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月球的问题

2.毛坯房的装修需要注意什么?毛坯房装修有哪些要点

3.《冰与雪的联想》桂文亚

4.《飞天》2020年第7期:背馍上学那四年(巴陇锋)

都安天气预报30天准确 一个月_都安天气预报30天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厅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热多雨,雨量充沛,受台风影响,汛期多出现暴雨、大暴雨或连续数天的大雨以上的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广西每年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大部分与降雨有关,特别是与暴雨、大暴雨或连续数天的大雨以上的持续强降雨有关。每年汛期都是广西地质灾害多发时期,在降雨特别是强降雨的影响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及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旦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地方有关部门必须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行抢险救灾,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灾后处置等一系列应急工作。由于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分析、发生发展趋势、分布特点、稳定性评价等,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必须有地质灾害专业队伍予以协助调查及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服务,为地方提供防灾减灾依据。

自治区国土厅高度重视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将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作为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主要技术工作支撑单位。该站成立于1981年,2000年机构改革后属自治区国土厅直属由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业单位。2008年以前总站经自治区编委批准设立的市级分站有6个,1个镇级站。2008年,自治区编委批准了梧州、百色、贵港、来宾、贺州、崇左等市设立市级地质环境监测站。目前,除防城港和钦州两市外(北部湾地质环境监测站负责北海、防城港、钦州市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全区各设区市全部设立了地质环境监测站。为理顺管理关系,2011年,自治区国土厅又在防城港、钦州两市分别增设地质环境监测站。近3年来,自治区财政加大了总站地质灾害调查与应急设备购置费用力度,购置了V8多功能电法仪、地质雷达、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近年来,总站在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每年调查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均超过200起。一旦发生突发地质灾害,在接到信息后能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应急调查,为部门地质灾害抢险救援提供技术上指导。2010年,自治区玉林、梧州、来宾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及2011年5月9日全州县咸水乡洛江村广坑槽石场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总站反应迅速、技术过硬受到了当地和群众的好评。

为确保在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处置;及时组织现场应急调查工作,编写应急调查报告并及时上报。当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各应急分队本着为民服务、为排忧解难的宗旨,立即行动,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跋山涉水,及时赶赴地质灾害现场,查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成因与发展趋势,提出防治措施建议,积极配合和协助当地组织抢险救灾,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及时将处于危险区的人员撤离,避免受灾群众再次受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充分体现了总站作为自治区国土厅技术支持的职责,也体现了各应急分队的快速反应能力。

具体典型事例如下:

1.2010年“6·2”突发地质灾害及“6·15”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2010年6月2日,广西容县六王镇、岑溪市南渡镇及马路镇一带,6月15日苍梧县沙头镇一带在强降雨影响下,发生点多面广的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数千起,山坡上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图1和图2)。这两次性地质灾害共造成59人死亡,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其中有一个灾害点造成的人员死亡达到11人。这两次地质灾害,给受灾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当时,许多媒体都不同程度地报道了这两,社会影响极大。

图1 广西岑溪市马路镇社冲组地质灾害现场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得到消息后,立即出动,在赶往灾点的路上,由于坡面泥石流把道路已全部堵塞,艰难地步行了近5小时才到地质灾害点现场,已近傍晚,总站应急人员顾不上休息与吃饭,立即投入调查工作,连夜奋战,爬上还存在相当危险的山坡进行察看、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图3和图4),查明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分布范围及地点,及时发现了一些新的隐患点,确定了地质灾害的稳定性,稳定了灾民的情绪,排除了灾民对安置点是否还会发生同样地质灾害的担心,当晚和当地的灾民共寝农舍。通过总站技术人员的调查确定,及时地为当地的灾民提供了安全的临时安置场所,指导寻找失踪者的救灾工作,为当地的抢险救灾及时提供技术指导,为抢险救灾提供技术服务,为当地排忧解难,稳定灾民情绪,使抢险救灾及灾后处置能及时有序地开展,地方对总站应急队员的工作十分满意,予以充分肯定。

图2 广西苍梧县沙头镇杉木坪组地质灾害现场

图3 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右一)、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黄惠民站长(左一)现场察看灾情、汇报

图4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应急人员赶往地质灾害现场

2.2011年全州“5·9”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2011年5月9日13时~13时30分,广西全州县咸水乡洛江村委广坑漕山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造成22人失踪(在后来的救援中全部找到,均已死亡)。灾害发生后,自治区国土厅肖建刚厅长在北京电话指示张文军副厅长立即带领导专家赶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4点35分接到地质灾害发生信息后,迅速启动地质灾害调查应急预案,受厅指派,黄惠民站长率地质专家紧急出动,当天下午16时赶到现场开展应急调查(图5和图6)。总站应急人员一到地质灾害现场,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调查工作,爬上高陡的还存在滑坡崩塌隐患的山坡进行察看、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查明了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岩石裂隙特别发育,地形坡度陡峭,加上强降雨的作用而引发滑坡发生,而且是一处高位的滑坡,下滑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查明了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及存在的隐患,确定了地质灾害的稳定性,提出了监测监控措施及要点。指导寻找失踪者工作,为当地的抢险救灾及时提供技术指导。总站应急技术人员与当地抢险救灾指挥部历时9天,日夜奋战在救灾现场,为抢险救灾提供地质灾害专业技术服务,由于技术服务到位,整个救援过程没有发生二次灾害(图7和图8)。特别是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的调查结果,为地方在此次的责任划定与认可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为抢险救灾及安置工作提供了依据,稳定了受灾居民的情绪,为排忧解难,使抢险救灾工作及灾后处置工作有序进行,最终使此次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完满结束。地方对总站的技术支持及应急工作十分满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及评价。

图5 国土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桂林市黄俊华和国土厅副厅长张文军等领导现场指挥抢险救援

图6 2011年全州“5·9”滑坡抢险救援现场

图7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质灾害专家接受媒体现场访

图8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应急人员在滑坡现场调查

二、发挥专业优势,大石山区找水打井立新功

1.应急抗旱找水打井

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广西降雨量严重偏少,高温少雨与大石山区岩溶地表干旱缺水的客观条件叠加,出现了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其中以桂西旱情最为严重。截至2010年3月11日,广西全区有12个市出现旱情,农作物受旱面积784.45万亩,其中轻旱464.43万亩,重旱294.50万亩,干枯25.52万亩,旱地缺水406.94万亩。因旱导致176.46万人、87.0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河池市60.18万人、百色市86.29万人;需要送水才能解决生活饮水的人数为18.77万人,其中河池市12.万人,百色市也达到5.8万人。饮水困难人口以每周20万的速度递增。3月17日下午,广西启动旱灾预警应急预案二级应急响应。

灾情牵动了广西国土系统职工的心,旱灾就是命令!3月18日,自治区国土厅紧急部署有关抗旱工作,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组织下属的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研究院、广西地质勘查总院、广西272地质队、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8支专业队伍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等也派出队伍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

到2010年5月31日,历时70余天,累计完成严重干旱地区873个缺水村屯水文地质调查、完成290个缺水村屯物探找水,投入234台钻机,累计施工钻孔255个,钻探进尺21351.3米,成井167口,挖大口井24口,抽取溶洞水5处,总涌水量66212.7米3/日,可解决1324254人或2204893头牲畜饮用水问题(图9至图15)。

图9 村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爱

图10 再也不用担心没水喝啦

图11 村民取水的场面

图12 锦旗表心意

图13 都安县隆福乡渔洞村渔洞屯打井出水后排队等候取水的渔洞小学师生

图14 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看望钻井队干部职工

2.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

图15 自治区国土厅厅长肖建刚在南丹县旱区为村民送水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关于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院的决策部署,标本兼治抓好广西的抗旱救灾工作,加快大石山区水源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生产用水,自治区国土厅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关于开展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的决定》中“要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发动专业找水队伍,在大石山区开展大规模的水文地质勘探,积极寻找新水源”的要求,制定了《广西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找水打井工程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广西大石山区30个县(市、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掌握了地下水赋存规律和开发利用条件,编制了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实施找水打井521口,堵截地下河成库1处,改善广西30个大石山区县(市、区)干旱地区25万以上群众的饮水条件。

截至2011年12月6日,项目完成了30个县(市、区)1:100000水文地质调查,面积89206.1平方千米;编制完成了大石山区30个县(市、区)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完成756个缺水村屯1:1万水文地质调查和707个缺水村屯的物探工作,施工钻孔817眼,钻探总进尺84381.28米,成井515口,出水量每昼夜151067吨,可供300余万人饮用,地面配套供水工程完成后可解决当地515个缺水村屯32.4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或缺水困难问题。

关于月球的问题

蜜蜂分家,用专业术语称为分蜂。

分蜂就是在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蜂群强盛的条件下,原群蜂王与一半以上的工蜂以及部分雄蜂飞离原巢、另择新居的群体活动。

分蜂前准备

分蜂的准备过程顺次包括造雄蜂房、培育雄蜂、造王台、蜂王在台基内产卵、培育蜂王等。蜂巢内出现分蜂台基后,工蜂逼迫蜂王到台基中产卵,并开始减少对蜂王的哺育,以使蜂王的腹部收缩,蜂王产卵逐渐减少。分蜂王台封盖前后,工蜂停止对蜂王提供王浆,蜂王腹部进一步收缩,以适应分蜂时飞翔的需要;工蜂减少出勤,停止造脾,许多工蜂聚集在巢内的空处、巢脾的上角。若工蜂在巢门前大量集结,呈挂"垂髯",则分蜂将在近期发生。 、

从造雄蜂房到出现王台的时间不等,可能与蜂种、季节等因素有关,据刘炽松等在广东对中蜂的观察,大约需8~13 d,杨冠煌等观察北京中蜂从造雄蜂房到台基中产卵大约36~50 d。王台中出现卵后,蜂王的产卵量突然下降。杨冠煌等对北京和福州两地中蜂观察,蜂群中出现具卵台基后,蜂王产卵量分别平均下降49%和56%。分蜂通常发生在新王出台前,多在王台封盖后的2~5 d,个别蜂群早的可在王台封盖前2 d,迟的可在王台封盖后的7 d。非正常情况下,分蜂能提前或推迟发生。如在人为长期取毁台的干扰下,蜂王在分蜂台内产下卵后就可能发生分蜂;因下雨等外界环境不适合分蜂时,工蜂将成熟的王台毁除,以延迟分蜂。

在蜜蜂饲养管理中,可根据分蜂过程的发展阶段预测分蜂。造雄蜂房和培育雄蜂是分蜂的早期预报,预示分蜂的准备活动已开始。出现分蜂王台是分蜂的中期预报,蜂群即将出现分蜂热。以上现象还不能准确地预计分蜂发生的时间,气艇变化、蜜粉源的丰富度、群势的发展速度及蜂群的管理方式和水平,都会影响分蜂的进程。分蜂王台中出现卵,则是分蜂的近期预报。蜂王产卵已开始下降,随即就会出现工蜂怠工,一般情况下分蜂将在半个月内发生。蜂群中出现封盖王台,则是分蜂的紧急预报,分蜂将在一周内发生。

分蜂行为

分蜂多发生在晴暖天气的7时至16时,最多发生在11时到15时。阴雨天很少发生分蜂,久雨初晴往往发生分蜂比较集中,闷热的天气易促使分蜂。

分蜂当日早晨,蜜蜂极少出巢集,相当多的工蜂聚集在蜂箱前壁外侧和巢门踏板下。分蜂前所有参加分蜂的工蜂,蜜囊中都吸满蜂蜜。由于吸饱蜂蜜的工蜂,腹部弯曲不便,不能使用螫刺,所以刚开始分蜂的工蜂性情温驯。分蜂开始时,巢外有少数工蜂在巢前低空飞绕,随后飞绕的蜜蜂逐渐增多;巢内部分蜜蜂开始跳"呼呼舞",促使整个蜂群在巢内骚动起来。几分钟后,大量蜜蜂从巢门涌出,蜂王也随分蜂的工蜂出巢。参加分蜂的蜜蜂先在蜂场上空飞绕,然后在附近选择树干或其他有一定高度的附着物(如房沿下、木桩等)结团。当蜂王进人分蜂团后,飞绕的工蜂快速落到蜂团上。稳定结团后,蜂团下方中央常内陷成空洞以利于通气。如果分蜂团中无王.结团的工蜂将飞散,从新寻找有蜂王的蜂团集结,或散团飞归原巢。利用这一特性,可在分蜂季节取老蜂王剪翅措施,以防发生分蜂造成蜜蜂飞失。

蜂团常稳定于原地2~3 h,养蜂人应抓住此时机收捕分蜂团。此后部分侦察蜂离团寻找新巢址,然后飞回蜂团舞蹈以指示新巢方位,吸引更多的侦察蜂前去察看。当有足够多的工蜂舞蹈指示同一方位后,蜂团散开,新分群飞向新巢。途中蜜蜂打圈呈集团向前飞行,高度约3~5 m,速度与人慢跑差不多。分蜂团起飞后,常有养蜂人手提收蜂笼跑步追赶。

自然分出群到达新巢时,侦察蜂先落在新巢门前举腹扇风,招引蜜蜂入巢。进巢后蜜蜂便开始在巢内团集造脾、出巢进行认巢飞翔和集粉蜜,守卫蜂电在巢门前没岗。哺育蜂开始积极饲喂蜂王,蜂王卵巢重新发育,不久便大量产卵。蜂群的活动很快恢复正常。

分蜂次数与蜜蜂的群势和蜂种有关,多数蜂群只分蜂一次。分蜂发生后不久,原群王台中第一个处女王出台。一般情况下,出台后的处女王积极寻找并破坏王台,蜂群的分蜂即告结束;但是,如果蜂群的分蜂热仍很强烈,工蜂就会保护王台,不让处女王接近,同时逼迫处女王出巢再次进行分蜂。第二次分蜂常附带很多雄蜂。因处女王比老蜂王活跃,所以处女王分蜂团往往结团较高。第二次分蜂的分出群有时会在结团前因处女王返回原巢而暂时终止,参与分蜂的工蜂返巢后再度逼迫处女王分蜂。东方蜜蜂的分蜂性比西方蜜蜂强,西方蜜蜂往往只分蜂一次。

分蜂一般在春季发生。蜂王率领蜂群2/3的成员迁移,将王位让给另一只蜜蜂。在侦察蜂外出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时,分蜂的蜂群在原来的蜂巢附近休息。此时的蜜蜂决不会发动攻击,因为它们离巢时有充分准备,个个口含蜂蜜。

哺育蜂是指6~15日龄分泌蜂王浆的工蜂。科热尼夫(1925)认为,由于在蜂王产卵高峰期过后,封盖子多,不久群蜂内出现了大量的哺育蜂,哺育蜂的哺育能力远大于幼虫和蜂王需要,这时有些哺育蜂不但消耗自己分泌的蜂王浆,而且接受并取食其他哺育蜂分泌的蜂王浆,因而它们的卵巢得到发育这样就会形成许多饲喂圈和怠工的现象,从而促使自然分蜂的形成。

对于分蜂,专家们提出两种解释:蜂蜜生产不足,有更多的蜂房用作子脾,这时蜂王产卵增加,必须通过分蜂解决;或者由于激素的原因促使新蜂王诞生,迫使老蜂王离巢而去。分蜂时,老蜂王只带走少数蜜蜂,留多点蜜蜂给新蜂王。蜂王在蜂群中,寿命3~5年。由于年老的蜂王生殖率逐渐下降,在养蜂业中常被人工淘汰。

毛坯房的装修需要注意什么?毛坯房装修有哪些要点

球从何而来?到目前为止,关于月亮的起源,科学界的争论从来没有统一,摪⒉?迶登月曾使许多科学家认为,这次人类登月可以彻底结束关于月球起源问题的争论。摪⒉?迶登月不但没有带回科学家预期的答案,而是带回了比登月以前多出不知多少倍的新疑问。关于月球的起源有三种说,一种是月球被捕获说;一种是地月同源说;一种是地球分裂说。但这三种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

月球被捕获说是指地球引力将月球捕获,使月球从行星变成了地球的卫星。这一说从天体力学的角度看,有许多致命的弱点。月球被太阳抓过去的可能,要远远大于地球。还有木星,它也比地球大得多,具有极为强大的引力,是使地球免遭巨型陨石轰击的自然屏障,月球闯入太阳系时应该被木星捕获轮不上地球。超出了撀逑<?迶的月球为什么会安全留在地球的轨道上。俘获说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解释现在月球的正圆形轨道形状。根据引力的规律,它应该沿一条扁形或椭圆形轨道运行,而不应该沿一条近圆形的轨道运行。同时在统计学上也站不住脚。难怪不少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地球捕获月球作为自己的卫星的可能性极小,甚至完全无此可能,除非月球是挢栽笖被地球捕获的。

地月同源说与地球分裂说根本无法解释月球岩石年龄和物质成份不同于地球。宇宙的年龄上限不超过200亿年,而月球不但比地球、太阳更古老,它几乎与宇宙同龄,最保守的估计,月球也有50亿-100亿年的历史。如果要想象地球将月球那么大的一块抛出,而自身没有散架反而形成两个几乎完美的球体,也是极端困难的。月亮从何而来?我们不知道,那些天文学家同样不知道。总之要解开这个迷团,看来只能是跳出那三种说了。

美国科学家威廉·罗伊·谢尔顿指出:“为了将月球维持在现在的轨道上,承认有某种因素使月球就范是重要的,因为‘阿波罗’宇宙飞船在距离地面150公里的轨道上,围绕地球飞行,如果要90分钟旋转一圈的话,它(月球)就必须每小时飞行2.9万公里。与此同时,某种因素也必须准确的让月球以一定的高度和运行速度飞行。只要保持一定的方向和速度,它就不会偏离地球轨道。看一下人类当初如何使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轨道就明白了,不过,人造卫星虽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高度和方向,由于它不会偏离轨道,所以不见得一定要微妙的地心引力与离心力来保持平衡。”

谢尔顿还指出:“过去在讨论月球起源问题时,科学家们几乎费尽了心机,但问题依旧是问题。他们对月球准确地选择了这么一条轨道感到无法理解,肯定存在某种因素,它使月球以现在的高度和速度运行。”

还有月球环形山之谜。宇宙飞船拍回的月表照片显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分配得极不平均。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而且月球上大多数山脉也分布在背面。月球向着地球这一面,环形山出奇的少,而且山脉也不多,几大月海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而且月海平坦得像桌面,找不到一个环形山。据科学家说,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天外陨石的撞击形成的撔巧藬。大家知道,月球有公转也有自转,那么来自哪一个方面的陨石都基本相同,每次陨石都击在背面是根本不可能的。月海那样的平坦,丝毫没有被撞击过的痕迹,五六十亿年的时间里,它怎能安然躲过撞击?这种地貌分配是自然形成的吗?

即使说到环形山,它也有许多令人不解的地方。如果环形山真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由巨大陨石撞击后形成的,那么月球环形山本身的特点,就立即否定了这一看法。月球环形山,不论多大,可是深度几乎一致,大多数都在4-6公里之间,有些环形山达到直径160公里以上,可深度只有2-3公里,与一个直径10公里左右的环形山几乎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撞击月球的陨石不论大小,力量都是一致的吗?可这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的事。

科学家推测,一个能形成直径80-160公里环形山的陨石撞击月面,其能量相当于几万亿吨TNT爆炸的当量,撞击月球的陨石会在月面上撞出一个深达几十公里的深坑。甚至有的科学家认为,一个直径6公里以上的陨石,也会造成一个比直径大4-5倍的深坑。可奇怪的是,月球上没有一个陨石坑是按科学家的推测出现的。月面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加加林环形山,它的直径有280公里,可深度仅有6公里,一般直径200公里的环形山,深度大约都在3-4公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又是什么力量能以铁钛合金将月海锻造得如此光滑平整?科学家们迷茫不解。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与月球的体积相比,月球上的陨石坑大得出奇,比如,加加林环形陨石山就是月球直径的1/13,而地球最大的陨石坑是地球直径的1/60,两相比较,月球的陨石坑让人不寒而栗。大家无法想象,以月球这么小的个头(指月球体积与陨石坑相比),却承受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力,而在冲击之下竟然没有破碎,也没有改变轨道,真是一件天下奇闻。请不要忘记,陨石下击是在瞬间完成的,联想起月球上200公里以上的陨石坑如此之多,如此之集中,那就更加让人不可捉摸了。科学家面对如此分布的月球地貌,还有那些深度差不多的环形山,他们真的感到无能为力了,以往的科学理论和各种各样的统计、计算统统失去了作用。

还有一个难解的迷,月球是中空体吗?,摪⒉?迶登月带回来的月表岩石密度远远大于地球岩石。实测表明,月表岩石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2-3.4克,而地球岩石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2.7-2.8克,而且月球深处密度甚至高得惊人。在地球能毫不费力打进360厘米的电钻,带到月球最多也只能打进75厘米。按照这一现象推测,月球的中心应该是一个大密度物质的内核。但这样月球的总质量就会比现在的计算大得多,相应的,其引力强度也要大一些,考虑到月表离月中心比地表距地中心要近得多,再加上它的总质量,引力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许多。可是月球的引力只有地表引力的1/6,好像月球引力与其密度、质量无关一样。这说明了月球是一个巨大的空心球体。

1969年,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首次登月中,在月表安放了撑拊丛抡鹫觳觳饬科鲾,以后的几次登月活动都安放了这种仪器。摪⒉?迶13号宇航员遥控飞船的第火箭撞击月球,能量相当于11吨TNT爆炸的效果,月球震动时数据传回地球,这次人为制造的月震竟持续了3个小时,月震的深度达35-40公里,直到3小时20分钟后月震才渐渐消失。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地震专家们惊愕不已,无法对这次月震为什么能持续如此长时间作出科学的解释。为获取更多数据,再用摪⒉?迶14号的S-4B上升段的火箭去撞击月球,结果又引起了一场长达3小时的月震,深度还是35-40公里。在此以后,又利用摪⒉?迶15号的火箭制造月震,震波传到了1100公里远的风暴洋,甚至达到弗拉矛洛高原的月震仪。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在地球上制造地震,震波只能传100公里,也不会出现持续1小时之久的震动。

12年5月13日,一颗较大的陨石撞击了月面,其能量相当于200吨TNT爆炸的威力。这种概率极低的,给科学家提供了测量月球纵波的绝好机会。如果月球的确是中空的,纵波不会通过月球中心,而横波则会在月球壳体上反复震荡。如果月球是个实心球体,这种震动应该反复几次,而这次陨石撞击引起的震动传入月球内部以后全无消息。发生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震动的纵波在传入月球内部后,被巨大的空间给摮详掉了。这些都说明月球是空心球体,事实再一次让科学家失望和震惊了,他们清楚知道,按照宇宙形成的理论自然形成的星球决不会是个空心球,月球如果真是中空的,目前的一切科学解释就统统失去了作用。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卡尔·萨根博士认为,“自然形成的卫星,不应该存在内部空洞”,这也是科学家们普遍一致的看法,其中部分人开始偏向承认“月球-宇宙飞船”的说,认为在无法科学解释月球众多特难疑点的情况下,这个解释恐怕是最合理的。“月球-宇宙飞船”的设认为,月球奇怪的环形山并非自然形成,而是被智能生物改造而成的,它实际上是“月球-宇宙飞船”最外面一层防护层,而月海类似铁,钛合金的锻造层被认为是有力证明。通过对月球密度的分析计算,他们认为,一颗较大的陨石如果撞上这层防护层,只能形成一个最多不超过4公里的小坑。

难道“月球-宇宙飞船”的说真的是唯一的解释吗?肯定不是!时光隧道理论能有更完美的解释。首先环形山的形成方式就与传统观点大相径庭,大多数环形山并非陨石撞击所致,陨石撞击通常是抛物线的坑,中间不会是平底的。如果你对前面章节的陈述还有印象,你就会知道反物质湮灭和同类物质高能量束轰击,以及这两类物质隧道共有的集搬运能力,制造这种种环形山正是它们的拿手好戏,简直轻而易举。但仅仅解释环形山是不够的,还要解释月球成因和中空的疑惑。

根据世界各地口口相传的神话,以及部分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共同指向15000年前后,地球曾经历了一系列灾变惨祸。其中有高度定向的核轰击、地轴倾角大幅度改变、1000-1500米高的大洪水、陆地及城市沉入海底、大规模的动植物死亡、天降大火和黑稠的暴雨、看不见太阳的黑暗年月等等。为什么这些灾变会如此集中在一个天文时间上极短的时期内?而且以这个时间划分前后的话,这之前的神话和岩壁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月球的描述,而从这以后从巨大的极近的月球,一直到近代的月球都伴随着人类的艺术及文化创作,伴随着人类的情感,这难道不奇怪吗?

史料记载和考察发现的内容太多,难以于此罗列,挑几个有代表性的作为佐证。本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华南地区、德国、法国及北美地区,各国地质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层海底浊流沉积物。科学家肯定地认为:这是由一场巨大的海啸造成的,而且是全球范围内的大海啸,时间大至在距今1万-3万年之间。大家一定会注意到,上述的几个地点都在地球北半部,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这场海啸仅仅发生在北半球。所有记载洪水的民族都生活在北半球,越往南水位越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海洋退潮现象。现在还没有确切发现赤道以南地区存在大洪水的记载。

19世纪人们在印度旁遮普邦一带,发现许多文化古迹,其中最为著名的两座古城遗址--哈拉巴和马亨佐达摩。印度最早期的神话中却没有这两座古城的记载,所以,它的历史很可能比猜想的要古老得多。考古学家通过对这里发现的人体骨骼鉴定断言:这里发现的人种,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这种人种混合了世界诸多人种的要素。在城市建筑的挖掘中,考古学家根本找不到神殿和宫殿,所有的住房都是由砖木建成的,从格局、规模来看基本差不多,好像贫富分化没有在这里出现。整个城市没有进攻和防御的建筑,马亨佐达摩的卫生设施令考古学家吃惊不已,其完善的程度即使是如今现代化的城市也未必能够达到。每家都有一个从楼上倾倒垃圾的通道,设在二楼的厕所也有一条专门的管道通人地下,然后经过一个沉淀槽流入排水系统。这套地下排水系统密如蛛网,完全可以和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相媲美。

在马亨佐达摩,出土了大量的遗骨,有一些在街道上,更多的是在居室里。在一个比较大的废墟里,考古学家发现了成排倒地死去的人们,有些遗骨是用双手蒙住脸,好像在保护自己,又好像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可以肯定,所有的人都是在突然状态下死去的,这座古城当时一定发生了一件很巨大的异常事变。印度的考古学家卡哈,在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以后说:“我在九具白骨中,发现它们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这说明马亨佐达摩城市的毁灭、居民的死亡与突然出现的高温有关,这与上引《圣经》中所多玛城的毁灭是相同的,都是在一夜之间被高温或大火毁灭的。人们在马亨位达摩还发现,在许多坍塌的建筑物上有承受过某种高温的痕迹,人们甚至发现了由于瞬间高温熔化了物体表面形成的“托立尼提物质”。至今人们只在热核武器爆炸的现场发现过这些人为的物质。一切证据说明这里似乎曾经发生过核爆炸。在1万多年前并没有热核武器,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印度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有首叙事诗,《马哈巴拉塔》中记载了一种十分可怕的武器爆炸时的情景,即使是时代的人也会感到震惊。书中这样写到:“一点烟也没有,闪光的炮弹像一团火一样被发射出去,浓雾一样的东西突然包围了军队。整个地平线都消失在黑暗之中。带来的不幸的旋风刮起来了。黑云一样的东西咆哮着,带着巨大的响声升到空中,使人感到连太阳也不存在了。被火焰炙烤的大象,在恐惧中没命的奔跑。”接着,又讲述了由于这种可怕武器的爆炸,被当场烧成灰烬的几千辆战车、大量的人和大象。爆炸后幸存的所有士兵,都急急忙忙跑到附近的河里,在那里清洗各自的衣服和武器。在古代印度的传说里,这种武器被称为“婆罗门的武器”或“雷神的火焰”。在南美洲被叫做“马修玛丽”;在凯尔特人的神话里则被称为“闪电弹”。

《马哈巴拉塔》中还写到:“从各个方向将闪电开始向城市集中。”但这还不够,因此他又“发射了具有能够破坏整个宇宙的那种力量的炮弹,城市在这时开始燃烧起来。它在爆炸的一瞬间,天空中明亮得好像有一万个大阳。”现代的人们也见到过的爆炸,并将其与太阳的亮度进行了对比,发明的参加者之一茵戈就曾在著作中说,爆炸“比一千个太阳还要耀眼”。

在另一部古印度的文献《摩河婆罗多》中也记载了这些可怕的武器:“自然力似乎已失去了约束。太阳团团打转,大地为这种武器散发的炽热所烤焦,在高热中震颤。大象被火烧得狂吼乱叫,竭力躲避这场可怕的暴力。水在沸腾,百兽丧命,敌人被歼……数以百计的战车被摧毁……大地通红发亮……我们从来未见到过如此恐怖的武器,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武器。”这些武器从外表看上去,“好像一支巨大的铁箭,使人感到好像是死神派来的巨大使者”。还有一部名叫《拉马亚那》的叙事诗中,描写了几十万大军瞬间被化为灰烬的情景,诗中说,当时这些军队就是在“兰卡”这个地方被毁灭的,而“兰卡”正是印度人对马亨佐达摩古城的称呼,这更加证明了马亨位达摩确实是毁于一场大爆炸之中。

《圣经》中所多玛城被毁灭的记载、印度古诗中描写的武器、马亨佐达摩“玻璃物质”的考古发现,等等,它们都好象在向我们证明在1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非人类的武装冲突,这场冲突发生在神与神之间。也就是说,发生在来自宇宙某一处的宇宙高级智慧生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涉及美洲、亚洲。欧洲和北非。由于他们十分先进,使用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武器互相攻击,许多城市和无辜的人类在轰击中被毁灭,正像所多玛和马亨位达摩一样。读到这里时,你是什么感受呢?难道你真的相信,这些远古的神话和叙事诗所描述的,真的就是一场热核武器的战争吗?联想到月海也受到同样的轰击,似乎让人合理的认为,地球和月球上的神之间爆发过核战争。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的考古队员在新疆的一座古老山洞里,发现了一批古代岩画。其中,有一组世界上最早的月相图,由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等连续的画面组成。最令人震惊的是,满月图上,在月球的南极处的左下方,画有七条呈辐射状的细纹线,这表明月图作者已经准确地知道月球上大环形山中心辐射出的巨大辐射纹。可这幅岩画的年代有近万年,当时是没有望远镜的。本图作者很可能是在月亮比现在近得多的位置上观察了月球,也就是说,月亮曾经比现在的轨道低得多,时间大约在1万年以前左右。

美国天文学家们,在仔细研究了中国3000年的日食记载后(中国古书中的日食记载是世界公认最早的,也是最全面的,绵延记载了3000年左右的天象),认为在遥远的年代里,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的轨道比现在低得多。现在天文学家也发现,即使是现在,月亮的轨道还在每年不断地升高,每年约升高1.5英寸。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对了。现代天文学研究证明,行星的卫星在围绕行星旋转时,由于受到行星强大的引力作用,其运动的轨道会越来越低,最后,当它越过撀逑<?迶后,会坠毁在行星上。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运行轨道不但不在降低,反而每年都在向相反的方向升高,这不是有意和科学家作对吗?然而透过这种反常的现象,我们感觉到月亮的确与众不同,它那么不合常埋,好像天生就是为了和人类作对。

诸如此类的记载和发掘,多得不胜枚举,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时间点,15000年。不妨根据已有的资料,结合时光隧道的特征进行推理,看能不能将它们合理的串织起来,以解开这重重迷团。首先,因为时光隧道有六大特征,再加上与目标地的角度,一共有七个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定性,才便于定量分析判断。我们说过强势粒子的吞噬融合,这种吞噬并不在乎对方是不是反物质,只要吞噬后不湮灭就行,吞噬后物质呈强势粒子的属性。显然同属性物也是可以被时光隧道携带走的,但由于它没有反引力的引力排斥效应,所以要求被携带物体处于引力极小的近乎零重力状态,并且它的行动方向恰巧与隧道行动方向近似一致,虽然要求中有太多的巧合因素,但宇宙之远大久长,奇巧的事总是不少的。下面的叙述仍然少不了偶然巧合因素。

一个由地球同类正物质组成的巨无霸(最大的强磁场直径可达5000公里)、高能量级(介于X射线与伽玛射线之间)、隧道集群(大大小小可达上百个)。在一个极特殊的环境内生成后,一直在宇宙中游荡,其间不知毁灭了多少物体,有一天它迫近了一个大猎物--原始月球。月球当时是一个早期恒星系的最行星,由于恒星的演化、质量减少引力变弱而脱离了宿主恒星的引力束缚,也已在宇宙中游荡了近百亿年,它正好处在无重力的与隧道同方向慢行状况。终于,它们在慢奇点上相遇了,最大的隧道高密度区直径约达2500公里,强磁场区直径达5000多公里,它的大隧道中心正好从超光速静止于月球中心。惨烈的粒子束轰击立刻降临在月球上,月海在这时开始高温熔融,由于月球本身的质量使它不可能沿隧道前行方向加速,只能硬着头皮挨轰。由超光速突然静止的高能级高密度的粒子束早已直透月球背面,2300公里直径中的月球物质不断被粒子束剥离出去,越来越深。这时的月球几乎牢牢的被强磁场套在中心位置,轰击和剥离仍在小幅移动中持续着。当什么时侯隧道和月球在同一方向上的速度为零时,隧道粒子融合吞噬了全部月球粒子,月球原先所在的弱引力场即不再对它起作用,轰击和剥离也就停止了,所有的信息和能量、包括轰击时产生的高温状态,都被完整的保存下来,月球随着时光隧道的侧移开始缓慢加速,一直加速到超光速。从此开始,月球就与隧道成了一体,按隧道的既有路线游荡,直到有外力强迫它释放时为止。

不知过了多久,这截包含着月球的时光隧道闯入了太阳系的引力范围。我们别忘了,其中那个月球是可以感受到外部引力的,只要在相对低的速度下引力又足够强,月球粒子与隧道粒子的角动量出现差异,两种粒子就会分离,恢复出高热状态下的月球,轰击立刻又开始,轰击产生的辐射能量足以穿透磁场,以可见光形式被外部察觉,这就是传说中的“月亮发了疯似的在天上忽远忽近的跳来跳去”。隧道移动虽然极快,但在一段时间内却可以反复出现在同一片区域,只要在快、慢奇点上月球没有获得外部引力足够的加速度,它只能是又被重新俘获带走,外部观察的感觉只是不断变换位置闪亮了一段时间而已。

月球就是这样跳跃着,躲开了太阳和木星来到了地球附近,不知在地球旁出现了多少次后,终于有一次不幸靠得太近了,使它再也摆脱不了地球引力的纠缠。粗略的估计是这样的:在快奇点的减速阶段,隧道中的月球在几百公里的地球轨道后侧,以每秒十公里左右的速度,沿一条弧形轨迹从偏南向偏北掠过地球赤道,持续减速并最终静止在地球轨道外侧的北上方约几千公里处。掠过后侧时引力相互作用引起地球角动量加速,这类似被抽了一鞭的陀螺,但由于的地球巨大质量,立即加速转动是不可能的,这个巨大的能量只能被各种机制转换储存,逐渐释放后使地球自转从原先的绕太阳一圈用260天增加了很多,加上地球在轨道上的运行减速等作用,到现在保持在365天。突如其来的巨大引力波动引起地球一系列反应,极近距离新加在北半球外侧的巨大星球引力,使原先较倾斜的地球倾角,向直立方向偏转了许多,随着后来月球向地球轨道平面移动,便有了今天的地轴倾角。

当隧道中的月球掠过赤道后速度越来越慢,慢到一定程度时,月球粒子在足以穿透隧道磁场的地球引力作用力下显形,一个巨大的高热的月球显现在距地球很近的空中,立即开始受到粒子束继续轰击,前端轰出熔融的岩浆和后端被轰出的岩石纷纷落入大气层,象焰火一样壮观。强大的相互引力使月球力图克服隧道强磁场的束缚,这时月球与隧道有了相对运动,靠近地球的下端力图靠近地球,上端隧道磁场却要将它拖离地球,两种力使月球开始转动,惯性使这种转动只能是渐加速的,但却实实在在发生了转动。而这时隧道也即将进入摽炱娴銛,最难以理解的怪事就要发生了。现在进入摽炱娴銛了,隧道粒子开始重新俘获相对静止的月球粒子,由于月球已经开始缓慢转动,并且是在隧道中转动,这种转动状态下的情况,谁都可以理解由于转动时各点的线速度不同,这时已不可能俘获所有的月球粒子了,隧道只能在某一层面以下靠中心部分俘获相对静止的部分。所以,当时光隧道瞬间进入超光速时,只携带走了中间被俘获的部分,而留下了一个壳厚200多公里的中空月球。由于各点速度差异,这个中空部分并不一定是正圆形的。

前面我们还提到过,隧道集群总是趋向于在奇点上集中的,短时间内仍静止在新地点的月球,持续不断经受了赶来的高能粒子束的轰击,在原本最大的月海上又形成了一个比一个小的套叠的新月海,轰击的同时抹平了月球游荡几十亿年中受轰击留下的环形山,高能粒子束轰击产出了大量新物质,高铁高钛含量的撏辛⒛崽嵛镏蕯就这样形成了。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面上环形山特别少,特别平坦,铁钛含量特别高的原因。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这时的月球离地球非常近,隧道集群中的不少直接就轰击到了地球上,地球的自转扩大了受轰击的区域,迟迟不肯远去的隧道集群,可能在几天内反复从各个方向轰击地球,造成了传说中神之间的热核大战相似的后果。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兴旺的城市在高温下熔化,放射性尘埃遮天蔽日,物种基因产生突变等等灾难同时出现在约15000年前。

当隧道释放月球离开后,它已将月球原有的动量还给了月球,月球将按被俘获前的方向继续前行,万幸的是这个方向大致是向着地球外侧北上方离开地球。由于月球原先的速度就很慢,跟不上地球前进的速度,近距离上的巨大引力硬扯着它加速以跟上地球,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引力引起的一系列相关变化。巨大的引潮力在北半球引起了1000多米高的滔天大洪水,并因地球自转而席卷冲刷了所有东西,江河倒流,连南半球的海水都大量涌入北半球,海底沉积物被巨大的潮流搅起随水一起涌上了陆地;月球虽然被渐渐加速,但还是离地球越来越远,月球月海这面因大量重粒子轰击形成新的大量的重物质,而对应穿透轰击轰走13公里厚度的2300公里直径范围物质的环形山正好在它背面,巨大的球体两面质量不平衡使它开始翻转;翻转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振荡,这种引力振荡也引起潮水的振荡,加速了月球的远离,大约30-40天后减幅振荡趋于稳定,月海从此面向地球,拉大了的地-月距离使引潮力渐弱,洪水开始渐渐势弱,并在150天左右基本平静;月球同期也受到了太阳和各大行星的引力作用,逐渐向地球轨道平面移动,同时继续拉直地球的倾角,减缓地球的速度,当月球加速到可以跟上地球前行速度时,原先的动量使它开始绕地球旋转。这些剧变发生也是大约于15000年前。

从此,一个全新的地-月系统形成了,做为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质量增加了,为保持太阳-地球轨道基本恒定,系统总动量减少放慢了速度。月球留在了两万公里左右的圆形轨道上,永远以一面向着地球,那时的海潮要比现在大得多,月球远离地球的速也远不止今天的1.5英寸。所有一系列的变故都基本符合历史记载和科研探索发现,虽然没有精确的计算,但总体估计出入不会很大,这里只作为一种理论叙述而已。人们不会相信有这种高能级高密度高速度的时光隧道,其实不妨想想太阳上那些直径相当10倍地球直径的黑子到底是什么,那些巨大的耀斑和日冕又是什么,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土卫八那张黑白分明的阴阳脸,只能是另一个能级、密度不同的时光隧道的杰作,也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冰与雪的联想》桂文亚

房屋装饰就像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只要设计需要,任何装饰都可以设计,这比模具简单得多。装饰工程通常用于各种房屋设计。花城装饰向每个人介绍了房子的装饰技巧和半成品房子的装饰要求。

房子装饰技巧

1、突出使用功能

在小型住宅的设计中,通常首先满足实用功能,合理安排功能区域和一些大型家具。开放式厨房、客厅和餐厅可以用来增加房间的层次感和装饰效果,而不影响使用功能。

2、配饰少而精致

在房屋的设计和装饰中,小型房屋尽可能不使用复杂的装饰。因为房子很小,珠宝越来越少。家具应该集中、有序,太多的东西,人们会觉得杂乱无章。

3、家具简单小巧

形状简单,质地轻,家具体积小,尤其是那些可以随意组装、拆卸和储存的家具更适合小单元。例如,在一个小房间里,书房里的家具会有点拥挤。如果电脑桌放下,将会增加一个大书架或书架。因此,在选择过程中,我们应该在整体研究中选择一组角色。

4、色彩宜淡不宜浓

在小公寓的装饰中,许多人愿意用颜色来装饰他们的房间,以展示他们的个性。然而,在小家庭中,如果你仍然使用那些过于饱满和高贵的颜色,很容易让人感到压抑和局促。

毛坯房装修要求

1、墙体改动。

根据公寓的布局,这件事应该事先设计好。如果你需要去墙壁或增加更多的隔间,优先考虑它更重要,因为如果装修已经进行,你突然决定改变房间的布局,如果你再次改变,它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工作,而且会有潜在的安全隐患。记住不要移除承重,这会影响整个房子的质量。拆除一堵墙时,我们应该找一个专业团队来施工。

2、原始防水。

检查房子内部的原始防水材料。仔细观察房子的角落,那里有渗水现象,沉箱水池里是否有水,等等。

3、水电。

用于水和电的材料必须是值得信赖的品牌,因为水和电本质上是无情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问题。如果质量不好,就会增加风险因素。除了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插座的开关位置外,插座和电线布线必须合理,遵循实用和简单的原则,并且必须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此外,为了满足未来的需求,商店的数量尽可能多。强线和弱电线的距离应保持在500px以上。

4、水工、木工、油漆工。

水压主要分布在地板、墙壁、浴室和厨房瓷砖上,应注意防止空瓷现象。水利工程完工后,可以通过安装一些门套、天花板和其他设施灵活地进行基础铺设。最后,油漆墙壁并保持空气尽可能清洁,因为过多的灰尘会对油漆处理环产生很大影响。

装修完成后,一些人会继续安装厨房和暖气,例如,厨房通风位置的设计不仅要保证功能,还要保证美观。安装马桶时,注意马桶的水中心通常距离墙壁40厘米。

《飞天》2020年第7期:背馍上学那四年(巴陇锋)

清晨,拉开窗帘,我再一次地见到了新的白雪皑皑。是昨夜所下?是今晨所降?还是二者共同作用?既然说不清,就权且当成今天的“功劳”吧!元月13日第一场雪,元月15日第二场雪,而元月17日的这场雪便是“老三”。今天,午后的地面有些湿漉漉(气温有所升高),但天色依然迷迷蒙蒙,老天爷是否还在酝酿着下一次的雪花飞舞?天气预报似乎也是如此推断。其实,在我们这儿,一年能降三次雪或连冻三天的情况并不多见,而这种已经一连五天冰天雪地的场景更是稀罕。于是,在日前写下了《寒冷中的温暖》和《冰雪的世界》两帖之后,我不能不让文字再一次地触及“冰”与“雪”的字眼。

我在江南已经生活三十多年了,但我并不算纯正的江南人,因为我出生在北大荒并在那儿长到高一。所以,我对冰雪有足够的见识。在江南,不可能坐雪橇(爬犁),不可能扎绑腿,不可能遇“大烟泡”,不可能见冰封的河床,不可能手脚冻孬(麻木和僵硬的意思),不可能欣赏千变万化的冰花,不可能看到凿穿冰河捞鱼,不可能呼出几口气便能让帽子和眉毛染霜,不可能家家户户都安上双层玻璃、挂上棉窗帘和棉门帘……这些,我都无数次地真切体验过了。而在物质生活上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秋天一到,便要大量地购买蔬菜(那时,什么物资都极其匮乏,对普通人家而言,所谓的“大量”也无非一、两麻袋),而漫长的冬日就是靠吃、萝卜、土豆、包菜度日,即使是坛子里和大缸里自家腌制的咸菜和酸菜,也无非是这些品种。而过冬蔬菜的储存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放在外面(露天或公共走廊)那个天然的“冰库”里,不过,冻坏的菜也是不好吃的哟;二是放在户外的冰窖里,上面加上相对严实的盖儿,这种办法对蔬菜的保质效果较好,但每每拿菜时不是很方便;三是住在平房里的人,很多在家里挖了暖窖,不过,北大荒的室内一般都保持在20度以上的高温,容易导致变霉、土豆发芽。总之,无论取哪种办法,对过冬蔬菜的储存都有利有弊。于是,在整整几个月的时间之内,北大荒人都巴望着春天的脚步快快到来。终于,当冰雪渐渐融化,继之又渐渐泛出丝丝绿色时,人们的喜形于色也就是很自然的了。是啊,再等上一段时日,新鲜蔬菜就会破土而土了。不过,在北大荒生活的十四、五年,我也存在着见识上的遗憾:一直没见过滑雪,一直没见过开河的冰排,一直没见过人工雕凿的冰灯。

其实,江南也有数九寒天,只是持续的时间短得多而已。在江南,我也用过雪花膏擦脸护肤,也套上过冰刀滑真冰(在室内滑冰场),也吃过冰棍儿和冰糖葫芦,也堆过雪人打过雪仗,也见过雪花、冰雹、冰碴儿、冰溜子……至于吃冰激凌(冰淇淋)、冰镇西瓜甚至滑旱冰也都是在江南“开的荤”。

其实,在全国各地,雪与雪之间也不尽相同。我的同事LCY对我说,那一年他和几个朋友去哈尔滨,见到雪就想打雪仗,可是,他感到很奇怪:那雪怎么是散的呢,几乎捏不成团,甩出去就是“纷纷扬扬”的。我想,肯定与干燥有关。而且,是否干燥也严重地影响着降雪量。我的本科阶段是在西安度过的,那是中国的西北,可是,一年到头不飘雪花也不足为奇,比如说今年入冬以来吧,那儿还只是昨天下了一次雪呢。

在本帖结束的时候,我想堆砌一些关于“冰”和“雪”的词语或词汇,想必见到它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联想:雪上加霜、雪中送炭、冰清玉洁、冰消瓦解、冰释前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文 | 巴陇锋

(本文发表于《飞天》2020年07期)

与所有偏远农村的学子“待遇”一样,我也曾背馍上学过。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初中时光,从12岁到16岁的整整四年。而与绝大多数农家子弟所不同的是,我家住在深山更深处,条件更差,经受磨难更大。

我的家乡在陇东高原靠近乔山山脉(俗称子午岭)的小山村,处于贯通陕甘的宁黄公路宁五段的小土塬上。现在导航上可搜到的村名叫巴家塬,但人们都叫巴原。仿佛上天故意考验巴原人的意志,村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偏不倚东距九岘乡32里、西距石鼓乡所在地铁王23里、西北距湘乐乡33里、南距米桥乡37里、北距金村乡34里。其中,前两个乡在一条塬上,公路可达;而要去后三个乡,则分别有北川和南川(九龙川)下山、过河、上塬之阻隔,须得步行,其间口干舌燥、极限劳顿、小腿疼痛之状,没齿难忘。一句话,巴原人赶集、购物、开会、交公粮、上学入伍、盖公章转关系等,都得走长路,毫无区位优势可言,是名副其实的“山里人”。

本来,巴原其所以为巴原者,盖因普遍接受的“此地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缘故;可正本清源细究,巴姓乃黄帝支脉。作为黄帝25子之一的我的祖先,周代以前居甘肃南部,公元前11世纪与武王伐纣,因致敌倒戈而被西周封为巴国,以白虎为图腾。后在汉水与重庆间活动,曾建都重庆数百年,与楚国长期争斗并败落,公元前316年于阆中为秦所灭。今所谓巴渝、巴蜀、镇巴、康巴乃至秦巴山、大巴山、阆中古城、重庆等,都是巴人文明的见证。巴人散落大地的各个角落,今包括港台在内的全国各个省区都有巴姓人,土家族为其后裔。明代,有巴姓从山西大槐树下来陕,相中巴家塬这块枫叶状的巴掌大地盘,定居至今。这块宝地上起初别无他姓,直至“三年困难”时期山里多余的沃土成为饥馑人群的保命资本,外地人才收敛了对于巴家塬的讥笑,纷至沓来谋食。

也本来,祖辈英勇勤劳而纯良,每个新生的巴原人的苦命几乎天注定,也是被自然接受的;可只有亲身经历,这种辛苦恣睢才是实实在在、不折不扣的。在经历无数次翻山越岭到米桥堡子舅家的梦幻般劳顿与欢愉,经历过三五回去当时公社所在地湘乐赶集——腊月二十七集、正月十五前十四集——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塘土漫道等几乎是“壮岁锦旗拥万夫”般战斗的洗礼;经见过三两趟翻雪山走草地般去金村探望姑妈姑奶的难忘旅程,还经历了一桩被爸爸用自行车捎着去九岘乡办事并看望九岘小学教书的表姐的往事……之后,我无可避免地迎来自己的宿命——那一直在那里等我的本该属于我的“荣光”:我的背馍上学时光。

孩童时,我是巴原出了名的“怪货”,异常胆大、利索,曾被人教唆,做下惹人见笑的事。当时老人们常说:这怪怂,以后不是坐牢,就是坐官。如今我既没坐牢也没当官,辜负老人言至此,又一汗颜事也!

读书识字后,当民办教师的父亲断定我是念书的料,下工夫培养我——从“红幼班”一直把我带到小学毕业,五年级更是带着语数思品,不用讲还兼着班主任。在辍学成风的年头,我虽玩性难改,但从无厌学念头,终于在公社改为乡的那年,毫无悬念地考入初中。此前,我最远到达的繁华之所,莫过于一扇红字白底、腐朽斑驳的公社大门,莫过于公社所在地的那条一望而尽、飘着煤烟香味儿的街道,还有那高门大院、有着墙和黑板报的全公社最高学府——中学。现在,我来到本乡的街道——铁王,要安稳住下来念书!这最近的铁王初中,被告知离家30里(父亲去世几年来我四轮驱动反复测量,实为23里)。而我,一个12岁的少年,须在每周日午饭后背着锅盔步行到校,再于周六中午一点放学后,饥肠辘辘地走回家。

不消说,背馍上学很苦。

秋季开学伊始,作为中学生的欣喜新鲜尚未过去,难以忍受的离家思乡之苦便骤然而来。在同村大大哥哥们的催促下,背着妈烙的锅盔,尚未走出家门,我已泪水涟涟。依依告别门口的偏脖子槭树、穿过树木碾盘遍布的村南头、交到大崾岘宁五公路后,我便顾不得刚才的“女儿态”了;因为曾匪气如我者,此时无论怎么拚命走,都赶不上“大部队”,而不得不一路小跑。就这,还要新宁哥、会良哥和天良大大帮我背东背西。说是公路,其实全程是曲里拐弯、坑坑洼洼的土路,平时塘土漫道足有半尺,下雨后则成为泥塘;并且随时可能断路——大崾岘和深崾岘坡陡路弯,底部的两面深沟极其险要,经常塌陷。我们曾亲见汪峰的爸爸开着村里新买的手扶拖拉机翻在大崾岘,血流如注,差点出人命。过了大崾岘,就与上齐来的学生会合,队伍逐渐壮大。秋风不断袭来,黄土遮天,激得人口眼鼻不敢张开,不得不背转身顶风逆行。即便没风,偶尔过来的汽车扬起的几里长尘土阵,也“够人吃一锅子的”。

记得队伍很少歇息,因为还要赶下午六点的晚自习。迎着酷日或雨雪,自东而西沿巴原-黑池-万塬-洼子-石鼓-佛堂一路走来,队伍更其浩大威武,而且纪律严明——一律不语,一律脚步坚定,一律越走越快,仿佛要赴一场殊死战斗。经历六场连续“作战”后,终于到达铁王街道,可惜学校尚在街西头。望校兴叹中,我难以消弭灌了铅的双腿的疲劳。远离了村子、父母和玩伴,如同街角飘零的干树叶、碎纸片或大如席的雪花,我茫然若失地来到高大巍峨、俨然如铁的校门前,开始了一周吃干馍、睡冷床、学英语、思家念乡抹眼泪的初中生活。

当时,带的馍不够吃,或者说,个别穷困如我者,馍永远只吃个半饱。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一部分人家初步解决了吃饭问题,他们背的是黄褐色外皮包裹着白瓤的锅盔。仅那悠长的香味儿,就足以让我屈辱得掉眼泪,恨不能钻老鼠洞。我家因为分了薄地,加之父亲绝大部分精力在学校,即便哥哥四年级就辍学务农,家里劳力还显单薄,粮食就不够吃。我的锅盔里是要掺玉米面的,也带过“玉米面铜锤”,如此还得挨饿。我记得很深的一次,初一第二学期秋黄不接的春天,爸爸带我到佛堂粮库去领回销粮。找的是一位远亲,爸爸极力讨好,奈何那男子二那二事,一副不屑神情。那一刻,我的自尊受到极大伤害,忍着泪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考上学吃国库粮。想吃热菜,用现在的流行语说,那真是想多了。即使罐头瓶带的凉菜,也吃不了几顿,绝大多数人只能用蘸了盐的青葱青椒就馍吃。起初,学校灶只给提供每天两次的一缸子混沌沌的开水。烧水的是位五十多岁的老师傅,赤红面皮,鹰鼻高耸入云,鼻翼右侧洼地上堆着个大艶痣,艶痣上还骄傲地戳着一撮毛。据说是个老革命,却似美国大兵般凶狠、傲慢,令人望而生畏;我们都叫他“瓜雷师”。冬季锅盔冻得如钢板时,“瓜雷师”才在擎天般的蒸笼里给我们脱馍。热天的后半周,锅盔生出翡翠般灿烂的霉点,馍便难以下咽,得扣掉霉斑方能勉强充饥。班里桌凳渐渐宽裕起来,因为有人打退堂鼓辍了学。

住宿更是紧张到令人乍舌。我初一的宿舍是学校教室下的破旧窑洞,每一孔不大的危窑里,都安插着同级两个班的四十几个男生或女生——我们被毫无征兆、毫不客气地当沙丁鱼“装”了进去。每到晚上,侧身而卧的我们个个气喘如牛,每一次转身都大费周章,那需要整个宿舍参与、“集体配合”方可完成。深夜,口臭、臭(脚)汗、放屁、磨牙、梦话,窑洞里活色生香。现在很难想全整个细节,只觉得我们创造了人类睡觉的奇迹,足可申请吉尼斯纪录。十月刚过,拥挤的状况就有所改观,因为开小差的越来越多,更因为陇东高原零下十几度的冬天来临;我们不得不自找下家,搬到热炕去住。但这得有亲戚或熟人,而且得给住户拉来远远超出所需的柴火。窑洞宿舍,我只住过不到一年;冬天就搬到学校西沟畔新宁哥的姥爷家,那熏烟搭火烧土炕的情形,至今犹记。上初三的堂哥新宁,就是在那个冬天被大伯叫回家,强迫着结了婚。翻过年八月我初二时,学校挪到街东头变电所斜对的新校区。我工作后曾回这里教语文近十年,从这里考上兰大研究生。记得在新操场进行过一次“防毒蛇咬伤”的讲座,演示者让毒蛇将自己舌头咬伤,现场进行毒液清理……新校区条件有所改善,但新宿舍的冬天却更冷。那个冬天,我住在同班同学苏叔平家。晚自习后我们去看露天**《画皮》,回来时那绰绰人影、凛凛寒风,让我脑际不住回放着**里“画皮”的画面,惊骇到发指魂出窍。

孤身求学、食宿艰苦,都让想家想得那么有滋有味儿。不由自主地想念父母,无时无刻地想起家人,牵连不断地挂念着家里的热饭热炕头,连同我们家牛驴羊鸡和兔子,以及院门口的椿树、芍药花、土蜂窝,还有那萦绕院落、不断如线般翻飞的我的蜜蜂……在拥挤的窑洞里偷着流泪,在别人吃白面馍的时候禁不住流泪,在同学的*威面前流泪。想家中还夹杂着“气短”,别人走读生我羡慕,别人干部子弟我自卑;父亲的护佑不再,更是令我短了精神……冬天手冻得如同红萝卜,耳朵早冻烂,冻伤的脚起了疙瘩让我变成拐子。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土窝,想到农闲冬日家里是最好的去处,就又有学生当了逃兵。懵懂中,我反而渐渐适应了艰苦的求学生活,第一次考试就全班第五。

无疑,初中的学习也使我眼界大开。

教师多了,男女老少都有,其中有许多掌故,也不乏绯闻。学生更多,各村都有,外乡也有,大多不认识,但说上几句话,发现都是不远不近的亲戚。我后排的高永宁,是我同桌我表叔高鹏宁的堂兄。他是走读生,骑自行车回家,经常给我带苹果吃,礼拜六还捎我一程。初二的某个雪天,他骑车摔了腿,幸无大碍,否则十年后就可能成不了我姑夫啦。上课也几多生趣。语文出现了一种叫文言文的古怪课文,艰涩难懂;语速极快、矮个儿的张向荣老师(工作后他成了我同事,都在语文教研组)一上来就没按顺序教,第一堂好像教的是柳亚子的“革命声传画舫中”,接着学的是陆定一的《老山界》。数学则直接就不叫数学,而叫代数,由我们的班主任、即将退休的高个子老师姚宏瑞(我大姑爷的亲弟弟)教;首先学的似乎是“用字母代替数”,这字母可不是小学的“a、o、e”,一变而为ABC。英语一开始就在学这些ABC,读音大不类前,q(漆)要念“克油”,w(乌)读作“达不溜”;练拳的卷发青年教师郭振亚也在教“yes”“no”“pen”“bee”这些我们怎么记都记不住的单词。英语其所以难,一小半因为我们顽虐、心不在焉,大半则因为,那些英语教师竟也不咋会读这劳什子,又怎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呢!地理是教导主任杨波在教,非常严格,讲得条理清晰。植物老师是副校长,讲课声音低而严肃,让人出不得大气;据说他篮球打得出色,比赛时伤了肋骨,故不敢大声讲。历史老师是我同桌的爸爸——我四姑爷高维英,他与语文老师一般高,比我乡间美人姑奶低出一头半;但他是老革命的儿子,所以就当了我姑爷。同学们公认,口吃的他课讲得很棒,只是昂首房梁发出的“啊”远远多于必须;他初二又带我们几何,很受欢迎。教初三物理的赵旭强老师带音乐出了彩,我至今犹能唱他教的《月之故乡》《我做了一个梦》。他的风度“也很翩翩”,肤白发黑身材颀长,冬天围着围巾,像极了徐志摩。呀,乡村里竟也能出这样的人物,令我们赞叹至今!还有门课叫《社会发展简史》,是班主任兼着;我们从中知道人是从猴子变来的、自己所属的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可惜,早上和中午最后一节课,我们的心早飞到那蒸笼里用网兜罩起来正在脱的锅盔上了。等钟声一响,同学们便手握碗筷以百米冲刺速度冲到坡口、冲下院子,到灶房门口排队,领受自己的馍和开水。这情形,成为日后同学聚首时每每感慨、恒久提及的话题。

如上,背馍上学那些年,也有着令人异常怀恋的往事。

正是当时读初二的天良叔父,骑着他的那辆“黑火棍”,往返学校时经常带我,或者带上我的行李。奈何他的车子实在太烂,捎着气管子打气,还走不利索;加之他车子也没闸,下崾岘放跑车,非常危险,所以我也不敢多坐。但他的好处,我时常记得。后来他参军,现在庆阳市畜牧局上班,妻如玉女儿似花。

还有一件事情令我时常记起。初一那年冬天一个周六的中午,我们照例饥寒交迫地从学校往家里赶,走到离家一里多的宋家峁子时,突然大家都往道边躲。我知道又有小车经过,忙朝路边让,心想:该不会是二伯回家了吧。这时,绿色吉普警车越过我们,突然就急刹车停住。神奇般的,二伯从车里走出,他似乎不记得我名字,招手喊道:“那个新陇,来,我捎你回!”我一时激动,竟不知自己是怎么上的车,却清楚记得,到家后我已晕晕乎乎,躺在自家场畔的糜子摞下不省人事……二伯叫巴永宽,是我们父辈里唯一在外边干公事的人,曾任宁县看守所所长。我工作后,他也给我很多帮助,可惜他享年不长,退休不久就脑溢血去世。他的大儿子恩锋哥,是我们村唯一干到县级的人。

当年我们大部队鱼贯而出村庄时,老人们就会悠然念叨:念书的千家万家,成才的一家半家。是呀,农村娃读书,就如同身边广种薄收的庄稼,指望不了什么的;但父辈们的心思我们都懂,都觉得责任重大。

背馍上学委实艰苦,但惟其艰苦才磨炼了我们意志,使我们在逆境中得到锤炼、得以成长成才。铁王两年,我名次很少跌出前十。我之前,村上背馍考学跳出农门的有恩锋哥、永宁叔父,都是父亲的学生,也是我榜样。我上师范去县城,已在县工作的永宁叔父竟在车站等我,亲自送我到师范,并叮嘱几位老师关照我。其爱护晚辈的心意,令我感怀至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背馍上学是跳农门的基本关口。有意思的是,个别条件优裕者成绩竟不怎样,须由奢入俭地经历背馍这一关,方可修成正果。堂弟汪峰,起初在县城舅舅处读初中,眼看的希望不大,就赶紧转回本乡复读,才在我之后考上了师范;他如今是县工商联。也有中道参军跳出农门的,如天良叔父、会良哥。后者当过导弹兵,现为深圳市某国企高管。他也是改变了我人生道路的人。

我初二结束要上初三时,他投亲去米桥复读初三,我也突然萌生了去那里重读初二的想法。于是,我米桥初中的两年读书生活开始了。

在米桥,我变成了走读生。吃住在姥姥家,而两个冬天则住二姨家,她家场畔到中学的直线距离不过百米。二姨现在七十四,在兰州大表哥处托老,去年四月我去广电小区看望她,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硬要留我吃饭;回头还打电话给母亲念叨我“有良心”……这使我心怀愧疚,我想说,二姨,与您当年的照顾相比,我做得太“没良心”啦!

当时,我也不是纯粹意义的走读生,因为每年要转一两次粮到姥姥、二姨家。而每次转粮,要翻川过河、长途跋涉,须倾全家之力,不啻于精心组织的大出征。转粮食一般选在冬日农闲时,得提前几天勘察好线路,特别注意背阴坡里冰溜子消得怎样,尤其要选好过九龙河的渡口。得提前两天听陕北天气预报,观察天气变化。得提前一天喂好牲口。并且,当天要摸黑早起,给确定要出征的牲口——毛驴倒好料。母亲做饭,父亲和我给架子车装满几蛇皮袋小麦、部分杂粮蔬菜和几壶荏油,顺带捎上几页木板或几根?把锨把或一捆笼条,再用长绳绑好这些物什。早早请来提前约好的叔父,好饭好菜好烟招待好。饭罢,饮好毛驴。仔细套上毛驴,给驴脖子上绑好拥脖子,拥脖子上套好夹板子,夹板子两面用绳索固定、绕毛驴一周呈闭合状,后面拴上铁钩,铁钩勾着架子车车辕上的绳索……驴走起来一吃力,就带着大车呼呼前行。“得球”一声,我牵着毛驴缰绳,父亲或叔父驾辕,另一个人在后面照应着或拉或推,一行人在母亲忐忑的目光中上路,沿着去米桥的官道小心翼翼而去。下坡。到川道。寻找渡口过河。汗流浃背、艰难危险地爬坡。上塬,继续行走十几里路。约五个小时之后,到达姥姥家或二姨家。进二姨家要穿过一个陡峭细长的筒子。到姥姥家则要再走两里路,须过个大沟圈先到达场面,卸下毛驴,在姥爷和舅舅帮助下,下陡坡行至门前;最后穿过一个短而平的筒子,便到了宽敞的院子。细脚伶仃的姥姥早做好午饭在等我们,热情地拿出笤帚让我们扫土,将茶水端上炕,一番唏嘘,可口的饭菜就跟着上来了。大家边吃边互致问候,谈论路途情况,免不了又感慨一番,最后必定会说:“陇锋,看你爸你妈恓惶的,为你费的这心,你要是考不上学……”

我羞愧紧张得饭都吃不了,尽管大家都知道,我是学校的希望。

米桥初中以来,我只有第一次考试是全级第二,此后一直把着第一,而且遥遥领先。数学、作文竞赛,也都夺魁。初三第一学期,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刘忠学带我们仨去县城参加数学竞赛。刘老师人很活道,现在退休在西安生活。他会拉二胡,初二时教我们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敖包相会》都是他教的;后者的歌词“我等待着心爱的姑娘”一句,“姑娘”被他改成“伙伴”,我们几年后才发现这个秘密。那也是我第一次到县城,分不清东南西北,却清楚地记得宁县转角楼下一碗炒面九毛钱。最终三个人名次都在十名内,教育局专门为学校颁了奖。那时候回家的次数很少,非常专注,每次回家的路上都在盘算前途出路或者某个难题。初三寒的夜晚,我坐在巴原东畔我们家新修的地坑院的热炕上复习,屁股烫身上冷,父母催促几遍才睡觉。临毕业,中专预选在早胜一中,英语非常难。适逢《红高粱》国际获奖并上映,政治试卷里就有这道送分题;**我却看得似懂不懂。成绩出来,我504分全县第四。

中专考试在县城城关小学进行。提前一大早,爸爸骑着自行车捎我从米桥到平子再到良平,在妗子所工作的良平卫生所停留后,经早胜最后下坡到达县城。天气晴朗,他一路走一路给我讲答题技巧,要仔细要检查,要把握好时间,要注意卷面;作文要谋好篇布好局出新意又不敢冒险……现在想来,爸爸当时满怀收获喜悦,因为他这个能念书的二儿子从未晚于九点休息,因此不但没有神经衰弱,而且愈战愈勇状态良好。考完回家,我就拿起镰刀加入了收麦的队伍,连畔割麦的邻居问我考得如何,我直接说考上了。最终491.5分,我被宁县师范提前录取,成为全村第一个师范生。此生背馍上学的日子也宣告结束。

啊,背馍上学那些年,是我马上打天下的岁月。父母是我的军粮官,我的专心笃定、向善向上、永不服输,是我一往无前的铁骑。师范毕业我当过十多年小学中学教师,并完成第一部长篇,而后公费考入兰大攻读文学硕士;硕士毕业我来到西安打拼,成为一名作家。父母与我一同来古城,生活很辛苦,也还充实;儿子就读的重点中学、“西北第一楼”的大学、西安市内最大的公园兴庆宫,均与我家阳台“相看两不厌”。——这,就是对我背馍上学辛苦的回报吧!

哦,我那渐行渐远的背馍上学时光!我那永远怀恋并将越来越怀恋的青春!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于西安常春藤花园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修改于西安

2020年5月1 9 日星期 二 再改于西安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