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11年7月1日~31日的天气记录表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什么?

3.气象小组把2013年10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天

4.下表某气象小组记录的今年夏季某周内的气温变化情况(上周末的气温为28.5℃) (注:正号

5.气象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制作气象记录表教学设计_制作气象记录表

月相观察记录表怎么写如下:

1、确定内容,注意观察。

自然观察日记内容广泛,动物植物、环境气象、天文地理,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现象都是自然观察日记的内容。观察中,一定要注意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生长的习性。动手实验从正面、侧面,比较、反复观察中,弄清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最后确定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来写。

2、掌握格式,真实具体。

(1)题目。在第一行写。以往写日记不要求写题目,不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要新颖,观点要明确。如连续观察可在每段日期前再加一小标题。

(2)题目下写清楚所在省、市、县(区)学校及年级,空一格写作者姓名。如果在自己日记本上写,可省去,如果将日记整理投寄报刊编辑,就相当重要了。

(3)第三行写明日记的时间:即:×年×月×日,星期×,最好把天气情况稍带说明,以备日后查考。

(4)正文。如查正文要写的内容比较多,可以象写其它文章一样,分成几个小段来写。篇幅长短取决于所记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正文的写法灵活多样,以二类见多,一是表格式和座标式记录,如天文气象、生长变化、分类比较、统计数据等,其形象直观。

二是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形式表达,如动物植物新现象新发现等。观察自然本身就是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所记内容不能虚构,应依据观察的现象如实记录,其结论具有科学性,这对今后的查阅、参考才有作用。

(5)有辅导教师,应在文末用括号注明教师姓名。

3、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写自然观察日记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只有坚持不懈地记,才会取得惊人的成绩。因为写日记本身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坚持意志的培养。

天津11年7月1日~31日的天气记录表

2.1.13.1 目的

(1)充分搜集气象观测站1955年以来的详细资料、数据。

(2)充分搜集各气象观测站所观测的大气降水、蒸发等数据资料,为进行全国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奠定气象数据基础。

2.1.13.2 基本要求

(1)各类气象观测站资料完全搜集原则,即各类气象观测站(包括国家级、省级、县级等)的资料均要进行搜集,以确保气象资料的完全性。

(2)各类气象观测站资料年份完整搜集原则,即各类气象观测站自建站以来(最早1955年)至现在所有年份资料全部进行完整搜集。

(3)各类气象观测站资料年度完整搜集原则,即各类气象观测站年内资料(1~12月份)要进行完整搜集。

2.1.13.3 内容

2.1.13.3.1 气象观测站基本情况

(1)气象站统一编号。

(2)原编号:气象观测站原来的编号。

(3)气象站名称:气象观测站的具体名称。

(4)地理位置:气象观测站详细的地理位置。

(5)坐标:以经度、纬度描述,东经×××°××'××″,北纬××°××'××″。

(6)高程:气象观测站的具体海拔标高,单位m。

(7)观测项目:气温、降水等。

(8)资料起始时间:进行资料搜集的开始时间,19××年××月××日。

填写附表50。

2.1.13.3.2 大气降水逐月观测记录表

(1)气象站统一编号:同上。

(2)数据年份:气象大气降水资料搜集的具体年份,××××,填满4位数。

(3)大气降水观测数据:大气降水量的具体观测数据,单位mm。

(4)1~12月:数据搜集年内1~12月各月份大气降水量观测数据,单位mm。

(5)年累计:数据搜集年内1~12月份总的大气降水量,单位mm。

填写附表51。

2.1.13.3.3 陆面蒸散发量逐月观测记录

(1)气象站统一编号:同上。

(2)数据年份:气象蒸发资料搜集的具体年份,××××,填满4位数。

(3)地表蒸发观测数据:地表蒸发量的具体观测数据,单位mm。

(4)1~12月:数据搜集年内1~12月各月份地表蒸发量观测数据,单位mm。

(5)年累计:数据搜集年内1~12月份总的蒸发量,单位mm。

填写附表52。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什么?

天津2011年7月天气预报

7月1日 周五雷阵雨转中雨

31℃~22℃

微风

7月2日 周六大雨转中雨

27℃~20℃

东风3-4级/东北风3-4级

7月3日 周日 阴转晴

30℃~22℃

北风3-4级/西北风3-4级

7月4日 周一 晴

33℃~23℃

微风

7月5日 周二

多云

33℃~22℃

微风

7月6日 周三 阴转雷阵雨

34℃~23℃

南风3-4级

7月7日 周四 阵雨转多云

32℃~22℃

东南风3-4级/北风4-5级

7月8日 周五 阴

35℃~25℃

北风3-4级

7月9日 周六 多云

33℃~24℃

东南风3-4级/微风

7月10日 周日

33℃~22℃

微风

7月11日 周一 多云转阴

33℃~25℃

东南风3-4级

7月12日 周二雷阵雨

32℃~23℃

东南风微风

7月13日 周三 多云

33℃~24℃

微风

7月14日 周四 多云转阴

34℃~25℃

微风

7月15日 周五

阴转多云

34℃~25℃

微风

7月16日 周六 多云转雷阵雨

32℃~23℃

微风

7月17日 周日 多云转雷阵雨

31℃~22℃

微风

7月18日 周一 中雨转小雨

30℃~21℃

微风

7月19日 周二 雷阵雨

30℃~22℃

微风

7月20日 周三

多云转阵雨

31℃~23℃

微风

7月21日 周四 雷阵雨转多云

30℃~23℃

微风

7月22日 周五 雷阵雨

31℃~24℃

微风

7月23日 周六 多云

33℃~24℃

微风

7月24日 周日 中雨

33℃~21℃

东南风3-4级/东风3-4级

7月25日 周一

多云

31℃~22℃

东风3-4级/南风3-4级

7月26日 周二多云

34℃~25℃

微风

7月27日 周三 多云转阴

35℃~25℃

微风

7月28日 周四 雷阵雨转多云

33℃~24℃

微风

7月29日 周五 中雨

31℃~24℃

微风

7月30日 周六

多云转晴

30℃~24℃

微风

7月31日 周日

35℃~25℃

微风

气象小组把2013年10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天

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温度等。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或(背阴处)},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即14时])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扩展资料

根据覆盖地区来预报范围,可将天气预报分为:

1、大范围预报。一般指全球预报、半球预报、大洲或国家范围的预报。主要由世界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中心制作。

2、中范围预报。常指省(区)、州和地区范围的预报,由省、市或州气象台和地区气象台制作。

3、小范围预报。如一个县范围的预报、城市预报、水库范围的预报和机场、港口的预报等,这些预报由当地气象台站制作。

下表某气象小组记录的今年夏季某周内的气温变化情况(上周末的气温为28.5℃) (注:正号

(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
天数12810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晴天的天数最多,雨天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10天.

(4)12-8=4(天)

答: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4天.

(5)10-8=2(天)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2天.

(6)阴雨天一共多少天?

10+8=18(天)

答:阴雨天一共18天.

故答案为:

气象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下表某气象小组记录的今年夏季某周内的气温变化情况(上周末的气温为28.5℃)

(注:正号表示气温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气温比前一天下降):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气温变化

+1.2 +0.5 -0.4 +1.3 -0.1 +0.7 -0.2

各日气温是

星期一的气温是28.5+1.2=29.7℃

星期二的气温是29.7+0.5=30.2℃

星期三的气温是30.2-0.4=29.8℃

星期四的气温是29.8+1.3=31.1℃

星期五的气温是31.1-0.1=31.0℃

星期六的气温是31.0+0.7=31.7℃

星期日的气温是31.7-0.2=31.5℃

⑴本周哪一天气温最高?哪一天气温最低?

星期六气温最高,星期一气温最低。

⑵本周的平均气温比上周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上升了(平均气温=(29.7+30.2+29.8+31.1+31.0+31.7+31.5)÷7=30.7℃)。

每天的气温都比上周高,平均气温比上周肯定上升了。

⑶计算出星期三的气温

28.5+1.2+0.5-0.4=29.8℃

最传统的数据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过专业人员、爱好者、自动气象站或者浮标收集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世界气象组织协调这些数据集的时间,并制定标准。这些测量分每小时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时一次(SYNOP)。

气象卫星的数据越来越重要。气象卫星可以集全世界的数据。它们的可见光照片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来检视云的发展。它们的红外线数据可以用来收集地面和的温度。通过监视云的发展可以收集云的边缘的风速和风向。不过由于气象卫星的精确度和分辨率还不够好,因此地面数据依然非常重要。

数据同化

在数据同化的过程中被集的数据与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结合在一起来产生气象分析。其结大气状态的最好估计,它是一个三维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的表示。

数据天气

按照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结果来计算大气随时间的变化。

输出处理

模型计算的原始输出一般要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成为天气预报。这些处理包括使用统计学的原理来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参考其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重要工具

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是天气图。

天气图主要分地面和高空两种。天气图上密密麻麻地填满了各式各样的天气符号,这些符号都是根据各地传来的气象电码翻译后填写的。

每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天气。

表示云状的符号,有卷云、卷积云、卷层云、高积云、雨层云和积雨云等等。

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有:雷暴、龙卷、大雾、连续性大雨、小雪和小阵雨等等。

此外,还有表示风向风速、云量及气压变化的符号。

所有这些符号都按统一规定的格式填写在各自的地理位置上。这样,就可以把广大地区在同一时间观测到的气象要素如风、温度、湿度、气压、云以及阴、晴、雨、雪等统统填在一张天气图上。

从而构成一张张代表不同时刻的天气图。有了这些天气图,预报人员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加工,并将分析结果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符号表示出来。

地面天气图的分析内容包括:圈画出各地重要的天气现象(如降水、大风、雪暴等)的区域范围,画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所在位置,绘制全图等压线,标出低压、高压中心及强度。

经过这一分析,就可从图中清晰地看出当时的气压形势:哪里是高压,哪里是低压,冷暖空气的交锋地带在哪里。

高空天气图上填写的气象要素是同一等压面上各点的高度,因而分析绘制的是相隔一定数值的等高线。等高线画好后,就能看出当时高空的气压形势:哪里是低压槽,哪里是高压脊。

然后再画出等温线,标出冷暖中心。从冷暖中心与低压槽、高压脊的配置情况,预报人员就可对未来的气压形势作出大致的判断。

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气象台已经使用气象雷达、气象卫星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探测工具和预报手段来提高气象预报的水平,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据报道,自1966年以来,发生在全世界热带海洋上的台风,几乎没有一次逃过气象卫星的“眼睛”。卫星云图对于监视和早期发现大型风暴、强烈的灾害性天气都有显著效用。

制作过程

①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在电脑上制作全国气象形势图表(就是天气预报节目的背景图)

②主持人站在一块蓝幕前“指指点点”,讲解天气(如何把握各个地区的位置,主持人只有一个秘诀——死记硬背)

③中心进行影像合成,在电脑上用过程①中的图表代替过程②中的蓝幕;

④中心将制作完毕的节目传送到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