对现有大中型回转窑、磨机、烘干机进行节能改造,逐步淘汰机立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及其他落后的水泥生产工艺。利用可燃废弃物替代矿物燃料,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和尾矿。玻璃行业发展先进的浮法工艺,淘汰落后的垂直引上和平拉工艺,推广炉窑全保温技术、富氧和全氧燃烧技术等。建筑陶瓷行业淘汰倒焰窑、推板窑、多孔窑等落后窑型,推广辊道窑技术。卫生陶瓷生产改变燃料结构,用洁净气体燃料无匣钵烧成工艺。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重,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 交通运输。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加快发展柴油车、大吨位车和专业车,推广厢式货车,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的实施,从源头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加快发展电气化铁路,开发交—直—交高效电力机车,推广电气化铁路牵引功率因数补偿技术和其他节电措施,发展机车向客车供电技术,推广使用客车电源,逐步减少和取消柴油发电车;用节油机型,提高载运率、客座率和运输周转能力,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油耗;通过制定船舶技术标准,加速淘汰老旧船舶;用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
—— 农业机械。淘汰落后农业机械;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推广少耕免耕法、联合作业等先进的机械化农艺技术;在固定作业场地更多的使用电动机;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通过淘汰落后渔船,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渔业油耗。
—— 建筑节能。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供热系统和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和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和标准。
—— 商业和民用节能。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推广稀土节能灯等高效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电子镇流器,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实施照明产品能效标准,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比例。
5. 进一步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积极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确保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尽快形成稳定的节能能力。通过实施上述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预计“十一五”期间可实现节能2.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5.5亿吨。
(三)工业生产过程。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化”原则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业产品基本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水泥、石灰、钢铁、电石等产品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 强化钢材节约,限制钢铁产品出口。进一步贯彻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用可再生材料替代钢材和废钢材回收,减少钢材使用数量;鼓励用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工艺;组织修订和完善建筑钢材使用设计规范和标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降低钢材使用系数;鼓励研究、开发和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材料,以替代钢材;鼓励钢铁企业生产高强度钢材和耐腐蚀钢材,提高钢材强度和使用寿命;取消或降低铁合金、生铁、废钢、钢坯(锭)、钢材等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限制这些产品的出口。
—— 进一步推广散装水泥、鼓励水泥掺废渣。继续执行“限制袋装、鼓励和发展散装”的方针,完善对生产企业销售袋装水泥和使用袋装水泥的单位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政策,继续执行对掺废渣水泥产品实行减免税优惠待遇等政策,进一步推广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措施,保持中国散装水泥高速发展的势头。
—— 大力开展建筑材料节约。进一步推广包括节约建筑材料的“四节”(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建筑,积极推进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大力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积极开展建筑垃圾与废品的回收和利用;充分利用秸秆等产品制作植物纤维板;落实严格设计、施工等材料消耗核算制度的要求,修订相关工程消耗量标准,引导企业推进节材技术进步。
—— 进一步推动己二酸等生产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等国际合作,积极寻求控制氧化亚氮及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 (6)等温室气体排放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提高排放控制水平,以减少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农业。
——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逐步建立健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若干法律为基础的、各种行政法规相配合的、能够改善农业生产力和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农田、草原保护建设规划,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毁坏草地和浪费土地。
—— 强化高集约化程度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通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
—— 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选育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水稻半旱式栽培技术,用科学灌溉技术,研究和发展微生物技术等,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强度;研究开发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降低畜产品的甲烷排放强度;进一步推广秸秆处理技术,促进户用沼气技术的发展;开发推广环保型肥料关键技术,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
(五)林业。
——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林业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和清理工作。制定天然林保护条例、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条例等专项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制,加强执法检查,扩大社会监督,建立执法动态监督机制。
—— 改革和完善现有产业政策。继续完善各级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部门绿化责任制,进一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义务植树的多种形式,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工作的深入发展。通过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推动植树造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增加森林和林业碳汇。
—— 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抓好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通过有效实施上述重点工程,进一步保护现有森林碳贮存,增加陆地碳贮存和吸收汇。
(六)城市废弃物。
—— 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管理的重点由目前的末端管理过渡到全过程管理,即垃圾的源头削减、回收利用和最终的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规范垃圾产生者和处理者的行为,并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 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根据新形势要求,制定强制性垃圾分类和回收标准,提高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严格执行并进一步修订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评价标准》等行业标准,提高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的收集利用水平,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
—— 加大技术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提高国产化水平,有效降低成本,促进垃圾焚烧技术产业化发展。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规模适宜的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技术和堆肥技术,为中小城市和农村提供亟需的垃圾处理技术。加大对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利用的支持力度,加快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步伐。
—— 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行环卫行业服务性收费、经济承包责任制和生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等措施,促进垃圾处理体制改革,改善目前分散式的垃圾收集利用方式,推动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
—— 制定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和使用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提高征收垃圾处置费的标准,对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给予优惠,对填埋气体收集利用项目实行优惠的增值税税率,并在一定时间内减免所得税。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一)农业。
——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建设,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继续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在粮食主产区进行规模化建设试点,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继续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加大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盐碱和渍害治理力度,加快丘陵山区和其他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
—— 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促进种植业结构向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三元结构的转变。调整种植制度,发展多熟制,提高复种指数。
—— 选育抗逆品种。培育产量潜力高、品质优良、综合抗性突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改进作物和品种布局,有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
—— 遏制草地荒漠化加重趋势。建设人工草场,控制草原的载畜量,恢复草原植被,增加草原覆盖度,防止荒漠化进一步蔓延。加强农区畜牧业发展,增强畜牧业生产能力。
—— 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力争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抗御逆境、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继续实施“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二)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
—— 制定和实施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法》,制定湿地保护条例等,并在有关法津法规中增加和强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条款,为提高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法制化保障。
—— 强化对现有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对天然林禁伐区实施严格保护,使天然林生态系统由逆向退化向顺向演替转变。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遏制湿地面积下滑趋势。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提高自然保护区质量,建立保护区走廊。加强森林防火,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监测、扑救助、林火阻隔及火灾评估体系。积极整合现有林业监测,建立健全国家森林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加强森林病虫害控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及防灾减灾体系,加强综合防治,扩大生物防治。
—— 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研究与开发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技术,研究选育耐寒、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提高森林植物在气候适应和迁移过程中的竞争和适应能力。开发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技术,特别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等相关技术,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加强森林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包括森林环境、荒漠化、野生动植物、湿地、林火和森林病虫害等监测技术,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体系,提高预警和应急能力。
详细请参考:://.douban/group/topic/1660485/
市场活动策划方案5篇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漳州市气象局围绕漳州农业优势产业?三朵花、三泡茶、四珍菌、六条鱼、十大果?,充分部门发挥优势,将气象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打造?气象科研?业务服务?用户生产?显现效益?的应用型农业气象科研链,探索具有漳州特色科研与业务融合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漳州市气象局多措并举,成效凸显,主要有三方面做法,具体包括了:
第一,靶向服务,科技助农。 一是增强靶向服务。深入基层,找准需求点,根据农时季节、实施项目需要和当地实际,加强需求调研对接,梳理汇总?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瓶颈,完善站网布局,强化数据支撑;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聚焦特色作物,需求牵引,为?一村一品?产业提供靶向服务,定期发布气象专报,在生长关键期提供农事建议。二是优化管理方案。在产业园区布设气象监测设备,集物候期的气象数据,挖掘近几年的田间肥水管理和农业气象数据,筛选出基于农业气象应用技术下的闽台特色水果果园土壤养分管理最佳方案。三是及时预警预报。在灾害性天气过程中提早预警,及时传递气象信息,并结合近期天气特点和后期天气预测,提醒广大农民注意防范,指导种植户科学做好关键农时田间管理。
第二,创新模式,科技兴农。 实践探索?气象助力品牌强农?服务新模式。一是?+农业?助力农民富裕富足。围绕支柱产业,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新品种气候适应性研究,确保每一批次的农产品拥有自己的?气候?,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目前已完成漳浦、长泰青枣,平和蜜柚气候品质认证和授牌,联合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完成云霄枇杷、龙海杨梅样品检测,与华安锦泰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黄龙果引种和花期调控试验。漳浦石榴镇青枣获评?气候特优农产品?后,亩产值增收20%,为石榴镇青枣增收3200万元,同时特色果树气象服务每年减少寒冻害损失约700万元。二是?+旅游?助力乡村宜居宜业。制作果赏花?气象科普专题?,并通过气象自媒体发布,为游客摘提供指导,释放?气象品牌?。聚焦生态旅游,指导 南靖县 完成 ?中国天然氧吧?材料申报和实地复核,南靖、漳浦、诏安、云霄、平和等地区做好?气候康养福地?的申报工作,不断释放品牌红利。三是?+保险?助力农业高质高效。深化气象在保险领域的应用,设计干旱、寒冻害等天气指数保险产品,拓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覆盖面。开展诏安青椒寒冻害保险指数研究;与林业局、阳光保险公司联合探讨开展?巨尾桉?台风指数保险。2022年9月首单枇杷脱贫户气象指数保险项目在云霄落地,为 云霄县 现代农业产业园五个乡镇467户脱贫户,共计863.39亩枇杷提供260万元保险保障。
图为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指导农事
第三,组建团队,科技强农。 组建4支省级、2支市级科技特派员团队,发挥部门优势,将气象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有效地提升了当地特色产业的规模和层次,提升特色产业的规模和层次,使科技特派员工作与主导产业实现了高位嫁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加强与农业、工信部门联动,争取地方支持资金85万元,开展?早钟6号?、白石村不同优质枇杷品种的品质检测、气候品质区划和认证模型构建,建设云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一体化平台;依托省市县气象部门、闽南师范大学数统学院的服务平台持续开展精细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二是加强技术培训。现场培训与技术示范相结合,向农民宣传科普知识,传授生产技术,提高了农民应用实用技术的能力,力推气象服务走完?最后一公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三是强化科普宣传。省市县联合开展?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气象科技下乡活动;针对 平和县 高山茶叶开展低温过程服务,及时查看茶树的受冻情况,提醒茶农根据天气变化做好茶园生产,并将科学的种植方法录制成短,与当地主流媒体合作推广,从而增加服务的受众面;开展气象科普进田间、进乡村服务产业和乡村振兴活动,现场咨询和指导、解答群众关心的气象问题,促进基层群众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发挥气象趋利避害的科技优势。四是推动试验引种。与驻村企业联合开展试验研究,科研成果投入业务应用,提升企业的生产技术和防御能力,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与华安锦泰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黄龙果引种和花期调控试验;将前期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在漳州市绿港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莲雾生产基地进行《莲雾防寒(冻)害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的应用推广。
推荐阅读:
?点赞漳州?十大民生实事评选?民生实事案例持续征集中!
从2016年,重磅推出首届?点赞漳州?十大民生实事评选?活动,至今已经成功连续举办了多届评选活动。活动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漳州市各县(区)、市级行政职能部门?为民办实事?的作为和成效。同时,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投票,获得漳州上下广泛认可与支持,并获得漳州市委、市主要领导的点赞和批示,已成为聚焦时政、关注民生的品牌栏目。
活动通过客观的评选机制及强大的新媒体矩阵传播渠道,让百姓更进一步了解部门这一年做了哪些实事,成效如何;通过与广大网友的互动,也进一步传播网络正能量,进一步鼓励相关部门提高创新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推动为民造福的风气。
本届?点赞漳州?十大民生实事评选?活动民生实事案例,可通过参与单位(部门)自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推荐,以及网友推荐等形式参与,民生实事案例持续征集中。
主办单位: 中国地市新闻网联盟福建分会 &
征集范围: 面向漳州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2年以来优秀民生实事案例、经典事迹、经典故事等。每个参与单位限报一个民生实事案例;
报名要求: 申报者(单位或团体)须提供具体的案例名称、明确理由,以及1500字左右的案例详细介绍,用于后续投票点赞及专家评审;相关或用于制作宣传资料;提供该案例的报道链接(如有);****;
报名方式: 可将上述内容发送到漳州官方微信公众号?漳州?后台
报名时间: 截至2022年11月29日
#策划# 导语策划方案,是策划成果的表现形态,通常以文字或图文为载体,策划方案源自于提案者的初始念头,终结于方案实施者的手头参考,其目的是将策划思路与内容客观地、清晰地、生动地呈现出来,并高效地指导实践行动。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市场活动策划方案,欢迎阅读!
1.市场活动策划方案
一、优化完善农产品品质
许多农产品基于气候或地理环境的因素,本身的品质就非常突出,如xx吐鲁番的葡萄,xx北的xx大米、xx的xx的三七等,但是以这样的品质进入高端市场还是远远不够的,须从育种改良、种植工艺、加工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比如苹果,一般的果农都知道,需要喷洒26种以上的农药,才能保证苹果不受虫害的侵扰,而这样的苹果对特别注重健康的高收入阶层,能够接受吗?内行人都知道,一个苹果出口需要147项检测,而内销的苹果几乎没有,现在国内外都对食品安全产生了强烈的关注,尤其媒体纷纷报道因为农药超标、重金属超标,产生的中毒,作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来说,要想让自己的有更大的收益,决不能吃祖宗和当地特殊环境的老本,加强对品种的改良,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安全性、加工工艺等,这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基础所在。
比如xx村集团开发的高品质鸡蛋,严格按照有机食品标准,用树林放养,母鸡都是吃山野间的昆虫,喝山泉水长大的,由于在生产环节中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环境,使xx有机鸡蛋的品质、色泽、口感、营销含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在xx市场,一只蛋卖到4元钱,是普通鸡蛋的10倍,因为品质优异,每天能销售出去数千枚,成为高端人群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因此有至于摆脱低价值的农产品经营者,必须想方设法在品质上做到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这样就有可能卖出高于普通产品数十倍的价格,品质体现价值,确实如此。
二、产品结构性包装
一般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的农产品包装相对土气,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多产品选择塑料袋或者瓦楞纸箱包一下,早早了事,上面标明产地和品牌名称就没有了,事实上这样的包装往往让人感觉档次低,高端的消费群又怎能喜欢上这样的产品呢?产品的包装要和产品的优良品质相匹配,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塑造品牌价值,研究发现,一个产品的价值60%来自于包装,因为消费者有时候往往并不了解产品本质,往往借助于包装形象、文字说明、生动展示才能感觉到,这一点却是许多农产品经营者所忽视的。
而我服务的国内有机企业——有机农庄,建议他们在有机蔬菜的包装上率先用中英文双语,说明有机食品不含农药、杀虫剂、施用生物有机肥等说明,让消费者马上就明白什么是有机食品,他的好处在哪里,打消了消费者选购的疑惑,因此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仅在上海地区家乐福古北店月销售额达到了30多万。而现在,还有大多数的有机食品厂商,到今天也就是在包装上印有各种认证的标志,极少具体说明产品的特色和详细信息,错失了与消费者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沟通机会。
事实上对于农产品的包装,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外包装我们除了选择农产品常用的绿色以外,还可以多用橙**、金**、红色等象征阳光、档次、生命的色调,尽量在包装的正面设计一个鲜明的形象,消费者能在5米之外就能看到,而在外包装的背面可以用配合文字的说明方式,介绍产品的来源、历史、产地、文化、特色、营养成分、食用人群、食用方法等,更关键在于介绍余种不同之处,而相应的生产厂家和联络方式的文字相应小一些,因为这不是消费者关注的主要信息。而外包装的材质可以根据产品的质地大小,大胆的用一些特别的材质,比如陶罐、牛皮袋、瓷器等,从而突出形象,彰显农产品的价值。
对内包装而言,有必要制作一些精美的折页和手册,或者小的工艺品,介绍产品和产地的人文背景、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信任与好感,比如生产的苹果的厂商,完全可以在在包装苹果的包装纸上印有一些:苹果排毒,天天吃苹果不用看医生”科学常识和民间谚语,消费者每天在吃苹果,都会强化他再次使用的行为,进而成为产品的重视消费者打下基础。
当然对高端人群来说,在包装上要特别注明选购的理由,和独特的卖点,这样结合具体产品进行深度发掘。
三、发掘卖高价的亮点
好产品还要会吆喝,现在很多高品质的农产品销路不畅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一句鲜明的广告诉求可以唤起消费者的注意,引起他们的购买冲动。例如xx出品有机面粉:千斤石磨制成,口感营养不流失。马上与普通面粉划清了界限,其他面粉都是机器磨的,我的面粉是掺用传统的石磨制成的,消费者就会产生好奇,毕竟现在很长吃到这样的面粉,而且突出了这种工艺的好处,口感更好,保全小麦营养的购买利益点,当然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同,价格比普通面粉贵五倍,却卖的断货,供不应求。
因此塑造卖高价的理由,我们必须挖掘农产品本身的特色,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进行诉求,尽量突出人无我由,人有我精,人精我异的特色。如xx一家企业去山上养鸡,名曰“跑山鸡”,消费者听到这样的名字就很新鲜,不仅如此,邀请消费者去山上抓鸡,可是这些鸡和野鸡差不多,不是在树上,就是在山涧,并没有那么好抓,但却有很多人乐此不疲,不抓鸡当作了打猎,企业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因为他家的鸡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从事从产品经营企业,要想办法发掘和塑造出产品独特的价值来,并把它传播出去,这样就不怕没有市场了。
四、塑造产品故事
对许多名特优的农产品来说,背后都有一段特别的和故事,作为经营者其实不仅仅在销售农产品本身,也是在销售和推广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很多企业所忽视的地方,那们如何进行塑造呢,我们可以跟戏剧当中的一个原则,进行说明,一件事物的发生,算是一条新闻,新闻在不断传播和深化后,会便成传闻,进而编成、神话,甚至是童话,往往这个境界是所向往的,因为每个人不管他身处何方,地位境遇如何,都有回归自我,崇尚自然的渴望,我们就是要营造着这样的一种氛围和体验,尤其是高收入、高档次、高品位的消费者来说。
比如xx的野生玫瑰花,从品质和色香味来说,也只有xx玫瑰与之企及,但又有人知道她的美丽和芬芳呢,事实上完全可以通过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来进行的传播的,因为xx族姑娘的名字都叫古丽,而它的意思就是玫瑰的含义,结合少数民族风情和歌舞,进行塑造,走出xx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xx的一家生产茶叶的厂商就做得非常好,他们每次参加展汇合在终端的销售人员,穿着的都是当地xx族的特色服装,唱着山歌,迎接过往的来宾,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很多人为了尝尝“xx茶”味道,纷纷解囊购买。这样现场的品牌串起酒杯消费者带到了加利、带到了脑海里,进而通过他们传播四方。
埋头苦干的农产品经营者们,你们想到没有自身的产品串起在哪里呢?失去了的包装和演绎,就如同一句没有灵魂的生命,这样的产品又怎样能打动人呢?
五、开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现在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在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难道我们仅仅是为了满足温饱吗?其实在中国很多沿海地区的富裕程度,不亚于发达国家了,他们对农产品有着更多、更高、更深、根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必须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对应消费者独特需求,满足他们更加苛刻的要求,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例如曾经建议一家生产高档大米的企业,主攻开发糙米市场,因为糙米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进的营养食品之一,因此对该产品进行多样化包装,针对减肥美容的女性、孕妇、商务人士、中老年人开发,并结合深度的食用方法和调理教育,在北京的高端市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消费者发现突然找到了多年梦寐以求的健康食品,有没有毒副作用,销量获得了持续的攀升。
事实上很多农产品本是含有许多特别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场上缺少对应市场和消费群的手段,造成了好产品卖不出去,消费者得不到好的农产品的现象出现。
六、高端农产品,渠道创新是出路
现在许多农产品,都希望进现代零售渠道,如卖场、超市、便利店等,事实上,这些渠道因为门槛较高,进场费、促销费不堪重负、还有帐期限至、甚至拖欠款,对许多农产品来说并不是有效的渠道。
事实上在xx、xx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出现了销售高档农产品的专业零售终端,如xx、xx等,通过他们分销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因为主要的高端人群也集中在这些地区。
当然根据产品线的结构,或者和区域内的其他农场品企业联合起来,自建终端,开设专营连锁店,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事实上,已经有诸如xx、xx特产小店开出来了,生意极好,只是缺少系统的规划和终端零售的完善。这是一些农产品企业进入的机会,例如蜂蜜制品企业,不一定只销售蜂蜜。可以借助自己的专卖店网络销售特色的农产品等。
而对一些高端的农产品,我们不妨选择酒店、商务、俱乐部、机场、饭店、美容院登高段场所进行深度推广也是一种途径。
七、打破传统传播方式
用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对农产品企业来说是烧钱,又见不到多少效益的手段,比较有效的手段是,通过营销、新闻营销、公关营销,打开市场,还记得前不久,xx一所大学的教授卖大米的新闻,获得了极高的关注,那家企业的销售压力也得到了缓解,而我们身边有许多发生的时间可以拿来炒作,达到低成本传播的目的。
如xx品牌的成功,是xx的xx湖妇孺皆知,因此有一家企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出了xx湖有机鱼头,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宣传产品,很多高档酒店和水产商人,闻讯竟然把这家公司3年的销售产量都吃了下来,根本不愁卖不出去,价格还在不断攀升。因此农产品企业千万别老老实实的给电视台、报社打工了,找到一个突破点,把它炒作起来,整个局面就盘活了。
八、创造深度的服务模式
怎么,销售农产品,也要做服务吗?是的,因为通过服务,农产品的价值才能进一步放大,获得高端消费者认同,想想看,一只苹果在水果店卖,最多5块钱,但是在美容店拿来排毒,或者做spa,可是几百块,其中增值重要原因就是提供了服务。而对农产品的企业来说如何做自己的服务呢,这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摸索。
比如xx的一家有机农场,把农场变成了户外的培训基地,招徕那些培训公司的人员来参观,培训公司的人员又把他们的学员带到这里培训,不断获得了很好的知识信息熏陶,而且品尝到了各色新鲜无污染的农产品,而这些参加培训的人士,大多数都是职业经理人,从而使他们成为了这家农场的忠实消费者,因为该农场通过场地服务,放大了价值,获得了新的发展。
而xx集团,则开出了中国首家蔬菜公园,种植各类特色蔬菜,吸引消费者来参观选购,通过光管旅游的服务模式的引入,进货了传统农业的活力,蔬菜自然有了更好的销路。
作为农业企业来说,我们的眼光一定要放长远,在消费者心目中,种植一亩田,让他们开花结果,他们丰收之际(头脑中充满对产品的信任和好感),即是你成功之时。
2.市场活动策划方案
一、销售策划方案运作平台
公司设置专门机构负责新产品的市场销售策划方案调研、开发、制定营销策略、销售方案,用市场销售方案经济观念全面打造白酒第一终端网络。配备市场销售方案管理和财务人员,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从社会上招聘若干名业务精英。确定区域市场销售方案业务代表、业务主管、业务主任、业务经理,组成专业的营销团队,建立重点市场销售方案销售分队,对客户实行专人管理,对单品实行承包销售,在新产品上市前完成营销团队的组合。
二、销售策划方案产品的设计
由于老产品的价格透明、结构老化,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难以支撑高昂的营销费用,产品无法形成市场销售方案优势,因此,需要开发组合产品。
1、按白酒的香型来开发,力求产品个性化明显,使其成为主打品牌。
2、按白酒的度酒开发产品,形成高中低度系列产品。
3、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不断进行市场销售方案调查,跟进产品,达到产品结构的组合。
4、按市场销售方案价格来开发产品,建立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
三、网络系统建立销售策划方案
对原有的经销商网络进行有效的整合,先帮助原有的经销商进行助销,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市场销售方案底细。为下一步营销工作打好基础。新产品上市工作可按下列销售方案策划步骤向市场销售方案推进。
1、确立主攻市场销售方案,建立可行的县级目标市场销售策划方案,制定市场销售方案开发规划。销售人员直接为一级商服务,由一级商对业务人员进行考核,在销售区域市场销售方案选择信誉良好的酒店、商超、商店,对产品进行全面集中铺市。打造样板市场销售方案,力争市场销售方案的铺货率达到80%以上。通过一个月的铺市后,强化和筛选客户,确定一、二级客户,建立和完善客户的档案。
2、对一级经销商管理的下线客户由业务人员协助管理,实行一、二级客户供货卡管理制度;对一、二级客户印制并发放供货卡。目的是掌握与控制市场销售策划方案货物流向,有效的控制市场销售方案砸价、窜货,彻底杜绝货的出现。
3、对一、二级经销商的奖励政策进行合理的区分,保护一级经销商,扶植和支持二级客户。视业绩大小奖励二级客户。
4、对客户取晋级管理的办法。当二级客户业绩达到或超过一级经销商时,二级客户可以直接晋升为一级经销商,享受的待遇随之变化。最终形成强大的、具有拓展能力的销售一、二级网络。
四、销售策划方案市场销售方案的利用
1、配置送货车辆,制作车体形象广告。
2、业务人员统一服装、名片,佩带胸卡。
3、任命业务代表、业务主管、业务主任、业务经理。
4、公司可以掌控的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五、产品利益分配和销售策划方案的费用
(一)产品利润分配销售策划方案
合理的分配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做到的利用,对此,将按照产品价格的空间关系予以层层分配。
1、制定统一的市场销售策划方案销售价,包括酒店价、商超价、零售店价等,合理分配利润空间,按月返利和年奖励两种形式对经销商进行嘉奖。
2、销售产品进行的有机组合,制定单品的市场销售方案操作办法。
3、对于阶段性的促销活动按出货的总量设置奖励标准。
4、随着市场销售方案逐步成熟,各个环节上的费用相应的予以减少或者取消。
(二)销售策划方案营销费用的管理
1、对销售产品用费用包干的办法,公司承担业务人员的基本工资、出差费用、电话费用等。
2、车辆费用、办公费用、库房费用。
3、业务人员的待遇取底薪+提成+奖励的办法予以发放,基本任务保基本工资,业务提成上不封顶。
4、易拉宝、招贴画、公益性广告等宣传费用。
5、铺市阶段的宣传和造势活动以及阶段性的销售活动产生的费用。
(三)销售策划方案直销工作的步骤
1、计直销操作办法(一品一策)。
2、公开招聘业务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安排具体岗位。
3、制定直销产品上市造势活动方案。
通过直销运营可以有效的对市场销售策划方案进行掌控,对市场销售方案的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达到太白酒网络的扁平化,为运作大市场销售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3.市场活动策划方案
一、总则
1、制定目的:为规范本公司销售管理,提升经营绩效,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公司各单位销售人员管理,除公司另有规定或协议外,均依照本办法执行。
3、实施细则:由各单位拟订各自的“销售管理实施细则”,报公司总经理核准后实施。
二、销售人员
1、销售人员的聘用、考勤和离职按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执行。
2、销售人员的工作主要是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促成交易、合同履约、收集和传递市场信息。
3、销售人员应保守公司商业秘密,更不得诱劝客户将公司业务转移或外流。严禁挪用公款、收受回扣及以不正当手段和渠道支取货款。
三、营销
销售人员根据个人的年销售指标制定营销,经主管审核同意后实施;该包括销售指标分解,及开拓市场、增加销售量的设想和措施。
四、营销过程
1、销售人员必须根据业务开展情况真实完整的填写“工作日报表”和“客户档案表”,并定期进行书面工作总结;各单位每月汇总“客户档案表”,在次月10日前必须提交公司行政管理部一份存档。
2、各单位开发的客户须及时向公司总经办备案,如市场出现“碰车”现象,由公司总经办以“先入为主”原则予以协调。
3、销售时,原则上要经过单位业务部门组织合同评审后签订经济合同,合同签订后3日内由业务主管部门向公司财务部、总经办、行政管理部各交一份原件备案;对信誉较好的老客户经单位业务部门同意后,可由用户负责人签字的购单为订货依据;合同额十万元以上的原则上要有预付款。
4、销售利润率低于20%的拟签订的经济合同要通过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组织合同评审后决定。
5、销售人员负责合同履约,并按约定回收合同款项(包括尾款或质保金);因销售人员个人原因不能收回货款、形成呆坏帐造成公司损失的,由销售人员付连带赔偿责任。
五、销售价格
1、内部报价:
a、原材料价格不易变化的,由生产单位定期或不定期主动向公司各销售单位提供内部报价。
b、原材料价格易变的,由购货单位书面(盖章)询价。
2、对外报价:
⑴各单位可根据该单的回款方式、总利润、竞争程度等具体情况定价,明确每位销售人员的折扣权限。
⑵客户还价低于公司定价标准、或超越销售人员的折扣权限,须报业务部门主管批准。
⑶公司内部报价和折扣标准等公司内部商业情报,严禁对外泄漏,违者追究相关责任。
六、业务费用(含差旅费、公关费)
1、销售人员在跟单过程中借业务费用,需事先请示主管,具体审批权限见《公司资金支付审批流程》。
2、业务费用标准:
⑴销售利润率低于25%时,业务费用为销售差价的20%。
⑵销售利润率等于和大于25%时,业务费用为销售额的6%。
⑶业务费用大于销售额的6%的,按超出部分在销售人员的业务提成中列支。
七、销售人员薪资待遇
1、销售人员试用期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具体由各单位制订,报公司总经办批准。
2、转正后销售人员薪资结构为“月工资+业务提成+年终奖励”具体由各单位制订,报公司总经办批准。
⑴月工资,根据销售指标完成情况确定。当完成累计销售额达到升档标准,当月即可享受同档标准月工资。
⑵业务提成:
a、按超价部分的50%在销售款回笼当月结算。
b、至发货之日起,除质保金外,其余销售款在2个月后按月息1%计息。
c、除质保金外的所有销售款回笼后,方予业务结算。
d、有质保金的合同,留结算额的20%待质保金回笼后再支付。
⑶年终奖励:公司根据销售人员的销售绩效、业务素质、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公司整体效益等综合因素考虑年终奖励。
3、销售人员的待遇按公司《员工手册》执行。
八、附则
1、公司按销售额的2%提取市场服务费,用于市场回访和优秀销售人员年终奖励。
2、非市场营销人员利用自有社会,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协作销售,可按销售额或利润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具体由各单位根据该单的回款方式、总利润等具体情况定。
3、其他特殊市场营销人员政策见公司《特殊市场销售管理办法》。
4、本办法由公司总裁批准颁行,于20__年__月__日起生效。
4.市场活动策划方案
一、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主要是指将甜品的颜色、口味、外观等进行翻新。其主要研究新产品开发,产品生命周期,品牌策略等,是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的基础。给予产品赋予特色,可以让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1、每月推出一款新品,可以改变口味,更换搭配,给客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可以使装盛甜品的容器更吸引人,独特化。让客人除了对产品,更对店内独特的风格产生兴趣。
二、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主要是指甜品的定价,主要考虑成本、市场、竞争等,其主要研究甜品的定价、调价等市场营销工具。
1、差价不超过产品本身的成本,根据原材料的时令适当调价。
2、每周推出一款甜品半价。
3、一次性消费满__打八点五折。
4、购买会员卡,每款产品享受九折。
5、一次性消费满__元赠送卡片一张,集齐三张可兑换一份__。
三、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主要是用一定的促销手段来达到销售产品,增加销售额的目的,促销的形式包括了广告宣传、促销活动、人员销售、口碑操作等,通过推广,得以让消费者进店消费产品,促销的强度及其是否得宜,足以影响或操纵产品的知名度、形象、销售量,乃至于甜品店的品牌形象。具体操作如下:
(1)自制店内广告。
店内广告(POP广告),它主要包括店面广告、橱窗陈列及放在桌上、贴在墙上的价格单等。
在制作店内广告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选择适当的广告数量。店内广告数量太多将破坏店中固有的特色、气氛,反而会减弱广告的效果,所以重点要放在招牌产品基本产品上。
2、注意张贴位置。
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大众传媒。
蛋糕店在决定利用媒体做广告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各个传媒的覆盖情况,主要观众、听众以及与他们与本企业的细分市场的关系,找出其交叉点,创造促销效果。
(2)街头传单的利用。
在街头散发传单是一种常见的促销手段。因为其投入成本不高,许多甜品店老板都用这种促销方法,但是若前期工作没做好,通常会收效甚微,为此应考虑以下几点:
1、广告的内容。
不易过多,应尽量限于重点内容,如店名、招牌产品、价格、电话、地址、简明地图等。同时在设计时应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是否有收藏价值,如附印折扣优惠券或兑换纪念品的传单,还要有公章,并规定有效期限。这有利于顾客对该券的真实性产生肯定的态度。
2、重视对分发员工的培训,不要见人就发,要针对某种适合消费的顾客群。
3、赠送礼品。
4、吸引流动顾客的交通广告。
5.市场活动策划方案
一、茶楼摘要
我国是一个茶叶大国。将茶楼安排在繁华的市区中心,让喧闹繁华的城市间有一个安逸的、幽雅的,气氛几乎自然地倾向休闲、雅致、豁达的风格。
二、经营指南
喝茶的本性是安逸的`、幽雅的,茶楼的气氛几乎自然地倾向休闲、雅致、豁达的风格,所以茶楼必须是精致而典雅的场所。这样的场所符合休闲的心情外这些地方要求茶叶品位高一些,要注意品牌、名茶品种要丰富,与茶叶有关的茶具、茶书要配套,如紫砂、瓷器、玻璃茶具等。
三、茶楼业务描述
以平等为宗旨,我茶楼气氛一定要安逸。人群从公司大老板到学生。从少年到老年。我茶楼既可以是学习看书的场所,也可以是商场业务交谈场所。为了避免别人的打扰,我会增加包厢的数量,每个包厢气氛一定要幽雅,安逸。
四,营业员的素质
1、具有吸引力的仪表:着装整齐干净,款式适时、美观大方、表情朴实坦诚。
2、具有对品茶深有研究的人员优先录用,以便为一些品茶高的人服务。
五、目标定位
1、面对竞争我必须发扬我公司的优点,定期派我公司的员工到各国好的茶馆吸取经验。我公司人员必须相处融洽,以为客人服务为宗旨。管理科学化、经营连锁化。
2、为打好我公司的名声,我决定花一部分基金在广告上,如街边路牌标志,我还决定成立我的小蜜蜂团队。就是逢节日高活动,以及与一些高级公司联系,给她们一些优惠劵,提高我茶楼的名声。为我茶楼进一步提供客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