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东亚地区越往东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越向北的原因

2.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4.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是什么

5.中国季风气候的各气候类型的分界线是什么?

6.南方北方的划分界限是什么?

气候类型分区_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1)A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亚热带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位于温带地区,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C位于青藏高原,是高山高原气候;D位于温带地区,深居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E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能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东南季风或西南季风)的影响,为热带季风气候;

(2)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由于漠河和海口所处的纬度不同,造成两地气候不同,漠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山高原气候,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4)气温和降水是构成气候的两大因素,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如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山高原气候,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故答案为:(1)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秦岭-淮河;(3)温带季风;热带季风;纬度;高山高原;亚热带季风;地形;(4)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如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山高原气候,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分析东亚地区越往东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越向北的原因

.应该是400MM.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如下

1.耕地,占13.5%

2.林地,占16.6%

3.可利用草地,占32.6%

4.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占15.7%

5.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和冰川,占21.6% 。

书上都可以找到的,初中的地理书.

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一月0℃等温线,两种气候类型分界线越向东纬度越高的原因:一是海洋的影响,受海洋的影响,沿海地区气候偏高;二是受日本暖流的影响,沿岸暖流增温,一月0℃等温线位置偏北。

一、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此外中国海南,台湾有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是亚洲的一个专有气候。

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二、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从北太副高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最冷月均温在0℃年降水量多为500~1000mm,约有2\3集中于夏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南北分界线,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水田与旱地分布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不同。

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

然而,这个过渡和变化是通过相当宽的一个带来完成的。在淮河两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宽,并看不出气候、农业、自然景观等方面有什么变化。实际上,由于淮河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区,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确实也不可能产生一条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线来。以“橘逾淮而北为枳”为例,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中南下冷空气强,常常带来柑橘致命低温,因此现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长江两岸,除了局部有利区域外,一般也没有种植柑橘的经济价值。

我国南北分界带的西段秦岭,冬季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因而在岭北为典型暖温带情况下使岭南成为典型亚热带(能生长同纬度淮河两岸不能生长的柑橘等亚热带指标植物)。但是,秦岭分界也并非一条线。因为秦岭南坡约千米海拔以下才是亚热带,而秦岭山脉两坡千米等高线间的宽度,也就是分界带的宽度也大约有90-110公里。而且,在历史上南北分界带是随气候变化而南北移动的。如果全球持续变暖,亚热带北界将来甚至有可能要北推到黄河的中、下游地区。

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是什么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

一、季风区的释义

季风区是指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季节性风向变化对该地区的气候、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等产生显著影响。在我国,季风区主要指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南方的长江流域和北方的黄河流域。

季风区的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二、非季风区的释义

在中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相反,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非季风区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特点不同于季风区。

三、分界线的释义

分界线是指划分不同区域、范围或概念之间的界限。在地理、政治、科学等领域都有应用,表示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转折或分隔。简而言之,分界线是一种表达区别和过渡的方式。

分界线的作用

一、划分地理区域

分界线可以将地球表面的不同地理区域进行划分,东西半球分界线、南北半球分界线等。

二、气候分异

分界线往往代表着气候类型的变化,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三、生态分区

分界线可以将生态系统进行划分,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水域与陆地的分界线等。

四、利用

分界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利用地球,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的分布分界线。

五、行政区划

分界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行政区划,我国各省份、市县之间的分界线。

六、人文差异

分界线也反映了不同文化、习俗、语言等人文差异,我国南北文化的分界线。

七、交通路线

分界线有时也与交通路线密切相关,铁路、公路、航线等。

中国季风气候的各气候类型的分界线是什么?

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线(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Qinling-Huaihe Line,简称秦淮线)是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这里说的南北之分,不是文化的概念,而是指自然地理上的南北之分,确切地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方)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北方)之分。

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

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一、气候上的分界线

1、秦岭淮河线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2、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3、以北温度带属暖温带,以南温度带属亚热带。

4、以北属半湿润地区,以南属湿润地区。

二、河流水文特征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三、土壤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黄壤)。秦岭淮河以南多贫瘠的红壤。

四、自然植被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五、农业生产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为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秦岭—淮河一线

南方北方的划分界限是什么?

中国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很小,只有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台湾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青藏高原区属于高山高原气候。

楼上说的黑河-腾冲一线,不是季风区非季风区界限,而是中国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界限。

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分界线地理上划分是:中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气候类型山划分是: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温度带上的划分是:暖温带(北)和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地理意义——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