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气预报颜色按等级是怎么排名的?

2.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3.天气预报中出现的三条波浪线表示什么意思?

4.为啥中国的天气预报这么不准求大神帮助

5.北京泥雨过后未来两天天气情况如何?

甘肃天气_甘肃气象台天气预报

降水等级用语 12小时降水总量(毫米) 24小时降水总量(毫米)

毛毛雨、小雨、阵雨 0.1 - 4.9 0.1 - 9.9

小雨 - 中雨 3.0 - 9.9 5.0 - 16.9

中雨 5.0 - 14.9 10.0 - 24.9

中雨 - 大雨 10.0 - 22.9 17.0 - 37.9

大雨 15.0 - 29.9 25.0 - 49.9

大雨 - 暴雨 23.0 - 49.9 38.0 - 74.9

暴雨 30.0 - 69.9 50.0 - 99.9

暴雨 - 大暴雨 50.0 - 104.9 75.0 - 174.9

大暴雨 70.0 - 139.9 100.0 - 249.9

大暴雨-特大暴雨 105.0 - 169.9 175.0 - 299.9

特大暴雨 >= 140.0 >= 250.0

天气预报颜色按等级是怎么排名的?

会有不准的时候,但是大部分都是准的,不准的原因主要因为地面变量,比如天气会受地表山川、河流以及人类每天排放的各种气体或是污染的影响。而另一个就是时间变量,当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叠加,短期内无限接近正确值,时间长了以后,准确率衰减就会非常厉害。

天气预报是个复杂的系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计算方案里面有很多数据是变化和不够精确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解释说,负责初始数据的观测站未能达到理想所需,这给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打了折扣。

理想情况下,全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高度层面需要数量级达到106至107的观测站。而现实中,这个数值仅为103至105。而且,观测站分布极不均匀,如我国的青藏高原气象观测站就很少。同时,这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因为大气是流动的,即使国内的观测点很密,周边国家达不到要求,也会影响初始数据。

扩展资料

除了观测站点的数据局限性,仪器观测误差与计算误差也十分可观。从加工程序来讲,由于数值预报模型建立在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求解之上,在求解方程组时用差分的计算方法,必然引起计算误差。

“我们只能努力通过对物理过程的精确认识让模式更接近真实大气,但它不是真实大气环境的还原,所以基于这个模式所计算出的大气未来走势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张庆红说。

不同地理环境也对预报准确度影响深刻。平均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山区、湖泊、农田、城市等的天气状况都会不同。如果把数值预报计算网络缩小一半,即对更小尺度进行运算,计算量大体会增加16倍。

但在运算中,一些类似于地形等的信息依然难以充分表达,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细节不能很好反映,必须依靠预报员通过他们的分析、验证与经验再次订正。“这个时候,气象预报员不像‘科学家’反而更像个‘艺术家’。”张庆红说。

人民网-天气预报到底准不准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按等级排名为:蓝、黄、橙、红色。

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严重、严重和特别严重。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同时以中英文标识,与国家的所有应急处置等级和颜色保持一致。而台风、暴雨、寒冷3种预警信号的黑色预警信号成为历史,统一以红色为最高等级。

扩展资料:

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关注天气预报不仅能帮助人们避免遭到台风、冰雹、雷电等特殊灾害天气的侵害,即使日常生活、穿衣、旅游、出行等都能通过天气预报做出更好的安排和搭配。并且随着天气预报的发展,使群众能通过天气预报获得更贴近生活的信息。

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不仅影响了交通运输的效率,更直接对交通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冰雪导致的路面湿滑,以及雾、霾等造成的能见度低下,都可能对交通运输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准确的天气预报能帮助航空、公路、铁路、海运部门尽早了解灾害天气产生的时间和强度,并及时取措施保证交通运输的快速、高效和安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天气预报中出现的三条波浪线表示什么意思?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

甘肃省现有兰州、西峰、天水、平凉、武威、张掖、酒泉7个地下水动态监测站,共390个监测点,其中,国家级监测点58个。各分站隶属情况:兰州、西峰监测站隶属于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平凉、天水监测站隶属于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武威、张掖监测站隶属于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酒泉监测站隶属于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见表)。地质环境监测院仅对其进行业务管理,资料除直属的兰州站、西峰站全部资料归档属于监测院管理外,其他各分站仅提供国测点动态监测资料、年报和水情通报,各类原始资料和省测点资料归属地各地勘院管理。

二、监测网点建设情况

全省地下水监测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黄河流域,监测面积为15877.3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50%。其中,酒泉、张掖、武威站属区域性监测站,位于北大河、黑河和石羊河,控制面积分别为282.80km2、8288km2、6380km2;其余各站均为城市水源地监测,监测控制面积较小,共926.5km2,其中,兰州400km2,天水88.5km2,陇西60km2,平凉67km2,西峰311km2。截至2008年末,全省共有地下水监测点390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58个,省级监测点315个,地级监测点17个。

从左至右:副院长兼副总工程师余志山、副院长兼纪委书记孙於春、院长黎志恒、党委书记邓国强、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赵成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队伍现状表

三、监测装(设)备配备现状

甘肃省的地质环境监测的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人工实地测量,测量装备均用万用表、电线,监测数据用人工填写,最后有专人负责录入计算机。

四、信息化建设情况

2008年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具体业务仍由兰州中心气象台和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两家承担。时间为5月1日至9月30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重点区域为兰州、陇南、天水、甘南、临夏、定西、平凉、庆阳和白银9个地区。

(一)预警数据传输

气象数据和预警产品主要通过2M专线以专线方式传输,预警产品以甘肃省气象局和甘肃省国土厅的名义联合发布,以手机短信、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发布。

在气象数据的传输频率上,兰州中心气象台在无降雨、小雨和中雨日,每天下午16:00~17:00通过2M专线将全省范围内的降水预报数据传输传到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预警中心;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和持续连阴雨日,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将数据传输传到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预警中心。

(二)预报预警流程

1.收到兰州中心气象台发来的甘肃省境内未来24小时降雨预报数据以及前期实际降雨数据半小时内,监测院预报组根据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甘肃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图等,结合当天的预报降水量、降水区域,以及降水累加值等资料,在已确定的降雨特征值基础上,分析判断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空间范围及其可能性程度,进行预报预警等级划分。

2.监测院预报组将预报预警结果与监测院预报预警课题组会商,最终确定预报范围和级别。

3.将预报预警范围和级别报院主管领导签发,并报省国土厅主管部门审批。

4.将预报预警结果通过2M专线传输到兰州中心气象台。

5.兰州中心气象台制作气象预报节目时,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结果主要通过甘肃电视台20点的天气预报节目发布,同时通过短信、广播电台和甘肃省气象局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

6.省国土厅,通过甘肃省国土厅网站和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网站向社会公众发布,同时通过电话、短信、传真、E-mail等方式将预报预警结果通知预警地区国土局。

最后,兰州中心气象台和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存档。

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

2008年度发布地质环境公报1份,地下水动态监测年报7份,水情通报7份。在2008年主汛期,共发布了34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产品,其中Ⅲ级28次,Ⅳ级6次,成功预报20次。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地根据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启动“群测群防”等防灾体系,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2008年主汛期,全省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及失踪1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

六、法制建设

1.《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12月2日。

2.《甘肃省人民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甘政发〔2006〕45号。

为啥中国的天气预报这么不准求大神帮助

在天气预报中,三条波浪线的图标是微风,看上去像个波浪,三条线条,最上面一条向上卷起,下面两条卷向下方。

风的强度用风速表示,一般用蒲风级或多少米/秒来衡量,分十:

静风:即0级风。

和风:即4级风。风速在5.5-7.9m/s之间的风。

微风:即3级风。

大风:即8级风。平均风速为17.2-20.7m/s的风。

狂风:即10级风。

暴风:即11级风。风速在28.5-32.6m/s之间的风。

飓风:即12级以上风。

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中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它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

如今人们外出,只须收听或观看天气预报,就可以决定是否带雨具,而在过去,则要顾虑天气情况。

北京泥雨过后未来两天天气情况如何?

听到有人这样抱怨:早上六七点出门,明明外头下着大雨,广播里却说“今天白天晴间多云”,气象台可真敢报!气象台的同志说,其实在天气预报的表述中,白天是指早上8点到晚上8点,气象台并没“瞎报”! 这种现象并非个别。比如某地报雷阵雨,事后有市民到台里反映说,“就掉了几滴雨,你们预报错了”。然而实际上,出现打雷并伴有阵性降水就是“雷阵雨”,雷阵雨并不一定意味着大雨。 由于公众对不同预报产品的含义理解有偏差,产生了“预报不准”的误解。 老百姓理解的准确率,往往同气象学上的准确率有差别。例如预报西宁有雨,当雨落在北边,南边没有下雨的地方,老百姓就会说不准,这是因为预报在空间上不细;也就是说,老百姓认为的不“准”,其实是指的预报不“细”,这是对目前预报系统的挑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级和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性及精细化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对天气预报信息的依存度日益加深。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天气预报准不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天气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天气预报有时不准,原因也很复杂,尤其是夏季气候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由于误差的存在,天气预报总在通过不断地滚动式预报来修订误差。然而,气象台提供的预报结果一经播报便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而市民一般则认为其就是当天的天气情况,这就造成了预报不准确的印象。另一方面,大部分公众对于天气预报是否准确的判断,是根据自身体验做出的。 “这么热的天,少说也有30多摄氏度,怎么气象台报最高气温才28摄氏度。”炎夏酷暑,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抱怨。其实,天气预报所说的气温是指百叶箱里的温度,它是在草坪上,距离地面1.5米,通风而且不受阳光的直射。但是人们的体感温度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气温,阳光下和树阴下感觉差别很大,有风和无风差别很大,湿润和干燥差别很大,感觉上的差别一般可以达到5摄氏度以上。 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天气预报要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是不可能的,而且几乎永远是不可能的,无论哪个国家都是如此。 事实上,精细化预报不是新名词,而且不乏成功案例。精细预报在国庆庆典、卫星发射等重要活动中的“出色”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毫无疑问,要使日常预报实现定时、定点、定量的长远目标,就对预报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模糊用语越来越少,真正做到从市民生活需求报天气,这正是未来预报要把握的方向和发展的必然。

4月15日,受上游沙尘输送影响北京出现沙尘,15日20时至17日20时,北方部分地区有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15日20时至17日20时,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先后有5~6级偏北风、阵风8~10级,北方地区局地10~12级,17日后风力明显减弱。上述部分地区气温下降4~6℃,局地8℃以上。

扩展资料

沙尘可能影响江南地区:

中央气象台4月15日18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15日20时至16日20时,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甘肃北部和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中西部、吉林西部、河南、山东、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湖北北部等地将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有沙尘暴。

由于冷空气比较强,阵风风力较大,此次沙尘过程向南传输的速度会更快、距离更远,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都将出现沙尘天气,16日甚至可能影响到江南地区;越往南影响越弱,所以江南地区出现扬沙天气的可能性较小,但PM10仍会显著升高。

海外网-北京泥雨过后未来两天持续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