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属于什么气候

2.香港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是什么?

3.香港的气候条件是什么样的?

4.请问关于香港的资料有哪些?

5.气候变暖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影响和后果?

6.香港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7.香港是的气候特点?

香港的气候对皮肤有什么影响吗_香港的气候对皮肤有什么影响

并非所有的艺人都是如此,有的艺人不显老,是因为他们保养得当,用的名牌的护肤品,并且非常注重生活习惯,不熬夜没有烦心的事情,并且每天都会运动运动是保持年轻的良药,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衰老是每个人都惧怕的事情,但又都是避免不了的,通过保养可以延缓衰老,比同龄人看起来更年轻,比如很多艺人过了50都还不显老,那么艺人们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抗衰老的方法。

1、护肤品

提到护肤品,那每个人都会有一套,这对于每个女人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用护肤品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抗老,而好的护肤品才能起到抗老的作用。所以用护肤品不能只贪便宜,更应该注重品质,这是抗老的必要付出。

为什要用护肤品呢?因为护肤品起到补水、抗皱、保湿、滋润等很多作用,对年龄大的女性来说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身体的代谢变慢,皮肤原本的均衡遭到破坏,这就需要护肤品来贴补,带动皮肤的代谢,让皮肤保持年轻的状态,起到抗老的作用

2、防晒

在炎热的夏天,紫外线是非常强的,所以无论如何,出门一定要记得防晒。因为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很多,它会使皮肤发红老化、长斑变黑、失去弹性等问题,那就更不用说变黑的问题了,所以明星在外都是全副武装,丝毫不得马虎的。

而且紫外线不光只有夏天有,一年四季都有,我们不单单只有夏天涂,这样是没有效果的,一年四季都得涂,这样才能全方位的防晒,达到美白的效果。

3、抗糖

女人都非常喜欢甜食,吃甜食总会给自己带来一种幸福感,但是含糖量高的甜食会导致长胖、长痘、长纹、变老这样的问题,所以想要抗老,首先就需要控制糖分摄取,注意饮食清淡。

糖会破坏蛋白质,阻慢新陈代谢,便会造成皮肤出现皱纹和粗糙,所以做到持续抗糖,效果不仅仅体现在身上,皮肤也会慢慢变好。

我们可以看见艺人的食谱中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甜食的,即使是主食也都是五谷杂粮,这就是为什么她们能保持年轻的秘诀。所以抗糖在抗老的环节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让自己也显得更年轻,为了健康有品质的生活,所以,每天摄入合理范围的糖分,满足身体的需要就足够了。

4、运动

有效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糖脂代谢,延缓机体衰老,保持年轻心态。运动是一件有利于身体和心理的事,长期坚持运动,提高糖脂代谢可以有效减少和缓解糖化反应以及糖化反应造成的危害。女人年纪大了,皮肤暗沉没光泽,这是衰老的初迹象,如果到了现在还不运动,那么衰老速度会越来越快。很多明星为了保持年轻也纷纷都运动,让皮肤保持一如既往的富有弹性。

对于上了年纪的女人来说,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人家50多岁还能保持完美身材,这不就是健身的效果吗,努力运动,让自己变得更完美,这才是人生正确的方向。不求在短时间内练出翘臀、马甲线,只愿年轻匀称的体态能够多保持几年,变得年轻自信。

香港属于什么气候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7~33℃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5-9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7-9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但由5-11月期间都有可能受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吹袭。

在北太平洋西部、东海及南海上,每年平均有30个热带气旋形成,其中半数达到台风强度,最高风速为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此外,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高层大厦林立的市区让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较难吹散。

扩展资料

1、香港面向南中国海,邻近大陆架,洋面广阔,岛屿众多。有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香港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主要是红衫、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

2、香港地区处于潮湿的亚热带环境,泾流丰富,地表水系发达。但水系作用范围有限,无大河流。除作为香港与深圳界河的深圳河外,主要有城门河、梧桐河、林村河、元朗河和锦田河等,绝大多数河流长度均不超过5英里,流速及流量与季节性降雨量密切相关,年中极不稳定。

旱季难以维持水流或断流,河床毕露或部分露出,湿季则极易达到满岸水位,泛滥成灾。深圳河发源于梧桐山牛尾岭,自东北向西南流入深圳湾,出伶仃洋。

3、在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1950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从50年代起香港开始工业化,到10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着香港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香港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始,内地因素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

百度百科 _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是什么?

香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全年的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6~30℃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五月至九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七月至九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香港位处北半球亚热带,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形成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香港主要地理信息:

1,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中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

2,香港地区处于潮湿的亚热带环境,泾流丰富,地表水系相当发达。

3,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份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人口约600万,其中中国血统居民占98%,祖藉广东省的最多。香港重要转口港,居国际贸易有利位置。

4,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也是世界信息和金融中心之一。

5,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原料、燃料、副食品、淡水、建筑材料等大部分依靠进口,工业多属加工工业。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香港的旅游业也很发达。

6,19年7月1日香港已回归祖国,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的气候条件是什么样的?

香港为四季分明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3℃。冬季温度可能跌至10℃以下,夏季则回升至31℃以上。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全年雨量充沛,四季花香,春温多雾,夏热多雨,秋日晴和,冬微干冷。

此外,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高层大厦林立的市区让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较难吹散。

香港的地理环境

中国香港位处中国的东南端,由香港岛、大屿山、九龙半岛以及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位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是举世知名的深水海港。

香港地形主要为丘陵,最高点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较少,约有两成土地属于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别为元朗平原和粉岭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冲积平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香港

以上内容参考?香港一站通-香港概况

请问关于香港的资料有哪些?

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15°C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7°C左右,冬季温暖,夏季也不会很炎热。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冬季月降水量平均50毫米,比较干爽。4月--10月是雨季,降水量集中。

总的来讲香港的气候条件比较好,冬季无寒冷,一般来说套装即薄毛衫就可以越冬,偶尔气温会降低,需要穿大衣。夏季无酷暑,外出需要带雨具。

气候变暖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影响和后果?

香港 全称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它由位于珠江口、南中国海上的香港岛,与中国大陆连接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以及附近的235个小岛组成。东北部东平洲以北海域及北部深圳河对岸就是广东省的深圳市;水域以南就是广东省珠海市的万山群岛。香港曾一直都是中国领土,但相继于1842年至1898年间被清朝分批割让及租借予英国,至1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根据中英两国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诺执行“一国两制”政策;回归后50年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将不会在香港实施,香港享受除外交和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

人口:1840年之前,香港只是一个人口仅5000人的小渔村,时至今日,香港的人口超过660万,每年访问香港的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19年回归后有自己的香港区旗和香港区徽。

名称由来:香港,意为“清香的海港”,大概与很早以前在岛上制造檀香和香烛所散发出的香气有关。

民族:华人占%,大部分是广东籍;外籍占3%

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语言:英语、粤语及普通话

誉称:东方之珠、动感之都、购物天堂

区花:紫荆花

历史概览

1842年 清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 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

1896年 英国强迫清再订条约,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岛屿,租期9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

1945年 日本投降,又被英国重新占领。

年 中英签署关於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年 香港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气候温度

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22.8摄氏度,平均降雨量为222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8%。

春季(3月至5月中旬): 天气回暖潮湿,经常有雾和毛毛雨,平均气温摄氏二十三度,湿度百分之八十二;

夏季(5月下旨至9月中旬): 仲夏之后是台风季节,夏季天气炎热潮湿,下午气温可以升逾三十一度,间中有骤雨和雷暴,平均气温二十八度,湿度百分之八十;

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下旬): 天气晴朗,清凉干爽,所以是抵港旅游旺季。平均温度二十三度,湿度百分之七十二;

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 天气最凉爽干燥,间中会有寒流从北面内陆吹来,届时温度可能会降至八度以下,至于冬季的平均温度是十七度,湿度百分之七十二。

喜庆节日

香港的多元文化,也体现在众多的节日之中。这为香港人带来更多的热闹与欢乐,也为旅客造就了更多的惊喜。中国的传统节日热闹、喜庆、吉利,当然不能错过;西方的节日新潮、刺激和有趣,更是令人兴奋。

农历新年(农历正月):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除了合家团圆、拜访亲友等必不可少的内容;

香港的春节特色项目还有:

年宵花市:农历新年前数天在多区举行,其中一年一度的维多利亚公园年宵花市最热闹,出售桃花、菊花、 水仙花等各种贺岁鲜花及其他商品。

花车巡游:大年初一,在市内举行。每年的巡游表演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车,以及显示不同地区文化和风情的巡游队伍,组合成多姿多的大型表演,庆贺新一年繁荣丰盛。

烟花汇演:大年初二 ,在维多利亚港海面举行。海港两岸和高层建筑临海的一面,都成了最好的观赏位置。

圣诞节 (12月25日) :圣诞节是香港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维多利亚港两岸的高大建筑,提前个多月就布置上色彩缤纷的灯饰,各商店也换上圣诞装饰,仅是这一风景,就引得不少游人赞叹不已。此时的香港,展现出最辉煌的城市面貌,如果对香港的繁华有兴趣,那么,最好的游览时间一定是圣诞。

最热闹的是平安夜,教堂里有神圣的平安夜弥撒,一些酒店和商场还有唱诗班献唱圣诞歌,全港市民纷纷涌到街上,其中,尖沙咀海滨花园长廊和临近大街更是人潮涌动。

如果能在圣诞来香港,购物也是一大乐趣。这时各大商场都会实施大减价,可低至半价, 这已经成了香港的惯例,香港居民都会选择这个时候购买圣诞礼物,为至爱送上浓浓的暖意。

元旦(1月1日)、情人节(2月14日)、天后诞(农历三月二十三)、佛诞(农历四月初八)、太平清醮(农历四月初八)、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盂兰节(农历七月十四)、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万圣节(10月31日)。

香港历史:从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

主条目:香港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在香港居住。在新界和大屿山不少地方曾经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的遗址。唐朝廿四年,香港属于循州。设立屯门军镇[1],派员2000驻守来保护海上贸易。当时军队屯驻在今天的屯门,该区因而得名。及由于大步一带海面盛产珍珠,南汉刘氏遂于公元963年设官办珠场,称为媚川都,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后明令禁止官方珠。至元朝曾复官珠,但受到士绅反对,不久又再次停办。明清两朝珠事业时禁时驰,但仍不能回复至五代十国时的昌盛。

香港自唐朝至清朝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止,香港的沥源,大奚山沙螺湾的土壤适合牙香树生长,所以种香及产香也慢慢发展起来,据考证明朝时由东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香港)所有香树制品皆用木箱装好,经陆路运至尖沙头的香埗头(运香树制品码头)用小艇到石排湾,再用俗称大眼鸡的艚船至广州,再用陆路经南雄,越大庾岭,过赣江至九江市,再沿长江输往苏杭销售。公元1662年清朝为防犯沿海居民接济及明朝遗臣郑成功反攻,遂下迁海令,使种香及产香大受打击,即使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复界,亦难复旧观。

香港海岸线漫长,故香港多处皆适宜兴建盐场公元1年北宋开宝四年于今日的九龙湾一带设立官富场并派盐官驻守,负责产盐及统筹各小型盐场。公元1183年(南宋孝宗淳熙10年5月29日)大奚山的私盐被禁引起公元11年(南宋宁宗庆元三年)大奚山发生骚乱。南宋末年,两位小皇帝宋端宗赵是和宋帝昺赵昺被元朝军队逼迫逃到香港,据说曾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人称该处为宋王台。后来宋帝昺在梅蔚登基,因元军追赶,遂经浅湾循海路西渡前往新会。但当船只驶至今日广东新会崖门时,被元军赶到,陆秀夫于是背负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

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达并攻占屯门,遂于1521年(正德十六年)中葡战争爆发,战役持续了四十天,葡军陷入苦战,但仍未肯撤退更于6月27日增派两艘军舰从马六甲赶来增援,仍无法挽回败局。最后,他们决定把剩下的士兵集中到三艘军舰上,准备突围。9月8日早上,三舰试图天黑突围,不幸遇上中国的战船,双方又发生了激战,葡军寡不敌众,陷入了绝境。不久,海上刮起了风暴,敌舰因船体大,乘风逃脱,狼狈返回马六甲。但葡军不甘心失败,翌年四月,再派出由四艘军舰组成的舰队,路上又增加了两艘,企图重新占领屯门,于7月10日进犯中国海区。8月,两军在大奚山茜草湾附近对峙。由于中国海防实力已大大加强,此战从茜草湾海面一直打到了哨州[2]海面,中国海军缴获敌舰两艘,生擒舰长于都卢等官兵四十二人,斩首三十五人,明军大获全胜。

清代香港属新安县管辖。清廷为防沿海居民接济明朝遗臣郑成功,遂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下令迁海,沿海居民须向内陆迁徙五十里,使居民家园尽失。加上实施海禁,香港本区受严重影响。迁海后渔盐业废置、田园荒芜,沿海居民深受迁海之苦,广东巡抚王来任、广东总督周有德请求复界。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 朝廷终允复界,本区居民陆续迁回。因此新界五族[3]于上水设立报德祠[4]恭奉两公该祠及邓族于岑田设立周王二公祠内设周王二公书院并每十年打醮一次以作答谢。

英治时期

早期统治

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战争中被大英帝国打败,并于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连同邻近的鸭脷洲割让与英国。1860年清廷再败于英法联军,被逼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经常对香港岛扰乱治安的地区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当时在九龙半岛上的新边界只用矮矮的铁丝网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租借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但九龙砦城除外,租期99年。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让,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国民有意取消不平等条约。无奈国力不继,北伐的事情使国家无闲考虑取回香港的主权。但是,当时香港仍然开放中港边境,两地市民依然可以自由来往。当时不少香港人为了建设国家,除了捐钱回国以外,更身体力行的加入国民里工作。前国民外长伍廷芳就是当时香港的名流。

抗日期间

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在1938年登陆广东,并迅速占领与香港为邻的广州及附近地区并派间谍潜入香港调查英军的布防位置。香港的华人支持抗战,出钱出力,日本军为此表现不满,曾多次向英国的领事抗议。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数小时后,同时进攻马来亚及越过深圳河侵占香港。其间日本和加拿大及英印军发生多场激烈战事。最后由于驻港英军战力不足,1941年12月25日,当时的港督杨慕琦宣布向日本投降,开始了香港3年零8个月的日治时期。期间,日本人为方便统治,多次将港人迁回中国大陆。

香港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直接影响生活方式 “首先要看到的,是气温升高直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这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类的文化活动以及能源消耗4个方面。”于贵瑞对记者说。 他解释:“气候变暖会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发生改变,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会更直接、更突出。研究显示,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会降低大约0.8度。这大致相当于纬度向北推100公里。而设未来温度升高1度,现有的作物种植界限就会向南或向北摆动,导致传统种植区域发生很大的改变。例如香蕉以前只能在南方热带种植,气温升高后,以前没有种植条件的北方也可能适合其生长。随着种植界限的改变,作物的产量也会发生变化,喜温的作物可能产量增加,但同时也可能形成一些热害,导致高温、干旱。” 另外,气候变化会令能源消耗结构发生变化;生活模式转变亦将影响到各行各业,起码冷气机生产商现在可以考虑拓展北极市场。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加拿大魁北克省一个2000多人的村庄,2006年8月底的气温高达31摄氏度,导致当地的爱斯基摩人为25名办公室职员添置了10部冷气机。为爱斯基摩人争取权益的克卢捷表示,北极地方密闭的房屋用来御寒,但在炎热天气下房里气温非常高,人们借助冷气机降温才能正常工作。 于贵瑞说:“北方地区传统上冬季需要取暖,如果温度持续升高,取暖设备可能也会逐渐失去用户。总体来说,能源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 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也会发生改变。在人类的文化活动方面,比如旅游,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国外海岸带旅游,在气候变暖后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以前冬天冷,人们可能不愿意出门,现在气温升高,冬季的旅游活动会增加。 “以上几方面的转变,最终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产生直接影响。从结果来看,这种影响可谓好坏参半。”于贵瑞说。 打破自然界传统平衡 在全球增暖的背景下,中国东南沿海、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增加,黄河中游以南和华北平原干旱增加。北方地区少量的降水增加可能抵不上蒸发消耗,旱灾仍在继续波动扩大,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从而将增大荒漠化的趋势,严重的缺水形势将难以缓解。 “气候变暖后的第二类影响,就是自然界发生的一些现象给世界带来的影响,这其中主要是原有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于贵瑞说。 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正在升高,各个地区的海岸带也在随着海平面的升高不断变化。于贵瑞说:“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岸带的变化,这对全球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沿海国家或者岛屿国家的影响更为明显。比如我国的上海、日本的东京,这些大型沿海城市的海拔高度较低,如果海平面持续上升,这些地区很可能会被逐渐淹没掉。” “随着海平面上升,海岸带地区的经济将受到很大冲击。这个地区的居民、工厂需要考虑搬家。另外在海浪防止方面,需要加高和加强防护堤。红树林、草地、湿地等在维持地区生态格局中发挥重要功能的海岸带生物群落,会随着海岸带的变化面临消亡。很多岛屿国家都在担心,海平面升高后人要住到哪里去。” 海平面的上升还会导致海水倒灌。于贵瑞说:“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海水和淡水的交汇处有一个混合区,很多年以来,这个区域海水和淡水的进出是平衡的,海平面升高导致出海口区域的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区域内人类的生存环境。” 例如,在海平面上升50厘米条件下,长江口现在100年一遇的风暴潮将变为50年一遇,珠江口现在50年一遇的风暴潮将变为10年一遇,再考虑到未来台风频率的增加,风暴潮灾害将更加严重。 此外,自然界的降水规律也可能发生变化,水的季节性分布和时间分布会有很大改变。这种变化也有两种可能性,有人认为可用水总量会增加,也有人预测会减少。但不管怎样,传统的区域间的水量平衡会发生变化,之前水域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的界限会被打破。有研究发现,原本气候湿润的地区会出现季节性干旱,比如我国南方地区过去雨量比较充沛,但近年统计数据显示,相对干旱的季节变得更干旱了。 “大量研究还表明,传统的降水规律可能会改变,比如我国每年八九月份是降水的高峰季节,每个区域又有其传统的降水分布。新的气候变化条件下,可能会导致一些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例如暴雨的增加,将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加剧,进而增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生态系统遭遇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产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 “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破坏。因为这种变化不易被察觉,却在分分秒秒地改变着整个地球。这其中最典型的是植被的分布格局。”于贵瑞说:“这里的植被是广义的,农作物、森林都包括在内。它们传统的分布空间、分布规律相对固定,将来气候变暖后界限温度改变,全球尺度上传统的分布格局就会被打破,植被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带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会导致有害生物的增加甚至变异,事实上,目前国内国际都有人专门研究未来的病虫害防治。” 有科学家认为,气候变暖很可能对物种及其生活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对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了解还很有限,但最新的研究确定了一些由气候变暖带来明显改变的地区。其一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分界线”(ecosystem boundaries),例如把草很高的草原和混合草原分隔开来的过渡地带。降水和温度的改变可以使这些分界线发生移动,某些生态系统扩展到新地区,而其他生态系统则因气候变得不再适宜原有物种生存而缩小范围。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气候变化也急剧加快了物种的灭绝速度。对全球5个地区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气候持续变暖,濒临灭绝的物种数量将显著增加。从事该项研究的科学家们预测,由于气候变化,这5个地区到2050年有24%的物种行将灭绝。 研究还指出,气候变化对许多物种生存造成的威胁要比破坏它们自然栖息地的威胁更大。于贵瑞分析说:“种群本身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主要的物种间形成新的竞争关系,传统的生态结构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是相当复杂的。” 此外,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更大的影响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地球的化学循环,另一个是地球表面的能量交换。于贵瑞解释说:“地球的化学循环是指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主要包括碳、氮、磷的循环。而地球表面能量交换是指地表每年释放、吸收多少能量。气温升高带来的植被结构和物种种生的变化,也同时引起地球化学循环的形势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能量平衡的变化,引起全球的热量平衡场变化,从而使大气环流发生改变。” 此外,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显而易见:热浪冲击频繁加大,导致死亡率及心脏、呼吸系统等疾病发病率增加;疟疾、登革热等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范围也可能增加;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人的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下降,伤寒、痢疾等传染病就成为常见病。 俄罗斯科学家的最新研究也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改变居住环境,从而导致人的健康状况恶化。研究发现,在降水比较多的部分陆地地区,由于水位上升,人们饮用最多的是靠近地表的水。而地表水的水质会因地表物质污染而下降,人饮用这样的水,就会患上皮肤病、心血管疾病、肠胃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

香港是的气候特点?

香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全年的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6~30℃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五月至九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七月至九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

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7-9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但由5-11月期间都有可能受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吹袭。

香港(Hong Kong)隶属中国,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口以东,与广东省深圳市隔深圳河相望,濒临南中国海,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香港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人口约713万(2012年),总面积1070平方公里,香港可分为四个部份:香港岛、新界、九龙和离岛。九龙是位于北边港口的半岛,香港岛的面积78平方公里,是香港主要的金融商业区,但只占全香港陆地面积的7%,新界的面积约980平方公里,相当于香港陆地面积的91%。离岛共包括262个岛屿,最大的离岛大屿山几乎是香港岛的两倍之大。

1842至19年间,香港曾是英国的殖民地;19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的主权。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廉洁的、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

亚热带季风气候

香港位於北纬22.5°以南的热带地区,但因其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的过渡地带,香港全境受亚热带季风的控制和影响,因此,香港的气候属於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特徵为湿热多雨,四季分明,夏秋多台风,四季各有特色,春季温暖多雾,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日晴和爽,冬季微干凉冷

按实际说,气候跟纬度有关系,但不是与纬度平行的。不是说在回归线之间就一定是热带性气候 香港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又因为濒临南海,所以是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