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史降水量信息在哪能查到?

2.中国史上最强的台风是哪次?

3.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历史气象资料_中国气象历史记录

在1969年2月13日漠河终于诞生了中国现有气象资料中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52.3℃。

实际上在珠峰地区是完全有可能出现比它更低的温度的。例如根据珠峰脚下定日气象站短短9年的无线电探空观测资料(每天仅观测两次),在海拔

9000米高度上已经出现了-61.4℃的低温。可见,如果珠峰上有气象站的话,那么我国极端最低气温的桂冠是有可能让它取得的!

中国历史降水量信息在哪能查到?

中国历史上最具有重要影响的朝代就是汉代和唐代,它们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汉唐时期,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十分便利的交通和统治政策为国际交往提供了便利。汉唐时期陆路四通八达,并且开辟了海上交通,因此,汉唐在当时世界上的声望是非常高的,一度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交流的中心,同时也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汉代和唐代在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汉唐两朝国家安定、文化繁荣、国力昌盛,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宋代时期的文学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盛唐气象”的概念,而人们称“汉唐气象”一词,是因为汉唐两朝具有一种所共同都有的特性,“盛唐气象”和“汉唐气象”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汉唐气象”包含的内容要更广范一些[2]。汉代和唐代两个王朝在实施政治制度方面选择了明显不同路径、方法,两朝盛世形成和持续中,地方权力在这中间所起到的作用是我们值得思考的。汉武帝时期是西汉发展最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汉代地方权力得到了发展。另外,唐玄宗时期是唐代繁荣昌盛的顶峰时期,唐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昌盛使它成为了东亚地区的文明中心,同时它也保持了百年之久的世界仰慕之国的重要地位,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直到出_了安史之乱开始走下坡路,这一阶段唐王朝地方权力虽然扩大,但并没有失去控制。所以我们探究汉唐时,既要从汉代初期,地方分权化趋势开始导致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变强、继而引起了七国之乱等这一消极的方面研究,我们也要从地方经济活跃,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繁荣等方面进行分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唐时期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汉文化具有自由豪迈的精神,唐文化具有宏阔开放的精神。今天我们把汉唐文化发扬光大,将汉唐文化传承下去,我想必定会为中国人民的文化增添上一份自豪感和成就感。汉唐文化具有以下文化特征:在黄河流域上,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时代起就生活在此,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出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今天。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对外开放,随着国门的打开,丝绸之路的发展,汉王朝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就慢慢传入到西方,而随着西方派来的使者和商人,将西方的精美珠宝和香料带入到中原地区,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善于接纳和改造外来的新鲜事物和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8]。在西汉时期,虽然凶悍的匈奴和西汉经常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还是有大量匈奴的牲畜和蔬菜水果运往中原,匈汉两族人民之间进行着的友好经济往来。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我们在文化方面只有不断创新打破传统,创造出的新文化才能更加繁荣独特更有价值。汉唐时期人们在文化方面是具有独特的创造力的,特别是唐代时期绘画的发展,更是发展到一个极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画坛,风格多姿多彩,绘画气息也空前活跃,同时各画科也生气勃勃,可以说是,只有发展到了唐朝的时候,中国绘画才成为了一种独立纯粹的审美对象,中国绘画在这个时期取得了超越前代的伟大成就。世界文化就像是浩瀚的宇宙,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是这个浩瀚宇宙中最璀璨耀眼的那一颗星,文化的力量融入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中,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发展从民族到整个世界,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段崭新的全球旅程,如壮美画卷,正慢慢展开。中国的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必将延伸无限。来源:月刊

中国史上最强的台风是哪次?

很多气象数据网站中都可以获取数据

1、国家气候中心

2、?羲和能源大数据平台

3、中国气象局

4、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

5、中国天气网

步骤一:地理位置选择。既可以选择单点数据也可以选择区域平均数据

步骤二:确认数据源。历史数据可选择羲和数源、欧洲中期天气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测数据可选择德国气象局

步骤三:输入想查询下载的起止时间,可选历史40年和未来7日

步骤四:选择所需要的气象数据下载,如降水量,导出小时级数据

步骤五:如需要查询更多数据,可在“更多属性”中进行“检索属性”

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近代有记录吹袭中国大陆的热带气旋(以登陆时候的风速计算),是2006年登陆浙江电白镇的超强台风「桑美」,中心风力达到216 km/h(60m/s,17级)。

桑美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登陆中国最强的台风,登陆强度比2005年登陆美国的飓风卡特里娜还要强。严重影响了中国东部沿岸地区,造成了折合约25亿美元的损失。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39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桑美」这个名字退役。

扩展资料:

桑美特点

强度大

据历史资料显示,“桑美”登陆时的中心气压低于1956年第12号热带气旋“Wanda”(温黛)登陆时的923百帕,成为50多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同时,“桑美”也成为我国台风强度重新分级后登陆的最强台风。

“桑美”强度大,因此它登陆后,周围的风力特别大,它带来的区域性大风强度打破历史记录,登陆前后17级风圈半径达45公里。8月10日至12日,浙江沿海、福建北部沿海以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内陆大部地区出现了8~10级大风。

其中浙江东南沿海和福建东北部沿海部分地区的风力有11~12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4~17级;福鼎市8月10日17~20时连续3小时阵风风速超过40米/秒。浙闽两省观测到的最大风速均打破了两省极大风速的历史记录。

另外,江西东北部(包括鄱阳湖湖面)也出现了6~8级大风,局部地区风力达9级。

后来,温州鹤顶山风力发电站测得的81m/s的阵风记录被中国气象局承认,这也成了有确实记录来中国大陆地区的最大风速,足以可见超强台风“桑美”的强度。

雨量大

浙江省从10日5时开始降雨,,暴雨区主要集中在温州、台州地区,累计雨量大于100mm的站点有33个,大于200mm的有13个站点,大于300mm的有9个站点,大于350mm的有4个站点:分别是苍南昌禅466mm、金乡379mm、玉苍山377mm、矾山369mm。

截止10日20时,1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3512平方公里,2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为509平方公里,3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为113平方公里。10日晚上,在“桑美”登陆时,温州有记录的过程最大增水是3.58米,实际最高的潮位是6米出头,与最后的潮位预测相差60厘米左右!

移动快

“桑美”于5日晚上在关岛东南方的洋面上生成之后,以25km/h的速度快速移动,并且成为超强台风后不久移速增大到30km/h。在整个台风生命史中,始终保持这种快速移动的台风并不太多见,特别是如此强的超强台风一直持续如此快速移动更为少见。

百度百科--桑美

竺可桢(1890—14年)

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1949年奉命北上筹建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呕心呖血,他不愧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市人。于1890年出生在东关镇一个普通家庭里。他的大哥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秀才。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中学阶段,读书于上海澄衷学堂和复旦公学,因嫌复旦学风太差退学,后到唐山路矿学堂读书。由于他学习努力,成绩卓著,五次考试都名列全班第一。19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哈佛大学求实崇新、自由探讨的学风,给他深刻影响。1918年他以台风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时年28岁。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了祖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他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东南大学,在竺可桢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专业,并新任系主任。这是我国高校建立地学系之始。1927年学校又改名中央大学。在此期间,他一面担任地理系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一面教授地学通论。气候学,气象学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气象学和地理学研究及教育人才。张宝堃、吕炯、黄厦千、沈孝凰、胡焕庸等,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优秀学者。他还积极参加中国科学社,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他积极筹建校南农场气象测候所。1922年他主持购买了各种仪器设备,定期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雨量、日照等项目。逐月发行南京气候报告。这是我国自建和创办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1927年北代胜利,筹建中央研究院,下设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分设天文、气象两研究所,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的竺可桢,又被任命为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时的气象研究所,既是全国的气象学术研究单位,又是领导全国气象事业建设的国家机构。竺可桢白手起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他首先领导了中国气象台站网的建设,提出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书》在十年的时间内,全国建立气台10处,测候处150处,雨量测候所1000处。在气象所成立的当年,就首先建成了南京北极阁气象台,这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在此期间,还开展了天气预报业务,拟订了《气象观测实施规程》,统一了观测时制、电码型式、风力等级标准、天气现象的编码等,开展了气象资料整编的出版业务。先后出版了《中国之雨量》、《中国之温度》、《中国气候资料》以及《气象月报》、《气象季刊》、《气象年报》等。1934年他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

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团结全校师生,携带图书仪器,先后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等地,于1939年底迁至贵州省遵义和湄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在民主爱国的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坚决拒绝迁往台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迎接解放。解放后,他高兴地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等职务。还被选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他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并培养了大批地学骨干力量。强调地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方面最新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论证。

竺可桢于1956年领导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并一直兼任主任职务。他多次指出:要合理开发自然,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工作。综合考察应为国家和地方编制国民经济提供科学依据。其任务首先是调查自然条件和自然的基本特征与数量、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科学方案。早在解放初期,他就急国家之所急,积极投身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以发展橡胶为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工作。1951年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为治理黄河,他主持组织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此后,中科院专门成立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四项重大考察任务。其一是西藏高原和康滇横断山区研究;其二是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地区的考察研究;其三是热带地区特种生物的研究;其四是主要河流水利的考察研究。在他的支持下。仅 1956—1957年两年间,就先后建立了6个综合考察队。它们是:黑龙江综合考察队,新疆综合考察队,华南与云南热带生物综合考察队。长江、黄河流域土壤调查队,柴达木盐湖科学考察队等。此外,还组织了治沙考察队,南水北调考察队等。到他去世时为止,在他领导下,中科院先后组织了25年规模不同的综合考察队,参加工作的达100多个单位,1万多人次。积累了大批珍贵资料,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认为:地理学是经济建设事业中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现代地面环境的科学。因而应着重研究现代地表面的岩石圈、水圈、气圈与人类的相互作用,研究地球外壳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科学。我国的地理学,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健康发展的,在地理学研究方法方面,他十分重视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早在1929年他就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开创了这方面研的先例。1958年他发表了《中国亚热带》一文,指出:不应将热带北界移至南岭,也不应将华北各地、东北南部和新疆南部都划归亚热带。他说:亚热带的气候可以这样规定:即冬日微寒,足使喜热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八个月以上。作物一年可以有两造收获。他不仅提出了划分的标准,同时明确指出了亚热带的北界和南界。他的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竺可桢在气象气候学研究中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早年就从事台风和东亚季风的研究,在气候变迁领域的研究中,更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研究了大量经、史、子、集,及中外文献,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1961年他撰写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2年他又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等学术论文。前者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述的地理现象,证明了二十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纪世界气候、各国水旱寒暖转变波动的历程,发现十七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相一致。最后指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后一篇论文,可说是他数十年深入研究历史气候的心血的结晶,是一项震动国内外的重大学术成就,他充分利用了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二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一月温度约3—5℃;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的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出现于公元前 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在每一400年至800年的周期中,又有周期为50—100年的小循不,温度变动的幅度0.5— 1℃;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是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小变动的原则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 “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在气象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向十分重视气象气候与生产及人类生活的联系。早在1922年,他就发表过《气象学与农业之关系》的学术论文。1964年他又发表了《中国气候特点及其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他运用植物学的原理,以太阳辐射总量、温度、雨量三个气候要素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气候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粮食作物在各地区发展的潜力及限度,为改革栽培制度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这篇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竺可桢也因之受到的接见。

竺可桢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他从1921年起就观察记录物候。1963年和宛敏渭合著《物候学》出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普及了物候学知识,提倡因地制宜,利用物候规律安排农事活动。此书一出就迅速销售一空。

竺可桢热爱中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1962年6月他以七十二岁高龄,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他品德高尚,大公无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实事求是;他关心青年,奖掖后进,待人诚恳,平易近人;他工作深入,认真细致,鞠躬尽瘁,艰苦奋斗;他坚持原则,追求真理,不畏强御,刚直不阿;他勤奋好学,联系实际,锲尔不舍,始终如一。他不仅在创建近代地理学和气象气候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追求真理、公而忘私的精神,他的治学态度和工作态度,也为青年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竺可桢也是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早在1931年的《论新月令》一文里,竺可桢在总结了我国古代物候方面的成就后,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在他的推动下,从1934 年起,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便选定了21种植物、9种动物、几种水文气象现象和差不多全部农作物,委托各地的农事试验场进行观测,这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现在保留有1934—1940年的7年记录,由于抗战期间不少地方停测,其中仅有1934—1936年的记录比较完整。比较正规和连续的观测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1961 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可惜1966—11年中,多数单位中断了观测,直至12年才得以恢复。近年,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农业气象试验站也开始了物候观测。观测资料已陆续出版,第一期年报的命名和内容,都是竺可桢亲自审定过的。

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1963年出版、13年增订重印的《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13年重印本中增加的“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章中他应用唯物辩证法,阐释了物候变化的内外因素及其联系;由于物候变化原因的复杂性,他提出应从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探索其奥秘。他还认为,物候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希望能在农村广泛开展起来。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知识性。他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大量引用了古物候资料和用了物候学分析方法。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评介该文时,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