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震发生之前一般有哪些征兆

2.造成恶劣气候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可能有那些?

3.地震与气候有什么联系吗?

4.地震与天气有关系吗?

5.中国常发生地震的地区有什么气候特征?

6.地震的知识

地震是气候现象吗_地震是天气现象吗

的确,有专门研究地震的科学家曾发表过,干旱和地震存在联系: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地方,往往三年之内都发生过干旱,而地震的大小则与旱区的面积成正比。并指出从四川炉霍7.9级大地震(西南大旱区)、云南昭通7.1级地震(西南大旱区)到海城7.3级大地震(华北大旱区)、唐山7.8级大地震(华北大旱区),这些破坏力极大的地震都是能直接体现“震旱关系”的事实依据。

当然,即便是在民间,也流传了很多种能预兆地震将要发生的现象,比如:地震云、地震鱼,鱼儿跳出水面,猫狗发出异常叫声,当然,也包括很多人坚信的“大干旱以后必有大震”。那么,大干旱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会有大地震发生?而传说中的异常自然现象,以及各种动物不同往常的行为表现,又是否真的都是即将有地震发生的前兆呢?

地震为什么被称为自然现象?

首先,大家要清楚一个基本事实,从地球到月球,其实都频繁发生地震,月球是什么环境,相信一部分人也心里有数,那里可没有什么干旱不干旱的说法。而且,地震本来就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地球上所有角落发生的地震次数加起来都能超过一万次,因为,地球平均每年发生的地震就多达500万次左右。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大家知道的发生过的地震并没有这么多?这个其实也不奇怪,之所以地震被称为自然现象,就是因为它不仅很常见,而且一般也不会对周围的人带来太大影响。虽然每年全球会发生五百多万次地震,但其中只有10到20次可能对震中的人造成危害,而能够造成严重灾害发生的地震大约每年有一两次的样子。

为什么我们没感觉到有那么多地震发生过?

大家平时很少能感受到地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地震震级都比较小,而震级小于3的地震通常都难以让人类明显感觉到。当然了,地球这么大,不见得发生地震的地方都距离我们较近,从地震波的传递来说,它也有自己的最大传播范围,这完全取决于地震的深度和释放总能量的大小。

当人类登陆月球的时候,专门放置了测量地面发生震动的仪器,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地震这样的现象,是否也存在于其他星球上。而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其实很多角落都放置着专门进行地震测量的仪器,而它们存在的数量可以说是数以千计。正是这些记录地震的探测器将每次发生地震的信息收集起来,我们才知道了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大,到底需要多少人手参与到救灾中去。

地震跟干旱存在必然关系吗?

试想一想,如果每次发生地震之前都出现过干旱,或者大干旱,那地震的次数应该就远没有实际发生的多,并且,发生地震的地方也会变得更少!而且,把一个地方发生地震关联到3年之内的干旱,这个时间线本来也太长,它也起不到从根本上减小地震发生时给大家的生命和财产风险。

地震的类型有很多,只不过一般情况下,破坏力较大的地震都是因为地壳释放能量所导致,并且,往往都是浅源地震,比如距离现在比较近的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这种震级较大的浅源地震不仅会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威胁人们的生命,如果之后的几年时间出现短时间内降水量较大,还有可能会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

但是,干旱发生的主要指标则是该区域内淡水总量太少,它被称为自然灾害,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尤其明显。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跟气象这样的自然因素存在较大关联,当一个地方长时间维持少雨、甚至无雨的情况,便有可能会出现土壤干旱、大气干旱或生理干旱这几种干旱类型。当然,人类活动进一步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也是近年来干旱频发的原因之一。

地震有所谓的预兆吗?

之所以大家如此畏惧地震,并收集许多可能预示会发生地震的信息,就是害怕突入起来的地震会危及家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但事实却会让大家失望,因为,到目前为止,干旱并没有被确定与地震的发生存在必然关系。通常情况下,有地震带分布的地区会比无地震带经过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更大,而那些震级较大的地震,目前也只发生在有地震带分布的地方过,其他地区发生的地震一般都小于6级。

并且,不仅大家不能把干旱当作是地震的预兆,更不应该相信什么地震云和地震鱼能预示地震将要发生。地壳释放能量的时候具有突发性,即便是大家认为的一些比较有灵性的动物,它也不可能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未卜先知。之所以,大家会在一些地震结束之后搜寻到一些异响,那最多只能算作是巧合,不然,科学家们又怎么可能这多年过去了,都还无法做到提前预报地震的发生时间。

地震发生之前一般有哪些征兆

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现象:地震现象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地震的术语和相关知识: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划分烈度有定性和定量标准。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造成恶劣气候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可能有那些?

地震,也称为地震动和地面振动,是地壳快速能量释放过程中产生地震波的自然现象。地震的破坏性是巨大的,在很多情况下是人为的不可抗力。所以我们能为地震做的是预防而不是预测,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个人财产的损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所以地震发生时有前兆,而地震的前兆又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宏观前兆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可以感知的,微观前兆是人类无法感知的,只能通过仪器的先进设备才能知道。

?

比如旱季,地下水突然上升或下降(如井水、泉水等)。),水温和水味的变化,或冒泡喷射等。除了水之外,还有一些奇怪的自然现象,比如来自地面的“地声”,天空中的“地光”和“地云”,通常在地震前几分钟或几小时就出来了。其他我们感知不到的小动物,对危险的感知能力更为敏感。如果看到异常的动物行为,比如惊慌失措、行为克制、生活习惯异常、在水中跑上岸、在岸上跑进水里等等,也要注意一些不合理的生物现象。

地震发生时有不同的等级,等级越高破坏力越强。当地震来的时候,一般前12秒上下振动,12秒后几乎是横向振动。这个时候,房子就要塌了。所以这段时间我们有机会决定是“跑”还是“避”,但是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很短,因为你思考的时间越长,你前12秒逃跑的几率越低,所以我们建议,如果你在室内,就应该就近避,如果你在室外视野开阔,就应该跑到宽阔的地方,如果你的位置足够宽,就应该原地不动。

室内逃生方法也很有技巧。尽量靠在承重墙上,找个有支撑的小地方逃生。一般我们选择靠近承重墙90度的角落,比去其他地方安全。如果还有时间远离电、火、煤气等物品,带瓶水或者靠近水源就更好了。这时候最重要的保护对象就是头部和心脏。姿势是屈腿折手护头掩口鼻,防止异物进入呼吸系统。在保证头部和心脏安全的情况下,有良好的呼吸空间。切记千万不要跑进橱柜等一些狭小的空间,因为一旦进入会失去行动力,视线受阻,不利于震后逃生或救援。

一般来说,地震不会太久。如果地震后有良好的逃生条件,就要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方。如果暂时不能移动,需要攒足体力等待救援。地震虽然这是一场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始终需要强壮的身体和强大的心态,因此如果遇到地震,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地震与气候有什么联系吗?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内容为:造成恶劣气候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

自然灾害有些是自然界的肆虐,如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旱涝往往由气候异常造成,这些都是灾害的自然属性;还有一些灾害是因为人类违反客观自然规律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会导致或加剧自然灾害,人们砍伐森林,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影响全球气候,导致气候异常,旱涝灾害加剧;陡坡垦殖,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暴雨时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过度放牧,过度矿产开等使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进而影响气候,导致干旱加剧,并引发沙尘暴;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硫化物,导致酸雨;人们破坏植被,过度消耗能源,造成大气污染、臭氧层变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出现异常。

答案造成恶劣气候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是板块碰撞挤压引起的;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会导致或加剧自然灾害,人们砍伐森林,破坏植被,过度消耗能源,造成大气污染、臭氧层变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异常;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硫化物,导致雾霾天气。

地震与天气有关系吗?

地震可能会局部影响一个地方的气候,为什么如此说呢?首先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由于地壳内部版块的张裂与挤压运动,热能势必传到地表,例如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通海——建水大地震,由于地壳内部版块的张裂与挤压运动将来自地壳内部的热能传到地表,导致当地地震前的春季提前一两个月,造成寒冬山花烂漫反常物候现象。

中国常发生地震的地区有什么气候特征?

由于地震是空中的粉尘数量大增,加上地磁地壳中金属矿物的加热影响使地面水份快速蒸发,也就是说在地震发生前应该有一段闷热的天气,而地震发生后地面和地下能量大面积释放加速了天空水气的饱和度,地震后,出现很多的裂缝,地球内部的热量大量的释放出来,同时使得地面温度升高,蒸发加强,并且使得地下的一些水汽沿着裂缝进入空气中,同时巨大的能量使这部分水气上升速度和高度大增而进入高空低温区域(同样的原理大型森林火灾也最终会以暴雨结束),这样就在地面形成很强的上升气流,空气震动可以引起水蒸气凝结(同样的原理古代有擂鼓求雨的方法),这些水气和粉尘就凝结为水或冰散落下来,所以地震后通常会形成降水。

地震的知识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主要分布在:(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气候特征

1.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属于季风性气候区,尤其是冬夏两季,气温分布差异很大。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温差近50℃。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在我国,冬天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2.降水和干湿地区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是我国降水量分布的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那因为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我国的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这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因此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地震是怎么回事?

地震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动,是通过感觉或仪器察觉到的地面震动。它与风雨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的发生,是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来自天体的、地球内部的、外部的、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地壳不同部位出现受力不均衡,分别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那些地应力集中区,比较脆弱的地方,就容易破裂,引起断裂变动,地震也就随之发生了。

2、什么叫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上地幔中,我们把地球中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理论上常常将震源看成一个点,而实际上它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一个区域。 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实际上震中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震源深度是从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根据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3、地震多发生在什么地方?

地震的发生是受着地质构造这个条件控制的。因此,地震的分布,多发生在那些活动构造体系内的活动构造带上,而且主要分布在存在着活动断层的地方。也就是说,地震的发生主要与活动断层有关。

4、世界上哪些国家地震多?

全世界地震主要分布于以下两个带:(1)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泊尔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

以上两个地震带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98%,我国正好介于两地震带之间,是个多地震国家。

5、地震有前兆吗?

地震前出现的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各种异常现象都叫 地震前兆。因此地震是有前兆的。地震前兆分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宏观前兆是指人能直接感觉到或用眼睛能看到的包括动、值物不正常反应,地下水变化,气象变化以及小震活动等。微观前兆是指人直接看不到或感觉不到,只能用仪器测量的,如地壳形变、地面倾斜和海面升降、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地电、地磁、地温、地应力微弱变化及人们不能感觉到的小震活动等。

6、什么是地声?

地声,是地震时地下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多伴随地震出现,主要表现为:狂风怒吼声或山洪咆哮声,兵戈砰湃声,马达轰鸣声,响雷声或闷雷声,大树折断的“咔嚓”声或履带拖拉机、坦克开动时的吼叫声,撕布声等等。地震、山崩时有液体或气体从地壳内冲出或爆炸,在地内运移等等都可造成发声现象。由于声源介质、能量、传播介质、距离,人的经历,精神状态各不相同,再加上不同地形地物的反射折射等等,人们描述地声时自然就千奇百怪,各具特色了。

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对于紧急避险防灾好处很多。

7、什么是地光?

在地震前或地震同时在地面或在天空中出现的发光现象,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称为地光。它和地声一样,也是地震即刻到来的警报。同样,看到地光后,马上取果断措施是可以减轻危害的。1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前,从大连开往北京的列车,在将要到唐王山站时,看见前方突然出现了紫红色的耀眼亮光,司机断定是地光,紧急制动,还未等列车停稳,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强裂地震发生了,列车剧烈摇晃但由于停止前进,没有发生危险。

地光的发光形式不同,可分低空大气发光,电晕放电发光及地下逸出的物质流发光。

形态上有闪电状、火球状、片状、条带状、柱状或探照灯状、散射状等等。地光有的不动,也有的在空间运动行走,或随时间延长不断变化。

8、地震前地下水升降的原因是什么?

大震前,有时天气大旱,但井水(地下水)却猛涨,甚至溢出地表。在多雨的季节里,井水本应逐渐上升,但却猛降,甚至干涸。有的地方,本没有水源,却有大量水从地下涌出等等。产生的原因是因地震孕育过程中,地应力不断增强,尤其在震中区附近,因地应力的作用;地壳活动随之加强。压性区水位会逐渐抬升;张性区在张应力作用下,水位会逐渐下降。尤其是地壳局部区域在地应力作用下遭受破坏,发生变形或加速位移,以及由岩层破坏而引起上下层间水的贯通,都会使水位产生急剧的升降运动,这就是利用地下水预报地震的依据。

9、地震前,气象上常出现什么异常?

一次地震,特别是强烈地震之前,总会出现一些气候和天气的异常现象。如热异常,在某些地震之前非常明显。1966年3月8日邢台7.3级地震前的7天内,平均气温由零下13度一下增到零上11度。海城15年2月4日的7.3级地震前的一旬,比历年同期高出3.7度。临震当天八时至九时半暴发性增温12度,使寒冷的冬天出现了闷热的现象。

这种异常现象,是由于孕震区处于地壳激烈变动前夕,临破裂前地下热能发生了剧烈扩散,并通过某种途径输送给了大气。这种热异常范围小,持续时间短。

有的专家还总结出,在地震前的一年或几年的一定时段内,先出现大旱而后是洪水大涝,或先是大涝而后大旱;或旱涝交替出现,之后发生大地震。这种震例,国内外均有,如10年南通地震,在前二、三年都出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造成大涝,之后又出现少有的大旱。1989年河北大名地震前出现过旱涝交替的现象。其它还有震前怪风、*雨、黄尘、大气混浊等各种现象。

10、对地震宏观异常怎样识别?

大地震前会出现多种类的宏观异常,已被大量的地震活动所证实。如何识别它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产生非震动物异常的干扰因素有天气因素(如鱼类上浮、蛙类迁徒)、生理因素(如动物生病发情)、环境因素(如水质污染)、敌害侵扰等等。产生非震地下水异常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生物等干扰的因素影响。人为因素包括灌溉、注水、排水等。产生非震的植物异常因素有病虫害和气象异变。地震前宏观异常的特点,一是不是上述非震影响因素导致;二是宏观异常有规律性,空间上受地质构造控制,时间上有同步性,各类上有广泛性,数量上有众多性。当然,若判断是否地震异常,还必须综合地震活动和其它微观前兆监测手段变化来确定。

11、地震时喷砂冒水是什么原因?

地震时,由于地裂缝切过地下含水层,地下水受到挤压,并沿着裂缝夹带着泥砂涌出地表,即形成喷砂、冒水现象。有些地方冒出的是黑水,红水,是因地下土质为黑色淤泥或红色、**土层,地震时形成黑色、红色、**泥浆带出地表所致。

12、地震时为什么地面先颠簸后摇晃?

地震时先颠簸后摇晃是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方式不同造成的。地震波的传播通常分为两类,一类在地球内部传播称为体波,另一类沿地表面和岩层表面传播,称面波。体波又分纵波和横波。纵波传的快先到地表,在1—20公里间,速度为7—8公里/秒,而横波才4—5公里/秒,面波最慢只有3公里/秒。由于纵波行进时波形的物理特点引起地面物体上下颠簸,也就使人感到先是上下动。横波慢,后到之,它的波形特点是使物体左右摇晃。所以,人觉得上下动后,左右动,连贯起来便是地震来了先颠簸后摇晃了。

13、什么是地震灾害?

强烈的地震,会引起地面强烈的振动,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直接破坏如:由于地面强烈振动引起的地面断裂、变形、冒水、喷砂和建筑物损坏、倒塌以及对人畜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这种由地震引起的破坏,统称之为地震灾害。

14、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统称为次生灾害。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次生灾害尤为突出,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1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鞍钢因停电停水而冻结,高炉停产;营口水电设施破坏,全市停水停电,城市滩痪。1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开滦矿供电中断,涌水量猛增,矿井被淹。天津碱厂白灰埝滑坡使30多人丧生;化工厂阀门破坏、溢氯毒死5人。1964年6月19日,日本新潟7.5级地震,油库受震起火,大火烧了360小时,直至原油烧尽,300多所民房,工厂无一幸免。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火炉翻倒引起大火,供水系统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10平方公里市区化为灰烬。

15、地震时引起火灾是什么原因?

强烈地震发生后,随着房屋倒塌,电网拉断,煤气、油库、石油及天然气管线或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破坏遇明火;又引起火灾。据历史资料记载,火灾是地震时最常见的一种次生灾害。

例如,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8.3级大地震时,在距震中90多公里的横滨208处起火,烧了三天三夜,横滨基本被烧光。在距震中100多公里的东京,半小时后有139处起火,化学药品及油类等易燃易爆越烧越旺,再加上街道狭窄,火灾发生后救火车进不去,水源断绝,大火蔓延。在毁坏的50万所房屋中,有40万所是被大火烧掉的。在死亡的十万人中,有九万多人是被大火烧死的。

16、地震时为什么要注意水患?

地震如果发生在沿海,能激起巨大的海浪,造成海啸。发生在水库附近时,则易造成坝堤震裂,出现意外的险情。尤其是水库,如果决口,必将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比如,1786年6月1日我国四川省康定南发生7.5级地震,大渡河沿岸山崩引起河流堵寒,断流十日后河道溃决,高数十丈的洪水汹涌而下,淹没民众十余万人。所以,平时要做好抗震加固等预防工作,有备无患。

17、地震是怎样使房屋破坏的?

地震时房屋的破坏,是由于地震波在短时间内强烈冲击的结果。地震波的冲击使房屋产生复杂的振动,当超出房屋的抗震能力时,房屋便产生破坏。地震波冲击有垂直和水平两个方面:垂直冲击是上下颤动,使屋顶与墙壁,地基与墙根产生横向裂缝;水平冲击是左右摇晃,使墙产生纵向裂缝和倒塌,同时屋顶做水平移动。震中区的一些地面还会产生裂缝、错动、沉降,如房屋地基正处于这些部位,房屋会遭到更大的破坏。

18、地震可以预报吗?

在震前的一段时间内,震区附近总会出现一些异常变化。如地下水的变化,突然升、降或变味、发浑、发响、冒泡。气象的变化,如天气骤冷、骤热,出现大旱、大涝,电磁场的变化、临震前动物、植物的异常反应等等。根据这些反应进行综合研究,再加上专业部门从地震机制,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生物变化、天体影响及气象异常等方面利用仪器观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以对发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预报。如海城15年的7.3级地震的成功预报,就是一例。但是,由于地震成因的复杂性和发震的突然性,以及人们现时的科学水平有限,直到目前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世界上尚无一个可靠途径和手段能准确的预报所有破坏性地震。为此各国地震工作者和专家都在努力探索。

19、群测群防在地震预报工作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我国地震工作实行中央地震工作同地方地震工作、专业队伍同群测队伍相结合的体制和政策。我国地震工作,尤其是地震预报工作除具有很强的任务性、探索性和社会性外,还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和群众性。我国地震工作上的群测群防为成功地预报地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构成了中国地震工作的一大特色,在地震预报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第一,我国幅员辽阔,而专业前兆台网密度不足。地方台、企业台和大量的群众观测点弥补了专业台网和手段的不足,提高了我国地震的监测预报能力。

第二,由于群众观测队伍和掌握地震知识的广大群众分布广、控制范围大,熟悉当地情况,同地方联系密切,又接近震区等多种因素,因此群测群防队伍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发挥着专业队伍难以替代的作用。

第三,群测群防队伍在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方面能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在震兆突发阶段,由于临震异常表现十分暂短,只有一、二天时间甚至几个小时,特别是大量的宏观异常的收集,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现、核实、上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地震发生前后,群测群防队伍在当好参谋,组织群众防震抗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