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新气候协议,我国哪些股票受益

2.GB/T 31716—2015 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应用准则与指南 大型活动简介

3.雾霾怎么来的,雾霾的危害,和雾霾的知识

4.地质演化角度分析滑坡具有哪些生态效应

中国气候风险指数数据下载_中国气候风险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即我们吃的、喝的、用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价格参考指标。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70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参考指标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近几年来欧美国家GDP增长一直在2%左右波动,CPI也同样在0%~3%的范围内变化,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来GDP增长都在9%以上,CPI却没有多少波动,表面看来这可以说得上是“对经济运行调控自如,市场行为反映十分理性”。二是一年之内CPI大起大落,前后相差几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突发(如1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国的CPI大幅波动有些异常。三是随着CPI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负利率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收益,通货紧缩阴影重现。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令人担忧,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数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计算公式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1995年为基期)CPI=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25%。在日常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率,它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公式为T=(P1—P0)/P0,式子中T为1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1和P0分别表示1时期和0时期的价格水平。如果用上面介绍的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水平,则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如一个经济体的消费价格指数从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么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就为 T=(112-100)/100*100%=12%,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为12%,表现为物价上涨12%。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相关解读 市场敏感度:非常高。

含义:十分流行的测算零售商品和服务价格通货膨胀的经济指标。

发布新闻的网址:.bls.gov/cpi

主页网址:.bls.gov

发布时间: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30分;在报告当月的第二周或第三周发布。

频率:每月一次。

来源:劳工部劳动统计局。

修正:没有月度的修正。年度的变化会在2月份,随1月GDP数据公布时做下介绍。修正能上溯到5年前。

为什么重要:与就业形势报告(非农)结合在一起,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就成了金融市场上被仔细研究的另一个热门的经济指标。它获得关注的原因显而易见:通货膨胀影响着每一个人,它决定着消费者花费多少来购买商品和服务,左右着商业经营的成本,极大地破坏着个人或企业的投资,影响着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而且,对通货膨胀的展望有助于设立劳动合同和制定的财政政策。

消费者物价指数到底是什么?它测量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零售价格的平均变化值。这200多种商品和服务被分为8个主要的类别。在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时,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能显示其重要性的权数。这些权数是通过向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调查他们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而确定的。权数每两年修正一次,以使它们与人们改变了的偏好相符。

对汇率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美元的影响不太明确。通常情况在一个健康的经济扩张中,提高美元的利率能使美元更具吸引力。如果利率的上升主要来自通货膨胀的上升,它将损害美元。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损害了外国人持有的美元投资的价值,因此CPI的持续上升对美元有负面影响。

货币交易者对其他细微差别也十分敏感。例如,外汇市场的交易者认为美联储已经迅速行动并灵活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元可能将保持它的价值甚至升值。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消费物价指数的持续走高 为什么我国消费物价指数涨幅越来越快,8月又创新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权重和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中 住房权重占到四成, 而中国不计入cpi 。而中国cpi中食品的权重占到三成以上 于是食品价格的变动对于cpi的变动有很大的原因。消费物价指数的权重改变周期很长往往跟不上人民生活的变化。比如,在美国cpi权重的变化往往是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而在98年时,消费物价指数的比重中还不加入手机这个物品,所以,从这个来看中国的cpi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通货膨胀率。

第二,消费物价指数中除去食品和价格后,有一个被称为核心消费物价指数的东西,而中国核心cpi没有太大的变动。因为,在国际上来说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食品和能源的价格变动会很大,所以有时候不被考虑为一个对于经济衡量最重要指标。

第三,中国食品的价格变化源于供需关系的原因,以价格变动猪肉来说,1,病情和整个食品产业联动固然造成养猪成本提高,同时资料显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猪肉的价格一直趋于较低导致农民的对于养猪的积极性下降。即使被认为中国最好的猪肉行情的现在,养一头猪的利润只有250元左右,这还不到一个农民工出外打工两个星期赚的钱。2,猪肉是周期性的,也就是说一头猪从小到可以买有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带来的不只是几个月才能满足供应的问题。它有连带效益,因为猪量少所以种猪一样少,于是市场上小猪的数量也少,于是要改变情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3,中国产业结构决定在现在主要还是一户一户为单位的养猪为多,不能形成产业从而猪肉的成本过高,所以改变产业结构也不是急的出来的。 加息对于改变以上问题没有太多的作用,因为利息只对货币的供求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影响到猪肉价格很难,同时又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加息对于这个不是关键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对于货币流动性的管制。这又是后话了。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核心消费物价指数 所谓核心消费物价指数,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目前,我国对核心CPI尚未明确界定,美国是将燃料和仪器价格剔后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核心CPI。这种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戈登(Robert J.Gordon)于1945年提出的,其背景是美国在14年-15年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而当时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当然,添议信息堂公司也会全面努力。当时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发生的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主要是受供给因素的影响,受需求拉动的影响较小,因此提出了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来衡量价格水平变化的方法。从18年起,美国劳工统计局开始公布从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PPI)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上涨率。但是,就是在美国经济学界,关于是否应该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来判断价格水平,至今仍然存在很大争论,反对者大有人在。

CPI的意义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会导致"龙舌兰酒效应",这是拉美国家常见的现象。

CPI的意义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会导致"龙舌兰酒效应",这是拉美国家常见的现象

如新气候协议,我国哪些股票受益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遭遇到不少预期内和预期外的冲击与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党中央、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 调,实施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组合,使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生持续改善。

预计2015全年GDP增长6.9%,CPI涨幅1.5%。展望2016年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受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明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需要取积极有力的宏观政策和加快推进改革加以应对,仍可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全年经济运行总体特征

201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结构性衰退和结构性繁荣并存。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二产10.8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增长较快,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但行业景气度差异较大。

一 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十分困难。类、重化工业普遍陷入困境,增速大幅下滑,煤炭、钢铁、水泥等产品产量明显下降,行业总体库存压力较大,仍处在调整探底 发展阶段,要彻底走出困境尚需时日。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计算机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制造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增长速度大幅快于传统制造业。三 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延续近两年高增长态势,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行业表现尤为抢眼。

三大需求趋于平衡发展,内部 分化逐步凸显。2015年以来,消费增长保持稳定,投资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出口增速换挡,三大需求趋向平衡发展。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 献率达58.4%,高于投资15个百分点,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从三大需求内部看,分化逐步凸显,萧条与旺盛并存。投资方面,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 月度投资已现负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制造业投资缓中趋稳。

消费方面,网上商品零售、通讯类商品、旅游等领域消费高速增长,而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大幅衰退。出口方面,一般贸易出口保持正增长,而加工贸易出口大幅下降,传统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明显下降。

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显著,多速增长格局出现。一些产业基础好、结构多元化、调整步伐快、开放程度高的地区,经济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而一些产业结构落后单一、产能过剩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下行速度较快。

重庆和贵州两地逆市上行,实现了10%及以上的超高速增长,领跑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相对平稳,保持在7%—9%中高速增长区间;辽宁、山西等型、重化工业大省下行压力较大,减速幅度大,增速低于3%,甚至其省内部分地市出现负增长,情况极不乐观。

企业景气分化,同一行业内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一些大型企业、上市企业紧抓市场、政策机遇,发挥其规模、品牌等优势,发展相对较好。另一方面,量大面广的传统企业、中小企业依然普遍面临生存难、转型难的困境。

民 生持续改善,收入就业指标表现较好。前三季度,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5.2%。居民收入实现 了“两个高于”的要求,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达到16367元,同比实际增长7.7%,高于同期GDP增速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8.1%,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1.3个百分点。

价格水平总体平稳,结构性通缩压力加大。受新拉 涨因素不足,及季节、气候因素的影响,全年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均低于2%,个别月份低于1%,物价总水平平稳。但受国内需求总体偏弱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持续下跌的影响,生产领域中原材料、燃料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45个月负增长,且降幅较大,工业领域结构性通缩风险已较为突出。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1—11月份新开工项目总投资同比仅增长4.7%,较上年同期下降8.8个百分点。特别是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总投资同比增速 更低,新开工大项目不足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由于地方受到融资平台清理、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及经济增速下降导致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 分项目尤其是大项目的资金来源受限,致使部分稳增长措施难以落地。

同时,尽管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但是改革措施尚未完全到位,主动服务意识差,仍然存在投资项目需要各部门串联会签审批现象,审批环节多、行政效率低也影响稳增长措施的落实。

二是市场出清困难。截至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已经连续45个月负增长,超过19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负增长记录,且伴随经济增速下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局面缓解难度进一步加大,过剩行业有扩展之势。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恶化。

1 —10月份,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到386.3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10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48家亏损,亏损面扩大至 47.5%。10月份,全国22个城市5大类品种钢材社会库存环比有所上升。其中钢材市场库存总量830.81万吨,比上月增加26.93万吨,上升 3.35%。当前急需通过市场出清恢复市场供需平衡。

但受过剩产能行业重资产技术经济特征、地方保护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化解产能过剩和清除“僵尸企业”仍面临种种困难。大量固化于产能过剩行业,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

三是就业压力逐步凸显。今年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就业稳定,但受资本市场波动、总需求低迷影响,非制造业的景气度也在下行,10月份非制造业PMI指数已较7月份的年内高点降低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减弱。

且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加大,部分传统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目前勉力维持的就业局面可能会被打破,部分隐藏性失业可能会显性化,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凸显,可能将对明年的就业稳定造成影响。

同 时尽管网上商品零售、快递等新兴业态创造了部分新的就业岗位,但也必须注意到网店对实体店带来的冲击和显著的替代效应。调研中反映,图书、服装、家电等产 品的实体店受到冲击最大,部分实体店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关闭潮。部分传统的百货商场也受到较大冲击,经营景气度持续下降,这对相关群体就业带来较大影响。

四 是金融风险加大。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企业效益恶化、地方融资平台清理等实体经济的问题开始向金融领域传导。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余额呈现 逐季上升趋势,目前已经连续16个季度上升,不良率由2012年第一季度的0.94%上升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1.50%,三季度进一步升至 1.59%,环比上升0.09%,同期拨备覆盖率由287.40%下降到190.79%。融资难融资贵也导致部分地区非法集资问题抬头。这些问题相互交 织、相互传导,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导致金融风险上升。

●2016年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2016年投资增长可能降至9%左右。

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下降1.5个百分点,约拉低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一是企业经营景气度下降影响投资积极性。研究发现,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变化的60%可由上一年的企业利润增长速度解释。

2015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持续负增长,较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恶化抑制企业扩大投资。且上半年受益于股票市场持续活跃,企业非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若去除其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利润数据显示的还要差。

二 是产能过剩依然突出,新增投资动力不足。从今年行业统计数据来看,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且伴随经济下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行业有扩展之 势。三是高新制造业规模尚小,难以提供足够投资支撑。全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高出全部制造业投资近4个百分点,但其占比不足10%,对制造业投资增 长拉动较弱。

房地产投资可能降至零增长。一是当前的资金来源结构难以支撑房地产投资增长。虽然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3%,增速连续多月提高。但从资金来源看,国内、外资、自筹资金都连续多月负增长,仅有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正增长。

二 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负增长。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3.1%。三是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仍未全面恢复。当前房 地产市场景气上行是结构性上行而非整体上行。从区域看,一二线城市景气上行更多,三四线城市低迷。从房屋购买结构看,改善型住房景气度高,而刚需房和高端 房类的景气度相对较低。10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增速已经出现下降。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可能回落2个百分点。一是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受经济下行 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且若明年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再次下降,则地方的资金来源将受到极大约束。二是部分改革措施短期内可能抑制地方投资扩 张。新预算法、限制地方招商引资竞争和地方司法、纪委体系改革强化对地方经济行为的制衡约束,短期内可能抑制地方投融资扩张。

消费可能进入个位数增长。

一 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减速。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7%,高于经济增速0.8个百分点。但年度比较来看,却是持续减速。二是受失业显性化等因素的 影响,消费信心可能有所减弱。三是一些热点消费可能减速。首先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效应减弱。其次,今年受黄金价格波动及股市波动引发的避险情绪增强的影 响,三季度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金银珠宝类消费大幅走强,平均增速达到13%,但不具有可持续性。

出口可能略高于今年。

一是外部 环境依然复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份报告预计2016年发达经济体复苏会有所减弱,但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速度在2016年有所回升。二是政策环境优化 和低基数可能提高出口增速,进口可能低速增长。今年进口之所以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所致,进口数量降幅不大。预计明年进口数量将窄幅下 降,价格影响降低,进口实现低速增长。

总体来看,明年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进一步回落。

2016年宏观政策选择

2016年宏观政策的重点仍是要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平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供需两侧发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力度。第一,建议进一步扩大赤字规模,提高赤字率,新增赤字主要用于国家重大工程,跨地区、跨流域的投资项目以及外部性强的重点项目。

第二,建议考虑加大中央国债发行规模,并适当提高地方债券发行额度,继续适时推进债务置换工作,减轻地方偿债压力,为地方腾出部分空间用于其他领域支出,保障地方公共服务的合理投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供给,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进一步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金,统筹用于交通、水利、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第四,适当加大针对东北地区及其他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并配合其他相关政策,增强其自主增长动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松紧适度。第一,建议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在资本外流增多的情况下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在保持汇率总体走势基本稳定的大局下,根据市场情况,继续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进一步减轻出口部门压力。

第二,稳定股票市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宽进严出,防范资本大规模流出风险。第三,发挥好定向调控作用,进一步扩大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规模,支持重点领域建设。

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和清理僵尸企业,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各类企业成本,引导“双创”活动走向纵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建立地方在改革和发展中的正向激励机制,克服不作为倾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地方的新型竞争机制,既要保障公平公正,也要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

GB/T 31716—2015 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应用准则与指南 大型活动简介

首先,脱硫脱硝等节能减排相关行业,节能减排是治理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该行业将率先受益,相关龙头上市公司有:华银电力、深圳能源、国电清新、中电远达、燃控科技和龙源技术等。

其次,北斗卫星系统相关行业,《战略》指出,就农业而言,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程度不够,种植制度和品种布局不尽合理,农情监测诊断能力不足,现有技术和装备防控能力不足以应对农业灾害复杂化和扩大化趋势。而北斗卫星系统对山洪灾害、服务于农业的气象灾害等多种灾难可起到预警作用,相关上市公司有:北斗星通、中国卫星、合众思壮、中海达、国腾电子和海格通信等,

最后,保险行业,《战略》强调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支持农业、林业等领域开发保险产品和开展相关保险业务,开展和促进“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试点和推广工作,相关受益上市公司有: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西水股份和中国人寿等。

雾霾怎么来的,雾霾的危害,和雾霾的知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标准基本信息 4 前言 5 标准正文 5.1 1? 范围 5.2 2? 术语和定义 5.3 3? 审查 5.4 4? 成立工作组 5.5 5? 信息收集 5.6 6? 评估方法 5.7 7? 风险评估步骤 5.7.1 7.1? 风险评估程序 5.7.2 7.2?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识别 5.7.3 7.3?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描述 5.7.4 7.4?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暴露评估 5.7.5 7.5?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描述 5.8 8? 评估报告 5.8.1 8.1? 起草病媒生物风险评估报告 5.8.2 8.2? 征求意见 5.8.3 8.3? 完成评估报告 5.9 9? 提出管理措施建议 5.10 10? 审定 6 附录 6.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程序 6.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后果严重程度(风险结局)分析 6.3 附录C(规范性附录)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判定参考指标 6.4 附录D(规范性附录)AS/NZS4360:2004矩阵评估指数表 7 标准 1 拼音

GB/T 31716—2015 bìng méi shēng wù wēi hài fēng xiǎn píng gū yìng yòng zhǔn zé yǔ zhǐ nán dà xíng huó dòng

2 英文参考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risk *** ysis of vector——Largescale activity

3 标准基本信息

ICS 11.020

C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716—2015《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应用准则与指南?大型活动》(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risk *** ysis of vector——Largescale activit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06月02日发布,自2016年01月01日起实施。

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晓芃、马彦、孙贤理、刘泽军、于传江、赵彤言、张勇、林立丰。

5 标准正文

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应用准则与指南

大型活动

5.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大型活动中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类大型活动中病媒生物危害的风险评估。

5.2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病媒生物? vector

媒介生物

能通过生物和(或)机械方式将病原生物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的生物。

注:主要包括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蜚蠊、蚤、白蛉、虱、蠓、蚋、蜱、螨和啮齿动物的鼠类等。

2.2

大型活动? largescale activity

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内,为了特定目的(如正式社交集会,大型公共或体育赛事)而举办的超过一定数目的人参加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

5.3 3? 审查

启动大型活动病媒生物风险评估工作前,应先审核需求情况,检查是否做过类似的病媒生物风险评估,如果已经做过,应确定是否有效,仍然有效的不再进行新的病媒生物风险评估。需要开展此项工作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5.4 4? 成立工作组

应成立专门的工作组进行风险评估,工作组由病媒生物领域专家、风险评估专家、大型活动组织及管理专家和计算机技术专家等组成。工作组成立后应首先确定大型活动风险评估的目标、范围和,以及评估的方法和程序,而后由工作组成员分工负责完成评估报告,并撰写相应的技术文件。

5.5 5? 信息收集

正式开展风险评估前应尽可能广泛地收集国内外大型活动病媒生物相关信息,在评估过程中还应继续查询和补充相关信息。

5.6 6? 评估方法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可用定性、半定量、定量或者几者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定性的方法可用经验判断、专家咨询、专家评议、风险矩阵分析等方法,半定量的可通过赋分系统、指标评定等方法,定量的可用模型分析、拟合等方法。

5.7 7? 风险评估步骤 5.7.1 7.1? 风险评估程序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程序见附录A。

5.7.2 7.2?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识别

在大型活动中应对病媒生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主要内容包括举办地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季节消长等本底资料,既往媒介生物性疾病暴发数据,历史病例数据,引入新发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风险及大型活动中人群和环境风险因素(卫生服务的普及性、人口流动、移民和人口拥挤、疫苗覆盖情况,传播媒介等)。

5.7.3 7.3?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描述

对大型活动中可能由于病媒生物的危害而产生的不良结果的严重性和持续性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最理想的危害描述方式是建立定量评估。在缺乏定量评估时,可用诸如专家建议等其他的风险评估工具,来判断危害描述所必要的各种因素。具体危害描述指标见附录B。

5.7.4 7.4?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暴露评估

病媒生物危害对参加大型活动的人实际的或预测的暴露程度的评估。对于病媒生物而言,暴露评估可依据大型活动举办地的病媒生物密度、病媒生物携带病原的能力以及病媒生物传播某种特定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能力等因素进行相应的评估。具体评估指标见附录C。

5.7.5 7.5?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描述

综合危害识别、危害描述和暴露评估获得的风险估计结果,对某一类或一种特定病媒生物带来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估计。风险评估矩阵见附录D。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级:

a)低危险度风险(Ⅰ级),大型活动举办地病媒生物密度极低,孳生地、关键气候因子等各因素风险等级为“低危险度风险”;或个别因素风险等级为“中等危险度风险”,但预防和控制措施全面有效。

b)? 中等危险度风险(Ⅱ级),大型活动举办地病媒生物种类在少数地区有分布,密度较高、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病媒生物生存和繁殖,孳生地多等多数因素的风险后果严重程度为“中等程度”;或病媒生物分布、密度、媒介效能等个别因素风险水平达“中等危险度风险”,但预防和控制措施全面有效。

c)? 高危险度风险(Ⅲ级),大型活动举办地病媒生物地理分布较广泛,密度较高、温度和湿度条件比较适宜病媒生物生存和繁殖,人感染病例数较高等多数因素的风险后果严重程度为“中等程度”;或病媒生物分布、密度、媒介效能等个别因素风险水平达“高危险度风险”,同时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d)极严重风险(Ⅳ级),大型活动举办地病媒生物地理分布很广泛,密度很高、孳生地很多且复杂、温度和湿度条件很适宜病媒生物生存和繁殖,人感染病例数高等多数因素风险水平为“高危险度风险”;或病媒生物分布、密度、媒介效能等个别因素风险水平达“极严重风险”,同时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5.8 8? 评估报告 5.8.1 8.1? 起草病媒生物风险评估报告

完成大型活动风险评估后,应起草风险评估报告草案,包括风险评估的目的、背景,以及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内容和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结论。

5.8.2 8.2? 征求意见

应将风险评估报告草案提交有关医疗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型活动组织单位等多方面专家,征求意见。

5.8.3 8.3? 完成评估报告

应充分考虑所征求的意见,尽可能纳,不能纳的要说明理由,根据这些意见修改完成评估报告。

5.9 9? 提出管理措施建议

将大型活动病媒生物风险评估管理措施的建议写成报告,连同风险评估报告一起交有关管理部门的官员、管理专家和相关应用单位等机构征求意见,应尽可能地纳所征求到的意见,不能纳的要说明理由,根据这些意见修改完成风险管理措施建议。

5.10 10? 审定

将大型活动病媒生物风险评估报告交有关主管部门审定。没有通过审定的报告,要依据审定意见进行修改或者重新收集信息,必要时重新进行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

6 附录 6.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程序

图A.1? 给出了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的程序。

图A.1?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程序

6.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后果严重程度(风险结局)分析

表B.1? 给出了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后果严重程度(风险结局)的划分及界定的依据。

表B.1?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后果严重程度(风险结局)分析

水平

风险后果严重程度(风险结局)

对风险后果严重程度(风险结局)的界定

1

灾难性

大型活动举办地病媒生物种类极多,分布极广,密度很高且多数种类为高效媒介,人感染病例数极高,疾病暴发的风险极高,且无全面有效控制措施

2

较大的

大型活动举办地病媒生物种类很多,分布很广,密度很高,对人骚扰程度很严重,且多数种类为低效媒介或潜在媒介,人感染病例数高,基本无全面有效控制措施

3

中等

大型活动举办地病媒生物种类较多,分布较广,密度较高,对人骚扰程度较严重,且多数种类为低效媒介或潜在媒介,人感染病例数较高,有一定的全面有效控制措施

4

较小

大型活动举办地病媒生物种类较少,少数地区有分布,对人骚扰程度较轻,疾病暴发的风险较低,人感染病例较低,有较强的全面有效控制措施

5

可忽略

大型活动举办地病媒生物种类极少,仅少数地区分布,对人骚扰程度极轻,且自然感染率检出率为零,无人感染病例发生,无疾病暴发风险,且预防和控制措施全面有效

6.3 附录C(规范性附录)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判定参考指标

表C.1? 给出了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判定参考指标。

表C.1? 大型活动病媒生物危害风险判定参考指标

评估体系指标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罕见

不太可能

可能

很可能

几乎确定

地理分布

没有

极少地区分布

少数地区分布

分布范围很广

分布极广

密度

极低

较低

较高

很高

极高

季节消长

全年无病媒生物活动

全年偶有病媒生物活动

病媒生物活动期不超过半年

病媒生物活动期在半年以上

全年有病媒生物活动

媒介种类

极少

较少

较多

种类很多

极多

媒介效能

潜在媒介

媒介效能较高

高效媒介

关键气候因子

不适宜

适宜

较适宜病媒生物孳生和繁殖

很适宜病媒生物孳生和繁殖

极适宜病媒生物孳生和繁殖

孳生地

极少地区分布

较多

很多

极多

病媒生物自然感染率

零感染率

较低

较高

阳性率很高

感染率极高

感染病例情况

较低

较高

极高

动物宿主数量

极少

较少

较多

很多

极多

动物宿主种类

极少

较少

较多

很多

极多

动物宿主感染情况

零感染率

较低

较高

阳性率很高

感染率极高

截获病媒生物难易程度

没有截获

很难截获

较难截获

较易截获

截获量多

媒介生物性传染病输入情况

偶尔

少量

较多

大量

病媒生物抗药性

极少数个体

少数个体

较多个体

形成种群

病媒生物控制能力

很强

一般

人群免疫情况

全部

绝大部分

部分

少数

人群易感程度

较低

较高

很高

6.4 附录D(规范性附录)AS/NZS4360:2004矩阵评估指数表

表D.1给出了风险水平的AS/NZS4360:2004矩阵评估指数。

表D.1? AS/NZS4360:2004矩阵评估指数

风险发生可能性

风险结局的严重程度

水平1

可忽略的

水平2

较小的

水平3

中等的

水平4

较大的

水平5

灾难性的

A

几乎确定

H

H

E

E

E

B

很可能

M

H

H

E

E

c

可能

L

M

H

E

E

D

不太可能

L

L

M

H

E

E

罕见

L

L

M

H

H

注:

风险发生可能性:A——几乎确定发生;B——很可能发生;C——可能发生;D——不太可能发生;E——罕见。

风险结局的严重程度:水平1——可忽略;水平2——较小;水平3——中等;水平4——较大;水平5——灾难性的。

风险评估水平:E——极严重风险;H——高危险度风险;M——中等危险度风险;L——低危险度风险。

7 标准

地质演化角度分析滑坡具有哪些生态效应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人为因素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3] [4]

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在扩散条件较好时能达标,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立刻下滑。

气候因素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第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同时,灰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

2014年2月20-26日,持续7天的重度雾霾天气更是北京市数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空气质量最严重的一次。部分站点PM2.5小时浓度超过每立方米550微克,达到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的浓度上限,即所谓的“爆表”。国外对此空气的评价是,“有毒!”

美国环保署2009年发布《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指出,有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每次出现重度雾霾的天气,来市属各大医院的呼吸科就诊的患者就增加2-5成。更爆出来北京参加国际**节的法国演员、以《这个凶手不太冷》闻名的让·雷诺被爆因为呼吸道疾病入院治疗,专访也被临时取消。

更为严重的是,空气污染还能影响人类的生育和婴幼儿的健康。专家称,在胚胎和婴幼儿时期暴露在高浓度空气污染物的动物,相比较成年时期暴露在污染环境里的群体的生育力有显著下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副主任高荣、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莹,在接受媒体访时表示:“PM2.5级别的空气细粒子包括对婴儿的致畸率和早产率是有着显著的影响。”

雾霾的主要危害主要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二是对交通产生的危害。

1、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心脑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小心应对。

(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4)不利于儿童成长。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5)影响心理健康。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6)影响生殖能力。

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污染的空气中的人群,其精子在体外受精时的成功率可能会降低。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有毒空气和男性生育能力下降之间的关联[6] 。

2013年1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呈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

[1]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2、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的危害:

(1)影响交通安全。

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2)阴霾天气更易致癌。

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在某论坛上指出,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3)影响生态环境。

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西南山地滑坡灾害生态风险评价——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杜悦悦,, 彭建, 赵士权, 胡智超, 王仰麟

1 引言

生态风险是生态系统暴露在某种危险环境状态下的可能性,其中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关注一定区域内不确定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1-3],包括风险源(stressors)、风险受体(receptors)、暴露响应过程(exposure and response process)、生态终点(ecological end points)等评价要素[4]。随着生态与环境信息逐渐为决策者重视,生态风险评价中的风险受体由关键物种、种群、群落等自然生态系统组分逐渐拓展到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范畴。风险源也相应地趋于复杂和多元化[5-7],但从风险因子释放胁迫的作用机理看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主导或人为活动主导等不同类型。目前,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联程度不断加深,人为因素替代自然因素主导环境变化和区域发展日趋成为客观事实[8-9],人类活动直接或主要诱发的生态风险类型往往备受关注,如矿业城市土地损毁[10]、海洋倾倒区沉积物富集[11]、湿地旅游开发[12]、渔业管理[13]等。相比之下,传统的自然灾害研究更侧重聚焦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风险[14-16],而对生态环境风险关注相对较少。当前全球环境变化下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使承灾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安全与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极大影响社会经济、生态文明、人类福祉赖以发展的自然根基[17]。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重要分支,自然灾害生态风险将风险源明确为自然或力量为主因并造成损失的各种灾害,以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为风险受体,并同时关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开展自然灾害生态风险评价,既丰富了偏重人为风险源研究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又拓展了特定灾害易发区特征梳理、生态风险管理调控的新途径。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研究较大范围区域中若干不确定性因素胁迫生态系统从而产生负面生态效应的可能性及其大小的过程[18]。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组成部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延续了前者的原理和框架,较为经典的是“概率—损失”二维模型[19],其重点关注生态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分别对应风险源的危险性以及风险受体遭受灾害冲击时的潜在损失;但从风险因果链模型视角分析[20],缺乏风险从源到受体暴露响应过程的显性表征。事实上,风险受体暴露于风险源并引发直接响应的“交界环节”在风险因果链模型中至关重要,其背后隐含了区域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的互馈、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以及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局部受灾区与其背景环境之间的交换状态[4]。暴露响应过程体现了风险受体遭受风险源影响时是否发生损失的敏感性大小,可由区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来表征。然而,现有的区域生态风险研究对脆弱性和暴露虽有一定表述但尚未给予高度关注,多把脆弱性作为损失的修正因子[21-22],对于脆弱性及暴露响应环节揭示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互作、格局与过程互馈的重要性有所忽略。

中国西南山地的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多变,是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密集高发区域。同时,为缓解快速城市化中的人地矛盾困境,中国山地城镇建设开发活动日益频繁[23-24],更易导致山地地质环境容量超载,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作为地质灾害频发的典型西南山区,其本身还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生态环境敏感区[25-26]、低丘缓坡建设开发试点区[27]。因此,对大理州地质灾害生态风险的定量评估,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大理州为例,关注风险源、风险受体、暴露响应过程及生态终点,基于“危险性—脆弱性—潜在损失”的生态风险评价三维框架综合度量流域尺度滑坡灾害生态风险,试图通过强调暴露响应过程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的关联信息融入到风险评价流程中,从而增强对区域生态风险机理的认知。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大理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的结合部位,全州国土总面积29459 km2,山区面积占90%以上(图1)。全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江、澜沧江、怒江、红河等江河及其主干支流沿岸地形尤其陡峻。大面积分布的“红层”软硬间层,导致山体易滑;新构造运动差异性强烈抬升,水流侵蚀强烈;立体气候明显,旱、雨季分明,西北部降雨量大于东南部,雨量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加,形成三崇山、雪邦山、点苍山、鸡足山、无量山、老君山和吊草后山等7个多雨区,降雨量在2400~2500 mm之间。降雨集中且局地差异大,年平均降雨量1053 mm,云龙最多,宾川、祥云两县最少。降雨量大的地区是州内地质灾害最密集地区。

Figure Option

图1 研究区范围及地质灾害点分布Fig. 1 The study area and its geological disasters point distribution

大理州属江准地台与三江褶皱区,从前寒武纪至第四纪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以中生界最为发育。大理州主要控制性断裂有:崇山西侧大断裂、澜沧江大断裂、洱海—红河深大断裂、宾川—程海大断裂。这四大断裂带对周围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起控制作用,次一级的断裂全州分部广泛。大理州地震频繁,州内500年间共发生6级以上强震16次,近年来4~6.5级中强度地震活动频繁,因此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也较为严重。据县市规划资料汇总,2010年该州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为779个,其中滑坡512个、泥石流211条、崩塌6个、不稳定斜坡37个、地面塌陷与地裂缝13处(图1)。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南涧县最多,其次是巍山县、云龙县、永平县、漾濞县,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洱源县、剑川县及鹤庆县的隐患点数量相对较少。因滑坡点在全州数量最多且分布最为广泛,本文重点关注滑坡灾害。

3 研究方法

生态风险是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4],本文基于风险因果链模型[20],识别风险受体、暴露—响应过程及生态终点,构建“风险(Risk)=危险性(Hazard)×脆弱性(Vulnerability)×损失(Damage)”的生态风险评价三维框架,继而选用典型指标对模型具体化。其中,“危险性”聚焦滑坡灾害发生的概率,基于地理、地质及人为活动等各种因素及其相互组合关系,通过信息量模型完成评价;脆弱性关注自身结构组成等生态学特性所形成对灾害胁迫表现出的易损性质及其敏感性,是风险受体暴露于风险源作用下的直接响应,本文基于生态系统格局来表征;损失是风险因果链模型中的“生态终点”,即灾害产生的不利生态效应,基于多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定量核算完成评价。

3.2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大理州滑坡形成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从地理环境因素、地质构造因素、人类活动因素三个维度,分别选取高程(a)、坡度(b)、岩性(c)、归一化植被指数(d)、多年平均降水量(e)、距离河流距离(f)、地震密度(g)、断裂带距离(h)、距城镇距离(i)、距道路距离(j)等10个具体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图2)。

Figure Option

图2 大理州滑坡灾害危险性指标空间分异Fig. 2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landslide hazard indicators in Dail Prefecture

地理环境因素着眼于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围绕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气象、水文等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多年平均降水量、距离河流距离共6个指标:① 从灾害发生机制出发,滑坡属于重力地貌类型,高程和坡度直接影响松散堆积层及碎屑物的聚集程度和分布;② 降水是滑坡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滑坡的发生数量、规模与持续过程降雨及暴雨量等的关系十分明显。降水入渗会减小土体的抗剪强度及土体与基岩的摩擦阻力,并增加土体重度和内部的动水压力,从而诱发地质灾害;③ 植被覆盖及地表水的搬运、侵蚀会影响岸坡稳定性。其中,NDVI是遥感估算植被覆盖度研究中最常用的植被指数,与植被空间分布密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故被选为本文的指标之一;④ 地表水的影响用距主要河流距离简化表征,岩石结构构造决定斜坡岩土体强度、应力分布、变形破坏特征并提供滑坡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参考中国西南地区的相关研究[30],基于中国1:250万地质图用矢量数据字段融合(Dissolve)的方法提取研究区岩石类型信息并分为5类岩组[30](1.白云岩、厚层状流纹岩等;2.石英质砂岩、硅质砾岩等;3.火山碎屑岩、变质玄武岩等;4.泥板岩、夹煤层等;5.粘土、松散堆积物等)(图2c,0表示水体),同类岩组具有相近的滑坡地质灾害易发特性。地理环境因素刻画滑坡灾害发生的关键内外因,是地域地质稳定性的直接基础,对滑坡危险性的高低影响最大,故在三个维度中给予较高的权重,设为0.7703。

地质构造因素主要包括地震点核密度、距离断裂带距离2个指标。其中,地震对于滑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地震产生的地震力直接作用于斜坡岩土导致滑坡灾害的发生,且脆弱山坡中积累的损害可能会受该地区先前地震遗留的影响[31];二是中国的大陆地震主要受活动构造的控制,易发生地震灾害的环境往往是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从而间接影响滑坡灾害的发生。本文用地震点核密度代指地震带分布的空间集聚状况。而断裂带对滑坡的影响则表现在活动断裂分布的区域通常为差异运动升降强烈的地区,多形成谷深、坡陡、坡降大等地形地貌,易发生基岩或松散堆积物的滑动,从而导致滑坡灾害的发生。滑坡灾害发生受距离活动断裂带距离的控制,用ArcGIS提供的缓冲区分析功能生成研究区活动断裂带缓冲区分布图。地质构造因素通过地震、断裂带等历史地质活动造成的现状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滑坡发生,在三个维度中权重居中,设为0.1618。

人类活动因素也是加剧地质灾害形成的直接或间接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及经济发展如村镇建设、农业活动、道路工程、矿产工程、水利工程等可能影响岩土、增强边坡不稳定性,开荒导致的植被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加剧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和活动范围。本文参考数据可获得性,具体选取距城镇距离和距离公路距离2个指标,以反映人类工程活动和经济建设对滑坡灾害的可能影响。在生态脆弱、石漠化严重、同时欲开展山地城镇建设的大理州,一定规模的人类干扰活动可能形成动力诱发,但相比于地质构造营力对区域滑坡影响相对较小,故人类活动因素权重最低,设为0.0679。

4 结果与分析

4.1 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因子信息量

4.3 生态脆弱性及潜在生态损失

以367个3级流域为基本评价单元,计算综合脆弱性指数并依据自然断点法分为5级,级别越高脆弱性越严重(图4a),进而借助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显著性水平为0.05)分析风险受体生态脆弱性高值与低值的空间聚集程度(图4b)。研究结果表明,承灾体脆弱性第4~5级高值区在全州4个一级流域内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红河流域南部、江流域东南部等人为活动剧烈的流域。脆弱性最低等级(1级)主要分布在大理州受人为干扰较少的北部、东部及全州环区域,且脆弱性低值区也更倾向于表现出低—低聚集的状态,如沘江流域、倒流河流域,以及清水河流域东部。同时,脆弱性高—低聚集和低—高聚集的流域在全州分布极少,在生态脆弱性空间自相关显著的61个3级流域中仅有5.58%的面积占比。这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流域单元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特征。由于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在较大尺度背景下属性分布相对连续、空间异质特点相对较低,以及生态过程在非封闭空间的流动,相邻流域往往表现出生态系统结构及抵御干扰脆弱性的相似性。

Figure Option

图4 大理州分流域生态脆弱性等级及空间集聚特征Fig. 4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nd its 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Dali Prefecture at watershed level

生态系统服务栅格图层经极差标准化后进行空间叠置和统计计算,得到栅格尺度和流域尺度的潜在生态损失,并用自然断点法划分为5个等级,等级越高,损失越严重(图5)。研究结果表明,全州潜在生态损失以高中等级为主(图5a)。第5等级主要集中在宾川县和鹤庆县,第1等级主要集中在洱海、剑湖、西湖、茈碧湖,这主要是因为净初级生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服务主要由森林提供,粮食供给主要由耕地提供,水体生态系统服务未重点关注;除此之外,潜在损失的较低等级在祥云县东北部和云龙县西南部相对分布较多。

Figure Option

图5 大理州潜在生态损失Fig. 5 Potential ecological damage in Dali Prefecture

就流域尺度而言,潜在生态损失较低等级(1~2级)的流域主要分布在大理州西南部,如永平县境内的银江流域、巍山境内的西河流域等(图5b)。这些流域受地形限制,耕地分布零散,阔叶林相对较多,水源涵养服务和粮食供给服务相对较差。潜在生态损失为第3等级的流域面集中在大理州西北部,如云龙境内的澜沧江流域、漾濞境内的顺濞河流域等。这些流域地形较为起伏,流域所涉及的澜沧江与怒江的高、中山河谷区土壤保持量明显高于东部苍山洱海高原湖盆区;同时,15°~25°坡度带面积比重较大,坡度与水热条件适宜多种植被生长,有利于净初级生产和土壤保持服务优势的发挥。潜在生态损失较高等级(4~5级)的流域集中分布于大理州东北部,如宾川县桑园河流域、鹤庆县中河及落漏河流域等。这些流域地势相对平坦,耕地面积广阔、分布密集,水热条件良好,是大理州主要的粮食供给区,且混交林较多,森林水源涵养效率高、涵养水源量大,故具有较强的粮食供给服务和水源涵养服务(图5c)。

4.4 滑坡灾害生态风险

基于滑坡灾害危险性、生态脆弱性及潜在生态损失,等权重相乘得到流域尺度大理州滑坡灾害生态风险,并按自然断点法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同时,对于危险性、脆弱性及潜在损失图层,分别将1~3级合并为低值区,4~5级合并为高值区,从而得到8种生态风险组成类型(图6),如“高危险—低脆弱—高损失”即表示某流域属于危险性高值区、脆弱性低值区、潜在生态损失高值区。

Figure Option

图6 大理州分流域滑坡灾害生态风险等级及结构Fig. 6 Ecological risk levels and structures of landslide disasters in Dali Prefecture at watershed level

从全州范围看,滑坡灾害生态风险低—中—高空间分布从外到内具有一定的圈层结构,且各风险等级的流域面积与流域数量依次减少(图6)。其中,低风险区分布以环大理州居多,主要集中在云龙县西南部怒江流域、洱源县黑惠江流域、祥云县东北部清水河流域等。中风险区在空间分布上逐渐向大理州中心聚拢,主要位于云龙县西南部澜沧江流域、永平县中部银江流域、鹤庆县落漏河流域、巍山县西河流域等。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宾川县桑园河流域、祥云县渔泡江流域等。

对比各等级风险的结构组成及相应流域数量(图6)可知,高风险区域包括5种风险组成,以三高型“高危险—高脆弱—高损失”和两高型“低危险—高脆弱—高损失”、“高危险—高脆弱—低损失”为主。低风险区域包括7种风险组成,以三低型“低危险—低脆弱—低损失”和两低型“低危险—低脆弱—高损失”、“高危险—低脆弱—低损失”、“低危险—高脆弱—低损失”为主。中风险区域则包括除“高危险—高脆弱—高损失”之外的全部7种类型,且各类型的数量分布相对较均衡。

5 讨论

5.1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验证

6 结论

本文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基于“风险=危险性×脆弱性×损失”的风险评价三维框架,用信息量模型评估滑坡灾害危险性,基于景观格局指数表征生态脆弱性,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风险损失的定量表征,综合度量研究区分流域地质灾害生态风险,并基于风险主导因子完成生态风险防范分区及风险防范策略探讨。结果表明:① 容易诱发大理州滑坡灾害的“优势”条件如下:高程低于1800 m,坡度15°~25°,NDVI小于0.31,岩性为泥板岩、页岩、疏松砂岩、夹煤层、火山碎屑、千枚岩,地震点核密度大于0.008,多年平均降雨1100~1150 mm,距断裂带1000 m内,距离河流、公路500 m内,距城镇距离100 m内。大理州普遍处于滑坡灾害危险性中高水平,且西北低东南高;36.31%的4~5级较高危险性面积分布在巍山、南涧、祥云等县,54.61%的1~2级较低危险性区域集中于云龙、洱源和剑川。② 生态脆弱性4~5级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红河流域南部、江流域东南部、澜沧江流域中部。生态损失低级流域面积占全流域的43.23%,主要分布于大理州西南部,其水源涵养和粮食供给服务相对较差。生态损失中级流域面积占比28.91%,集中于该州西北部,其净初级生产和土壤保持服务优势明显。生态损失高级流域集中在东北部,具有较强的粮食供给和水源涵养服务。③ 滑坡灾害生态风险呈现低—中—高圈层结构分布,各风险等级的流域面积与数量均依次减少;367个小流域具有“低危险—低脆弱—低损失”“高危险—低脆弱—高损失”等8种风险构成;基于3种风险等级和8种风险结构,最终在大理州划分出4种风险防范类型,即避让监测预警区、生态保护恢复区、避让保护兼顾区、自然适应调控区。

本文基于经典的概率—损失模型二维框架,进一步强调风险受体对风险源的暴露响应,构建了生态风险评价的“危险—脆弱—损失”三维框架,为生态风险定量化研究过程中信息的丰富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在研究方法上,由景观格局表征脆弱性,由实地核算的空间化的生态系统服务表征潜在损失,诠释了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的互馈关系,有利于在机理层面理解风险受体遭受灾害胁迫时与恢复力相关的状态变化。在评价单元上,使用小流域分水岭这一地表自然界线作为评价单元的边界,保证了单元内自然要素结构与过程的完整性、单元间自然环境的空间异质性,避免了地表自然地理联系的割裂,有利于对风险格局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

然而,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尤其是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进一步研究有必要统筹滑坡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中不可避免存在的如信息和数据不完整、损失类型多样性、风险源和损失涉及广泛和一些随机出现的干扰等不确定因素,针对不确定性来源,用贝叶斯网络模拟[46]、蒙特卡洛模拟[47]等方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及敏感性分析,以利于决策者根据评价结果的不确定程度提出更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