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象防灾减灾手抄报

2.气象科普小报手抄报

3.气象科普手抄报

4.减灾防灾手抄报简单

5.科普手抄报,内容一定要简单、、、

6.科普日手抄报内容写什么

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手抄报_气象科普宣传手抄报

科普手抄报

1、我国在科普方面有没有正式的法律条文?

答: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2、 在绿色食品上有标A级AA级是什么意思?

答:A级是可允许使用部分农药,但不能超标;AA级是无农药,使用有机肥。

3、 人体内有多少块骨头?

答:206块。

4、 笑会提高人体免疫力吗?

答:会。但如果不是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乐趣的话也不会产生效果。

5、 食物“趁热吃”好不好?

答:不好。烫食能使口腔粘膜充血,粘膜损伤造成溃疡,还对牙龈和牙齿造成伤害。长期吃烫食还能破坏舌面和味蕾影响味觉神经,使人口味越来越重。

6、 煤气中毒指的是哪种气体中毒?

答:一氧化碳。

7、 一副牌的四种花色中各有13张牌,这代表什么?

答:代表每季有13个星期。

8、 最早利用蒸汽作为动力的是轮船还是火车?

答:轮船。

9、 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地下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的节气是哪个?

答:惊蛰。

10、 营养药等于营养品吗?

答:不等于。

11、 人的脉率是多少?(心率)

答:正常值是60―80次/分,成年人低于50次/分为心动过缓,高于100次/分为心动过速。

12、 吸烟也损害皮肤吗?

答:对。研究表明,吸烟女性与不吸烟女性相比,皮肤的皱纹增多并提前老化。

13、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发明吗?

答:是。是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一项极其辉煌的成就。

14、 科学家研究表明,心跳速度与寿命有关,那么是心跳速度快的长寿还是心跳速度慢的长寿?

答:心跳速度慢的长寿。通过锻炼可使心跳速度慢,比如,每天用一小时左右步行4公里,可使迷走神经得到刺激,这种神经可减慢心跳速度。

15、昆虫是否有嗅觉基因?

答:有。比如,蚊子是通过嗅觉来寻找和选择叮咬对象的,果蝇也是通过嗅觉对水果作出反映的。

16、 养花也要防中毒吗?

答:对。因为有的花有毒,像夹竹桃,全身都有毒。丁香花和水仙也有毒。

17、 人的肺活量是多少?

答:男性平均为3470毫升,女性2400毫升。肺活量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30岁以后,每增加一岁,肺活量平均下降25?30毫升。

18、 过滤嘴香烟能过滤掉香烟中的一部分有害物质,那么能过滤掉尼古丁吗?

答:不能。过滤嘴香烟可以过滤掉烟焦油,不能过滤掉尼古丁及一氧化碳。

气象防灾减灾手抄报

科普手抄报

1、 早餐牛奶加鸡蛋是最佳组合吗?

答:不是。牛奶和鸡蛋的营养价值虽然很高,但铁却很难吸收,还需其他食品来补铁,最好有动物的肝、血、肉类、鱼类、蔬菜搭配着吃。

2、 牛奶可以与药同服吗?

答;不行。牛奶虽说是补充营养的好食品,但有很多的药物会使牛奶产生不良物质,反而会影响健康。可在服药前先喝点牛奶,可以保护胃黏膜。

3、 何时喝牛奶最佳?

答:晚上。

4、 多吃甜食会加重近视吗?

答:会。甜食吃多了,会使眼睛内的房水渗透压升高,导致暂时性近视。长期摄入糖分过多,会导致维生素B缺乏,影响眼球壁的营养代谢。

5、 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雪层可以保存农田中的热量,利于作物生长。

6、 炒菜能加牛奶吗?

答:可以。如果炒菜时酱油加多了,加点牛奶可使味道变美。

7、 牛奶可以与糖一起加热吗?

答:不行。在80―100°C的高温,牛奶中赖氨酸和糖生成果糖基赖氨酸,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尤其对儿童的危害更大,所以,牛奶煮开凉温后,再放糖。

9、 请说出世界上三大饮料植物?

答:咖啡、茶、可可。

10、 手机在什么场合不能打?

答:飞机上,手术室中,因为可以使一些仪器、手术器械失灵而造成危险。

11、 烂了半边的苹果能不能吃?

答:不能吃。因致癌性菌已扩散到其中。

12、 吸烟也损害皮肤吗?

答:对。研究表明,吸烟女性与不吸烟女性相比,皮肤的皱纹增多并提前老化。

13、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发明吗?

答:是。是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一项极其辉煌的成就。

14、 年轮在树上有,还在什么上有?

答:动物和人都有年轮,像龟鳖的年轮在背甲上,牛、马、羊的年轮在牙上

15、 嚼口香糖能代替刷牙吗?

答:不能。嚼口香糖只能是对牙齿的一种清洁,因为口香糖清洁牙面和部分牙龈,而对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不能有效清除,所以该刷牙时就刷牙。

16、 人的肺活量是多少?

答:男性平均为3470毫升,女性2400毫升。肺活量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30岁以后,每增加一岁,肺活量平均下降25?30毫升。

17、 过滤嘴香烟能过滤掉香烟中的一部分有害物质,那么能过滤掉尼古丁吗?

答:不能。过滤嘴香烟可以过滤掉烟焦油,不能过滤掉尼古丁及一氧化碳。

气象科普小报手抄报

气象防灾减灾手抄报

 防灾减灾参与 和谐社会家家受益,防灾减灾大舞台 有你参与更精彩,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气象防灾减灾手抄报和资料内容,欢迎阅读!

 防灾减灾宣传标语

 1、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2、大手牵小手,防灾一起走

 3、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4、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5、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6、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7、防治地质灾害,有责

 8、防灾减灾,参与

 9、防灾减灾有责,以人为本科学预防

 10、防灾减灾,开启幸福生活每一天

 11、防灾减灾,有责

 12、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13、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14、远离高陡边坡,汛期实行避让,确保人身安全

 15、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6、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

 17、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18、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9、唤起全民防灾意识,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20、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

 21、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事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22、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23、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4、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25、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26、搞好防灾减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7、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28、全民动员,群测群防

 29、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0、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31、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32、增强防灾减灾观念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33、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34、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介绍防震减灾 不知道你问的是那个方面的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要镇静地取行动。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后救?人?;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

气象科普手抄报

1、秋绵雨

是指9-11月份连续5域5d以上逐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0.1mm的持续阴雨天气。贵州省的西部受秋绵雨影响最重,自西向东影响逐渐降低。秋绵雨对农业的危害较大,轻则使水稻、玉米成熟期延长,重则使秋收作物倒伏、谷粒生芽;或使秋耕秋种难以进行,影响播种。秋绵雨影响田间生产活动的进行,导致不能;及时收获或已收获的不能脱粒晾干入库而发生霉烂。

2、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天上钩钩是指天空出现一端成为钩状的洁白云丝,这种云一般产生在锋面的前部,这是预示着锋面即将到来,将来可能有雨。

3、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鱼鳞天,是指天空中的云彩像鱼鳞一样排列在天空,在气象.上称这种云为高积云,它多数产生在低气压的前部,一般表示未来二十四小时后有低气压北上,天空不太稳定,天气将转坏,即使不下雨也要刮风。

4、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之处,乌云接驾,这乌云实际是一-种低云,颜色黑,说明西方的或西南方、东南方的阴雨正在迅速移来。

5、连起三场雾,小雨下不住

连续几天有雾,说明本地正处于冷暖空气交锋地带,暖空气中水汽充沛,冷空气又导致降温,是生成雾的极好条件,而冷暖空气的交锋往往带来阴雨天气。

6、日出一点红,不雨便是风

日出时呈红色,说明空气中水汽甚多(太阳光经过水汽时,发生散射,只有红光能够射到我们眼中),如此丰富的水汽-般是阴雨天气造成,故为风雨降临的征兆。

7、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大气中的空气也随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晚看西北,如果西北天空黑云滚滚,说明未来要有降水过程移入本地,天气将转坏。如果西北方是晴天,则未来天气将转好。早晨起来看东南,如东边天气好,这说明坏天气将过。

8、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在天气久晴的情况下,虽有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如不经冷空气抬升,也不易降雨;若此时有西北来冷空气,暖湿空气受抬升,便容易成云致雨。如果在久雨的情况下,有西北风吹来,将把本地暖湿空气赶出去,因之天气就会很快转晴。

9、星星眨眼,有雨不远

夏天夜晚天空星光闪烁不定,说明大气扰动剧烈,预示不久将有风雨出现。星从哪方,"始闪动,风雨就从哪方来。如满天星斗闪动,风雨就有可能在天明来临。

10、乌头风白头雨

“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 -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显得浓黑。“白头”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

减灾防灾手抄报简单

气象科普手抄报

1.我国历史上的四明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

2.人睡觉时,最好的睡姿是右侧睡。

3.驾驶“神六”的航天员是哪两位?(费俊龙和聂海胜)

4.“吸烟有害健康”世界无烟日是指每年的(5月31日)

5.人们日常通称的“白色污染”是固体废弃物的一种,它是指(废塑料)

6.中国最早的名医是谁?答案:扁鹊

7.我国最有名的长篇神话是什么书?答案:《西游记》

8.四大文明古国是类文化发祥地,也数字产生和成长的摇篮,请问这四个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国家?

答案:巴比伦、古埃及、印度、中国

9.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答案:袁隆平

10.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于哪一年年发射成功的?答案:1957年

11.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答案:皮肤。

12.第一个飞上太空的是前苏联宇航员是谁?答案:加加林

13.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是什么?答案: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14.汽车是谁发明的?答案:奔驰

15.世界上第一个进行环球航行的是谁?(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麦哲伦)

16.请问电灯是谁发明的?(爱迪生)

17.中国的“导弹之父”是指谁?(钱学森)

18.我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是谁?(冯如)

19.什么被称为“海上轻骑兵”?(快艇)

20.冰箱里的细菌会被冻死吗?(不会)

21.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数学家是?(祖冲之)

22.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是谁(林巧稚)

23.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家家谁的名言?(培根)

24.请问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谁?(达尔文)

25.自然界已知的最硬物质是什么?(金刚石(钻石))

26.属于可再生的清洁的常规能源是什么?(水能)

27.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6月5日)

28.人体含水量百分比最高的器官是?答案:眼球。

29.人的一生大约要喝多少吨水?(80吨)。

30.美术中的“三原色”指哪三种颜色?(红、黄、蓝)

31.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370C左右)

32.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是几年举行1次?(四年)

33.奥运“五环旗”中的“五环”分别是什么颜色?(红、黄、蓝、绿、黑)

科普手抄报,内容一定要简单、、、

 减灾防灾就是全方位考察一个时期荒政的重要依据,下面我整理的减灾防灾手抄报简单,欢迎来参考!

 减灾防灾手抄报

 减灾防灾手抄报

 减灾防灾手抄报

 减灾防灾手抄报

 减灾防灾手抄报

 减灾防灾手抄报

减灾防灾手抄报

 1、防灾减灾,预警先行。

 2、预防突发,保障公共安全。

 3、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幸福东莞。

 4、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5、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6、树立忧患意识,学会趋利避害。

 7、危机关系你我他,应急管理为大家。

 8、防风防雨防雷电,气象科普就是关键。

 9、应急知识进万家,科学预防你我他。

 10、防护雷电莫侥幸,生命安全需重视。

 11、防灾减灾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普及三防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13、关注民生、关注气象、关注气候变化。

 14、加强防雷安全管理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15、做好气象防灾减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16、学习气象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7、健全雷电检测制度,杜绝雷电灾害隐患。

 18、提高防灾减灾水平,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19、加强防雷知识教育,提高雷电防护意识。

 20、掌握应急基本技能,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21、加大气象科普宣传,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2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3、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24、预警先导、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响应。

 25、善用气象信息和知识,增进健康和生活质量。

 26、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27、完善气象应急预警机制,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

 28、加快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防灾减灾内容

 那个让人难忘的下午,当我们安心的在教室学习时,谁也不曾想过,无情的灾难会降临到汶川同胞们的身上,就在那一瞬间,无情的灾难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和健康,就在那一瞬间,一座座高楼变成了一片废墟,就在那一瞬间,无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笼罩了整个汶川县 。就就是那一天——5月12日,给人类留下不可磨灭的教诲,防灾减灾日将就是那次地震留下的脚印,这一天将永远提醒人类——防灾、减灾!

 我国就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就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有些灾害就是可以预防的。但就是,一些由地球本身造成的灾难人类就是很难防备的。我们不仅需要防备一些灾难,还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和自卫知识。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就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此时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小学作文 ,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此时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这些知识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灾难显然就是就是无情的,但这又能怪谁呢?只不过就是人类自己在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好好的保护自然环境,这便就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自己啊!而这,我们更应该从小做起! 此时首先少砍伐树木,多植树造林,然后尽可能的少制造对大自然有危害的垃圾,回收垃圾,接着心中要有环保意识,要正确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最后要知道“善待地球就就是善待自己”!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科普日手抄报内容写什么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长点”。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就在自然与人、科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也就是说,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科技与社会又作为科学普及的“土壤”,哺育着它的生长。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则为科学普及不断提供新的生长点,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时代性。形象地说,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在这个舞台上是没有传统保留节目的。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立体结构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社会职能。在科普工作中,既要注重科技知识的外在功利,又不可忽视其内在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知识信息中含有的四个不同层次(即数据、信息、知识和智能)中,占据最高层次的智能,才是构成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最具活性的重要素质。而这对身处不同岗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工作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科普由谁来写和写作资格认定

科普书都是一些成为了伟大科学家之后的人才有资格去写,这是学术界的行业规矩,所以一些科学家不愿意或者有些为难情绪去写科普,这主要是考虑到自己还不是伟大的科学家的原因,因为一旦某某科学家答应写一本科普作品了,行内人士一般不会说的,心里都会反感的, 最后就是由一些普通人来写(但必须是出于对科学的热爱和崇敬来写)而且不能署真实姓名只能是笔名,这是行规。

中国的特色科普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人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因此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水平比较低。此外,中国目前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公众的科学素养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职业差别。因此,中国的科普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工程,较之西方的公众理解科学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普一直被作为公益事业,受到了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设立了科普管理和协调机构,建设了大量科普场馆和设施,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中国科普立法

2002年6月,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 2006年,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 2009年,南京市颁布了《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中国科普管理和活动机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科普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就在中央人民文化部设立了科学技术普及局,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科普工作。其后,在各部门、地方都设立了专门的科普管理机构。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科普场馆。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科普专项经费,以支持科普活动。中国目前的科普经费主要以拨款为主。社会各界,包括科技界、媒体出版业、城市社区、企业等等,都积极投身于科普工作之中。

国家科普管理机构

中国对科普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机构是相对集中型的。为统筹管理和协调各部门的科普活动,使各部门都重视科普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规定,科技部负责制定全国科普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行督促检查。1996年4月成立了以科技部为组长单位,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为副组长单位的国家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由中央、院和群众团体中有关科普工作的部门组成。随后,中国各地也相应地建立了地方科普联席会议制度,这对于有效动员各种力量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在院各系统中,各部委的科普职能都是依据其主要职能而展开的。 科技部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下设立了科普处。该处的职能是:起草国家科普政策法规、组织协调国家重大科普活动、完善和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等。 教育部下设机构中,基础教育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科学技术司、师范教育司、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等依据自己的职能,不同程度地参与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 卫生部涉及到的主要职责有:开展全面健康教育、指导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的实施、指导医学科技成果的普及应用工作等。 农业部在农村科普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农业部下设的科技教育司负责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此外,农业部还积极支持中国农学会的科普工作。

科普活动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虽是一个群众性科技团体,但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科学技术普及。建国以来,它通过组织科普活动,为中国的科学普及工作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明确规定了科协组织是科普工作主力军的地位,它担负着科普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的任务。 在中国科协机关设立了科学技术普及部,主管科协系统的科普工作。 中国科协所属167个全国性学会,其中138个成立了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普创作协会成立于19年。在22个直属事业单位中,中国科学技术馆、科学普及出版社、中国科普研究所等从事科普事业的有14个。全国已建县级以上科协2881个,学会65482个,企业科协10674个,大专院校科协328个,街道科协4191个,乡镇科协、科普协会32511个。科协机构已经形成从中央到地方有系统的最完善的科普组织。 中国科学院也是中国科普工作活动的重要部门,在科普方面的职责是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高科技人才密集、科研设施先进的优势,加强各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的联系;动员和组织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多种形式宣传科技知识;推动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面向社会开放研究实验室,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参观等多种方式进行科普宣传。为充分发挥自身智力和设施的优势,及时有效地向社会普及中科院最新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和中科院科普办公室,负责中国科学院的科普工作,并积极开展科普活动。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简称全国妇联)下设妇女发展部,其涉及到的科普职能有:指导各地妇联组织妇女文化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动员和组织妇女参与扶贫、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村妇女依靠科技致富;指导各地妇联开展“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巾帼建功” 活动等。儿童工作部涉及科普的职能有:开展女童工作,促进女童发展;参与推进校外教育,协调、推动全社会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 此外,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青团等部门都有专门的机构设置负责职工和青少年的科学普及工作。

科普场馆和设施

科普场馆和设施是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场所。截止到2001年,中国大陆地区共有科学技术博物馆240多座,包括科技馆 21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8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博物馆6座,专业性自然史博物馆115座,农业、航空、航天、邮电、铁路、中医药、煤炭、军事等专业性技术博物馆约50座,水族馆38座,另有省级综合性博物馆设立的自然部9座。

科学技术馆

科学技术馆是指综合性科学普及场所,其主要功能是: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实验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馆一期工程2万平方米在1988年建成向社会开放;1999年国庆50周年时2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竣工,千年之交向社会正式开放。 中国科学技术馆二期工程新展厅的展示内容着重反映了新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反映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主要包括:航空与航天、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技术、能源与交通、材料与制造技术以及基础科学等各学科不同领域展品300余项,还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品约400项。 中国科技馆穹幕厅是世界上最大穹幕影厅之一。 2006年,将有一座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中国科技馆新馆矗立在奥林匹克公园内,更加现代化的设施将使之进入世界三大科技馆之列。 上海市科技馆是地方投入建立的大型科普活动场所。2001年10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非正式会议,就在上海科技馆举行。 海尔科技馆是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出资兴建的现代化科技馆,创建于1998年并于1999年正式对外纳客。海尔科技馆是以企业文化为依托,融科技、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展馆。

专业自然博物馆

目前,中国大陆建有专业性自然史博物馆115座,其中包括恐龙等生物博物馆30座、天文馆15座、地质馆70座。 常州中华恐龙园应用的先进技术堪称中国自然博物馆之典范。恐龙园运用情景营造手段,以飞溅的瀑布、冷峭的山岩、无水的海洋、茂密的丛林、洪荒的洞窟等,再现中生代特有的生存环境。化石陈列运用互不雷同的手法,通过高科技手段和声光电的运用,结合成像、卡通动画、恐龙翻模、网络游戏以及各类科技制作等,使中华恐龙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观念,成为具有震撼力的,集博物、科普、观赏、游乐、参与为一体的现代新型恐龙博物馆。 中华恐龙馆内设有五个主厅和六个厅。全馆总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馆体穹顶最高处达36米。各厅通过逻辑路线,有分有合,互为关联。以生物演变史作为设计背景,重点突出恐龙从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毁灭的构思主线,揭示了生命与环境相互依存,人类必须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深刻主题。

科普教育基地

利用已有的科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向公众开放,也是中国科普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确定了第一批对公众开放的科普教育试点基地,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与古人类研究所、计算机研究中心。

科普大篷车科普列车

“科普大篷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根据中国科普工作发展要求而研制生产的,目的在于向偏远地区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宣传、科学技术咨询,举办科普展览。 科普大篷车具有车载科学技术普及展品展示教育、展板宣传教育、科学技术片播放教育、赠送科学技术普及资料书籍、流动科学技术普及宣传舞台等五项功能,被誉为“流动的科学技术馆”。 科普大篷车于2001年1月投入使用,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开展了大量科普活动,受到了农村居民的热烈欢迎。2002年,“科普大篷车”在全国17个省、市、区行驶,在各地举办了约10万场科普报告和讲座,听众数千万人次。 2002年,中国又推出了面向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科普列车”,主要开展科普展览、报告会、讲座、农业技术咨询、医疗技术培训、致富经验传授、科普**放映等活动。 2002年5月以“传播科学文明,服务老区人民”为主题的科普列车从北京出发,沿京九(北京—香港九龙)铁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的14个县市开展宣传服务活动。2002年10月,以“传播科学文明,促进西部开发”为主题的科普列车则从北京驶向西北,为内蒙古、宁夏、甘肃等3个省、区铁路沿线9个县(旗、市)的各族人民提供服务。所到之处,广受欢迎。

大型科普活动

中国的大型科普活动包括科技周、大型科普展览、科技下乡等。 科技活动周是目前中国重要的科普活动之一。2003年虽然遭受SARS疫情影响,但全国科技周活动仍如期在网上进行。主题是“依靠科学,战胜非典”。 国家科技周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全国各省市有关科普活动的机构都取行动来宣传科技,促进公众与科学的对话。每年的科技周国家科普联席会议都通过协商形成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各部门再来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主题为“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的200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15-21日在全国展开。2004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重点宣传科学发展观、强调科技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关注未成年人科普教育。主要的活动包括在北京举办“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的大型主题展览及大型科技游园会、在河北西柏坡举办“科技富民”大型科普活动、在黑龙江举行“振兴东北,服务三农,科技列车龙江行”大型活动等。 科技周、科技月等综合性科普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影响却非常广泛。通过定期举办大型科普活动,调动了科技人员进行科学传播的积极性,推动了公众对科技的学习和理解,扩大了社会影响。 同时,配合重大国际和国内节日,国家各科普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如国际气象日、世界卫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国际博物馆日、全国植树节、国家节能宣传周等,各有关单位根据节日的情况,通过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宣传舆论工具,以科普知识竞赛、演讲或大型文艺演出的方式来宣传相应的科学知识。 面向农村的科普活动则更加强调实用技术的传播。自1996年以来,各地在每年的春冬季节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后组织了1000多万科技人员下乡,帮助农村干部群众提高文化科技素质。 在这些活动中,都穿插着科普讲座。据统计,仅在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系统就举办讲座近9万次,参加人数达到300多万人次。 “由于部门对科普事业的重视和支持,现在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科普环境。”——著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到过世界许多地方,在比较了中外科普工作的条件后,对中国的科普环境表示由衷的赞叹

科学普及的定义

有了明确的公认的定义,才容易知道论述的基础,才容易得到一致的结论。 讲述自己的论据和结论,让读者自行验证此结论是可重复的规律(科学)的过程,被称为科普。 迷信是不希望听者去验证,只希望听者接受讲述观点的传播形式。 不经验证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 对没有能力理解或验证的人讲科学,应该叫启蒙教育,多用于在儿童还不知道基本科学验证方法的时候,讲述科学知识。这不适用于理论交锋之时,此时主要讲证据。学校的教材,才是经得起推敲和实验证明的标准的科普读物。 由此定义出发,象时间简史一类,没有严格推理过程,盲目把一些“科学家”结论推给大众的做法,不是科普,最多算做启蒙,也就是给不知道相对论,或不理解相对论的人看的,而科普读物,要象教材那样,对每一个实验论据,都要讲清前提条件,预计结果,实验结果,这才能让读者去验证。 我们学校的教材是最常见的科普读物。用这个科普的定义,才是可验证,可重复的科学定义。“科学家”是没有严格定义的,科普读物也不需要科学家去写! 有人这样定义科普:“科学技术普及,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爱因斯坦就用这种方法“普及”他的相对论:“一个人坐在火炉旁五分钟,他感觉象过了一个小时;一个男人与他喜欢的姑娘聊天,一个小时,他感觉过了五分钟。所以说时间是相对的。”确实用了公众易于理解的说法,但这是错误的!科学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科学定义的时间,就是所有参照系都同意的统一时间,否则就不是科学时间。科学精神,就是质疑一切的态度,不论话是谁说的,只有不出现例外情况,我们才承认它是科学的。这个定义,刚好与我定义的启蒙相近。参见百科词条:启蒙、启蒙教育。

八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我去参观了气象科普基地。它南一个观测场和配套的现代化数据处理传输室及60m2气象科普展教室组成。那儿可是我们未成年人校外课堂之一,而且它只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开放。

观测场内绿草茵菌,流水清清,十分美丽。因为每个月只有一天开放,所以那儿的人十分多,汽车也停成了一条长龙。

我们分批参观观测场,一位叔叔给我们做讲解。首先是矗立着的观测塔,它是用来测量风的,风杯测量风速,风标测量风向。

接下来,是两种不同的温度湿度计,一种是可以自动记录成一张表格的;另一种是非常高科技的,它像一支笔的形状,但它下面有一个像笼子一样的东西;还有就是最常见的了,但它可以算出最高、最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