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气象灾害小知识

2.气象灾害常识

3.月球知识问答

4.高考地理问答题的各类问的答题模式,怎么答?有什么套语?或者从哪些方面答?

5.“气象杯”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卷(初中组)答案

6.天气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能被云雨粒子__的原理发展起来的大气探测工具

气象知识竞答答案_气象知识问答题答案

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知识竞赛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知识竞赛活动方案1

 一、活动背景

 为了丰富我校“读书文化节”的内涵,再现班级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同学读书的兴致,展现二(1)班的风,在欢乐的六月,二(1)班家委会特策划举办百科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1、此次活动是“读书好”活动的一个延伸,通过活动让大家博览群书,了解各方面的百科常识;

 2、欢庆“六一”儿童节;

 3、拓展学生的爱好,陶冶学生情操;

 4、建立班级和谐读书文化气氛

 三、组织单位:

 二(1)班家委会

 四、活动对象:

 二(1)班全体学生

 五、活动主题:

 小学生百科知识竞赛

 六、活动口号:

 “乘风波浪!集百家之长!汇二(1)风!”

 横幅内容:“欢乐六月,乘风波浪!集百家之长,汇我班风,xx中心小学二(1)班百科知识竞赛”(暂定)

 七、(初定)活动时间:

 xx年6月7日,晚上7:00入场,7:30活动开始,9:30活动结束!

 八、活动地点:

 xx街道文化活动中心

 九、家委会各人分工明细如下:

 晚会总导演:余宗舜爸爸,张伟熙爸爸

 晚会总监制:肖意如老师,方昱晴妈咪

 场地及音响预约:方昱晴妈咪负责

 活动横幅:林捷妈妈负责

 “欢乐六月,乘风波浪!集百家之长,汇我班风,xx中心小学二(1)班百科知识竞赛””(暂定)

 舞台布置:由李子俊妈妈、钱继伟爸爸主导及安排组员负责

 预算及收费:由黎博就妈妈负责!(由黎博就妈咪按照各个板块所需汇总预算,aa制均摊;请三大版主尽快上报预算,一周内完成)

 奖章及礼品:李子俊爸爸负责奖章,(百科小状元,10个;百科小榜眼,10个;百科小探花,10个;“谁与争锋”大奖章1个)(暂定)。杨锦浩妈妈负责礼品购买。(所需礼品待定,暂定是百科全书类的图书)

 座位安排:由林捷妈妈、何家贤妈妈主导及安排组员负责(请安排打印评精英赛小精英席、嘉宾席、学生席、家长席)”(暂定)

 晚会现场秩序:由钱继伟爸爸安排组员负责

 突发事务处理:医护小组:张浩彬妈妈;袁晖妈妈。请做好小药箱。做好应急救援措施处理工作。

 专业摄影:朱芷彤爸爸、邓少业爸爸

 后台ppt展示、音效:梁彦琪妈妈总负责,需要副手请致电肖老师或者方妈妈

 司仪配备:家长3-6位(每板块一到两位)负责读题、判断对错,并作相应的知识拓展与补充。要求普通话表达流畅生动。

 学生4位。报幕小司仪:4位(待定)

 司仪稿:方昱晴妈妈、肖老师

 小司仪培训:肖老师

 小司仪指导:上届小司仪杨璧远、杨丰源、杨锦浩、吴思瑶

 开场合唱小指挥:……(待定)

 场地清洁:家谊会组长成员及有空停留一下的家长

 十、活动流程(暂定)

 7.00:入场。

 7:30:小司仪宣布开场。

 1.全班古诗经典诵读:《悯农》、《游子吟》

 2.钢琴独奏:方昱晴曲目:久石让《菊次郎的夏天》

 3.知识竞赛第一大环节:“扬帆起航”大众赛:大家来选abc?

 (此板块由负责大众赛的李子俊妈妈补充细则)

 4.二(1)班小乐队演唱:《大地》杨锦浩、冼照轩

 5.知识竞赛第二大环节:“乘风破浪”分组赛

 (此板块由负责分组赛的冼照轩爸妈补充细则)

 6.歌曲《老师》,演唱:杨璧远,伴舞:林捷、P颖君、刘伊静、鄞荷、钱加璐、吴思瑶、肖逍、蔡欣桐等

 7.知识竞赛第三大环节:“谁与争锋”精英赛

 (此板块由负责分组赛的邹皓兰妈妈补充细则)

 8.大型音诗画《我们的梦》

 9.颁奖

 10.拍照留念时间

 11.晚会结束。

知识竞赛活动方案2

 一、活动目的:

 加强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同时借此活动机会,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二、活动主题:

 化学知识竞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四、活动对象:

 化工学院所有学生。

 五、活动形式:

 每个班级选三名同学参加比赛代表自己的班级。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宣传:

 1.召集学生会干部深入个班进行宣传

 2.邀请到场嘉宾

 3.提前张贴宣传报

 (二)活动准备:场地申请及设备的借用、购买装饰品及奖品、活动现场的布置

 (三)活动现场:

 1.播放背景音乐,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2.必答题:各参赛队指定一位选手从所给的8套题中任选一套,每套题有3道小题,然后每队队员依座位次轮流作答,队员不的提示,答题时间60秒(每题xx分,答对加xx,答错不得分)

 3.抢答题:

 (1)抢答题进行一轮,分值均为xx分,答对加xx分,答错不得分

 (2)主持人宣布“开始”后方可开始抢答,主持人未发出“开始”指令触响抢答器的视为犯规(扣除本队50分)

 (3)一经选题就必须在主持人宣读所选题号的内容后20秒内开始答题计时,答题时限为60秒,60秒内答不完全者视为答题超时(不得分)

 (4)抢答题可由本队任意一队员主答,不可一队同时有两人以上起立回答问题,在答题时限内参赛队的主答队员回答时其他队员可以进行提示,主答队员结束回答后,答题时间还没到时该队的其他队员可以补充回答

 4.风险题:每队一题,在所有的风险题中选择一题回答,题目分值为xx分、200分、300分,选择时只报题号即可,答队得相应分值,答错扣除相应分值,每队答题时间为60秒

 5.思辨题:每队一题,在所有思辨题中选择一题回答,每题满分为xx分,答题时间为120秒,超时扣分,由嘉宾评分

 6.计分者抓紧时间统计分数,由主持人宣布各参赛队总分及名次

 七、比赛纪律:

 1.答题时,只有在主持人宣布“请回答”或“开始”才可以站起回答,否则视无效。

 2.选手回答问题必须站立,答题完应说“回答完毕”,不可在做补充。

 3.各参赛队伍必须服从评委和主持人的一切判断和指挥,严禁在现场发生争执及出现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将取消比赛资格和成绩。

 八、活动办法:

 xx级、xx级各班选三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竞赛。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抽签。

知识竞赛活动方案3

 一、活动前言

 校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它直接关系到在校学生能否安全健康的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鉴于此,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中心面向全校举办校园安全知识竞赛,以增加学生校园安全知识,促进建设和谐校园。

 二、活动目的

 意外伤害不仅造成大量的残疾和早亡,消耗巨大的医疗费用,而且削弱了国民生产力;不仅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给社会、及学校造成巨大的损失和负担。为了减少或避免学生们遭遇不必要的伤害与损失,加强学生对校园安全知识的掌握,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服务中心消防部面向全校举办校园安全知识竞赛。

 三、活动时间

 复赛时间于20xx年xx月xx日(星期三)。

 决赛时间于20xx年xx月xx日(星期六)暂定。

 四、活动地点

 复赛地点:xx师范大学xx教室。

 决赛地点图书馆报告厅。

 五、活动对象

 xx师范大学在校学生。

 六、活动筹备

 1、召开团会议,将通知下发到各院系。

 2、学校北门设立报名处。

 3、根据报名人数安排初赛考场。

 4、选拔晋级决赛的选手,随机分组。

 5、联系主持人及到场评委。

 七、活动规则

 1、初赛以笔试的形式进行,笔试分数前32的参赛选手晋级决赛。

 2、晋级决赛的32名选手随机分成8个队参加决赛,决赛形式为辩论赛,分为必答题、选答题和挑战题,挑战题有由现场评委根据问题单进行随机抽题,由评委现场评分。

 八、活动流程、初赛策划

 统一组织选手笔试考试,试卷多样化。

 1、主持人讲话并宣布比赛开始。

 2、介绍嘉宾及参赛队员。

 3、比赛开始。

 4、比赛中穿插节目。

 5、评审评分。

 6、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7、嘉宾颁奖、合影。

 8、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9、嘉宾退场。

 10、整理赛场。

 九、奖项设置

 根据个人得分和团体得分评选出一等奖一队、二等奖两队、三等奖五队;组织奖一名、表现奖一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知识竞赛活动方案4

 一、活动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优势,将气象科学传播寓于竞技之中。气象知识大PK电视(网络)竞赛活动,将通过电视或网络,以PK的形式宣传和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使青少年在活动中较全面地了解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气象科普知识,同时借助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的传播,使全国各地的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气象科学产生兴趣,增强日常生活中气象防灾减灾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做一个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低碳生活的文明公民。

 二、活动主题

 气象达人我来了!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1日(待定)

 四、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

 五、参赛对象

 在全国范围内,选拨出的8支参赛队伍

 六、活动亮点

 1、竞赛通过创意的环节设置和种类多样的问答模式,使比赛更加激烈和富有趣味性;

 2、让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各省市代表队同台比拼,各展风;

 3、着力把抽象的知识解读转化为直观、有趣的道具演示和科学实验,强化活动现场的可视性和趣味性。

 七、活动赛制

 活动将分为半决赛、决赛、颁奖三个阶段进行。参赛队伍由8支代表队组成,每支队伍5人(1名领队:负责比赛现场抽签、联络事宜;4名参赛选手:其中3名参与现场比赛,1名为替补选手)若现场选手有未能回答的题目,可由现场观众回答并发放奖励。

 1、半决赛

 时间:第一场:20xx年3月21日上午9:00

 第二场:20xx年3月21日上午10:00

 地点:华丰演播厅

 赛制:8支队伍,4队/场,共2场,每场4进2

 2、决赛

 时间:20xx年3月21日下午13:30

 地点:华丰演播厅

 赛制:进入决赛的4支队伍进行比赛,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

 3、颁奖

 时间:20xx年3月21下午15:00

 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4名

 八、部门设置

 成立活动专项组,全面统筹、协调各项工作,进行具体分工:

 1、主办单位

 (1)场地安排及对接

 (2)灯光、音像设备

 (3)邀请主持人

 (4)竞赛题汇总,根据活动赛制出题

 (5)参赛队伍对接

 (6)媒体宣传

 2、执行机构(由活动策划部、活动执行部两个部门构成)

 (1)活动策划、参赛须知、比赛规则等文字方案

 (2)舞美设计方案

 (3)竞赛题型及方向

 (4)活动现场道具等制作品制作

 (5)活动现场所需制作

 (6)现场执行

 (7)活动流程控制

 九、竞赛环节

 竞赛内容:天气与气候、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气候变化、气象与人文等方面的知识,适当结合中学地理知识。(结合20xx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重点突出气候方面的知识)

 1、初露锋芒(选择题,必答)(半决赛、决赛)

 (1)环节概述:此环节由各队选手依次答题,顺序为1号代表队到4号代表队的1号选手,1号代表队到4号代表队的2号选手依次类推,进行答题,每题10分,限时30秒,根据答对的题目正确数确定最终得分,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2)具体流程: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主持人读题——作答——主持人公布正确答案——为各代表队加相应分数。

 2、分秒必争(判断题,必答)(半决赛、决赛)

 (1)环节概述:此环节各队选出一名代表参加比赛,题型为判断题,在规定的60秒内,对主持人读出的问题判断正误,每人10道题目,每题10分,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2)具体流程: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主持人读题——选手作答——为各代表队加相应分数。

 3、快速出击(选择题,抢答)(半决赛、决赛)

 (1)环节概述:此环节共有20道题,由主持人读题,选手按动抢答器进行抢答,每题10分,答对得分,答错扣10分,未按规则抢答扣5分,预计用时20分钟。

 (2)具体流程: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主持人读题——主持人宣布抢答开始——抢答成功——代表队代表答题——为该代表队加减相应分数。

 4、巅峰对决(问答题,抢答)(决赛)

 (1)环节概述:此环节共有6道题,由主持人读题,选手按动抢答器抢答,每题20分,回答完毕后,主持人可根据回答情况,再次请其它代表队继续抢答补充一次,评委专家根据答题情况和补充情况打分,总共预计用时20分钟。

 (2)具体流程: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主持人读题——主持人宣布抢答开始——抢答成功——代表队代表答题——为该代表队加减相应分数。

 备注:

 1、根据现场具体题目设置,增加配合道具演示和科学实验操作。

 2、半决赛每场比赛预计用时40分钟,决赛预计预计用时40分钟。

 3、中场休息各代表队可进行节目表演。

 十、样题

 (一)初露锋芒环节(选择题,必答)

 1、要求:以天气与气候、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气候变化、气象与人文等设置问答题目24道。

 2、样题参考:当某气象台发布了红色预警信号,表示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多少?

 A、37℃B、35℃C、40℃

 正确答案:B、35℃

 (二)分秒必争环节(判断题,必答)

 1、要求:以生活中常见的气象知识出题,设置是非题目60道。

 2、样题参考:《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四周30米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1米的作物、树木。

 正确答案:错

 (三)快速出击(选择题,抢答)

 1、要求:以生活中常见的气象知识出题,设置选择题目20道。

 2、样题参考:温度越低,雪花越()。

 A、大B、小C、正常

 正确答案:B、小

 (四)巅峰对决(问答题,抢答)

 1、要求:以生活中常见的气象现象出题,设置问答题目6道。

 2、样题参考:什么是气候?气候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气候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有利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气候条件。包括太阳辐射、热量、水分、空气、风能等。

 气候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不可或缺性;第二,自然性;第三,利弊相生性;第四,多样性。

 十一、颁奖环节

 1、领导讲话

 2、评委公布获奖情况

 3、颁奖

 4、结束

防气象灾害小知识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b]384400千米[/b] ●“朔”“望”各是什么现象?[b]分别是新月和满月[/b] ●“月海”是月球上的海吗?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b]月海是月球上的平原和低地,最大的月海“风暴洋” 面积越五百万平方公里。[/b] ●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b]月球年龄~4.6×10[sup]9[/sup] 年,但是也在月球上找到53亿年前的岩石,因此月球可能比地球更老[/b] ●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b]1790公里[/b] ●为什么会发生“月食”现象? [b]地球挡住了到达月球的太阳光[/b] ●月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b] 叫“环形山”是陨石撞击的月球表面的结果。[/b] ●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变得那么轻? [b]因为它的引力只相当于地球的1/6[/b] ●月球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 [b]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b] ●为什么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 [b]在潮汐力的作用下,月球的自转速度已经变得与公转速度相等,月球总只有一面朝向地球。[/b] ●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的什么建筑? [b]金字塔(我有点怀疑)[/b] ●月球是行星吗? [b]是地球的卫星[/b] ●月球引起大海变化的现象叫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 [b]叫潮汐现象,是由于月球(还包括太阳)对地球的潮汐力(不是简单的引力)作用发生。[/b] ●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 [b]天文望远镜 经纬仪及赤道仪[/b] ●天文台为什么总是建在山上? [b]天文观测与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宁静度密切相关[/b] ●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 [b]可以做360°的旋转,观察天空区域更大[/b] ●人类历史上是谁第一个开始月球的科学观察?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b]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勤奋好学,刻苦实践,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一)恒星都是太阳,() (二)地球的大气层上空没有地心引力( ) (三)流星是一种从它原来的位置上被逐出大空的星星。() (四)只在十五月圆时才有可能发生日全食。() (五)极光是太阳辐射出的带电粒子形成的。() (六)火星上的暗区是植物丛生的古老海底。() (七)陨星通常在暴风骤雨时坠落。() (八)“伯利恒星”目前已被确认为哈雷慧星。() (九)地球在1月份比7月份离太阳近。() (十)在清澈如洗的暗夜,用肉眼可见三百万颗左右的星星。() (十一)一年中可能看不见弯弯新月的月份是二月。() (十二)水星上也有贝多芬、肖邦、歌德和易卜生。() 参考答案: (一)是。太阳是恒星的典型代表,一个能辐射热气体的自身发光体,与地球等下会自身发光的行星完全不同。 (二)非。地心引力随着与地分距离的加大而逐渐减弱。从理论上讲,地心引力区域是无限的。月亮能不离开我们,就是由于地心引力的牵引。 (三)非。流星是来自太空的物质颗粒在地球大气层上空燃烧时发生的曳光现象。 (四)非。日面完全为月球遮盖时产生的日全食现象,只在月初才能产生。那时地球、月球与太阳列成一线,而月球介于两者之间,我们所能见到便只是月球阴暗的一面了。 (五)是。来自太阳的一部份粒子瀑布般地落入地球的高层大气。因粒于带电,它们被吸向地磁两极,地球的高纬度地区便能看到异常明亮的极光。 (六)非。1965年发射水手4号宇宙探验器后,已弄清火星上并非所有的暗区都是凹地,有些竞是高原;暗色也并并不表示长满了有机生物。 (七)非。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暴风雨纯属气象变化,而大块岩石与金属之类的陨石则来自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太空。 (八)非。哈雷慧星七十六年沿椭圆轨道太阳运行一周,它至少到耶稣出生之前七年就已经存在了。samuel注:有关伯利恒之星的详细介绍 (九)是。地球离太阳最近的距离约为1.480亿公里。季节的划分主要根据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度,并不根据我们离太阳的远近。 (十)非。肉眼可见的星星,其数目在5,800左右,但一个人次至多只能看见2,500多颗;另一半球可见的星星及那些靠近地平线的星星,光色模糊,极难进入视线。 (十一)是,两次娥眉弯月的间隔期为29.5天。2月份只28天,即使闰年也只29大,故无从得见了。 (十二)是。它们都是水星的火山口(或陨石坑)。

气象灾害常识

1.防灾减灾知识

原发布者:XX心魔

防灾减灾小知识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1、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2、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3、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4、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5、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6、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7、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8、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9、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入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10、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

2.防灾常识有哪些

1、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不要盲目乱跑。火势小可参与扑救并快速拨打119报警。火势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

2、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如衣服着火,应水浸、水淋、卧倒翻滚,不要直立奔跑或站立。逃生时应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逃生时,不可互相推挤,不要急于跳楼。无法逃离时,应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3、在高层建筑内遇火灾逃离时,若下层楼梯已冒浓烟或被大火封堵,不要硬行下逃,向上逃离更安全,可以到凉台、天台等地等待救援。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躲避火焰或烟雾。住所如果离楼顶较近,可直奔楼顶平台,发出求救信号。

4、洪水来临时,要选择一切可以救生的物品逃生。首先挑选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体后,重新将盖子盖紧、密封。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浮力。

5、万一掉进水里,要屏气并捏住鼻子,避免呛水,试试能否站起来。如水太深,站不起来,又不能迅速游到岸上,就踩水助游,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如不会游泳,千万不要慌乱,可按以下两种办法行动:一是面朝上,头向后仰,双 *** 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呼出气后立刻使劲吸气;二是迅速观察四周是否有露出水面的固定物体,并向其靠拢。

6、落入水中时要及时脱掉鞋子,减少阻力,将头露出水面,调整呼吸。浪高水急、徒身漂浮时,不要做无谓的挣扎,尽可能节省体力。要及时躲避漩涡及水中夹带的石块等可能危及身体的重物。千万不要攀登电线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7、如果车掉进水中,必须在水漫至车窗前逃离,这时车还浮在水面。当车沉没水中时,要摇起车窗,并打开所有车灯,作为求救信号。如果车门打不开,一定保证车内的人在水面以上。水漫到下巴位置时,车外面的水压能轻一些,这时打开车门,深吸一口气游到水面上。如果车门还是打不开,就设法砸开玻璃往外爬。逃生时,乘客可以互相牵扯,这样门既不会关上,又可以避免人被冲走。

参考资料:

中国 *** 网-防灾减灾小常识:公共场所火灾逃生技巧

参考资料:

中国 *** 网-防灾减灾小知识:洪水来临如何逃生?

3.防止自然灾害的知识

1、雷电灾害与防范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2、地震灾害与防范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3、热带风暴灾害与防范

(1)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

(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

(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4、龙卷风灾害与防范

(1)龙卷风袭来时,应打开门窗,使室内外的气压得到平衡,以避免风力掀掉屋顶,吹倒墙壁。

(2)在室内,人应该保护好头部,面向墙壁蹲下。

(3)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者侧向移动躲避。

5、洪水灾害与防范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顶、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4.谁知道一些自然灾害的急救常识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 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

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

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

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

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 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取积极有效的应对。

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

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 *** 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 、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 *** 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 *** 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

5.关于防御自然灾害的知识~

一、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做好防风准备; 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热带低压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 3、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热带低压影响的室外物品。

(二)台风**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进入防风状态,建议幼儿园、托儿所停课; 2、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撤离; 3、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4、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其它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进入紧急防风状态,建议中小学停课; 2、居民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3、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4、停止室内大型 *** ,立即疏散人员; 5、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 其它同台风**预警信号。

(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建议停业、停课(除特殊行业); 2、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 其它同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二、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暴雨预警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一)暴雨**预警信号 含义: 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家长、学生、学校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取防御措施; 2、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单位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3、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降低易淹鱼塘水位。

(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 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3、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4、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其它同暴雨**预警信号。

(三)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 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已有上学学生和上班人员的学校、幼儿园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取专门的保护措施,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停课、停业,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其它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三、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地区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温预警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一)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二)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 防御指南: 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3、建议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其它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四、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分别以蓝色、**、橙色表示。对寒潮预警标准中的大风标准,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以下标准制定,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8℃以上。

6.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措施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 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 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

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

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 *** 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

7.关于防灾减灾内容50个字左右

防灾减灾,保卫家园

灾害是人们的天敌,它不仅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剥夺了数万同胞的生命。干旱就是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即使是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其实,干旱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植物系统分布,温度平衡分布,大气循环状态改变,化学元素分布改变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系统改变有直接的关系。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动态平衡 这些种种人为原因,使灾情越来越严重。

2009年秋季以来一直到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特别是云南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一遇;贵州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省中部以西或以南地区旱情达到百年一遇。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五个月,损失十分严重。截止到3月23日,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五省(区)受灾,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6.6亿元。

看到这些惊人的数据,想必大家都会不禁心头一震。身为家园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地球家园,通过各方面的行动,减缓旱情。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从抗旱角度来说,确实不能抓大放小,应该二者兼顾。既要抓大,也要兼顾到小的问题。因为大的问题主要是重点工程,重点工程解决它是重点的控制性的方面的问题,但是小的又兼顾到面上,千家万户的,老百姓的,解决生活用水,生产的一些必要的补充水源的用水,它是非常重要的,对老百姓来说,五小工程,也就是说小塘坝,小水窖,小水井等等这些小型的工程,对千家万户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都涉及到他们切身的利益,而且在抗旱中发挥的作用很大。

关键还是要增加投入,要加大投入力度,现在我们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历史欠帐太多了,抗旱是面的概念,点多面广量大,所以光靠 *** 的一点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发动社会各个方面。我们不仅要补充水源,还要节约水源,必要的宣传循环用水和不随意用水,使大部分人民都投入到内,这样,在缓解旱灾的同时,还能够节约大量的水,久而久之,旱灾一定会渐渐离我们远去。

在灾害中,除自然灾害外,还有一些人为的灾害。比如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等。其中,火灾时最常见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如果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好,就会很容易发生火灾。所以,我们平时在任何地方,也应注意周围的防火安全,以免发生火灾。

在还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但只要我们正确使用,一些灾害也就会离我们远去。

月球知识问答

气象灾害

旱灾一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较少,属干半干旱区或干旱区,灾害类型很多,如旱灾、水土流失及地震等。

洪涝一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处干季风区,雨季在七、八两个月,强降水集中,再加上东北地区地势低洼,河流支流众多、排水不畅,易发生洪灾。

春旱一华北地区:我国华北地区是季风气候,春季增温快、蒸发量大,降水少,容易形成春旱。

伏旱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七月中到八月中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高温少雨,容易发生伏旱。

高考地理问答题的各类问的答题模式,怎么答?有什么套语?或者从哪些方面答?

://zhidao.baidu/question/16404419.html?fr=qrl3

参考资料:

://zhidao.baidu/question/16404419.html?fr=qrl3

人类第一次登月是哪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2、 请说出“天涯共此时”的上一句是什么?海上升明月。

3、 月亮的年龄是多少?46亿年。

4、 请你说出一带“月”字的成语,并在造句中恰当运用。

5、 你知道瞎子阿炳是谁?他写过一首关于月亮的乐曲的名称是什么?

二胡演奏家、《二泉映月》。

6、 青莲居士是谁?请你说出他写的一首非常著名的关于月亮的诗的题目是什么?

李白、《静夜思》

7、 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准确时间?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8、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晴天”是哪首词的句子?作者是谁?

《水调歌头》、苏轼。

9、 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二、抢答题:

抢答规则:1、主持人读完题,说“开始”时,第一时间发出声响者,有优先解答权。

2、第一发言人答不对或不完整的,小组其他人可适当补充,不得超时。

3、限时一分钟,答对一题加十分。

4、答错扣十分,题目作为观众题。

1、月球距离地球有多远?384401公里

2、月球直径为多少公里?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1/49。

3、月球表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几分之几?月球表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十四分之一。

4、月球体积相当地球体积的几分之几?月球体积相当地球体积的1/49。

5、月球质量相当地球质量的几分之几?月球质量相当地球质量的1/81。

6、月球为什么总是以同一面向着地球?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了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向着地球。

7、“月海”指的是什么?“月海”指的是肉眼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是月球上广阔的平原。

8、月球背面有四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命名,这四名天文学家是谁?环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有4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命名。

9、月球的表面温度是多少?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

10、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多少?约27.32158日。

三、小组合作必答题:

小组合作必答题规则:1、答题时间一分钟。

2、第一发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补充。

3、答对或基本答对加十分,答错不扣分。

4、答题过程中小组分工明确,合作愉快加十分。

“气象杯”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卷(初中组)答案

我刚搜集整理了一些,还有点凌乱

高考地理问答题答题方向和技巧

(一)特征描述。

(二)成因问题。?

自然环境有整体性和差异规律,因果关系规律。环境优势、缺陷的形成,灾害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原因。注意用联系的观点,地理灾害的成因分析尤其应如此:?

1. 自然环境特点——异质特点的综合成因分析。?

这类题先定位最为重要。应注意图表中的数值,在平面地图中植被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环境”为中心,围绕“气候——地形”这一重点的成因因子来分析。

如:气候分析可从①气温高低: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高低,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②降水多少:风、压——环流形势(西风带、低压带、海风是多雨的),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洋流——寒暖流,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保护。?

这类题目要排除雷同条件,突出主导因素。这也是近几年常用的考法:

在小比例尺(多在选择题中、大范围平面图中)地图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纬度因素和风带、气压带、季风因素;

?在大比例尺地图中(多在非选择题中、小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陆热力差异因素和人为因素。

2. 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气候因素)、地(地形地貌因素)、人(人为因素)”三角度综合点分析。例:

?洪涝灾害的原因(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原因:

(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坡度大;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

3. 地理事物时空特点成因分析。?

应锁定使用的地理原理,以大气运动原理、季节变化原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河水补给原理最为重要,应注意进行逆向推理。例:

?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变化的原因

多从近地面的热力环流(风压流原理)进行分析,用“热(高温)低(压)升(气流上升)雨(成云致雨);冷(低温) 高(压)沉(气流下沉) 晴(干燥晴朗)”进行逻辑分析。

昼夜温差大的原因可能有:反气旋控制——晴天多,云量小;地处内陆,热容量小,变温快;天气系统转换等。

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1)是落差(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2)径流量(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凌汛的成因:

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纬

河水的补给

我国东北是春季雪水、夏季雨水补给。

江南是春雨降水适量、夏季雨水大量补给。

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水补给。?

华南是春季锋面雨、盛夏台风雨补给。?

地中海气候则是冬雨补给。?

(三)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1. “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2.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又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3.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4. “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

(四)评价问题

回答此类问题注意两点:?

1. 根据题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问题;?

2. 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

(五)推断问题?

根据材料,审明题义,回归教材,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准确表达。? (六)区位问题?

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问题分析从自然和人文社会两个方面分析。

◆农业区位分析 :

1、分析有关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气候(光、热量、降水、灾害气象),地形,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区位:市场,交通,政策,人口及素质,技术

2、灌溉农业区位分析(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

不足:水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3、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3)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4、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3)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5、畜牧业 (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3)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6、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3)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工业区位分析

1、分析有关工业类问题

(1)、工业常见的区位因素:(原料和动力),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环境,偏好,惯性。

(2)、看风水(环境)和相对位置(固体废弃物和噪声不扰民,符合城市规划和布局)。

(3)传统工业区的改造(参照德国鲁尔区)

2、工业基地区位分析:

原料(农产品加工、钢铁)、能源(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工业)、劳动力(数量、素质)、市场(腹地)、交通、 农业经济基础(提供食品和原料)、环境(风向、河流)、 资金、政策、 自然因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

◆城市区位分析

1、分析有关城市区位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形状;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宗教,军事,科技,旅游。

2、分析城市化问题

1、城市自然问题:环境质量(四大污染),生态退化。

2、社会经济问题;城市文明,城市建设,如失业,治安交通,住房。

◆城市化问题的解决(参照上海)

限制人口和工业集中,合理规划城市:1、规划新区和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2、合理设计规划交通网络,加强管理,改善城市交通和住房条件。3、治理污染和增加绿化面积。

◆铁路建设的意义或区位因素(参照南昆铁路和南昆线路)

举例: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1)经济意义 ① 有利于开发和物资输出: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②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2)政治意义 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③有利于社会稳定 ;

(3)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南昆线的建设使西南区具有“三沿”的区位优势,南连北海、湛江、钦州和防城港等港口,东西有国际铁路、公路通往滇桂两省众多的过境口岸,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②有利于巩固国防,

◆港口的区位因素

从水域条件(航行和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和城市依托考虑。

举例:分析上海港建设区位因素。答:从水域条件(航行条件)长江入海口既是河港又是海港,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黄埔江深入陆地,为筑港提供广阔空间,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经济腹地广阔,以上海城市依托。

(六)“线”问题

1、等温线

(1)水平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渐递减②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热岛效应“)原因: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热量

(2)垂直分布规律:①由山麓到山顶递减。原因:海拔高度越高,获取地面的热量越少;②在1000M深度以上,水温随深度递减,1000M深度以下,水温变化不大。原因: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明显,深层海水影响小。

(3)等温线走向与纬线、海岸方向和地形的关系:A、若等温线与纬线平行,东西延伸,这是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不同,从两极向高纬递减的结果。B、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因为海洋对气温起着调节作用。C、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这是受地形的影响。

2、等盐度线

规律: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原因:是副热带海区气温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低纬度和高纬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3、雪线:

规律: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影响因素:

(1) 气候因素:

①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

②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降水量成负相关

(2) 地貌因素:

①坡度越陡,雪线越高②向阳坡雪线较高

4、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

① 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 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

⑤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阶梯的界线;

⑦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附:主观性试题答案之要求

1.规范用语,回归教材;

2.有多少问,分多少行(段)答题,分段分点答题,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

3.要点不自相矛盾、不重复;

4.书写整洁,不留空缺。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天气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能被云雨粒子__的原理发展起来的大气探测工具

查看文章

“气象杯”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卷(初中组)全部答案2007年05月21日 星期一 01:37 P.M.

判断题

1T 2F 3T 4F 5T

6T 7T 8T 9T 10F

11F 12F 13T 14T 15T

16T 17T 18T 19T 20F

21T 22T 23T 24T 25F

26F 27F 28T 29F 30F

单选题

1C 2D 3B 4A 5D

6C 7D 8C 9A 10C

11B 12D 13C 14A 15B

16C 17A 18C 19B 20A

21A 22B 23D 24C 25D

26D 27C 28B 29B 30A

31C 32D 33A 34B 35C

36C 37A 38B 39D 40C

41A 42A 43D 44B 45C

46D 47D 48B 49D 50A

51D 52D 53B 54C 55C

56D 57C 58C 59D 60B

61A 62A 63B 64B 65C

66C 67C 68D 69D 70A

天气雷达利用了电磁波能被云雨粒子散射和吸收的原理,

天气雷达以一定的重复频率发射出持续时间很短(0.25~4微秒)的脉冲波,然后接收被降水粒子散射回来的回波脉冲。

水对雷达发射波的散射和吸收同雨滴谱、雨强、降水粒子的相态、冰晶粒子的形状和取向等特性有关。因此,分析和判定降水回波,可以确定降水的各种宏观特性和微物理特性。

扩展资料:

雷达回波图,从蓝色到紫色表示回波强度由小到大(10-70dBz),从不同颜色回波可以判断降雨强度,雨区范围、未来降雨强度和移动。

1、识别雨区范围

雷达回波图上,绿色回波包围内的区域一般都对应有降雨出现。一般而言,浅绿色有可能有降雨,深绿色一定有降雨。

2、识别降雨强度

雷达回波从蓝色到紫色,降雨强度逐渐增强。一般亮**区域一般对应有10毫米/小时左右降雨强度出现,暖红色雷达回波一般对应有20毫米/小时左右的降雨强度,并且有可能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百度百科——天气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