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节气的气象谚语

2.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3.二十四节气气象谚语

4.关于农时气象谚语

5.立冬下雨好还是出太阳好

气象气候谚语_气象谚语有哪些立冬

有关立冬谚语正确的是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葱。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葱”。这条谚语是说在立冬的那天如果出现了大雾,那么冬天的时候就可以在田里种上葱。这表达了古人对于在立冬时节根据天气预测冬季气候变化,提前做好农作物的种植规划的美好愿景。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季节划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节气法”与“气温法”。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作为冬季起始;“节气法”划分的冬季,表示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气温法”划分季节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起始;气温法划分的冬季,表示天气寒冷了。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它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社会也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

立冬的气象变化: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具有一定的能量。

由于地表尚有“积热”,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南北跨度大,南北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一些地区来说,显然偏迟。立冬后,其气候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二十四节气的气象谚语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我国民间一般将冬至叫作“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隔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

“冬九九”是相对于“夏九九”来说,是人们从冬至日开始向后数九九八十一天;越冬时根据各地地方特色所编创的反应这八十一天里气温及气象变化的简单易背的歌词。

在冬至时期,虽然白天最短,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

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也就是阳历的一月中、下旬,才达到最大值。

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的气象谚语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那么大家还记得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气象谚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二十四节气气象谚语

 1、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2、雷打秋,冬半收。

 3、立了秋,扇子丢。

 4、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5、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

 6、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7、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8、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9、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10、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11、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12、立秋响雷,百日见霜。

 13、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14、冷惊蜇,暖春分。

 1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霜儿见。

 16、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7、秋不凉,籽不黄。

 18、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19、过了立秋节,夜寒白儿起热。

 20、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21、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

 22、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23、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

 24、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25、立春晴,雨水匀。

 26、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27、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28、三伏加一秋,你也不种我也不收。

 29、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30、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二十四节气的气象谚语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

 立了秋,扇子丢。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忧。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霜儿见。

 三伏加一秋,你也不种我也不收。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二十四节气气象谚语

1、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2、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3、不懂二十四节气,不会管园种田地。

4、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5、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老。

6、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7、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8、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

9、小暑起燥风,日日夜夜好天公。

10、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11、清明有雨正黄梅,清明无雨少黄梅。

12、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13、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14、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15、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16、芒种日下雨,不是淤死泥鳅,就是烂断犁扣。

17、小暑种芝麻,头顶一盆花。

18、霜降不起葱,越长心越空。

19、立冬无雨一冬晴。

20、立冬晴,柴米堆得满地剩;立冬落,柴米贵似灵丹药。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现在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9年7月,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百度百科-农谚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关于农时气象谚语

所谓二十四节气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 ?|? 二十四节气天气谚语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谚语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小满:麦类等夏热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水:降雨开始。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小雪:开始降雪。大雪:降雪较大。

立冬下雨好还是出太阳好

农时,指中国民间在农业生产中,每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农耕季节和一定的耕作时间,这个时节是二期水稻插秧的好时机,所以田区所需要的水量会增加,如果在这时候发生干旱缺水的情形,就会迫使农夫们休耕。本文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农时气象谚语,欢迎阅读。

1、枣芽发,种棉花。

2、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3、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4、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好出瓮

5、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

6、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7、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

8、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

9、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10、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

11、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12、插秧过“小满”,做死无一碗。

13、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14、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15、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

16、竹开花,饿死农家。

17、“清明”“谷雨”紧相连。

18、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19、耙田插秧莫迟延。

20、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粮。

21、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

22、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23、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

24、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

25、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26、春雷响,万物长。

27、山上有果,垌上有禾。

28、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

29、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30、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31、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

32、三年不选种,增产会落空。

33、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34、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35、良种无良法,神仙也无法。

36、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37、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38、青蛙开口早,早禾一定好。

39、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40、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41、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

42、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43、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

44、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45、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46、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47、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48、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49、龙舟鼓响,黄麻一夜一高掌。

50、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

51、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

52、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53、一冬早,三季好。

54、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55、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56、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57、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

58、麦怕清明连夜雨。

59、早禾怕北风,晚禾怕雷公。

60、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

61、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62、簕竹开花,收起犁耙。

63、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

64、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65、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

66、梨花白,种大豆

67、清水下种,混水插秧

68、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

69、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

70、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71、霜降腌,立冬不使牛。

72、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73、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74、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75、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76、早禾插到立夏,插无插也罢。

77、头遍浅,二遍深,三次锄土培麻根。

78、处暑下雨烂谷箩。

79、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80、犁田过冬,好过担粪壅。

81、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

82、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83、稔子结卜,耙田撒谷;稔子

84、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

85、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86、基肥施得少,十成产量八成了。

87、人怕老来穷,禾伯寒露风。

88、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89、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90、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91、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92、良种加良法,生产才得发。

93、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94、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

95、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96、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

98、“春分”秧壮,“夏至”菜黄。

99、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100、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

101、旱插,早活;快长,快大。()

102、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

103、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

104、立冬打雷要反春。

105、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

我们都知道,立冬节气是一年之中比较特别的一个节气,也是比较冷的一个节气。在立冬节气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降温,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天气变化比较明显。那么立冬下雨好还是出太阳好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立冬下雨好还是出太阳好

说法1:立冬是好兆头,可能有瑞雪的意思

立冬忌无雨。有句老话:“重阳无雨立冬晴,立冬无雨一冬晴”。

说法2: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落雨一冬落

俗话说,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落雨一冬落(指冬季不好)。“立冬北风冰雪,立冬南风无雨雪”等等。

这是否意味着今年东北的风雨将在整个冬季带来雨雪,并带来恶劣的冬季?尽管古代谚语只是经验的总结,远未达到准确的现代预测,但是用一句话预测整个冬季的寒冷和温暖无疑太困难了,但是谚语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在古代气象谚语中,通常使用冬季初的天气来预测此冬季的天气趋势。例如,“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这意味着立冬的日子晴朗,整个冬天将非常寒冷。相反,今年冬天不太冷。另外,“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雨”,“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这预示了冬天的降雨。

立冬一定会下雨吗

这取决于地方。例如,它将在北部下雨,概率很高,并且可能在南部下雨。立冬也只是一个节气,不能说那天会下雨。

但是,北极附近的东北地区温度较低,南北之间的空气对流容易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在低温下,雨会从天上掉下来,但在立冬南部通常不会下雨。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减少。东北地区的土地被冻结,农林作物进入了越冬期。江淮地区的“三秋”即将结束。江南正忙着赶快种植冬小麦和油菜籽。华南是“冬小麦播种开始”的最佳时期。这时,水质状况与苗期和越冬作物的生长密切相关。在华北和黄淮地区,当日平均温度降至约4℃时,当土壤在夜间结冰并在白天消失时,抓住机会倒入冬小麦,蔬菜和果园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抗旱降温”,减少和避免冻害,是江南和华南地区开辟“高产沟”的重要措施。在清理沟渠以防止冬季的水涝和冰冻破坏的同时,冬季开始后,空气通常变得干燥,土壤中的水分减少,因此,现在应该在森林地区进行防火工作了在重要的议程上。

立冬很冷吗

主要看特定区域。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的天气条件也不同。

1、最高温度

立冬附近平均日温度最高的城市是三亚(28℃),北海(25℃),东方(28℃)和福州(22℃)。

2、最低温度

立冬附近平均日气温最低的城市是哈尔滨(-10℃),长春(-8℃),银川(-3℃)和呼和浩特(-7℃)。

小贴士:

立冬节气相对干燥。此时,水果的水分含量很高。时间过后,它们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并缓解干燥。时令水果和蔬菜通常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良好的滋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